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0日 星期日

提升創造力秘訣?從培養同理心開始!



滴答滴答滴答....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離交出提案的期限越來越近,卻連方向都還確定,空白本上是一個個被捨棄的點子,總是覺得還不夠好...還不夠好......

「啊啊啊啊我想不出來啊!!!」


富有創造力在現在這個時代是人人稱羨的,但台灣的教育卻好像忽略了這個能力,創造力不像普通的學科(例如:數學、英文)一樣有老師、有專門的教材來培訓,更沒有一堂課直接教我們如何培養創造力。當需要使用時,就好像只是單純憑著自身的天賦來發揮。但難道創造力是只能靠天賦,而不能透過學習來提升的嗎?


劍橋大學的研究發現給學生同理心教育就能提高他們的創造力!他們對倫敦市中心兩所學校的設計與科技系( Design and Technology,D&T)學生做了一個為期一年的研究,其中一所學校學習標準規定課程(對照組),另一所則使用一套設計思維工具(實驗組),可鍛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產生同理心的能力。


兩組學生在學年開始時和結束時都測試了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Torrance Test of Creative Thinking,TTCT)來檢驗創造力分數。結果顯示,使用設計思維工具介入的學校,學生創造力有顯著提升。學年初,遵循標準課程的對照組學生創造力分數比實驗組學生高 11%。然而到了學年末,情況完全反轉,使用設計思維工具組的學生創造力得分比對照組高出 78%


研究人員還查驗了陶倫斯測驗中表示情感或認知同理心的特定項目,例如情感表達能力思想開放。 使用設計思維工具的學生在這些類別中的得分比對照組高得多,這表明同理心的顯著提高可以推動整體創造力得分。想要提升你的創造力嗎?那就趕緊動手培養同理心吧!

 

文/高醫心理三 蘇中玉

參考文獻: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1/02/210202192751.htm

圖片來源: https://www.istockphoto.com/photo/light-bulb-and-heart-holding-hands-concept-of-brain-and-heart-teamwork-gm1075014660-287779750


2022年4月8日 星期五

你的背痛不是真的背痛?可能是大腦在作祟!


  現代不論學生或是上班族幾乎都有久坐的習慣,也因此身體肌肉痠痛的困擾十分常見,無論是貼止痛藥布或是上門求醫比比皆是。但是你有想過心理治療也能幫助緩解背痛嗎?在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新研究中,研究者重新思考導致疼痛的原因,藉由改變與疼痛處理相關的大腦網絡,為慢性疼痛患者提供持久的緩解。

  該研究團隊招募了 151 名患有背痛至少 6 個月的男性和女性,他們的背痛指數範圍從 0 到 10中至少4分以上,並分成三組:治療組、安慰劑組、控制組。治療組在完成評估後,進行八次一小時的疼痛再處理療法( PRT),這是一種由洛杉磯疼痛心理學家 Alan Gordon 開發的技術。治療目標為教育患者的大腦在產生慢性疼痛中擔任的角色,幫助他們重新評估患者在做自己害怕做的動作時的疼痛,並協助處理可能加劇疼痛的情緒。在治療前後,患者皆接受了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 掃描,以測量他們的大腦對輕度疼痛刺激的反應,在治療後,治療組 66% 的患者無痛或幾乎無痛,而安慰劑組為 20%,控制組為10%。

  為什麼這種治療方式能減輕背痛呢?其實大約 85% 的慢性背痛患者患有所謂的「原發性疼痛」,這意味著我們難以藉由檢測來確定疼痛明確的身體來源,例如組織損傷,而神經通路失靈(Misfiring neural pathways)是部分原因。研究發現不同的大腦區域(包括與獎勵和恐懼相關的區域)在慢性疼痛發作期間比急性疼痛更活躍,在慢性疼痛患者中,某些神經網絡對即使是輕微的刺激也會反應過度。

