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快找一個新夥伴一起運動吧!


                                           圖/詳見文末連結    文/心理三  何依麗


現今社會中,運動已帶來了一股新興潮流,更是人們紓壓解悶的好朋友,然而,你是否曾經遇過下述問題:在運動過程中或是運動完後,發現自己的運動量一直停滯不前,甚至還逐漸減少?或是為了改善運動量,決定一個人運動專注的運動,讓運動量提升?如果你有類似的問題,也許可以試試新的運動處方箋,找個夥伴和你一起運動吧!

過去研究指出,社交關係所產生的心理支持,可以提升個人調節(self-regulation)或是自我效能(self-efficacy),而任教於英國亞伯丁大學的學者Pamela Rackow更將社交關係與運動做連結,並利用實驗來探討社交人際是否能夠在運動量改變上產生效用。

Pamela Rackow利用線上調查進行實驗,並將實驗參與者隨機分派到AB兩組。所有參與者都必須在接下來的8個禮拜中進行規律運動,並且定時將運動的內容以及運動量記錄在線上問卷中,以觀察每人運動量的改變。而AB兩組之差別在於,A組的參與者需找一位新的運動夥伴一起運動,而B組則自己一人進行規律運動。同時,Pamela Rackow認為,新夥伴的參與可以視為一種社交關係,因此能提供額外的心理支持。於是他將A組的新夥伴細分成二種,提供情感型支持與提供操作型支持。情感型支持(emotional support)包含鼓勵或是讚美參與者,而操作型支持(instrumental support)則單純與參與者一起運動,並沒有任何的鼓勵或是情感交流。

研究結果顯示,和新運動夥伴一起運動的A組參與者,他們的運動量明顯提升,同時在個人調節與自我效能中,有明顯的改變與提升。而針對情感型支持與操作型支持的調查結果,顯示若與情感型支持的夥伴一起運動,比單純運動的操作型支持的夥伴更能讓受試者能提高運動量。然而獨自運動的B組參與者,他們的運動量則沒有明顯的改變,針對個人調節與自我效能,其結果也沒有改善或提升。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可以知道其實社交關係所產生的心理支持,可以讓我們的自我效能提升,因而讓我們有機會可以間接提升我們的運動量。在過去,或許有許多人認為自己一人運動,能更加專注在活動上,因此可以增加運動量。然而,根據這項研究的結果,我們又得到了一個可以增進我們運動量的處方箋,試著找個新運動夥伴,讓自己有機會可以提高運動量吧!


圖片來源:https://static.pexels.com/photos/29578/pexels-photo.jpg
資料來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6/10/161004081548.htm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5854295

14 則留言:

  1. 看完文章覺得非常有感!每次只要有人一起運動都覺得特別有幹勁!
    我覺得你這一篇寫得頗清楚的,很簡潔易懂。不過我看不太懂「決定一個人運動專注的運動」這句話

    回覆刪除
  2. 1.文末有顛覆以前的迷思,「許多人認為自己一人運動,能更加專注在活動上...」,這裡覺得很棒!
    2.想知道「情感型支持(emotional support)」的鼓勵或情感交流,與參與者一起運動的同時,頻率是一次還是持續鼓勵呢?

    回覆刪除
  3. 1.(決定一個人運動專注的運動)這句話可以改成(決定一個人做專注的運動)會比較通順哦
    2.本篇文章非常貼近生活,覺得很棒
    3.運動量明顯提升是提升多少呢?加上一點數字補助效果會更好哦

    回覆刪除
  4. 1.一般人或許不能理解自我效能跟自我調節,是否說明一下?
    2.我好奇這篇研究是探討運動有無夥伴對於運動量的影響(量);那是否也有探討對於運動效果的影響(質)。會不會獨自運動的人,其運動的質會比較好

    回覆刪除
  5. 文章文筆流暢,且傳達的資訊讓我覺得挺有收穫的。
    不過文章中有些專有名詞,像是自我效能之類的,最好能多解釋,方便大眾理解。
    另外想知道,所謂規律運動的時間是怎樣的安排?多久一次?持續多久?

    回覆刪除
  6. "決定一個人運動專注的運動"有點難懂,或許可以換個句法?
    運動量的改變,量指的是時間還是強度?文中似乎沒有特別強調
    整體而言表達清楚~

    回覆刪除
  7. 第一段的「或是為了改善運動量,決定一個人運動專注的運動,讓運動量提升?」似乎不適一個問題,而是一個錯誤的解決方法?不能跟前面那個問題歸類在一起
    第二段的專業名詞有點多,建議稍微用大眾聽得懂的方式解釋一下
    整題來說蠻通順的,是會有收穫的好文

    回覆刪除
  8. 自我效能跟自我調節希望說明一下,我不太懂xD
    研究過程結果說明得清楚易懂~~

    回覆刪除
  9. 首段跟結尾都重覆使用了「運動量」一詞,如果能夠省略一些的話文章會更為通順

    回覆刪除
  10. #不太清楚這裡「運動量」的定義是什麼,是時間嗎?以心跳來衡量嗎?或是其他…?
    #取材很有新鮮感
    #文末有提及自我效能與運動量之間的關係,那自我調節呢?

    回覆刪除
  11. 覺得整篇文章很流暢,用字也易懂,很快速地看完吸收
    決定一個人運動專注的運動 第一個運動是動詞第二個是名詞嗎XD?

    BTW 看完覺得有感,跟媽媽一起跑步的時候,都比自己跑的還要久~

    回覆刪除
  12. 1. 文章很順暢,但開頭「或是為了改善運動量,決定一個人運動專注的運動,讓運動量提升?」不太知道想表達什麼,會出神一下
    2. 很喜歡運動處方籤的用詞,很有意思。

    回覆刪除
  13. 1.運動量以慢跑來說是只時間還是距離?
    2.決定一個人運動專注的運動這句不通順
    3.可以解釋一下自我效能跟自我調節

    回覆刪除
  14. 我想到的是運動的類型會不會有差呢?

    喜歡自己一人做運動,享受自己身體回饋的感覺也是很不錯其實。是說有這種習慣的人,應該也沒有很必要再增加運動量了對吧XD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