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5日 星期二

朋友難過怎麼辦? 其實有個意想不到的小方法能幫大忙!

朋友難過怎麼辦?

其實有個意想不到的小方法能幫大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身邊有一位朋友,他因為一些事情感到很難過,這時候善良的你就發揮了你的愛心,想要去幫助他走出來。這時候你可能會想,該怎麼辦呢?帶他去喝一杯嗎?還是用最常說的那句話「哎呀,別想那麼多啦,你其實很讚」又或是男生常說的「不要想那麼多啦,黃湯下肚,一醉解千愁」。

    而這真的有用嗎?短時間來說也許是如此。但如果把時間拉長呢?或是那位朋友今天難過的狀況很嚴重,該怎麼辦?除了可以請他去找一個諮商專業的人員聊一聊外,我們還能做些什麼?有一個研究者就提出,我們其實不用害怕去麻煩憂鬱的人,反而可以請他們幫自己一點小忙。

    研究者將中度至重度的憂鬱症、焦慮症患者分成三個組別,分別為,心理治療組、社交活動組,和幫助他人組。心理治療組做的是認知行為治療,幫助參與者們釐清一些想法上的錯誤,並幫助他們重新思考自己認為更好的想法。社交活動組,則是請參與者規劃一些社交活動,並且參與在其中,鼓勵他們與他人社交。最後幫助他人組,參與者在一週裡面要選兩天,這兩天分別要做三件幫助他人的事。 
    十週後再做一次評估時發現,幫助他人的那組,在生活滿意度上的分數比另外兩組更高、憂鬱程度上也改善更多。也就是說,他們對於自己的生活感到更滿意,也不再感到那麼難過了。研究者認為,請這些憂鬱症患者做簡單的事情,使他們對於自己的能力更有自信,可以減少他們覺得自己好像什麼都做不好、不被人需要或沒有能力的這些很負面的想法。 

    所以,下次有朋友出現了一些憂鬱的症狀時,不要害怕請他們幫忙,反而可以請他幫自己做一些簡單的事情,除了你可以得到一些幫助外,也許他也會因為幫你做的這些小事情,而漸漸走出憂鬱的情緒喔!

參考文獻:

Cregg, D. R., & Cheavens, J. S. (2022). Healing through helping: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kindness, social activities, and reappraisal as well-being interventions.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18(6), 924–941. https://doi.org/10.1080/17439760.2022.2154695

常爬樓梯真的能提高幸福感?

      圖片來自Canva


住在舊式公寓五樓的王太太每週固定幾天去市場買菜,回家前有一項艱鉅任務那就是手提外加肩背剛採買好的食材,一步步地負重爬上五層樓梯,對王太太而言爬樓梯已是她的日常活動,只不過王太太卻不知道的一件事,那就是長年「爬樓梯」讓她的幸福感有增無減。可千萬別小看看似簡單的日常活動(體力活),已有研究顯示透過增加日常活動,像是爬樓梯,走路去車站而不是開車,都有助於身體健康和提升幸福感呢!換作是你,願不願意選擇天天爬五層樓梯來獲得幸福感呢?

 

這是一項由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 (KIT) 和曼海姆中央心理健康研究所 (CIMH) 組成的團隊所進行的研究。研究人員針對「每天爬樓梯可以幫助我們感到清醒和充滿活力,還可以增強幸福感」發現三個「日常多活動能增強幸福感」的研究結果,分別是一,日常活動可增強警覺性和精力,二,日常活動和幸福感的大腦區域已被證實有相關聯以及第三,日常生活中體力活動的具體運用。

 

首先,研究團隊找了67位受試者先使用運動感測器進行流動評估(ambulant assessments)和手機定位,這樣做是確保未來七天67名受試者的智慧型手機會透過只要受試者一移動研究團隊就能收到他們的健康調查紀錄。活動結束後67名受試者接受了門診來確定日常活動對七天警覺性的影響,結果發現,受試者們感覺更身體更警覺,精力也更充沛,換句話說,就是身體好比神清氣爽,而警覺性和精力充沛這兩項因素正與心理健康有關。

 