  如果疼痛是身體出現問題的警告信號,那麼原發性慢性疼痛就像是卡在「開啟」位置的錯誤信號。而PRT藉由將疼痛視為安全信號而不是威脅信號,患者可以改變強化疼痛的大腦網絡,並中和它。因此當治療組經過治療後暴露在疼痛中時,與疼痛處理相關的大腦區域(前腦島和前中扣帶等)反而顯著平穩。

  這項研究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方式來思考許多人慢性背痛的原因以及可用於治療這種疼痛的工具,但這並不是說你的疼痛不是真實的,或者說它全是你幻想出來的,而是因為大腦神經通路的變化在受傷消失後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另外這種治療不適用於「繼發性疼痛」(包含急性損傷或疾病),因此還是建議大家背痛要對症下藥,才能有效根治。


文/高醫心理三 潘姵潔

參考文獻:

Yoni K. Ashar et al. Effect of Pain Reprocessing Therapy vs Placebo and Usual Car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Back Pai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Psychiatry Original Investigation, September 29, 2021 DOI: 10.1001/jamapsychiatry.2021.2669

學習情感,從學齡前閱讀開始...

 有關「親子共讀」對於促進小孩發展、培養父母與小孩間良好親密關係等的推廣及研究越來越多,從0歲開始便可以透過親子共讀的方式,促進小孩的認知與發展,然而在故事讀本的選擇上,不同的描述方式及對情感的闡述,將有可能影響小孩發展社交情感。

近來,有研究針對俄羅斯和美國父母及這兩個國家的兒童文學進行了解,並強調社交情感及文化差異的研究可能在小孩開始上學前就會開始產生。例如研究發現,俄羅斯的父母較有可能給孩子閱讀帶有負面情緒(例如恐懼、憤怒和悲傷)的故事。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艾米·哈爾伯施塔特 (Amy Halberstadt) 說「在美國,人們強調積極情緒的價值——比如幸福或自豪」

喬治城大學心理學副教授 Yulia Chentsova-Dutton 則認為「俄羅斯文化似乎重視所有情緒包括負面情緒從這些情緒中學習很重要。」

他更進一步指出「我們小時候閱讀和聽到的故事經常告訴我們重視哪些情緒,想看看這些故事在這兩種文化中可能有何不同。」

在這研究中,研究人員一共進行了兩項研究。

在第一項研究中,招募了 322 名有 10 歲以下孩子的父母,並將這些父母分為三組:72 名在美國居住的美國籍父母;72名俄羅斯裔居住在美國的父母;178 位在俄羅斯居住的俄羅斯籍父母。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要求父母在描述10種不同情緒的書籍中選讀,其中包含六種積極情緒和四種消極情緒。

在這研究裡發現,就積極情緒的頻率而言,在不同群體間差異不大,意即每個人都喜歡帶有積極情緒的書;然而與美國父母相比,俄羅斯父母則會選擇閱讀帶有更多負面情緒的書籍,俄羅斯裔的美國父母則介於者兩群體之間。

此外,當研究人員觀察父母對悲傷價值看法時,俄羅斯父母比美國父母更重視悲傷的經歷,然而這些價值觀,也似乎間接影響讓他們願意讓孩子接觸更多的負面情緒。

在第二項研究評估中,研究人員針對美國和俄羅斯學齡前兒童的40種暢銷小說,分析了80本書的文字和插圖,評估正面和負面情緒的範圍和頻率。在此研究中發現,俄羅斯流行的兒童讀物比起美國童書,表現出更廣泛的情感,插圖也頻繁的描繪幸福、憤怒和恐懼的情緒。

在這項研究裡,可看出俄羅斯父母與美國父母在與孩子情緒互動上有很大不同,俄羅斯父母更有可能會支持年幼的孩子接觸具有挑戰性的情緒,例如憤怒與悲傷。

年幼的孩子如同一張空白的畫紙,透過不同書籍的選讀及學習,可以讓小孩學習更多的社交情感與自我認識,不妨持著開放的態度,無論是積極或是負面的情緒,都試著讓小孩學習了解各項情緒所帶來的感受與處理方式。

