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2日 星期二

「正向教養」說是容易、做是難!我該怎麼辦?


不知父母或師長是否曾有遇到,在對難搞和令人頭痛的孩子發飆時,旁人對你說:「不要發脾氣,好好跟他(孩子)講就好。」、「這樣兇孩子,對孩子成長不好。」......

筆者身為國中老師,當「溫和且堅定的教養」彷彿成為一種口號,相信有許多父母與師長不時內心苦悶、很想大喊「說是容易、做是難啊!」

大家心中或許常出現以下想法:第一、不是不想,而是我們耐心早被消磨。第二、當自己身心俱疲又有時間壓力時,責罰就是最快讓孩子順從的方式。第三、過去我們也是被打罵長大的,現在還不是好好的。(撰寫至此,真心想對父母、師長們說聲「辛苦了(xN次方)」。)

此刻我們一起靜下心,好好剖析狀況、找到方向再繼續出發!


一、透過觀看研究,讓我們再次喚醒培養「正向」的價值

正向心理學重要研究學者之一-芭芭拉.佛德利克生(Barbara Fredrickson)曾做過幾項實驗並發表論文。其一,分別讓一群受試者觀看能喚起情緒的「短片(愉快的、滿足的、焦慮的、憤怒的、中性的)」,看完之後請受試者們,用「我想要(I would like to......)」來進行造句。結果,比起其他組,正向情緒組寫下較多願意去做之事、產生積極的行動[1]。另外一個是,讓實驗組的受試者先引發正向情緒(例如:看好笑的卡通),之後請他們快速判斷一些詞彙的類別屬性,比如「機車」、「汽車」、「飛機」受試者會快速分配在「交通工具」這類別,然而像「電梯」這類詞彙交錯出現在其中呢?實驗顯示,事先引發正向情緒的受試者,對新詞彙敏感度比較高。換句話說,擁有正向情緒,對於新事物會有更好的感受力

根據研究,Fredrickson指出正向情緒會拓寬注意力和思想行動的範圍[1],亦在相關論文中提到正向情緒具有調節負面和促進健康的意義[2]。呼應正向心理學之研究,近年在國際最大教育會議之一的ICERI2018中,歐洲學者也報告相關研究-「正向教養可以提升學生的學術水平[3]


二、思考如何將「正向」首先裝備於我

一位身為母親的作家這麼說道:「想要培養正面思考、健康快樂的小孩,首要之務就是父母本身,先要有獨立自主的個體,以及健康快樂的靈魂[4]。願所有正在為教養下一代而傷透腦筋的父母、師長,皆能充滿正向能量!

最後綜合一些專業建議[5][6][7]並於以下列出,供大家參考:

1. 檢視自己的成長歷程,大人們是如何成為現在的自己?過程中也想起身為孩子的感覺看看。

2. 成長歷程如何影響教養模式,大腦是否正在進行過往情境的複製?這樣的複製是否公平?

3. 認知正向教養對孩子腦(前額葉)的影響,與孩子一起培養理智腦。

4. 倘若不自覺被負面情緒影響,先冷靜下來(例如:深呼吸90秒),換個方式好好說話。

5. 研究發現「感謝」會改變大腦迴路。培養家庭或班級氣氛-珍惜彼此緣分、練習常表達感謝。

6. 與孩子重新建立有效的溝通模式、更好的生活秩序。


必須承認,教養是個深奧的課題!當許多理論與研究不斷出現,親自在教養第一現場的父母、師長們,著實要面對很多考驗與自我調整。藉由本文,希望能帶出一絲幫助。

文末,獻上德國知名教育學家福祿貝爾(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öbel)的名言來做結尾「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Education is nothing but a concern for love and role model.)」教養路上,一起加油!



Reference:

[1] Fredrickson, B. L., & Branigan, C. (2005). Positive emotions broaden the scope of attention and thought‐action repertoires. Cognition & emotion19(3), 313-332.

[2] Fredrickson, B. L. (1998). What good are positive emotions?.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2(3), 300-319.

[3] Tartari, E. (2018). The Impact of Positive Disciplin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In ICERI2018 Proceedings (pp. 8245-8249). IATED.

