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8日 星期四

青春,戀愛行不行?




還記得唸國中的時候,「歌舞青春」正是當紅的迪士尼原創電影,影片中描繪了高中精采的生活,以及男女主角那讓人為之癡迷的戀愛,透過許多的戀愛歌曲傳唱出他們轟轟烈烈的愛情,讓人也不禁回想過去是否也有一段這樣讓人心醉的故事,而在我們青少年階段中,擁有情感上的交流是否真的比較好呢?

布魯克·道格拉斯(Brooke Douglas)當時先提出了一項疑問,如果約會被認為是正常的並且對青少年的個人發展和幸福至關重要,是否意味著未約會的青少年在某種程度上失調了?

道格拉斯(Douglas)和帕米拉·奧爾平納斯(Pamela Orpinas)研究了在七年內沒有交往或很少交往的高中生在情感和社交技能上與經常交往的同齡人之間是否存在差異。他們分析了Orpinas領導的研究期間收集的數據,學生們表明他們是否約會過,並報告了許多社交和情感因素,包括與朋友之間的關係,憂鬱症狀和自殺傾向。他們的老師填寫了調查表,對每個學生在社交技能,領導能力和憂鬱程度方面的行為進行了評分。

研究發現,國中和高中時期沒有戀愛關係的青少年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和較低的沮喪感,並且與同齡人相比表現較好,教師對未約會學生的社交能力和領導能力的評價也顯著高於有約會同學。

道格拉斯認為非約會的學生比經常約會的同伴具有相似或更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他們跟有約會對象的人,生活發展截然不同。同時這項研究駁斥了非約會者的概念,認為這是社會不適應的原因

即使青少年時期沒有經歷過約會也許你的生活也並未比較不好,甚至還可能比那些約會的人表現更好,但不論我們選擇甚麼生活,這都是我們個人自由選擇,並且任何一種選擇都是可以被接受和健康的喔!

/心理三 戴祥賀

參考文獻:
Brooke Douglas, Pamela Orpinas. Social Misfit or Normal Development? Students Who Do Not Date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2019; DOI: 10.1111/josh.12818

2019年11月27日 星期三

當自然更自然,心理更健康

    連綿起伏的高山草原,遠方山頭的輪廓在雲霧和日光間,若隱若現,她指著遠方的山頭說:「我們下次去那吧!」

    一分鐘前,胸口悶得喘不過氣,大腿肌肉從緊繃到無力,15公斤的背包壓在肩膀和胯骨...她心想,我下次,絕對,不會折磨自己了。
    此刻,在山頂,她似乎忘了,剛剛許下的承諾。

    大自然,是不是有種魔力,能讓人忘卻身體的疲憊,留下心靈的滿足? 

     英國薩理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的凱利.懷爾斯博士(Kayleigh J. Wyles),與其他大學的研究者合作,挑選了4500多位參與者,為了資料分析,這些參與者,沒有在自然環境中超過一天,或是從事一項以上的活動。接著,請他們評估在造訪自然環境後,個人的情緒、及個人與環境的連結程度。

    結果顯示,在沒有特別保護的海岸線、城市綠地、鄉村綠地,參與者回顧當下與自然的連結,平均分數分別為3.8,3.7與3.97。在有特殊保護的自然景區,例如國家公園,平均分數為4.17;在有特殊規畫、整理的城市及鄉村綠地,平均分數為4分及4.05分。說明了,不只自然環境的種類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和情緒,環境的品質,也是一項重要因素。

   研究者分析參與者評估的分數,發現分數高低,也受其他個別性因素的影響。
1.年齡與性別。女人和年長者相較於男性與年輕人,平均給予較高的分數。
2.當下從事的活動。在自然環境中散步的參與者,評估的分數最高。原因是從事激烈運動或是野餐的參與者,較容易忽略身旁的景色,進而覺得與大自然的連結較不足。
3.持續時間的長度。在自然環境中超過30分鐘,與大自然連結的感受較強,心理狀態的恢復程度也同時提升。並且找到個人在自然環境中的最佳的時間長度,能獲得最大程度的心理助益。
 另外,對自然的體驗感受不會因為社經地位有所不同,也就是說,不管來自哪個社會階層,對自然環境的感受相差不遠。

     研究結果不只說明了自然環境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提到,在大自然中的體驗感受,與環境的受保護程度,有重要的關聯性。

    密密麻麻的代辦事項和公事,填滿了生活的角落;高樓大廈間的例行法則,似乎不是生活的長久之計,讓自己沉浸在大自然中,接受療癒吧!不過,感受身心靈放鬆的同時,別帶走一花一草,別留下一絲垃圾,保護大自然的同時,也在守護自己的心理健康。

    希望大自然賜予的快樂,能陪伴你我,度過日常中瑣碎的煩惱,和有時令人喘不過氣的生活。

生酮飲食只能用來減肥?它比你想得更厲害!