 

文/高醫心理系碩一/顏于婷

參考文獻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2021, December 2). Studies of children’s stories shows differences in Russian, US approaches to emotion. ScienceDaily. Retrieved April 7, 2022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1/12/211202113435.htm

2022年4月7日 星期四

比你想像中的更有趣!與陌生人來一場「深度」對談吧!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一次,我願回到那一年

 

「上次一個人躲起來偷偷流淚的時候,是我曾經發生了

 

這樣的深度對談,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呢?是否你也好久沒有找人痛痛快快地說一些心裡話,或與人深刻的暢談你心中的理想與過往?

 

 

如今,取而代之的往往是「今天天氣真好?」、「昨日的球賽你有看嗎?」、「前陣子的當紅明星?」的淺度談話。

 

我們向來習慣用日常且簡單的對話與他人開啟一日的話題,對待陌生人時更是如此,可能是新認識的同事與同學,可能是第一次見面的網友,也可能是你初次接觸的相親對象,虛度一個下午的光陰,彼此的對話卻沒讓我們更加認識對方,明明我們深知一場富有意義的深度對談更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並且增進生活幸福感,那麼為何我們不將深度對談視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呢?

 

有些人會說:

 

「與人進行深度對話肯定很容易使場面尷尬,變成不知道該說什麼的情境。」

 

「對方都不認識我,怎麼可能會對我的事感興趣?」

 

 

但是,這是真的嗎?

 


在這之前,我們先來定義一下何謂「深度對談」?

 

深度對談通常是指富有意義及私人想法與感受的對談,並不停留在表面的日常交流,有時甚是會透露出一些個人過往私事,或較為脆弱的感受,而這種對話通常更加引起談話雙方深思與情感交流。

 

美國芝加哥布斯商學院的行為科學教授Nicholas Epley,也是JPSP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的共同作者,做了一系列的相關研究,他找來了超過1800位參加者,讓他們兩人一組,有些組的人進行日常又簡單的淺度對話,有些組的人則進行富有討論意義的深度對談,如下:

 

1. 淺度對話:例如:「在上個月中,你最喜歡看哪個TV show呢?」或是「你覺得今天天氣怎麼樣?」

2. 深度對談:例如:「可以請你描述一下上次在他人面前哭泣的情形嗎?」或是「假如有一個能告訴你一切的魔法水晶球,不論是你自己的事、你的人生、你的未來或是其他事情都能回答,那麼你會想要問什麼問題呢?」

 

在進行這場對話前,兩組的人都先填寫了對這場即將開始的對話的想法,並且猜測這場對話可與對方產生怎麼樣的聯繫及是否會享受這場對話。在等到對話進行完畢後,兩組的人又再次被問了一樣的問題,只是這次是問剛剛那場對話給你了什麼樣的想法、與他人連結程度以及過程中樂在其中的程度。

 

實驗結果發現,不論是淺度對話組或是深度對談組實際體驗的都比原先預測的更少尷尬、產生更多連結且更享受對話,而其中差異又以深度對談組尤為明顯。另外,深度對談組明顯比淺度對話組高估了對話的尷尬程度,而結束後,深度對話組的樂在其中的分數也明顯高於淺度對談組。

 

在同一系列的另一項實驗中,參與者同時經歷了兩場對話,一場是淺度對話,一場是深度對談,在經歷這兩場與不同人的對話後,參與者明顯更加偏好於深度對談的回饋與感受。

 

其實,深度對談或許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可怕,當你願意分享一個富有有重要意義的深度對話時,也會收到他人同等真誠的重要回饋,一場好的深度對談不只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從彼此的討論中互相學習與理解對方。

 

所以,不用怕尷尬,與陌生人來一場深度對談吧!它的收穫其實遠比你想像的還要多!