[4]丁菱娟(2022). 逆風前行:變動年代的職場新能力 (No. 9786263355651). 時報出版.

[5] 留佩萱(2017). 童年會傷人 (No. 9789865837747). 小樹文化.

[6] Jane Nelsen(2018).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 (No. 9573282410). 遠流出版.

[7] https://dailyhealthpost.com/gratitude-rewires-brain-happier/






2022年11月21日 星期一

幸福加乘提案:大學生學習幸福科學課程有助於提升自身幸福感

 

Image by pch.vector on Freepik
Image by pch.vector on Freepik


「幸福可以學得來嗎?」

最新研究指出:大學生面臨各式各樣的生活挑戰,而學習幸福科學課程是幫助學生調適壓力與更有自信面對壓力源的有效方式

學生族群是罹患心理疾病的高風險族群,原因在於他們面臨繁重的課業要求、高度的孤獨感、持續的經濟來源壓力等等,這些日常卻有可能導致學生罹患心理疾病,對心理健康有不利的影響

英國Swansea大學的研究團隊針對這個議題進行研究,提供一門幸福科學選修課程給大學生,並探討此類課程對於大學生的幸福感程度的影響

這篇刊登在Teaching of Psychology的研究是由該校健康與幸福學院 (Health and Wellbeing Academy) Andrew Kemp教授與臨床心理學家Zoe Fisher教授,以及博士生Jessica Mead共同撰寫的研究計畫主持人Kemp教授表示:「大學生幸福感正在降低,學校是否能提供學生更好的協助顯得格外重要。

相關研究曾經探索正向心理學課程對於學生幸福感的相關影響,但Swansea大學研究團隊設計的課程更深入的幫助學生發掘自我、連結他人以及自然環境

Kemp教授表示:「研究告訴我們個人福祉可能會受到生活中不平等待遇或是環境中人為氣候變化所影響,而我們設計的課程凸顯關心社會議題重要性,希望學生能夠針對這些議題進行反思,並鼓勵學生在能力範圍內思考解決這些社會議題的可能方式」「雖然我們增進個人福祉的能力比起增進多人或是地球福祉的能力更強,但達到後者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不容易,集合眾人的力量所達到的效果其實很可觀,舉例來說:透過提供自願服務或發起倡議運動關心我們在意的議題並做出改變

此研究透過問卷蒐集資料,要求學生在修習幸福科學課程前後填寫問卷回答自己對於自身幸福感的感受,並與控制組(沒有修習這門課程的學生)比較,提供這門課程所帶來的正向影響

研究團隊表示此研究有幾項重要的發現,包括:學生族群是罹患心理健康疾病的高危險族群、增加幸福感有助於減低未來健康成本支出、正經歷人生痛苦與低潮的族群也可以增加幸福感

Kemp教授說:「這項研究的時間剛好落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對於提供學生面臨挑戰的協助有格外的意義,我們得以證實在困難的時期,策略性設計的課程有助於學生面對挑戰」「研究結果可以運用在教育領域,針對學生面對主要社會壓力源時提供更好的協助

 

 

資料來源:

Kemp, A.H., Mead, J., & Fisher, Z. (2022). Improving Student Wellbeing: Evidence From a Mixed Effects Design and Comparison to Normative Data. Teaching of Psychology. doi.org/10.1177/00986283221112428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

 依戀焦慮會使人混淆真實與虛假?你的記憶可能在欺騙你!





        「他是不是不要我了?」


        在感情中,這或許是每個人曾經擔心過的問題,因為害怕被拒絕、被遺棄,越是珍惜這段關係,越是畏懼,不知不覺就花了過多的時間去猜測,最終搞得自己身心俱疲,卻無法停止「想太多」。


        什麼是依戀焦慮?

