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社交網站是好是壞由你決定

                                                      文/心理三 何效勁

隨著科技的進步,瀏覽社交網站已經成為了大多數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生活習慣亦隨之而改變,無聊的時候看一下「臉書」,便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假如想跟朋友聊天或了解他的近況,透過社交網站就可以。因此,社交網站使人們能夠隨時隨地與他人進行交流、獲得各式各樣的資訊,而這麼方便的工具,除了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外,又會為人們帶來甚麼影響呢?
很多人都喜歡在社交網站上分享一些信息,有些是資訊性的內容,有些則是關於自己的近況。然而,過去的研究卻表示,當人們使用Facebook的時間越長,就越容易嫉妒其他人。
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因為人們在觀看別人分享的貼文時,會自然地與自己進行比較,從而產生嫉妒感。然而,在社交網站裡的分享信息與接受信息的過程中,還會衍生出各式各樣的影響,所以到底要如使用社交網站才能對自己產生好的影響呢?
有見及此,外國學者Moira BurkeRobert E. Kraut便針對Facebook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其研究的內容是透過分析實驗參與者的Facebook使用情況,以及透過自行填寫的問卷來了解當時的心理狀況,從而得出甚麼因素會產生良好的社交行為。實驗結果顯示,在Facebook裡與比較親密的對象進行交流,便能夠對自己產生好的影響。
當然,這種交流並不是簡單地講一聲「你好」就足夠,而是一些發自內心,有意義的對話。而與其他不算親密,平常溝通和互動的機會都很少的人來說,就算是用同樣的溝通方式,也不見得會有相同的效果。另外,研究結果顯示,不論彼此之間的關係是否親密,使用的回饋方式是透過按「讚」這種一鍵式的話,對溝通並沒有任何的幫助。
總而言之,社交網站對人的影響有好有壞,使用方法的不同,對自己、對他人所造成的影響也會不一樣。
資料來源: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cc4.12162/full
                    http://pansci.asia/archives/55982
圖片來源:https://a2ua.com/internet/internet-006.jpg


21 則留言:

  1. 這個主題感覺好有趣,但是怎麼這麼短,好可惜欸!
    如果可以再說明多一點、再多加入一些比較貼近真實生活的經驗應該會很棒 =目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你的意見~
      我會在下次增加一些細節來讓內容更豐富的

      刪除
  2. 第五段文中,「這種交流並不是簡單地講一聲「你好」就足夠,而是一些發自內心,有意義的對話。」,從這裡看出使用Facebook與親密朋友溝通才能對自己產生好的影響?但是前面研究「當人們使用Facebook的時間越長,就越容易嫉妒其他人。」,這兩個的相關性?如果可以說明多一點實驗內容,感覺會比較明確^^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你的意見~
      「這種交流並不是簡單地講一聲「你好」就足夠,而是一些發自內心,有意義的對話。」這部分的內容是研究者根據所得的數據進行分析,而得出的結論,可能是我沒有描述得很清楚,或是把作者的想法正確地表達出來吧
      「當人們使用Facebook的時間越長,就越容易嫉妒其他人。」這是研究者在做這次的實驗前,所找到的關於社交網站使用者的研究論文。研究者是希望透過這次的實驗找到一些不同的看法
      這些問題我會在下一次的文章裡面改進的

      刪除
  3. 文章整體敘述上沒有不順的地方,感覺也很平宜近人。
    還有,想知道那Facebook做的研究,是否有討論到和沒有那麼親近的人應如何互動?
    文章在尚未提及實驗時有提到忌妒的部分,但實驗本身則沒有相關描述。所以是?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你的意見~
      這個研究是有討論只有討論到跟甚麼樣的人互動會比較好,而如何與不親密的人互動則沒有提到
      而忌妒的部分則是研究者的參考文獻,算是研究動機的一部分

      刪除
  4. 主題不錯~但實驗內容感覺比較適合放在推文,文章中提及的實驗內容應該要多敘述些~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你的意見~
      看來下次的文章有很多地方要修改...

      刪除
  5. 二、三段都在說明社交網路的缺點(忌妒),感覺可以合併成一段,不然將忌妒分成兩段說明,在看的時候思緒會有被切斷的感覺
    細節有點太少,或許在提及壞處(忌妒)與好處(與親密關係進行交流)時可以說明更多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你的意見~
      我會在下次的文章中針對你的意見去調整的~

      刪除
  6. 第一段可以再快一點切進主題,前半部有點太空泛
    文章本身蠻易懂的,建議在排版的部分拉開行距,尤其是段跟段之間要有距離,不要讓整篇文章擠在一起,可以增加讀者在閱讀時的舒適度

    回覆刪除
  7. 主題很有趣,但是關於研究的敘述似乎有點少,有些可惜

    回覆刪除
  8. 我覺得這個主題很有趣,也很貼近生活:)不過我覺得,感覺有點短(意猶未盡XD)

    在第二段與第三段初,提到有關於忌妒的問題,不過在後的內文中,針對這部分便沒有再多加琢磨。感覺這樣也可以更加呼應到標題的內容。

    針對"對自己產生好的影響",感覺包含的範圍過大,有沒有更加實際的影響是這項研究主要提及的?

    回覆刪除
  9. 想問倒數第三段,研究的內容是透過分析實驗參與者的Facebook使用情況,及自行填寫的問卷來了解當時的心理狀況。"這裡分析facebook是使用狀況是指發布文章底下留言的互動還是私下在網路上的溝通呢?因為不清楚是分析怎樣的使用狀況,在結果的部分不知道Facebook裡與比較親密的對象進行何種方式的交流,能夠對自己產生好的影響。一個小疑問~~

    回覆刪除
  10. 1.「有見及此」是「有鑑於此」吧?XDDD
    2.不知道所謂的真心有意義的交流是有針對私訊或留言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你的意見~
      1.應該是吧XD 可能是文化差異~
      2.私訊或留言都有同樣的作用喔

      刪除
  11. #標題好像不太有講到文章的重點耶@@
    #這個主題應該會讓很多人感興趣,如果可以多加一些研究的細節會更好,讓整個文章的脈絡更清楚

    回覆刪除
  12. 1在網路流通的是代,這個標題會讓人想看且更想了解
    2主題很有趣,但是文章有點短,覺得可以多補充點
    3.文章中提到忌妒的部分,是看到貼文後的表現,但是與下一段[和他人親密接觸會產生好的影響]有點連結不太起來.
    4.整體是流通 順暢的~

    回覆刪除
  13. 1. 所以到底要”如”使用社交網站才能對自己產生好的影響呢?如何~~~
    2. 文中有說到三個研究,如果將來要擴展文章的話,三篇的實驗流程可以再多敘述。

    回覆刪除
  14. 最後一段可以多提及與研究結果有關的內容或建議,不然最後說有好有壞看你個人的造化感覺很怪。

    回覆刪除
  15. 我蠻好奇研究者的分析是以哪個層面分析的。

    然後那最後一段的「總而言之......」,害我完全忘記前面看了什麼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