 



文/高醫心理系碩一/林芷芸



圖片來源 : https://www.freepik.com/popular-photos


參考資料 : 

Michael Kardas, Amit Kumar, Nicholas Epley. Overly shallow?: Miscalibrated expectations create a barrier to deeper convers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21; DOI: 10.1037/pspa0000281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1/09/210930101411.htm


 幻覺!速速退下

     
          

       你是否曾有過揣測他人心思,坦白後卻發現別人想得跟自己所認為的完全不同。也許這可以用心理學上一個認知偏誤來解釋:肯正偏誤(comfirmation bias),所謂肯正偏誤的意思是指,當我們自身持有一種既定的信念或想法時,我們傾向查詢或蒐集支持自己想法的證據,而忽略了可能推翻我們想法的內容。


        Peter Frost等人2015年對於肯正偏誤的研究也許可以幫我們一個大忙!該研究的實驗對象為來自美國南新罕布夏大學且年齡介於1823歲的大學生。這些大學生一開始需要先閱讀一份關於是否持有槍枝議題的摘要性文章,並分成兩組,一組選擇支持持有槍枝、一組選擇反對。

爾後,他們將會接續閱讀各6篇關於支持和反對持有槍枝議題的摘要性文章,並可以選擇是否閱讀更多。施測者便是記錄這些大學生在選擇閱讀更多的文章類型中,有多少篇是與自己原本選擇立場相同的文章。

        此外,他們又接受了另一項實驗程序,也就是在閱讀12篇有關持有槍枝議題的摘要性文章後,嘗試回憶各個文章標題,並記錄他們是否記得與自己立場相同的文章標題數量多於立場相異。

        研究發現,受試者更願意延伸閱讀那些與自己立場相符的文章,而且在回憶標題上,也對於跟自己立場相符的文章記憶更好。

        這說明了人的確會傾向搜尋與觀看自己想看的內容,且對於這些內容的印象也較為深刻,這樣的結果最終可能導致一個錯誤的信念或想法難以被推翻。

 

        下次,當你開始疑惑眼前這個人是否話中有話、別出心裁,別急!先想想肯正偏誤理論為我們帶來的啟示,就像一位小小科學家並帶著理性的眼光去檢視那些支持或反對我們想法的證據吧!


文/高醫心理系碩一/蔡庭豪


圖片來源: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429/1281885.html

資料來源:

Frost, P., Casey, B. G., Griffin, K. D., Raymundo, L., Farrell, C. P., & Carrigan, R. (2015). The Influence of Confirmation Bias on Memory and Source Monitoring. The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 142(4), 238–252.  



2022年4月6日 星期三

工作表現好不好? VIA個人強項特質很重要!

  

VIA個人強項是甚麼?

       VIA個人強項是由正向心理學之父Martin Seligman與同事Peterson一同發展的個人強項分類系統,兩位學者檢索了大文化、宗教與哲學等,例如:儒家、佛教、印度教、基督教、古希臘哲學等,含括歷史名人著作、流行文化等,再以蒐集龐大之選項名單中選出24項個人強項,再區分為六大美德類別,以李克特(Lilert scale)五點量表施測,題目共計240題,除了英文版以外,同時另有其他國家語言可供測量,填答時間約30分鐘,完成後即可得知個人強項特質! ( 賓州大學正向心理學VIA個人強項施測網站:https://www.authentichappiness.sas.upenn.edu/)