        依戀焦慮是指,一個人在親密關係中,他們因為對於自己的不信任,時常擔心對方會因為自己做錯事,或是因為自己不夠好,而被討厭,畏懼會失去對方的愛。在依戀焦慮的人心中,「我不值得被愛」的想法時常令他們陷入無止盡的小劇場,需要依賴伴侶才能獲得安全感。


        過去曾經有西方的學者指出,高度依戀焦慮的人因為長時間專注於人際關係的消極面以及被拒絕的可能性,這樣的思考習慣會使他們容易在認知過程出現偏差,更有可能產生錯誤的記憶。


        依戀焦慮與錯誤的記憶

        為了確認依戀焦慮與錯誤記憶之間的關係,HudsonChopik2022年執行一項研究,他們對大學生進行三項單獨的實驗,分別找來了204、651、547名受試者進行實驗,受試者被隨機分派至三種情境(觀看分手影片、無情感內容的購物影片以及關於濕地的演講),接著再進行回憶測驗確認焦慮是否造成了虛假記憶產生。研究結果發現:高度依戀焦慮的參與者,在觀看描述分手故事的影片後,進行關於故事的記憶測驗時,出現較高的回憶錯誤。


        不只是觀看分手影片,即使是面對看得到臉的演講者也有同樣的結果。HusdonChopik這兩位學者推測,之所以會形成錯誤的記憶,是因為高度依戀焦慮的人會特別去在意對方的想法或是情緒,進而出現分心的情況,也就是說,如果這份資訊參雜了情感成分,就有可能讓他們在接受資訊時,記憶已經編造了虛假的內容。


        依戀焦慮的人該如何打破虛假的記憶?

        Hudson表示,面對高度依戀焦慮可能帶來的窘境,如果無法確定自己的記憶是否為真,那麽可以選擇邀請另一個人來替自己補充與確認,透過彼此的互動與分享,或許可以提升記憶的準確性,改善問題。


        當然,Husdon也表示,如果能夠讓自己的依戀風格,由不安全型的焦慮,調適轉變成安全性的依附,可能會使記憶的過程有更加積極顯著的改變。


        無法捕捉他人情緒的不安感,以及被他人拒絕的挫折感,這些難以言喻的恐懼對於依戀焦慮的人來說彷彿是世界末日,但是正因為想要做好,想要留在對方身邊,千萬別讓這份擔憂,成為另一個需要擔憂的麻煩!那些藏在隻字片語中的真實訊息,一定比需要猜測的情緒與想法,更容易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別讓虛假的記憶恣意妄為!




文/高醫心理系碩一/林芳儀


參考文獻:Hudson, N. W., & Chopik, W. J. (2022). Seeing you reminds me of things that never happened: Attachment anxiety predicts false memories when people can see the communicat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37/pspp0000447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images/id-20333/



2022年11月15日 星期二

越有錢越幸福嗎? 一個異於以往研究的發現給予肯定的答案!

 


「樂透彩獎金累積上億元,又是由公務員一人獨得!」

        如此的新聞標題似乎層出不窮,看到這樣大確幸,是否讓你深感羨慕呢?不禁會幻想如果自己的財富更多,一定會更幸福!針對「收入與幸福之間的關係」這個議題,過去真的有著名的研究調查了西元1947年至1998年長達50年間,發現美國國民的收入增加至3倍,但幸福感卻沒有增長3倍,而神奇的是,在家庭年收入達到75,000美元(約新台幣2,400,000元)後就停滯不前,不再隨著收入增加而上升。但真是如此嗎?

        美國賓州大學學者Matthew A. Killingsworth為了驗證幸福感是否真的在年收入達到75,000美元後就不再隨之上升,因此他於西元2020年做了一個大規模的調查研究。首先,他將幸福感分為兩種:其一是「評估性幸福感」,即對生活的總結評價;其二是「體驗性幸福感」,即個人當下的感受。而後他隨機找了多達33,391名美國成年人,以手機APP方式量測他們的的評估性幸福感及體驗性幸福感,最終得到了1,725,994份幸福感報告。

        結果發現評估性幸福感和體驗性幸福感都會隨著收入增加而提升,且評估幸幸福感上升程度更明顯!另外也發現,高收入(年收入高於80,000美元)組和低收入(年收入低於80,000美元)組人們的幸福感隨收入上升的程度是相同的。特別的是,與過往研究結果不同,Killingsworth發現幸福感並未因年收入達到75,000美元後而停滯,反而仍會隨著收入增加而上升。也就是說若年收入越高,人們的評估性幸福感和體驗性幸福感都會越高,而且不會在年收入達到 75,000 美元後,幸福感就停滯不前。


為什麼收入越高、幸福感越高呢?