緊接著研究團隊將這67名受試者分析結果與曼海姆中央心理健康研究所(CIMH)核磁共振斷層掃描相結合,然後,再對另一組83人 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大腦的膝下扣帶皮質(大腦皮質的一部分,對日常活動和情緒健康之間的相互作用非常重要),這個大腦區域也左右著情緒和對精神疾病的抵抗力調節能力。海克·托斯特(Heike Tost)系統神經科學精神病學研究小組教授描述了這研究結果:“該區域腦灰質體積較小且精神疾病風險較高的人在身體不活動時會感到精力不那麼充沛。” “然而,在日常活動之後,這些人比腦容量更大的人感覺更充滿活力。” 換句話說,當我們在進行看似微小的日常活動時,對調節情緒大腦的膝下扣帶皮質會產生好的變化,更不用說對有精神疾病風險的人更有助益。

 

既然知道定期運動這項基本功不能少外,日常生活的「體力活」看來也不可忽視。CIMH 主任兼精神病學和心理治療診所醫學主任 Andreas Meyer-Lindenberg 教授針對此次研究結果表示:“日常生活中的體力活動有益於健康,特別是易患精神疾病的人來說。” 這項研究適逢新冠肺炎發生期間,許多人必須長時間待在家的情況下藉由從事一些日常生活(體力活)獲得較佳的情緒調節能力還能增加幸福感。

鼓勵你,下次面臨爬樓梯或搭電梯重要抉擇時,不妨勇敢地選擇爬樓梯吧!

 高雄醫學大學113心理碩學分班 / 陳慧雅

 參考資料

  1. Markus Reichert, Urs Braun, Gabriela Gan, Iris Reinhard, Marco Giurgiu, Ren Ma, Zhenxiang Zang, Oliver Hennig, Elena D. Koch, Lena Wieland, Janina Schweiger, Dragos Inta, Andreas Hoell, Ceren Akdeniz, Alexander Zipf, Ulrich W. Ebner-Priemer, Heike Tost, Andreas Meyer-Lindenberg. A neural mechanism for affective well-being: Subgenual cingulate cortex mediates real-life effects of nonexercise activity on energyScience Advances, 2020; 6 (45): eaaz8934 DOI: 10.1126/sciadv.aaz8934

 

2.     2. 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 (KIT). "Everyday activities enhance personal well-being." ScienceDaily. ScienceDaily, 25 November 2020.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11/201125104348.htm>.

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

季節的變化,也會影響人們的道德價值觀。

季節的變化,一直都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在農業社會中,季節變化直接影響耕種和收穫的時機.例如:春季播種,夏季灌溉,秋季收割,冬季休耕,對於我們生活節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另外在養生方面,中醫特別強調隨著季節變化調整養生方式,春天重視疏肝養血,夏天重視清熱去濕, 秋天要養肺潤燥,冬天則需補腎保養元氣。其實因地球暖化,我們也更能深刻地感受到人類居住環境受到氣候變化的緊密影響,而最近看到了這篇文章,才發現原來人們的道德價值觀近也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

來自Science Daily 八月,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一篇文章,提到一項新的心理學研究關於人們的道德價值觀有規律的季節性變化.該向研究分析了10年來美國20萬多人的調查回覆,並發現人們在春季和秋季對促進群體凝聚力和順從的道德價值觀的支援,比在夏季和冬季更強烈。這對政治,法律和健康有潛在影響--對許包括選舉和法庭案件的時間,以及公眾對健康危機的反應。也談到「道德價值觀是人們如何做出決定和做出判斷的基本部分,因此研究人員這一個發現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因為他對各種其他校友影響有影響。」

研究所收集的調查資料,是以衡量參與者對五種道德價值觀的認可度,包括忠誠、權威、純潔、關懷、公平,而研究人員將忠誠、權威和純潔稱為「約束」價值,因為他們鼓勵符合群體規範。關懷和公平可以被認為是更自由的價值觀,他們發現受訪者在春季和秋季更強烈的支援「約束」價值,但在夏季和冬季者不那麼支援--這一模式在10年內非常一致。在季節性氣候差異更極端的地區,夏季對具有約束力的道德價值觀的支援率下降更加明顯。焦慮是一個可能的解釋。這些發現對政治,法律,健康,社會關係的影響具有深遠的影響,我們舉例跟健康有關來說明: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人們遵守社交距離準則和接種疫苗的程度受到他們的道德價值觀的影響。有資料記載,在美國優先考慮「約束」價值的區域接種疫苗的人較少,了解這些價值觀隨著季節的變化,可能有助於訂製更有效地健康運動。有趣的是也有研究發現:人們在12月到一月慈善捐款會增加,而在非人類族群內的季節變化:如草原田數在冬季拒絕的行為會增加。