美冴「咳咳咳」
北本太太:「美冴,你還好嗎」
美冴:「哎呀,不知道怎麼搞得,這陣子特別容易得流感,而且都不會好」
美冴:「明明都只吃粥,特別清淡阿」
北本太太:「你要不要試試生酮飲食阿?
美冴:「生酮?我沒有要減肥阿…」

    我們經常在網路上看到減肥達人們經驗分享,近年更是流行起生酮飲食減肥法,但你知道嗎?其實生酮飲食不只可以減肥,最新研究指出,生酮飲食還有助於緩解流感病毒!

    在耶魯大學免疫科學教授岩崎明子Akiko Iwasaki)實驗室工作的瑞安.莫洛尼(Ryan Molony)發現稱為炎症小體的免疫系統活化劑可在其宿主中引起有害的免疫系統反應。在比較醫學、免疫生物學教授Vishwa Deep Dixit實驗室工作的艾米莉·戈德堡(Emily Goldberg)提出生酮飲食可以阻止炎症小體的形成。他們利用感染流感病毒的小老鼠做實驗,分別施行生酮飲食以及高碳水化合物飲食,以此探討飲食是否會影響免疫系統對諸如流感病毒等病原體的反應。

    結果顯示,施行生酮飲食並感染流感病毒的小鼠比高碳水化合物正常飲食的小鼠具有更高的存活率。研究人員發現,生酮飲食會觸發在肺細胞內層產生黏液的免疫系統細胞Γδt細胞的釋放,但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卻沒有。

    Dixit教授表示,這項研究指出,人體燃燒脂肪可以從我們所吃的食物中產生酮體,從而刺激免疫系統對抗流感岩崎明子Akiko Iwasaki)教授也說「這是完全出乎意料的結果」。

    當然,生酮飲食的使用還是要參考個人體質,不宜隨意執行,例如糖尿病、腎功能不佳的人就要斟酌醫生建議。但若你的身體狀況都沒有問題,下次不妨試試執行生酮飲食對抗流感吧!


/心理三 林雅嵐

參考文獻/
Emily L. Goldberg, Ryan D. Molony, Eriko Kudo, Sviatoslav Sidorov, Yong Kong, Vishwa Deep Dixit, Akiko Iwasaki. Ketogenic diet activates protective γδ T cell responses against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Science Immunology, 2019; 4 (41): eaav2026 DOI: 10.1126/sciimmunol.aav2026


吸吸lemon,嗅出你的好體態!




                 聞到熟悉的香氣,可能勾起我們與這個氣味有關的回憶;感覺焦慮的時候,聞一聞艾草的香味有助於安撫我們的情緒;走進麵包店中,剛出爐麵包的香氣撲鼻而來,大大提升了我們買麵包的慾望……你可能也曾經感受過或聽過一些「香氣」對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影響,但你知道不同的「香氣」也可能會影響我們對自己體態的看法嗎?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研究人機交互作用的實驗室(Sussex Computer-Human Interaction Lab)和倫敦大學學院互動中心(University College of London Interaction Centre, UCLIC)及西班牙的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學(Universidad Carlos III de Madrid)合作,找來了14位實驗參與者,想要看看不同的氣味是否會影響我們對自己體態的看法。他們請實驗參與者坐在電腦前,而電腦下方有一個釋放香氣的裝置。這個裝置連接到四個不同的瓶子中,裡面分別裝有檸檬、香草、麝香精油和水,由電動閥控制要釋放哪一種氣味以及釋放的時間。在釋放其中一種香氣前,實驗參與者會先被告知,接著研究者會請他們針對所接收到的氣味填寫視覺類比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1],測量包含五個項目,其中一項是身體輪廓(body silhouettes),由瘦(thin)到胖(thick),請實驗參與者評量感覺較偏向哪種狀態,在每次香氣釋放後於電腦上作答。