        Killingsworth解釋會有這樣的結果可能是因為高收入者對生活的控制感較高,在大小決策中,擁有更多的財富會給一個人更多的選擇及更大的自主感,進而感到更幸福。另外,提升收入會降低財務不安全感,進而降低負面情緒,因此收入越高感受越幸福。

        本研究與過往研究發現大相逕庭,發現並非富裕到一個程度後,幸福感就不再隨收入增加,而是提高收入仍然有可能改善人們幸福感。我想可能的原因是,過往研究以50年間的人民收入做為研究數據,似乎未考慮到人均所得可能隨時間不同且經濟上可能有通貨膨脹問題,同樣年收入為75,000美元,在50年前與50年後的生活水平相差甚遠。另外,過往花錢購物、體驗生活的選擇較少,人們可能易感到滿足,但現今消費誘惑多元,亦可能提高人們幸福的標準。最後,因兩研究的時間點、社會大環境及參與者不同,也可能造成結果的差異。


金錢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道路?

        多數人都想增加財富,但財富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道路嗎?我想其實不然,幸福除了金錢帶來的快樂,尚有許多因素所構成,例如:正向情緒、對生活的投入、人際關係、生活意義及成就感等等,並非樣樣都能以金錢購得,因此金錢或許為提升幸福感的管道之一,但並非唯一管道,更不是要每個人都汲汲營營追求財富,條條大路通幸福,每個人一定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撰文/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碩二/吳定諺

【資料來源】

Killingsworth, M. A. (2021). Experienced well-being rises with income, even above $75,000 per year.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8(4), e2016976118.

https://doi.org/10.1073/pnas.2016976118

2022年4月10日 星期日

提升創造力秘訣?從培養同理心開始!



滴答滴答滴答....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離交出提案的期限越來越近,卻連方向都還確定,空白本上是一個個被捨棄的點子,總是覺得還不夠好...還不夠好......

「啊啊啊啊我想不出來啊!!!」


富有創造力在現在這個時代是人人稱羨的,但台灣的教育卻好像忽略了這個能力,創造力不像普通的學科(例如:數學、英文)一樣有老師、有專門的教材來培訓,更沒有一堂課直接教我們如何培養創造力。當需要使用時,就好像只是單純憑著自身的天賦來發揮。但難道創造力是只能靠天賦,而不能透過學習來提升的嗎?


劍橋大學的研究發現給學生同理心教育就能提高他們的創造力!他們對倫敦市中心兩所學校的設計與科技系( Design and Technology,D&T)學生做了一個為期一年的研究,其中一所學校學習標準規定課程(對照組),另一所則使用一套設計思維工具(實驗組),可鍛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產生同理心的能力。


兩組學生在學年開始時和結束時都測試了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Torrance Test of Creative Thinking,TTCT)來檢驗創造力分數。結果顯示,使用設計思維工具介入的學校,學生創造力有顯著提升。學年初,遵循標準課程的對照組學生創造力分數比實驗組學生高 11%。然而到了學年末,情況完全反轉,使用設計思維工具組的學生創造力得分比對照組高出 78%


研究人員還查驗了陶倫斯測驗中表示情感或認知同理心的特定項目,例如情感表達能力思想開放。 使用設計思維工具的學生在這些類別中的得分比對照組高得多,這表明同理心的顯著提高可以推動整體創造力得分。想要提升你的創造力嗎?那就趕緊動手培養同理心吧!

 

文/高醫心理三 蘇中玉

參考文獻: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1/02/210202192751.htm

圖片來源: https://www.istockphoto.com/photo/light-bulb-and-heart-holding-hands-concept-of-brain-and-heart-teamwork-gm1075014660-287779750


2022年4月8日 星期五

你的背痛不是真的背痛?可能是大腦在作祟!