然而儘管有充分的證據表明,人類也對季節有反應,但季節性變異性的特點遠不止於是天氣的變化。季節性周期還具有其他性別的變化,這些變化也會影響人類的經驗和人類的行為--例如人們居住的生態的變化等等,有多種原因可以預期季節會影響各種人類心理現象,以及多種途徑可以發生這些影響。研究人員還會持續深入調查,需要擴展更多的區域與更多的參與者。 

在接觸教練( Coaching)之後,對心理學產生了興趣,對我而言心理學的範疇極為廣泛,初學心理學,主要抱著認識自己,並學習如何跟認識他人,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在Coaching 中,也嘗試應用來協助對方了解其自己。在閱讀季節變化會影響人們道德價值觀,雖然這議題仍在持續深入的研究調查,只是看到有關「道德價值觀」總會讓人嚴肅起來。人類心理學的領域持續在發展,進到書店,迎面看到的也是各種關於應用心理學來幫助你某方面會更好或克服某方面的課題的相關書籍,作為一位應用心理學的受惠者(經由學習來幫助提升覺察力等等),對未來可能的發展充滿期待,但在這大系統中,各項因子又各自變化中,錯綜複雜彼此影響著,似也只能抱著好奇觀察其發展,而最近上了一堂關於老人用藥的課,老師說明藥袋除了有註明藥效外,也要注意所標示副作用,這讓我聯想到不知在人類心理學發展出各類成果是否也可能存在有一些副作用?


Story source: People's moral values change with the seasons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4/08/240806131344.htm






2024年10月27日 星期日

對未來持更樂觀看法的人,可以避免拖延!

 



       工作、課業、考試、家庭以及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待辦事項總是讓你提不起勁?當我們越想要努力去克服,就會感受到更大的壓力。就更不想去開始一件重要的任務,結果就是不斷的惡性循環。到底有沒有更簡單的方式可以去改善拖延的症狀呢?東京大學的研究生Saya Kashiwakura提到,因為從小有這樣的困擾「從小就和拖延競爭,當需要學習考試時,我會開始打掃房間並且練習合氣道,把這些事情優先於研究生的研究。把重要任務推遲的習慣,一直是個挑戰。」所以想要探究其原因並進行相關研究。

       日本東京大學最新研究,對29620多歲的年輕參與者進行調查,在問卷一開始就先說明「幸福」和「壓力」的定義,讓參與者可以更具體了解測試內容。按照9個時間軸對測試者的壓力及幸福感進行調查,因為以往研究都是透過一個時間點,針對測試者去提出壓力與幸福感的問題。所以在此研究中是詢問受試者對於過去10年、現在及參與者對未來10年,不同時間的壓力及幸福感的時間視圖(即過去10年、過去1年、過去1個月、昨天、現在、明天、下個月、未來1年、未來10年)來進行分析。

       並使用日本版拖延量表讓受試者來評估拖延的程度,依據拖延量表總分,最高分的25%為嚴重拖延者;拖延分數中間的50%為中度拖延者;最低分25%的為低度拖延者。透過時間軸的關係,去描述出和拖延者的影響。

研究發現

       研究顯示增加不同時間軸的壓力感和幸福感去了解和拖延的關係。發現按照時間排序的壓力及幸福感整體平均值呈現V字形。1認為未來壓力不會增加的族群中,嚴重拖延者的比例較低。2幸福感和拖延時間之間沒有關係。所以從時間軸的視角去看,對未來有樂觀看法者,比較不可能成為嚴重拖延者。

       研究團隊也希望可以運用研究結果,來幫助人們培養更樂觀的心態並且可以去克服拖延症。「我們希望研究結果在教育領域特別有用,我們相信當學生運用科學的方式理解自己的拖延症,可以積極努力改變而不是責備自己,學生將會取得更好的成績並且得到更大的幸福感。」

其實對未來焦慮才是影響拖延的兇手

       依據研究結果發現對於未來樂觀的觀點,才是影響我們是否拖延的主因。如果對未來看法較為正面,更能幫助我們克服拖延症狀。在「學習樂觀,樂觀學習」一書中,也有提到對於樂觀及悲觀的解釋型態,下次如果遇到想要拖延的事情,記得提醒自己運用樂觀的解釋形態去詮釋生活中發生的事情。相信壞事情是暫時性的,把失敗看成特定事件。相信一定可以鼓勵自己,突破拖延的症狀!