        研究者比較檸檬、香草、麝香及水四種不同氣味的影響,結果發現在四種香味裡,檸檬的氣味讓人在身體輪廓上感覺最瘦,而香草的氣味則讓人感覺最胖,沒想到嗅覺的刺激也能影響我們對自己身體型態的知覺(body image perception)!在先前的研究中已經發現,聲音也會對我們自己身形的知覺產生影響,於是研究者結合了「嗅覺」「聽覺」刺激,進行了第二個實驗,想進一步了解多感官刺激如何影響我們對自己體態的知覺。

        在第二個實驗中,研究團隊找來了22位實驗參與者(其中8位有參與前一個實驗),請他們穿上設計成涼鞋的特殊裝置,可以感應動作、引出清楚的腳步聲,並且能改變腳步聲的音頻並連結到其上的耳機,同時他們也沿用前一個實驗中釋放香氣的裝置,挑出檸檬和香草的氣味(前一個實驗中讓人感覺最瘦和最胖的香氣),並以水作為控制組。實驗參與者被要求在一木製平台上走一分鐘,期間會聽到自己某一頻率的腳步聲並聞到其中一種香氣,而在此走路階段的前後,實驗參與者會藉由調整一個3D的人體模型(3D body avatar)[3],使其符合對當下身形的自我認知。

        實驗結果如同第一個實驗,當實驗參與者聞到檸檬香時,會感覺自己更瘦、更輕,而聞到香草則感覺自己更胖、更重,其中有趣的是,這些感覺和腳步聲一起出現的時候,會有加乘效果。研究者希望能將這個結果應用在罹患身體畸形恐懼症(Body Dysmorphic Disorder)的患者中,發展更創新而有效率的治療,或者開發互動式服飾及穿戴式科技,透過香氣來加強使用者的自信,並導正其對體重的認知扭曲。

        原來,我們時常沒注意到的氣味竟然可能對我們造成這些影響!下次當你身旁的朋友又在嚷嚷著自己很胖,或是當你看著鏡子裡的自己,又對自己的身材感到不滿意的時候,不妨聞一聞檸檬的香味吧,雖然那不能真的改變你的體重,但或許會改變你對體型的自我認知,讓你感覺像檸檬一樣輕盈又快樂喔!

/高醫心理二/游昕瑋

註解:
[1]將嗅覺感受以視覺的方式呈現,測量包含身體輪廓(瘦-胖)、形狀(尖刺的-圓滑的)、聲音(低頻率-高頻率)、喜好程度(令人愉快的-令人不愉快的)、溫度(冷-熱)共五個項目,請實驗參與者評量感覺較偏向哪種狀態。
[2]檸檬的氣味除了讓人在身體輪廓的感覺上最瘦之外,也讓人感覺與形狀最尖刺、聲音最高頻、香味最讓人感到愉快以及溫度最低的感受相關,而香草讓人感覺最厚重、最圓滑、最低頻以及最熱,麝香則是令人感覺不愉快的程度最高,詳細資料可參考文獻內容。
[3]是一個電腦模擬的3D人體模型,藉由調整胸、腰及臀圍的大小來改變身形,實驗參與者也能透過此模擬將對自己身形的想法視覺化,每次使用前都會調回平均值以避免偏誤。

參考文獻
Giada Brianza, Ana Tajadura-Jim´enez, Emanuela Maggioni, Dario Pittera, Nadia Bianchi-Berthouze, and Marianna Obrist (2019). As Light as Your Scent: Effects of Smell and Sound on Body Image Perception.
圖片來源:

你的現實是你認為的現實還是現實的現實?



「時間倒數15秒,白隊落後一分,這是他們最後一次的進攻。」
「啊!就在剩餘8秒的時候黑隊的球員從側方殺出撥掉白隊的球,被撥掉球的白隊球員趕緊回頭追球,他和黑隊球員的身影幾乎重疊在一起,這時候他們兩個幾乎同時碰到了球,嗶~~球出界了,裁判判給的是….黑隊的球,比賽已經結束了!白隊幾乎不可能在剩下一秒且球權不在自己身上的情況下完成逆轉,啊!這時白隊的球員大聲地向裁判咆嘯,似乎在說著自己明明先碰到球的,是黑隊最後碰出去的,但黑隊的球員也同樣堅持自己是先碰的人,場邊的球迷都鼓躁了起來……

       雖然這種情況很依賴球員們的表演技巧,也就是要讓裁判們相信不是自己碰出界的,但是來自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的心理學研究團隊想知道,球員們是否真的會感受到觸球,他們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測試了人們如何解釋物理觸摸的時間和順序,其中第一研究生唐泰(Ty Tang)及他的心理學教授研究生顧問麥可〮麥比斯(Michael McBeath)認為,雖然球員的確可能為了球權而說謊,但他們應當有先觸球的感覺經驗才會產生了爭執,而他們所感知到的,卻未必是現實狀況。

