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彼此好好說,牽手一直走




彼此好好說,牽手一直走


/詳見文末連結 /心理三 李雪靖



很多人總是想著「我說什麼他該都了解吧」,但你說的,他真的了解嗎?

        人們通常會覺得溝通對象是熟悉、親密的朋友或伴侶時,其想傳達的想法會更能被理解,但其實不然,在某些情況下,親密關係的朋友或伴侶間的溝通可能會比與陌生人溝通效果來的差喔!關係間的親密會讓人們高估了他們溝通的成效,這樣的現象稱為親密溝通偏誤 (closeness-communication bias )

        芝加哥大學山維斯基教授(Savitsky)想知道在傳遞訊息時,「熟悉」和「陌生」對象間的傳遞效果是不是真的有差異呢?因此設計了一個實驗情境,共24對已結婚的夫妻參與,兩組伴侶彼此背對背地坐在椅子上,試著分辨對方所說出的模糊敘述,敘述內容都是從日常生活對話中所擷取出來的。結果顯示,關於敘述的正確性在熟悉和陌生對象時是相同的!意思是彼此間的親密並沒有影響溝通時的訊息接收而產生更好的效果。

        你會因為對方的不熟悉,而想多說一點關於你的需求,但如果是親密關係的對象,你會彼此的了解和親密而省略話語,造成解讀內容的差異,也可能產生不必要的爭執,這就是親密溝通偏誤(closeness-communication bias )

        那麼親密溝通偏誤是不是只發生在伴侶身上呢?芝加哥大學奇薩(Keysar)和山維斯基(Savitsky)教授想知道在朋友身上,會不會也有親密溝通偏誤的情況發生呢?他們找來了60位大學生,兩個學生一組,面對面坐著,中間隔著一個充滿物品的方塊,研究者要求其中一位學生用說的下達指令,請另一位夥伴對物品做出指定移動,但其實方塊裡有些物品只有接收指令同學能看到,下達指令同學是看不到的。

        當下達指令同學說出要移動的物品名稱很模糊時,若接受指令搭檔是朋友,會因為方塊裡有許多類似的物品而感到疑惑,意思是,接受指令同學將自我角度也列入思考而疑惑著;如果搭檔是陌生同學的話,接受指令的同學會以下達指令同學的角度去理解對話,而更快的完成指定動作。研究結果顯示,若夥伴是朋友的話,彼此都會傾向以自我中心去完成任務,忽略了對方是不是也持有一樣的訊息。

        上述兩個研究當中,顯示了在親密關係裡容易產生親密溝通偏誤(closeness-communication bias ),我們有洞察的錯覺(illusion of insight),熟悉、親密造成對彼此理解上的誤會,「我知道的,可能和你知道得不一樣」,下次和關係親密的朋友或伴侶溝通時,能多表達出真實的想法,就能避免理解上的誤會,也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爭執喔!我們好好說,一定可以好好走下去的。



參考文獻: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1/01/110120090954.htm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zh/%E7%94%B7%E5%AD%90-%E5%A5%B3%E5%AD%90-%E5%A4%AB%E5%A6%87-%E5%BF%AB%E4%B9%90-%E7%88%B1-%E6%B5%AA%E6%BC%AB-%E4%BE%A7%E5%BD%B1-%E6%B0%B4-%E7%89%B5%E6%89%8B-%E8%AE%A2%E5%A9%9A-918536/

16 則留言:

  1. 你的結論下得好溫暖,標題也好貼切 =目
    覺得這一篇超級貼近生活 (檢討中....

    回覆刪除
  2. 內容淺顯易懂,貼近生活~

    回覆刪除
  3. 我不懂實驗中面對面的大學生部分
    所以他們知道彼此所看到的物品有不同嗎?

    回覆刪除
  4. 第二個研究裡面,「若夥伴是朋友的話,彼此都會傾向以自我中心去完成任務,忽略了對方是不是也持有一樣的訊息。」也就是導致無法順利完成的原因是因為自我中心,而不是由於「彼此的了解和親密而省略話語」嗎?

    回覆刪除
  5. 第一個實驗的結果顯示關於敘述的正確性在熟悉和陌生對象時是相同的,想問關於敘述的正確性是指那些模糊敘述在熟悉跟陌生對象接收訊息後分辨的正確性嗎?
    第四段說"你會因為對方的不熟悉,而想多說一點關於你的需求",請問這段是根據第一個實驗所做出的小結論嗎?因為都是以分辨模糊敘述去看熟悉跟陌生間的差異,這樣的模糊敘述有多說一點?有點不太懂第一個實驗xD

    回覆刪除
  6. 對於第二個實驗不太理解,所以第二個實驗跟「你會因為對方的不熟悉,而想多說一點關於你的需求」的角度是否不同呢?接受指令的同學會以下達指令同學的角度去理解對話,所以不是下達指令同學以接收指令同學的角度來說話?

    回覆刪除
  7. 標題很棒很吸引人~
    但跟上面的回應一樣,對於第二個同學的實驗不太理解,為什麼比較熟的反而會以自我中心的角度?跟他比較熟不是應該會以他的角度看嗎?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不理解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不是反而會以自己的角度去解讀嗎?

    回覆刪除
  8. 內容和標題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而且挺貼近生活的。
    有關洞察的錯覺的解釋是後面幾句的敘述嗎?還是其實是指別的東西,不是很理解。

    回覆刪除
  9. 標題很吸引人
    第一段沒有前後文有點不知道在幹嘛
    第一個實驗不是很懂他的情境,甚麼是「敘述內容都是從日常生活對話中所擷取出來的」?是擷取了甚麼?
    第二個實驗的問題跟上面的回應一樣,我就不贅述了
    結論下的不錯,但洞察的錯覺有一種突然跑出來的感覺,要再解釋得清楚點

    回覆刪除
  10. 1.很棒的一篇文章,以後跟身邊的朋友互動時會有新的體悟。
    2.第二段的情侶實驗,提到"敘述內容都是從日常生活對話中所擷取出來的",是事先有收集該情侶的對話內容,還是實驗者有預設的實驗內容?

    回覆刪除
  11. #只看標題會猜測「溝通的重要性」,但我們都知道溝通很重要,不知道這篇文章要說什麼特別的主題
    #第三段找夫妻做的實驗,四個人背對背坐著,關於熟悉和陌生是只能依據聽覺辨別嗎?要如何介定敘述的正確性與否?不太清楚這個實驗的程序
    #後半段的敘述很清楚、容易理解

    回覆刪除
  12. 1.模糊敘述能舉個例子會更明確
    2.最後一段建議要說出真實的想法,可是他們並沒有說謊,只是話語中忽略掉一些部份而已

    回覆刪除
  13. 內容平易近人,也很容易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敘述完整

    回覆刪除
  14. 我喜歡標題 很可愛 有溫暖的感覺
    主題貼近生活 每個人都會有的問題
    文章描述很清楚且連貫 容易理解

    回覆刪除
  15. 我覺得此篇很貼近生活,感觸良多。
    在文章內容的描述裡,也能清楚表達出研究的內容。

    回覆刪除
  16. 一切都很順,直到我讀到「洞察的錯覺」一詞時卡住了,我覺得可以補述或者解構那個名詞的方式。

    個人淺見:
    「上述......,研究者稱之為『洞察的錯覺』。」
    「上述兩個研究當中,顯示了在親密關係裡容易產生親密溝通偏誤,這種洞察上的錯覺造成對彼此理解上的誤會。」

    p.s.:我在打這串的時候,才發現這句話也太長啦~~~~
    p.p.s.:結果原來不只這段XD。筆者似乎不好句號。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