 

參考文獻:

Saya Kashiwakura, Kazuo Hiraki.2024Future optimism group based on the  

    chronological stress view is less likely to be severe 

    procrastinators. Scientific Reports, 14 (1). DOI: 10.1038/s41598-024-61277-y


洪蘭(譯)(2009)。學習樂觀,樂觀學習。臺北市。(Martin Seligman1991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4/06/240610140256.htm

 

/高雄醫學大學 正向心理學導論/許雅涵



2024年10月26日 星期六

完全戒除社群媒體心理就健康嗎?

/Pinterest

社群媒體的崛起及人手一機的世代改變了現今人類的生活。

大眾作為資訊消費者的同時,也成為一名能分享想法和觀點的創作者。

不可否認,社群媒體帶來了快速、便利及娛樂,然而由於社群媒體巧面的設計,利用即時回饋的刺激,滿足人類渴望與他人進行頻繁且愉快互動的連結感,進一步增加大眾對社群媒體的依賴性。

根據研究指出,較高程度的社群媒體使用率將對心理健康造成負面的影響。

 

為了減輕社群媒體帶來的負面影響,那完全戒除社群媒體就行了嗎?

以下兩個實驗或許可以解決這個疑問
第一項實驗,對1095名參與者進行了為期一週的實驗。

l   治療組(暫停使用Facebook的參與者)

l   對照組(繼續使用Facebook的參與者)

一週後,以線上問卷的方式收集數據

實驗結果指出:

1.         治療組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包括生活滿意度和正向情緒的增加

2.         13%治療組參與者在實驗期間因「緊急需求」或「習慣性意外」使用了Facebook,未完全遵守實驗規定

 

第二項實驗,對68名參與者一樣進行為期一週的實驗,但與第一項實驗不同的是,為了確保遵守實驗規定,在研究人員觀察期間,治療組的參與者被要求刪除手機上所有社群媒體應用程式。

l   治療組(暫停使用所有社群媒體)

l   對照組(繼續使用所有社群媒體)

一週後,實驗結果指出:

與對照組相比下,治療組的心理健康狀況下降,包括生活滿意度和感知壓力

綜觀兩個實驗結果,儘管使用社群媒體會帶來負面影響,但依據生活中不具可執行性及心理健康狀況反而下降的結果來論,完全戒除不是個可行的方法。

/John Holcroft

外部監控與自我監控對於減輕社群媒體之負面影響

既然完全戒除社群媒體不是一個可行方案,那要如何減輕社群媒體帶來的負面影響呢?或許限制社群媒體的使用時間會是個好方法。

相關研究指出,監控行為可以有效減輕各類情況下的負面影響,而監控行為又可大致分為外部監控和自我監控。兩種監控行為本質上的差別就如同家長管制小孩自我控制手機使用時間。

曾有研究招募184名參與者進行為期一週的實驗,參與者被隨機進行分組,被分配到治療組的參與者,在實驗設計之三種社群媒體(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每日使用時間被限制為30分鐘,而對照組則是照常使用。

實驗期間,治療組的參與者需每日回傳三個應用程式的使用時間,做為研究人員對於實驗的外部監控。

實驗結果發現,將社群媒體使用時間限制在每日30分鐘,可以在一週提高心理健康水準,特別是降低焦慮和害怕錯過訊息的錯失恐懼症(FOMO)


另一項實驗中,招募230名大學生並進行為期兩週。

與前項實驗不同的是,被分配到治療組的大學生可選擇自己使用量最高的三種社群媒體,且採用自我監控模式。

治療組的大學生每日會收到電子郵件提醒,要求將社群媒體使用時間限制在30分鐘內,但不具強制性。

在實驗結束後,令相關研究人員感到驚訝的是,電子郵件的提醒,居然可以激勵實驗者改變社群媒體的使用習慣。同時這個實驗結果也觀察到,治療組在焦慮、憂鬱、孤獨、錯失恐懼症(FOMO)的心理健康水準得分,明顯低於對照組。

由兩個實驗結果可看出,不論是外部監控或自我監控皆可達到減輕社群媒體帶來的負面影響。然而,外部監控雖有效卻同時存在更高適得其反的風險,因此,自我監控在生活中的實用性較高。

/Pinterest

使用社群媒體的快樂指南

同坐一桌卻如隔兩地,同住一屋卻沉默無聲

社群媒體的出現原是希望利用科技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但在如今的社會,社群媒體反倒隔離著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如何在享受社群媒體好處的同時卻不落入社群媒體的設計圈套?

又或者已經落入圈套的我們該如何脫身?


