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

如何用金錢「買」到快樂?關鍵在於你的態度


文/潘怡格 

       
我們會說:「金錢買不到快樂」。但這究竟是事實還是我們對於有錢人的偏見?                       

 21世紀科技與文明的發達,使我們在生活上的需求不斷提升,對於物質的追求也成為一種衡量快樂、成功和價值觀的指標。然而,許多研究卻告訴我們,物質主義與生活滿意度有很高的負相關,也就是追求物質並不會提升我們的生活滿意度,但這不是很弔詭嗎?既然追求物質不會讓我們更快樂,那我們終日忙忙碌碌又能得到什麼?研究消費者行為的專家─詹姆士·羅伯茨博士,似乎為我們找到了平衡這兩者的關鍵─感恩。

詹姆士‧羅伯茨博士和他的兩位學生,做了一個「感恩與物質主義生活的滿意度之關聯」的研究,他們找了246位大學生 (其中129位為女性),以線上作業的方式讓他們填答一系列有關「物質主義」、「感恩」、「正負向情緒」與「生活滿意度」等四方面的自陳式量表,參與者依他們對題目的同意程度或發生頻率給予適當的分數。題目的內容包括:「如果我擁有我現在沒有的東西,生活將會變得更好」、「我覺得我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值得感謝」、「過去一個月中我感到很難過」、「我對我現在的生活感到滿意」等等。

在研究者分析與比較分數的結果後,他們發現「感恩分數高的人,其物質主義與負面情緒的分數為低相關」,以及「物質主義分數高者,在感恩或正面情緒的分數較低的情況下,他們的生活滿意度也會跟著下降」。換句話說,就是一個對生活感恩的人,並不會因為他對物質的追求而降低他的生活滿意度,但一個重視物質生活的人,卻可能會因為對生活的感恩程度較低,而導致生活滿意度下降。

我想這個研究結果並不是要我們貶抑對於物質生活的追求,或是提倡佛教無欲無求、知足常樂的道理,因為人的生活從來就不是單靠物質或精神其中一個層面而已,是兩者兼顧才得以踏實,所以我們應該做的是在花錢追求物質的同時,也要保持感恩的心情,去珍視你所擁有的東西才能發現生活的美好,也才真正「買」到快樂。

因為,真正影響快樂的並不是金錢本身的多寡,而是你如何看待你所花的金錢!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