2014年1月2日 星期四

失去孩子,雙親的抑鬱度竟然與性別有關?!




 


白髮人送黑髮人,向來是人世間最痛苦的一齣悲劇,不光是因為孩子的英年早逝壯志未酬,更是因為年邁的雙親還需要受失去孩子的悲傷!但弔詭的是,同樣都是失去孩子,罹患憂鬱症以及身體健康狀況衰退的比例竟然會受到性別影響!根據研究,失去成年兒子的母親比父親更容易有健康上的狀況,而失去成年女兒的雙親都較不會有這些症狀!

很讓人不敢相信,而更難以推託的是這甚至不是在其他國家的研究,這個研究就是在我們台灣進行的,它主要是想研究台灣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從而發現了這樣特別的現象,研究者Chioun Lee這樣解釋:在東亞文化中,成年兒子在家庭的經濟狀況裡,依然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因此當這個家庭的支柱倒下,它理所當然會造成雙親非常巨大的壓力──尤其是母親,以及當這位成年兒子是長子或獨子時──在東亞文化中,比起失去一個女兒的後果來得嚴重多了。另外也是因為早期女子的教育較少,所以他們更需要兒子經濟上的支柱,失去兒子也更容易造成母親健康情況的惡化。

此項研究發表在Social Science & Medicine,收集了約4200位台灣老人,從1996年至2007年的縱向研究資料。為了評估父母的健康,他們使用了兩種自我報告的測驗:一是對整體健康的報告而另一個用於測量抑鬱症狀。整體健康報告使用不同的問題對每個受訪者的健康狀況進行評估:關於你目前的健康狀況,你覺得它是優秀,良好,一般,不太好,還是差 該項目被編碼在一到五點量表,分數越高表示更健康。 過去的研究表明,這項測驗是死亡率的一個強而有力的預測。而抑鬱症狀的測量則是做一個由八個項目組成的測驗量表,受測者可以由他們最近所經驗或感受到的頻率,來回答八個項目的問題,他們可回答從0”表示很少或沒有,到3”這是大多數或所有的時間,八項總和的分數越高,表示越嚴重的抑鬱症狀。

研究人員從兩個階段分析父母在失去孩子之前與之後的資料,第一階段是孩子的死亡是否影響了父母的健康以及他們的性生活,第二階段則是孩子的性別對雙親有何不同的影響。他們發現,失去成年兒子的婦女在抑鬱症狀的平均分數,比那些沒有失去兒子的婦女高了百分之2.4,但在父親的身上,則沒有顯著的差異。而不管是父親還是母親,對於失去一個成年女兒,他們都沒有被顯著影響的抑鬱症狀或是整體健康的顯著下跌。

當然除了經濟的情況之外,一定還有許多因素影響著這樣的結果,例如出生順序或孩子死亡的原因,但令我們不得不承認並慚愧的是,盡管女人在台灣已經擁有了與男人幾乎相當的學歷及勞動市場,這樣的結果可能還是表示了,面對一直以來的男孩偏好,男女不平等的情況依然存在。





資料來源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12/131204130952.htm

9 則留言:

  1. 最後的結果我覺得好像有點誇大了欸
    畢竟這項研究是對"老年人"所做的
    他們那個年代就是都還是覺得男尊女卑阿
    可是如果這個研究在過二三十年或更久之後再做一次
    對方變成現在的中年人或年輕人
    我覺得結果很有可能就會有所不同~~~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我也這麼覺得,畢竟他們就是生長在男尊女卑的環境裡,會有這樣的影響不奇怪。但事實上我也蠻好奇2、30年後的結果的,因為即使現在男女能力幾乎相等,主管也不再是"老人們"的情境下,我想也還是存在著男女不平等的情況,希望有一天我們真的能破除這樣的迷思^^

      刪除
  2. 同意米血的看法
    因為研究對象本身就是處於在一個男女不平等的社會
    所以結果 很容易兒子死掉的嚴重性大於女性
    還有母親比父親更容易因此而抑鬱
    會不會跟憂鬱症患病男女比1:2有關係阿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個研究也許就是想證明,這樣的情況的確存在吧XD
      而且居然還深刻到影響了死去之後父母的健康
      另外我個人覺得母親比父親更容易因此而抑鬱並不主要是因為比例的關係
      君不見死的是女兒雙親的反應是相似的嗎......

      刪除
  3. 同意米血
    另外男女的思考方式和身體構造的不同
    可能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憂鬱情況
    就像我們常說的
    男人比較偏向理性思考
    而女人則較容易感性
    或多或少都會有影響吧!

    回覆刪除
    回覆
    1. 回覆同上
      我個人覺得重點不是兒子死後父母抑鬱程度的差異
      而是"兒""女"死後雙親受影響的差異~

      刪除
  4. 我覺得如果他的結論只是對於他研究的對象下的話,男女不平等的結論並沒有誇大
    既然研究對象的背景和文化就是以前農業重男輕女的時代,那麼有這樣的結果很正常
    只是不能套用在現代而已,等到我們老了之後,我們的後輩來研究我們
    得到的結果也是我們現在處的這個時代背景對於男女的觀念
    所以我覺得這種研究只是鑒往而已不拿來解釋現在就沒問題了吧

    回覆刪除
  5. 這研究很值得再深入探討下去的感覺
    因為又可以再深入探討下一批的老年人有沒有同樣的狀況
    又可以成為一篇結合文化發展什麼之類的研究~~

    回覆刪除
  6. 好奇若是西方國家做這個研究,結果是否會因東西方文化的不同而有差異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