  現代不論學生或是上班族幾乎都有久坐的習慣,也因此身體肌肉痠痛的困擾十分常見,無論是貼止痛藥布或是上門求醫比比皆是。但是你有想過心理治療也能幫助緩解背痛嗎?在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新研究中,研究者重新思考導致疼痛的原因,藉由改變與疼痛處理相關的大腦網絡,為慢性疼痛患者提供持久的緩解。

  該研究團隊招募了 151 名患有背痛至少 6 個月的男性和女性,他們的背痛指數範圍從 0 到 10中至少4分以上,並分成三組:治療組、安慰劑組、控制組。治療組在完成評估後,進行八次一小時的疼痛再處理療法( PRT),這是一種由洛杉磯疼痛心理學家 Alan Gordon 開發的技術。治療目標為教育患者的大腦在產生慢性疼痛中擔任的角色,幫助他們重新評估患者在做自己害怕做的動作時的疼痛,並協助處理可能加劇疼痛的情緒。在治療前後,患者皆接受了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 掃描,以測量他們的大腦對輕度疼痛刺激的反應,在治療後,治療組 66% 的患者無痛或幾乎無痛,而安慰劑組為 20%,控制組為10%。

  為什麼這種治療方式能減輕背痛呢?其實大約 85% 的慢性背痛患者患有所謂的「原發性疼痛」,這意味著我們難以藉由檢測來確定疼痛明確的身體來源,例如組織損傷,而神經通路失靈(Misfiring neural pathways)是部分原因。研究發現不同的大腦區域(包括與獎勵和恐懼相關的區域)在慢性疼痛發作期間比急性疼痛更活躍,在慢性疼痛患者中,某些神經網絡對即使是輕微的刺激也會反應過度。

  如果疼痛是身體出現問題的警告信號,那麼原發性慢性疼痛就像是卡在「開啟」位置的錯誤信號。而PRT藉由將疼痛視為安全信號而不是威脅信號,患者可以改變強化疼痛的大腦網絡,並中和它。因此當治療組經過治療後暴露在疼痛中時,與疼痛處理相關的大腦區域(前腦島和前中扣帶等)反而顯著平穩。

  這項研究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方式來思考許多人慢性背痛的原因以及可用於治療這種疼痛的工具,但這並不是說你的疼痛不是真實的,或者說它全是你幻想出來的,而是因為大腦神經通路的變化在受傷消失後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另外這種治療不適用於「繼發性疼痛」(包含急性損傷或疾病),因此還是建議大家背痛要對症下藥,才能有效根治。


文/高醫心理三 潘姵潔

參考文獻:

Yoni K. Ashar et al. Effect of Pain Reprocessing Therapy vs Placebo and Usual Car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Back Pai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Psychiatry Original Investigation, September 29, 2021 DOI: 10.1001/jamapsychiatry.2021.2669

學習情感,從學齡前閱讀開始...

 有關「親子共讀」對於促進小孩發展、培養父母與小孩間良好親密關係等的推廣及研究越來越多,從0歲開始便可以透過親子共讀的方式,促進小孩的認知與發展,然而在故事讀本的選擇上,不同的描述方式及對情感的闡述,將有可能影響小孩發展社交情感。

近來,有研究針對俄羅斯和美國父母及這兩個國家的兒童文學進行了解,並強調社交情感及文化差異的研究可能在小孩開始上學前就會開始產生。例如研究發現,俄羅斯的父母較有可能給孩子閱讀帶有負面情緒(例如恐懼、憤怒和悲傷)的故事。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艾米·哈爾伯施塔特 (Amy Halberstadt) 說「在美國,人們強調積極情緒的價值——比如幸福或自豪」