心理學教授Douglas A. Gentile說, Knowing how much time we spend on activities each day and making something countable makes it easier for people to change their behaviors”

或許我們可以經由建立意識感認知我們在社群媒體上花費多少時間。

同時也要了解到一個習慣的改變靠的是循序漸進,想要一步到位的舉動反而會讓感知到過多自由被剝奪的我們產生抗拒心態。

最後,改變一個習慣並不容易持之以恆的努力才可以讓我們在有意識時間流逝下,享受社群媒體帶來的便利及美好。

 

/高醫 正向心理學導論 張芸熙

參考文獻

Manuela Ellen Faulhaber, Jeong Eun Lee, Douglas A. Gentile. The effect of self-monitoring limited social media use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echnology, Mind, and Behavior, 2023; 4 (2) DOI: 10.1037/tmb0000111








你多久沒和家人說「謝謝」?親情增溫的小秘訣:具體表謝感謝之意

你多久沒和家人說「謝謝」?
親情增溫的小秘訣:具體表謝感謝之意

老是認為丈夫的關懷是應該的,就算我不說他也會知道,又或者覺得沒有必要針對一些瑣碎小事道謝。但是反過來想,當我覺得自己對家庭的付出沒有得到家人的認可時,也會覺得委屈。

隨著孩子們的成長,家庭內的「愛」和「感謝」都變得習以為常,方便給多了就當隨便,日常的力量有時真是可怕,特別是直到後來才了解,在理所當然的日常背後,正在滋生、累積遺憾和不滿。

一句“謝謝”對家庭關係中大有幫助

你可能聽說過培養感恩可以提高幸福感,但在婚姻和家庭中,不僅僅是要對你所愛的人充滿感激,同樣重要的是,要表達出對他們的欣賞。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研究人員此前曾探討過浪漫伴侶的感激之情對夫妻關係質量的積極影響。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他們表明感知到的感激之情的好處也適用於親子關係,並且可以促進個人的心理健康。

這項研究數據包括來自全國 593 名已婚或戀愛關係中且至少有一個 4 17 歲孩子的父母的數據。參與者回答了有關配偶或伴侶以及孩子的感激之情的問題,以及評估心理困擾、育兒壓力和關係滿意度的專案。

研究人員將兒童分為兩個年齡範圍——4 12 歲和 13 18 歲——以解釋發育差異。研究人員表示,青少年對家庭中發生的事情以及父母對他們的幸福做出了什麼貢獻有更多的瞭解。年幼的孩子同樣可以表達感激之情,儘管他們表達的方式可能會有所不同。

研究結果顯示來自伴侶那裏得到的感激會帶來更好的夫妻結果,但不會影響育兒壓力的水準。相比之下,不論年長還是年幼的孩子感受到感激之情都降低了育兒壓力,但對夫妻關係滿意度沒有影響。除了影響家庭結果外,他們還發現,來自伴侶和年齡較大的孩子的感激之情與個人的心理健康呈正相關。

與男性相比,女性從伴侶和年齡較大的孩子的感激之情程度較低。此外,來自兒童的感恩水準較高僅對女性有益。這與之前的研究一致,該研究表明,女性對家庭的貢獻往往較少得到男性認可。

培養感恩的習慣

研究人員巴頓表示在任何關係中都不是 50/50,父母會比他們的孩子做得更多,但儘管如此,這項研究結果強調,確保個人為家庭所做的努力得到其他家庭成員的認可和讚賞是很重要的。相反,有明確的證據表明,如果你試圖幫助的家庭成員缺乏感恩的心會導致家庭的負面結果

父母可以在家庭中營造一種整體的感恩氛圍。比如作為配偶和伴侶,我們可以表達和對方的感激之情,我們可以教孩子以適當表達感激之情。如果你看到你的伴侶做了一些對孩子非常有幫助的事情,你可以提醒那個孩子說謝謝媽媽謝謝,爸爸”。你可以培養一種持續的思維方式和互動模式,在家裡促進感恩——包括給予和接受

感恩的心不僅能讓人感到幸福,還能幫助大腦發揮最大功能。當得到孩子的幫助時,請記得表達衷心的感謝。從父母身上學習到感恩的孩子,大腦自然也會習慣感恩的話語,同時幫助提高專注力和記憶力,會以積極的態度取得他人的認可和尊重。感謝的話可以激勵人心,發揮肯定的力量。

                                研究人員巴頓說要實現家庭都需要做很多工作——育兒、婚姻、夫妻關係等等當這些努力沒有得到認可或低估時,就會對個人和家庭造成損失。我們已經知道感謝夫妻的力量,這項研究表明它對親子關係也很重要。
        
