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失敗有意義嗎?


/詳細請見文末連結  文/心理三 許琞崴

「失敗為成功之母」,在我們遭遇挫敗的時候,常常都會從旁人口中聽到這句話吧。無論是鼓勵或只是安慰,聽了這麼多要我們勇敢面對失敗的金玉良言,但仍然不斷遇到挫折時,是否會懷疑累積失敗真的能導向成功?某些很明顯甚至於可以說是愚蠢的錯誤,也能成為成功的養分嗎?

       在求學的過程中,都會面對到許多大大小小的測驗,例如段考、升學考試,而出了社會,便會遭遇到更多無形的考驗,上司交派的任務、客戶的要求等等,學習這些問題的答案並不會是輕而易舉的過程,當然也不太可能第一次接觸就直達問題中心,必須依靠不斷的嘗試,逐漸接近我們需要的答案。

       大量的嘗試免不了會失敗,同樣的問題為何有些人不斷失敗,有些人卻能有效率地學習並找到答案呢?關鍵就在於「有意義的失敗」。2014年刊登於實驗心理學雜誌(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的一篇研究指出,當錯誤能有意義地與正確答案相關時,有助於我們學習的記憶,相反地,錯誤和答案之間不具意義時,則可能傷害記憶。

   如何使每一次的失敗變得有意義呢?答案是面對未知時做出「有意義的猜測」。研究中徵求65位年輕人和64位老年人進行學習詞彙的作業,將年輕人和老年人各自分為兩組,一組為詞意學習組,即以詞彙的類別為提示進行學習,另一組為詞幹學習組,即以詞彙字母為提示進行學習;兩組內又各自分為無錯誤學習組,即提示後立即告知答案,以及嘗試錯誤組,即要求參與者根據提示做出兩個猜測之後才告知答案,完成詞彙學習作業後,再進行記憶測驗,比較不同組別根據提示所習得的詞彙數量。結果發現,以詞義學習且嘗試錯誤的組別學習效果最好,而以詞幹學習且嘗試錯誤的組別則使記憶效果變差。研究者推測,根據詞彙類別做出的猜測雖然是錯誤的,但和正確答案都屬於同一個類別,在意義上有相關性,有利於學習者組織詞彙概念,因此能有較好的學習效果。

        這個研究結果告訴我們,為什麼有些人可以用為數不多的嘗試就習得一項新的知識或技能,有所依據的嘗試和猜測可以讓我們的大腦留下更多導向正確答案的連結網絡,日後遇到相同或相似的問題時,就能夠快速的啟動連結而產生答案,也可以以此為基礎,發展出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綜合以上所訴,「失敗為成功之母」這句話真有其道理,但要記住,必須是「有意義的失敗」才能有所成長喔!

資料來源:It's better for memory to make mistakes while learningScienceDaily [27 October 2014]

圖片來源:https://goo.gl/KIX99l

15 則留言:

  1. 關於實驗方法那裏,可以對於詞意或詞幹操弄提個範例,會更好懂。
    實驗中有提到年輕人跟老年人,想問這樣的操弄跟結果有什麼影響或關係?

    回覆刪除
  2. 我覺得你可以針對「有意義的猜測」解釋得詳細一點,會比較好

    回覆刪除
  3. 年輕人和老年人分兩組,想知道年輕人用詞幹學習;老年人用詞義學習能反過來嗎?
    分年輕人和老年人有甚麼差異?是因為年齡影響記憶嗎?

    回覆刪除
  4. 嗚嗚覺得第三段的第一句好有共鳴阿~~是說改錯很難有意義的猜測我哭QAQ
    我也想知道為什麼要分年輕人跟老年人呢?

    回覆刪除
  5. 文章一開始的內容比較像是在說如何邁向成功或是怎樣才能找到答案,而研究以及之後的內容卻是與記憶的形成有關,有種前言不對後語的感覺。

    回覆刪除
  6. 在第四段的結果當中,出現了「詞義學習」,建議可以用先前已經有提到且說明的「詞彙學習」,不然會突然覺得多了一個新的學習方式。
    也想知道老年人跟年輕人對於這項作業的結果差異在哪裡?或是研究者有得到什麼特別的發現嗎?
    第三段有提到「錯誤和答案之間不具意義時,則可能傷害記憶。」在〝傷害記憶〞的部分,會讓我覺得我會傷害到我原有的記憶,這句可能會誤導民眾或是我。
    「有意義的」和實驗中「有關聯性的」在定義上的類推,好像因人而異,像我就會覺得兩者有些差異,有關聯性的好像不一定是有意義的。

    回覆刪除
  7. 1.第二段學習這些問題的答案這句感覺怪怪的,感覺學的不是能力而只是個答案
    2.研究是記憶測驗,要推論到學習技能上好像有點難

    回覆刪除
  8. 第三段最後一句"錯誤和答案之間不具意義時,則可能傷害記憶。"
    想知道為甚麼是傷害記憶??會有種記憶不得不消除的觀念在裡面

    回覆刪除
  9. #這個標題我會想點進來XD
    #「相反地,錯誤和答案之間不具意義時,則可能傷害記憶。」如果從本文裡描述的實驗來看,好像看不到這個推論的依據。(我自己有被這句話嚇到@@)

    回覆刪除
  10. 文章內容還挺有趣的,文筆上還蠻流暢。
    有兩個地方有疑惑: 首先,為何要分年輕和老年人? 再來,為何沒意義的失敗會傷害記憶?

    回覆刪除
  11. 題目可以趣味一點,太簡單直白會降低吸引力
    前面兩段可以整併一下,畢竟還沒提到實驗本身,都還算是引言,可以簡潔有力一點
    結論下的不錯,前後呼應,讓我有看完文章得到答案的感覺

    回覆刪除
  12. 覺得文章結構很完整,敘述讓人很容易懂,且環環相扣,頭尾也有呼應!
    標題可以在具有吸引力一點,因為內容真的蠻不錯的:)
    年輕組與老人組結果之間有比較嗎?好奇他們兩者之間的關係

    回覆刪除
  13. 文中提到一組為詞意學習組,後面卻又說詞義學習,是錯字還是兩者不一樣?

    回覆刪除
  14. 文章流暢 前後文有呼應 敘述易懂
    研究那邊 分組詞意或詞幹操弄我看不太懂 看能不能舉例或是解釋更清楚點

    回覆刪除
  15. 針對"有意義的失敗",我可以在此篇文中,了解到它的來源或是內容,但是了解之後,我反而會希望可以提供一些較為實際的例子,如當我們今天遇到某個困難時,可以怎麼做或是怎麼面對,去將這樣失敗這樣的錯誤,變成一個有意義的失敗?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