喬治城大學心理學副教授 Yulia Chentsova-Dutton 則認為「俄羅斯文化似乎重視所有情緒包括負面情緒從這些情緒中學習很重要。」

他更進一步指出「我們小時候閱讀和聽到的故事經常告訴我們重視哪些情緒,想看看這些故事在這兩種文化中可能有何不同。」

在這研究中,研究人員一共進行了兩項研究。

在第一項研究中,招募了 322 名有 10 歲以下孩子的父母,並將這些父母分為三組:72 名在美國居住的美國籍父母;72名俄羅斯裔居住在美國的父母;178 位在俄羅斯居住的俄羅斯籍父母。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要求父母在描述10種不同情緒的書籍中選讀,其中包含六種積極情緒和四種消極情緒。

在這研究裡發現,就積極情緒的頻率而言,在不同群體間差異不大,意即每個人都喜歡帶有積極情緒的書;然而與美國父母相比,俄羅斯父母則會選擇閱讀帶有更多負面情緒的書籍,俄羅斯裔的美國父母則介於者兩群體之間。

此外,當研究人員觀察父母對悲傷價值看法時,俄羅斯父母比美國父母更重視悲傷的經歷,然而這些價值觀,也似乎間接影響讓他們願意讓孩子接觸更多的負面情緒。

在第二項研究評估中,研究人員針對美國和俄羅斯學齡前兒童的40種暢銷小說,分析了80本書的文字和插圖,評估正面和負面情緒的範圍和頻率。在此研究中發現,俄羅斯流行的兒童讀物比起美國童書,表現出更廣泛的情感,插圖也頻繁的描繪幸福、憤怒和恐懼的情緒。

在這項研究裡,可看出俄羅斯父母與美國父母在與孩子情緒互動上有很大不同,俄羅斯父母更有可能會支持年幼的孩子接觸具有挑戰性的情緒,例如憤怒與悲傷。

年幼的孩子如同一張空白的畫紙,透過不同書籍的選讀及學習,可以讓小孩學習更多的社交情感與自我認識,不妨持著開放的態度,無論是積極或是負面的情緒,都試著讓小孩學習了解各項情緒所帶來的感受與處理方式。

 

文/高醫心理系碩一/顏于婷

參考文獻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2021, December 2). Studies of children’s stories shows differences in Russian, US approaches to emotion. ScienceDaily. Retrieved April 7, 2022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1/12/211202113435.htm

2022年4月7日 星期四

比你想像中的更有趣!與陌生人來一場「深度」對談吧!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一次,我願回到那一年

 

「上次一個人躲起來偷偷流淚的時候,是我曾經發生了

 

這樣的深度對談,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呢?是否你也好久沒有找人痛痛快快地說一些心裡話,或與人深刻的暢談你心中的理想與過往?

 

 

如今,取而代之的往往是「今天天氣真好?」、「昨日的球賽你有看嗎?」、「前陣子的當紅明星?」的淺度談話。

 

我們向來習慣用日常且簡單的對話與他人開啟一日的話題,對待陌生人時更是如此,可能是新認識的同事與同學,可能是第一次見面的網友,也可能是你初次接觸的相親對象,虛度一個下午的光陰,彼此的對話卻沒讓我們更加認識對方,明明我們深知一場富有意義的深度對談更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並且增進生活幸福感,那麼為何我們不將深度對談視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呢?

 

有些人會說:

 

「與人進行深度對話肯定很容易使場面尷尬,變成不知道該說什麼的情境。」

 

「對方都不認識我,怎麼可能會對我的事感興趣?」

 

 

但是,這是真的嗎?

 


在這之前,我們先來定義一下何謂「深度對談」?

 

深度對談通常是指富有意義及私人想法與感受的對談,並不停留在表面的日常交流,有時甚是會透露出一些個人過往私事,或較為脆弱的感受,而這種對話通常更加引起談話雙方深思與情感交流。

 

美國芝加哥布斯商學院的行為科學教授Nicholas Epley,也是JPSP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的共同作者,做了一系列的相關研究,他找來了超過1800位參加者,讓他們兩人一組,有些組的人進行日常又簡單的淺度對話,有些組的人則進行富有討論意義的深度對談,如下:

 

1. 淺度對話:例如:「在上個月中,你最喜歡看哪個TV show呢?」或是「你覺得今天天氣怎麼樣?」

2. 深度對談:例如:「可以請你描述一下上次在他人面前哭泣的情形嗎?」或是「假如有一個能告訴你一切的魔法水晶球,不論是你自己的事、你的人生、你的未來或是其他事情都能回答,那麼你會想要問什麼問題呢?」