       研究團隊設計了三個實驗,在第一個實驗中,兩個人坐在一張桌子旁,隔著隔板,以防參與者看到對方。指示燈閃爍時,參與者使用其右手食指快速觸摸對方左手背面的傳感器。然後,每個參與者按下按鈕以指示他們是否先觸摸了對方的手,反之亦然。一共重複此序列50次。指示燈隨機閃爍,並且沒有告知參與者在評估誰先觸摸時是否正確。而實驗的結果,當觸摸同時發生時,兩人都強烈認為他們較早碰觸到,67%的次數都會認為他們比較先碰到對方。即使對方的觸摸早於50毫秒,受試者仍然會認為與自己的觸摸同時發生。
       第二個實驗用一個機械設備代替了其中一個人,該機械設備可以敲擊參與者的手。第三個實驗讓參與者確定他們是先觸摸還是先發出嗶聲。這兩個後續實驗測試了是否有必要有人在場以及在第一個實驗中發現的時間效應是否能推廣到其他意義上,同時外部觸摸或蜂鳴聲與參與者感覺到它們之間有50毫秒的延遲,目的是為了製造突發狀況,使得大腦的感知延遲,但結果仍和第一次實驗是一樣的:人們總是堅持是自己先碰到的一方。

       結果發現到,由人主動發起的,和事物發生在自己身上,是兩種不同的狀況,人們似乎會優先以自身的行動為時間順序為基準來排列發生的事件順序,這也是為什麼即使對方明明就早於自己,仍會堅持自己先的原因。這也意味著,儘管我們傾向認為時間的流動是由大腦跟蹤的,但事實上,時間是我們的大腦建構出來的事物,並以清晰且主觀的方式產生了以自己為主的偏誤。

       或許你從以前到現在很多感知到的事物都是來自於自己的主觀意向,在這之中你或許因為這個原因而和他人爭執不休,但如今你既然知道了自己的大腦是會欺騙自己的,以後如果遇到了一些和他人同時進行同一個動作,然後又剛好幾乎同時碰到同一個東西時,如果那件東西不是什麼太要緊的東西,何不禮讓給他人,賣個人請給他人,自己又不用在那邊和他人爭的你死我活,一天的心情因此被打壞了,這樣對自己沒有壞處的事,何樂不為呢?不過如果是很重要的事物的話,還是要據理力爭囉!



/心理三/侯有懋

參考文獻:

嗅一嗅,煩惱咻咻咻!




相信大家都知道,當你無意間聞到某個味道,除了會去分辨它,還會產生各種認知層面活動,例如突然想起了某件事或是感受到某個情緒。其實除了記憶和情緒,氣味也有減壓的作用,尤其是聞到伴侶的氣味,而這個現象在女性間最顯著!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Columbia)的Marlise Hofer博士等人認爲即使另一半不在自己的身邊,我們仍可以透過聞到伴侶的氣味減輕我們的壓力。她與她的研究團隊找來了96位異性夫婦進行實驗。男性被要求穿上一件乾净的衣服長達24個小時,并且避免抽烟或使用除臭劑、芳香劑等會影響身體氣味的用品,之後再將衣服以冷藏的方式保留氣味。女性則被隨機分派到三個組別,分別是去聞全新的衣服、伴侶穿過的衣服和陌生男性穿過的衣服。最後,女性將接受一系列的測驗,包括壓力測驗、模擬工作面試、心算、表述自身的壓力程度以及透過唾液測量皮質醇(一種壓力荷爾蒙)的水平。

實驗結果發現,聞到伴侶衣服的女性的皮質醇水平最低;聞到陌生人氣味的女性的皮質醇水平最高。這就表示,聞到伴侶身上的氣味確實會降低女性的壓力。

在這全球化的時代,越來越多人會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這也使得“壓力”漸漸成爲這個社會的通病。當然,聞到親密的人的氣味絕對不是唯一可以減壓的方式,但是這簡單的小舉動或許可以幫助自己暫時應對壓力哦!