強項與美德分類

24強項內涵說明

第一類/

智慧及知識

1. 創造力Creativity : 能夠想出創新及有效率的方法。

2. 好奇心Curiosity : 對任何新事物或經驗有興趣。

3. 判斷力judgement:能公平考量事情的各個面向。

4. 喜愛學習 Love of Learning :熱愛學習,對於任何主題和議題,皆能掌握技巧並有系統的增進知識。

5. 觀點見解Perspective : 能提供他人明智的意見及忠告。

第二類/

勇氣

6. 真誠Honesty:誠實坦白、真實地表現自我。

7. 勇敢(英勇)Bravery : 面對困難、挑戰、威脅或痛苦時,不會退縮。

8. 毅力Perseverance: 堅持到底、有始有終。

9. 熱情Zest :對生命充滿熱誠,做事全力以赴。

第三類/

人道

10. 仁慈  Kindness:帶給別人恩惠。

11. Love:重視和他人的親密關係。

12. 社會智慧Social Intelligence:覺察他人和自我動機與感受。

第四類/

正義

14. 公平 Fairness:公平與公正原則,一視同仁。

14. 領導力 Leadership:籌劃團體活動,督導活動執行。

15.團隊合作Teamwork:團隊表現良好。忠於團隊並做好自己份内之事。

第五類/

修養

16. 寬恕Forgiveness and Mercy:寬恕犯錯的人,給別人機會。

17. 謙虛 Modesty:不誇耀自己的成就、不追求別人的關注。

18. 謹慎 Prudence: 對於抉擇小心謹慎,不做或說出將來會後悔的事情或言語。

19. 自我控制Self-regulation:自律並能規範自己的行為與感覺。

第六類/

超越

20. 美與卓越的欣賞Appreciation of Beauty and Excellence : 留意身邊及欣賞各領域美麗、優秀、卓越表現。

21. 感恩 Gratitude:留意身邊發生的美好事物,常常表達感恩。

22. 希望Hope:對未來抱持美好的期望,並努力達成願望。

23. 幽默Humor : 喜歡笑、為別人帶來歡樂,看到事物輕鬆的一面。

24. 宗教/靈性Spirituality: 抱有祟高的人生目標以及對於宇宙意義貫徹始终的信念。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整理。


VIA
個人強項特質影響工作表現?

       透過VIA個人強項測量不僅可瞭解自我強項特質,更有學者研究發現VIA個人強項與工作績效也有很大的關聯性。

       HarzerRuch招募了兩批不同職業的員工,包含銷售人員、工程師、職業顧問、律師、警察、教師、護士等,第一批318(平均工作年資為8.73),由員工自評;第二批108(平均工作年資為9.34),由員工自評加上他們的主管108位進行主管監評,研究結果發現,工作表現與VIA個人強項中的毅力、團隊合作、謹慎、真誠、以及自我控制有關;工作敬業度與好奇心、熱愛學習、勇敢相關;人際關係的促進與團隊合作、仁慈、領導力公平有關;組織忠誠度的部分則是與多數強項有緊密關係,由排序1.毅力2.仁慈3.團隊合作4.自我控制為前四項最高相關(除寬恕、謙虛、美與卓越的欣賞、感恩、幽默、靈性6項強項以外),另外,在教學或銷售等人際互動相關職業中,VIA個人強項中仁慈、愛、社會智慧等強項與工作滿意度高度相關,同時也影響工作表現。

 工作表現相關的強項

       研究也指出,工作表現與毅力、真誠和自我控制有相關是預料之中的,因為完成自己的工作,真誠地行事並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以及遵守紀律等,都是在職場中正確的表現,此外,謹慎是指"不做不適當的冒險、不說或不做以後可能會後悔的事情",因此,對工作表現有重要作用,團隊合作也與工作績效有關,因為在團隊或組織中盡自己的責任是對於職務負責的表現。

       工作敬業度的部分,勇敢、好奇心和熱愛學習等強項指的是"不在挑戰或困難面前退縮,對所有正在進行的經驗感興趣,以及掌握新技能等行為",因此,這些強項特質可能會促進 "在困難和挫折的情況下,仍然努力完成工作任務",發展自己的知識和技能,以及 "主動完成團隊設定的目標"

       人際關係的促進與團隊合作、仁慈、領導力和公平有關,這些強項特質可能鼓勵員工在必要時幫助和協助同事,幫助、合作和禮貌行為能促進人際關係,公平(如給每個人一個公平的機會)和仁慈(如為別人做人情和善事,幫助他們、照顧他們),領導力則是需要鼓勵員工把事情做好,同時也要在團體中保持良好的關係。

       換言之,員工若能具備越多相關個人強項,其工作表現會更好,工作敬業度因而提升,不僅人際關係的促進佳,連帶組織忠誠度也會較高。藉由個人強項特質的發揮,將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不僅提高工作績效,更能使員工在工作上得到成就感,達到自我價值的肯定。

你知道你的個人強項嗎?將它發揮到淋漓盡致吧!

