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

被愛的感覺有助於降低威脅感






文/陳華逸 
   
        醫生常說:「在面對精神疾病患者時,我們應該付出更多愛以及關懷等等的社會支持,有助於他們病徵的痊癒。」看似合理的一段話,卻缺少了醫學的根據。但一項來自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最新研究能夠支持此說法。
       在過去的研究中,觀看充滿感情的圖片可以舒緩生理上的疼痛感受,但是此項研究是第一次支持,大腦對威脅感的反應也會因為感知到被愛而減緩。研究指出,受試者看到表達愛情、親情、友情或人類彼此照顧等能感受到被愛而促發安全歸屬感的圖片後,即使受到恐怖圖片或威脅性文字等刺激,其負面情緒較不易被挑起。 
       此項研究使用的是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技術(fMRI),研究參與者有42位,分為實驗組以及控制組,為了探討接受安全歸屬感促發的圖片與否跟杏仁核(1)的活動的關係,進行包含帶有威脅的刺激物的人臉測驗,還有點探測作業。研究的結果顯示,在促發安全歸屬感圖片的實驗組中,不管是在人臉測驗或是點探測作業(2)中,受試者的杏仁核反應都相較的低,即使受試者沒有專注在觀看促發安全歸屬感的圖片,上述情況仍然會發生。  
       而埃克塞特大學心理系副教授Anke Karl指出:「許多心理上的疾病,例如創傷後症候群PTSD的特點是警覺到危險訊息並過度放大外在威脅性,而這跟過多的負面情緒反應有相關,包括杏仁核的激發,以及不良的調節情緒及自我安慰的能力。而這項新研究可以用來解釋,成功從心理創傷中恢復的例子是與其接受的社會支持的程度有高度相關。因此若能加強患者溫馨被愛的感受,應能舒緩患者回想到壓力事件時所激起的負面情緒。」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彷去多關心周遭的人,不要吝於付出愛跟關懷。
 




備註1:杏仁核體積很小,對情緒反應十分重要,尤其是恐懼。當受到傷害之後,杏仁核的特定區域會「因為學會害怕」,並產生恐懼的記憶。

備註2:點探測作業是一種用來評估選擇性注意力的測驗,而在本研究中是用來測量注意力會如何受到威脅性刺激物的影響。


圖片來源

7 則留言:

  1. 小小提醒錯字><--最後一段:不''妨''
    想問一下這個實驗的參與者是一般人還是有些有精神疾患呢?

    回覆刪除
  2. 在想我如果不是心理系的,應該會對這篇各個名詞感到困惑(像是fMRI是甚麼,杏仁核在哪邊)

    回覆刪除
  3. 所以被愛的感覺=安全歸屬感是一樣的嗎?
    請問研究者如何選擇圖片以及如何確定圖片的效果?

    回覆刪除
  4. 想請問一下,實驗的控制組在實驗中會看什麼圖片話之類的嗎?還是他們什麼都沒做,只是自然情況下來看他的杏仁核反應啊?

    回覆刪除
  5. 實驗過程只是看杏仁核的反應而參與者沒有任何表示,就歸類他們並沒有受到不安。想知道相關研究的圖是什麼樣的,如何定義那些圖的屬相?

    回覆刪除
  6. 標題的「被愛的感覺」&研究的「安全歸屬感」是一樣的嗎?
    「研究指出,受試者看到表達愛情、親情、友情或人類彼此照顧等『能感受到被愛而促發安全歸屬感』的圖片後,即使受到恐怖圖片或威脅性文字等刺激,其負面情緒較不易被挑起。」 這段話看起來「感受到被愛」不一定會有「安全歸屬感」吧,重點應該是「被促發的安全歸屬感」,標題如果有提到「安全歸屬感」會不會較貼近內文。

    回覆刪除
  7. 小錯字"觸"發,應該是這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