 

在進行這場對話前,兩組的人都先填寫了對這場即將開始的對話的想法,並且猜測這場對話可與對方產生怎麼樣的聯繫及是否會享受這場對話。在等到對話進行完畢後,兩組的人又再次被問了一樣的問題,只是這次是問剛剛那場對話給你了什麼樣的想法、與他人連結程度以及過程中樂在其中的程度。

 

實驗結果發現,不論是淺度對話組或是深度對談組實際體驗的都比原先預測的更少尷尬、產生更多連結且更享受對話,而其中差異又以深度對談組尤為明顯。另外,深度對談組明顯比淺度對話組高估了對話的尷尬程度,而結束後,深度對話組的樂在其中的分數也明顯高於淺度對談組。

 

在同一系列的另一項實驗中,參與者同時經歷了兩場對話,一場是淺度對話,一場是深度對談,在經歷這兩場與不同人的對話後,參與者明顯更加偏好於深度對談的回饋與感受。

 

其實,深度對談或許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可怕,當你願意分享一個富有有重要意義的深度對話時,也會收到他人同等真誠的重要回饋,一場好的深度對談不只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從彼此的討論中互相學習與理解對方。

 

所以,不用怕尷尬,與陌生人來一場深度對談吧!它的收穫其實遠比你想像的還要多!

 



文/高醫心理系碩一/林芷芸



圖片來源 : https://www.freepik.com/popular-photos


參考資料 : 

Michael Kardas, Amit Kumar, Nicholas Epley. Overly shallow?: Miscalibrated expectations create a barrier to deeper convers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21; DOI: 10.1037/pspa0000281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1/09/210930101411.htm


 幻覺!速速退下

     
          

       你是否曾有過揣測他人心思,坦白後卻發現別人想得跟自己所認為的完全不同。也許這可以用心理學上一個認知偏誤來解釋:肯正偏誤(comfirmation bias),所謂肯正偏誤的意思是指,當我們自身持有一種既定的信念或想法時,我們傾向查詢或蒐集支持自己想法的證據,而忽略了可能推翻我們想法的內容。


        Peter Frost等人2015年對於肯正偏誤的研究也許可以幫我們一個大忙!該研究的實驗對象為來自美國南新罕布夏大學且年齡介於1823歲的大學生。這些大學生一開始需要先閱讀一份關於是否持有槍枝議題的摘要性文章,並分成兩組,一組選擇支持持有槍枝、一組選擇反對。

爾後,他們將會接續閱讀各6篇關於支持和反對持有槍枝議題的摘要性文章,並可以選擇是否閱讀更多。施測者便是記錄這些大學生在選擇閱讀更多的文章類型中,有多少篇是與自己原本選擇立場相同的文章。

        此外,他們又接受了另一項實驗程序,也就是在閱讀12篇有關持有槍枝議題的摘要性文章後,嘗試回憶各個文章標題,並記錄他們是否記得與自己立場相同的文章標題數量多於立場相異。

        研究發現,受試者更願意延伸閱讀那些與自己立場相符的文章,而且在回憶標題上,也對於跟自己立場相符的文章記憶更好。

        這說明了人的確會傾向搜尋與觀看自己想看的內容,且對於這些內容的印象也較為深刻,這樣的結果最終可能導致一個錯誤的信念或想法難以被推翻。

 

        下次,當你開始疑惑眼前這個人是否話中有話、別出心裁,別急!先想想肯正偏誤理論為我們帶來的啟示,就像一位小小科學家並帶著理性的眼光去檢視那些支持或反對我們想法的證據吧!


文/高醫心理系碩一/蔡庭豪


圖片來源: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429/1281885.html

資料來源:

Frost, P., Casey, B. G., Griffin, K. D., Raymundo, L., Farrell, C. P., & Carrigan, R. (2015). The Influence of Confirmation Bias on Memory and Source Monitoring. The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 142(4), 238–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