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0日 星期三

洗手除了清潔外還能提高樂觀程度?

        洗手,一個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動作,除了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疾病傳播,更是不少人的衛生習慣之一。從以前的簡單的「濕、搓、沖、捧、擦」到現在更為詳細的「內、外、夾、弓、大、立、腕」,處處都可以看出現代人對洗手這個動作的重視程度。但你知道嗎?洗手除了這些清潔上的功用外,更可以提高你的在失敗經驗後的樂觀程度喔!

(示意圖/達志影像)

  這可能有點難以想像,但其實在不少的宗教中都有類似的概念。例如天主教和基督教中的受洗就是將祝福過的水灑在信徒頭上或將頭浸入水中來象徵結束過去的罪惡,並與與耶穌一同迎向全新生命。又或者是西藏藏族的沐浴節時,族人會到河水中洗澡並以此來清洗自己的疾病和罪孽以獲得重生。這樣透過「用水清洗身體」來洗掉罪孽的抽象概念也被不少研究者透過實驗加以證明,其不僅可以清除身體上的污垢,更可以減輕當自己做出不道德行為後的所產生內疚感等負面情緒。

  既然已經知道清洗行為可以降低負面行為所遭成的內疚及愧疚等情緒,那是不是也能利用清洗行為來提高正向情緒呢?

  德國奧斯納布呂克大學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套實驗來了解洗手對失敗經驗後的樂觀程度以及對同一任務表現的影響。他首先設計了一套字謎測驗,每次測驗需要在5分鐘內完成並重新排列字母順序、串成名詞以盡可能解決更多的字謎(例如要將PEYTET重新組成PRETTY

        接下來他找來一群平均年齡為22歲的男性與女性並將他們分為三組,第一組跟第二組先參與一次字謎測驗並經歷失敗經驗(安排25個字謎但其中只有6個是可解的,因此失敗是不可避免的),在完成一次字謎測驗後將兩組分為有洗手和沒洗手組並請他們對下一次的字謎測驗所抱持樂觀程度進行評分後再進行一次無失敗經驗的字謎測驗。第三組則只要進行一次無失敗經驗的字謎測驗(25個字謎均可解),以呈現在沒有失敗經驗時的一般表現情形。

        結果發現,有洗手的參與者對在第二次字謎測驗能取得更好成績感到更樂觀,但實際上在第二次字謎測驗時(無失敗經驗)取得的答對數卻僅在一般標準,沒洗手組甚至還表現得比洗手組及一般標準還好!

 (實驗結果/文獻圖表一)

  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有兩個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第一個原因是雖然能透過洗手能洗去令人感到失望的失敗,但同時也洗去了在同一任務上再次努力的動機。第二個原因則是洗手的經驗影響了在第一次字謎測驗(有失敗經驗)中學到的問題解決策略,也就是影響到了所謂的「練習效果」,並導致了第二次無失敗經驗字謎測驗的成績沒有成長。


文/高醫心理三 邵喜

Reference

Kaspar, K. (2013). Washing One’s Hands After Failure Enhances Optimism but Hampers Future Performance.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4(1), 69–73.

https://doi.org/10.1177/1948550612443267

 

1 則留言:

  1. 修課同學回饋:建議標題不要用問號做結尾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