高醫 正向心理學導論 /古雯萍 0044582

參考資料: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4/08/240809135920.htm

圖片來源:                                  https://www.storywed.com.tw/assets/js/ckfinder/core/connector/php/js/ckedit_upload/images/%E6%84%9F%E8%AC%9D%EF%BC%9A%E5%94%B1%E5%87%BA%E5%B0%8D%E7%88%B6%E6%AF%8D%E5%AE%B6%E4%BA%BA%E6%BB%BF%E6%BB%BF%E6%84%9F%E8%AC%9D%E7%9A%84%E6%AD%8C%E6%9B%B2.jpg

       

超越安慰劑效應,開創慢性疼痛管理新可能

 超越安慰劑效應,開創慢性疼痛管理新可能


    在生病中疼痛難忍?因為痛楚,也沒辦法好好入睡嗎?這個時候,你會選擇吃止痛藥?還是只能放任不管,慢慢昏睡過去呢?或許你看完本文之後,你可以嘗試看看第三種方法——正念冥想

在閱讀本文之前,大家需要認識一下何為安慰獎效應——個體的症狀在接受無效治療後,但依然有所改善的趨勢,它說明了預期是可以顯著改變個人的體驗。而正念冥想是一種已被各方文化用於疼痛管理了數個世紀的練習,在長期以來被認為是通過激發安慰劑反應發揮其作用。然而,科學家現已證實情況並非如此。

研究中發現

一篇發表在《Biological Psychiatry的新研究顯示,正念冥想會透過不同於安慰劑反應的大腦機制來減輕疼痛。此研究由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進行,運用先進的大腦成像技術,將正念冥想、安慰劑乳膏和「假」正念冥想對於健康參與者的減痛效果進行比較。

115名參與者分別參與了兩項臨床試驗,並隨機分成四組以接受四種介入措施:引導式正念冥想、僅深呼吸的假正念冥想、安慰劑乳膏(凡士林,參與者被引導相信它可減輕疼痛)以及對照組(聆聽有聲書)。研究人員在介入前後,在參與者的腿部施以非常痛但無害的熱刺激,並對其大腦進行掃描。

研究中發現,正念冥想顯著地減少了疼痛強度以及疼痛的不適感評分,亦減少了與疼痛和負面情緒相關的大腦活動模式,同時,正念冥想在減輕疼痛方面顯著優於安慰劑乳霜、假正念冥想和對照組。相比之下,安慰劑乳膏僅減少了與安慰劑效應相關的大腦活動模式,並未影響個體的實際疼痛體驗。

研究方法與發現

為了分析參與者的大腦活動模式,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稱為多變量模式分析MVPA的新方法,去判斷正念冥想和安慰劑是否涉及相似或不同的大腦區域,最終發現正念冥想減少了與內省、自我意識和情緒調節有關的大腦區域間的同步性,而些大腦區域共同構成了神經疼痛信號(NPS)。而安慰劑乳霜和假正念冥想相較於對照組未顯示出NPS顯著變化,這些其他介入措施啟動了與正念冥想完全不同的大腦機制。

對慢性疼痛治療的影響與展望

正念冥想比安慰劑效應更強大,且不涉及相同的神經生物學過程,這一發現對慢性疼痛治療的新方案開發具有重要意義。然而,還需更多研究來證明這些效果在慢性疼痛病患者中的有效性,而不僅限於健康參與者。從長遠來看,研究人員希望透過理解正念冥想背後的獨特大腦機制,設計出更有效且易於使用的介入方案,希望能夠利用正念的力量來減輕各種健康狀況下的疼痛。

「心靈的力量極其強大,我們還在努力了解如何利用它來管理疼痛。」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麻醉學系教授暨疼痛健康與正念實驗室的負責人Fadel Zeidan博士表示:「透過將自我和疼痛去分離,並停下評判,正念冥想能夠直接改變我們的疼痛體驗,無需藥物、無成本,且可隨時隨地練習。」我們的心靈有如此強大的力量,何不親身體驗一番呢?


高醫 正向心理學專題 /阿斌(洪鈺斌) 111007031

          參考資料:

  1. Gabriel Riegner, Jon Dean, Tor D. Wager, Fadel Zeidan. Mindfulness meditation and placebo modulate distinct multivariate neural signatures to reduce pain. Biological Psychiatry, 2024; DOI: 10.1016/j.biopsych.2024.08.023

  2.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4/09/240905175832.htm
         圖片來源:

  1. https://westcoastrecoverycenters.com/what-are-mindfulness-based-interven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