 

 

 文/高醫心理系碩一/洪君君

 

圖片來源:istock

資料來源:

Harzer, C., & Ruch, W. (2014). The role of character strengths for task performance, job dedication, interpersonal facilit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Human Performance, 27, 183-205. doi:10.1080/08959285.2014.913592

https://www.authentichappiness.sas.upenn.edu/

吳煒聲譯 (2016)正向心理學-人類優勢的科學與實務探索。臺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李政賢譯 (2011)正向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4月5日 星期二

環肥燕瘦,誰幸福? 研究:黃金BMI值23.17最幸福!


我們經常在電視或Youtube頻道中看到許多美食節目,主持人大啖美食大呼幸福肥,而進入廣告時間卻又充斥著各類瘦身廣告,主打享瘦人生、大瘦歡迎,讓人充滿了矛盾和疑惑,究竟是越胖越快樂還是越瘦越幸福呢?身材肥胖與身材纖瘦的人,誰比較幸福呢?又是為什麼呢?果真有學者透過研究分析找出了答案,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BMI?

首先介紹衡量身材胖瘦標準,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簡稱BMI)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用以衡量身體肥胖程度的指標,其計算公式是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所得。我國國民健康署建議成人的BMI應維持在18.524之間為最佳健康的標準,低於18.5則過瘦、高於24則過重。

黃金BMI值23.17

2020年一篇中國研究中以2014年中國家庭調查數據為基礎,分析了近30,000名中國國民的BMI、幸福感等資料,發現BMI數值越高的人幸福感也越高,然而,當BMI達到一個關鍵數值後,卻轉為BMI數值越高幸福感越低,而這個關鍵數值就是「23.17」!當BMI小於23.17時,BMI越高越幸福;而當BMI大於23.17時,BMI越低越幸福。換言之,BMI值在23.17時,人們的幸福指數達到最高!




隱藏的三大因素:「外貌」  「健康」  「收入」

想必大家一定非常好奇,為什麼人們的身材(BMI)會與幸福感有關呢?該篇研究發現了其中隱藏的三大因素:「外貌」、「健康」及「收入」。BMI透過​​人們的外貌、健康及收入影響幸福感。

外貌

身材即外貌的一部分,外貌亮眼的人更容易受到表揚和讚美,這可能對日常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也對個人主觀幸福感起著重要作用,因此身材透過外貌影響了幸福感。

健康

許多研究都指出肥胖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有關,而身材過瘦也是不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健康狀況不佳與負面情緒、社會心理痛苦和自尊心低下亦有密切關聯,這些都對幸福有害,因此身材也透過健康影響了幸福感。

收入

雇主或客戶常對員工的身體形像產生不同的第一印象或偏見,認為過胖或過瘦的身材會降低員工的工作績效,所以過胖或過瘦的人都可能得到較低薪資,甚至失去受僱機會,導致收入下降,而研究亦指出收入與幸福感呈正比,因此身材也透過收入影響了幸福感。



環肥燕瘦,究竟誰較幸福呢?原來,過重、過瘦都非通往幸福之道,所以今天開始要邁向精準的BMI23.17嗎?其實不然,所有研究總是有所誤差,因此也無須鑽牛角尖地嚮往BMI23.17,只要不過份追求過重或過瘦的身材,正常範圍內的BMI才是最佳的,因為它與更好的外貌、健康和收入相關,進而獲得更高的幸福感!





撰文/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碩一/吳定諺

資料來源:

Liu, Y., Xu, L., & Hagedorn, A. (2022). How is obesity associated with happiness?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7(3), 568-580. https://doi.org/10.1177/1359105320962268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42&pid=9737

圖片來源: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9927899/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6975481/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20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