/心理三/張立璇

參考資料:
Marlise K. Hofer, Hanne K. Collins, Ashley V. Whillans, Frances S. Chen. Olfactory cues from romantic partners and strangers influence women’s responses to stres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8; 114 (1): 1 DOI: 10.1037/pspa0000110

「傷心的人別聽慢歌」?你比想像中的更需要悲傷音樂


「悲傷」,一個人們普遍認知為「負面」的情緒。我們都知道處在悲傷中會讓人困擾,甚至過多的悲傷會讓人生病。但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想要好好尋找一首虐心的歌曲,讓自己隨著音樂肆意的感知著悲傷?聽完一首接著一首悲傷的曲子後,你是否感覺心情其實更好了?像是經歷一場與自我浪漫的邂逅,或是洗去繁雜的憂愁?
來自東京大學的Ai Kawakami博士及其團隊日前做了一項研究。她找來44名大學生,分別請他們聆聽三首不同曲子。曲子的其中兩首使用較悲傷的小調進行,另一首較愉快的曲子則是由大調來呈現。接著她請學生們填寫由62個情緒形容詞組成的4點量表問卷,分別評斷「自己在這首曲子裡幹受到的情緒」、及「你認為這首曲子帶給一般人什麼樣的感受」來測量他們主觀的感受和對曲子客觀的認知。並將62個情緒字眼分成四類,分別為「悲劇性的」、「高張性的」、「浪漫的」及「鼓舞人的」,進一步去分析曲子帶給人的感受。

結果發現,「悲劇性」的感受儘管出現在悲傷的音樂中,但主觀的感受並沒有客觀的那麼高,換句話說,人們「認知」到這是一段悲傷的音樂的同時,並不一定自己也會「感到」悲傷。同時他們也得到和我們所既有印象不太相同的結果,對於悲傷的音樂,人們感受到的「浪漫情緒」及「鼓舞的感覺」高於認知許多,也就是說儘管人們知道這是一首悲傷的曲子,但還是會情不自禁的感受到浪漫和被激勵的感覺。並且,在歡快的曲子的情況下則正好相反,人們「認知」到的正向情緒,反而是顯著高於「感受」到的。

那麼,人們究竟能從悲傷的音樂中得到甚麼?
研究者表示,若是我們只能從悲傷的音樂中感受到難過、心痛、絕望感等負面情緒,人們是很難會喜歡這樣的音樂的。但事實上,人們比起開心的音樂,通常更喜歡悲傷的曲調,這或許和音樂給人帶來的情緒經驗有關。在此研究者發現了一個問題—悲傷的音樂所帶來的悲傷,和我們日常中趕到的悲傷一樣嗎?這聽起來有些繞口的問題也有了答案,答案就是,人們在聆聽悲傷的曲子時,感受到的悲傷是「安全的」,不用擔心音樂帶來的悲傷會讓你明天難過的出不了門,或是因為承受不起而感到人生無望。它反而營造出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人們「觸碰」悲傷,而當悲傷不再隨著傷害而來,這樣的經驗往往是讓人喜悅的。

「在音樂裡結識悲傷」這聽起來有些浪漫的標語不再是虛談。當下次你又陷入情緒漩渦裡時,不用再急著找激勵人心的雞湯或歡快的嗨歌,不妨聽一首有些哀傷的曲子,讓它幫助你「感受悲傷」,或許這更能讓你感受到安慰和鼓舞喔。

文/心理三/張乙嘉

參考文獻
Kazuo Okanoya, Kentaro Katahira, Kiyoshi Furukawa, Ai Kawakami. Sad music induces pleasant emotion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3; 4 DOI: 10.3389/fpsyg.2013.00311

你的記憶不是你的?小心你的記憶騙了你!



  :欸媽媽,你之前帶我來這裡的時候,我記得我還走丟了呢,你有印象嗎?
  :我沒有帶你來過這裡啊,我們是第一次來呢!
  :蛤!怎麼可能,我記得有阿......難道我的記憶出錯了?

        有沒有過這種情況呢,明明是在記憶裡的事,卻從來沒有發生過,既然是沒發生過的事,是怎麼樣進到你記憶裡的呢? 下面的研究告訴你,當我們被告知一件沒發生過的事,並反覆想像,一半的人最後會接受這個事實,並認為是真實的體驗,有人甚至能詳細說出過程。這種把假記憶當真的現象讓研究者非常感興趣,以下的實驗來解密!

        在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的金柏莉,韋德(Dr Kimberley Wade)找了超過400位受試者,在「記憶植入」的研究中,研究者把實驗對象的兒時照片移至熱氣球旅行、對老師玩惡作劇、在家庭婚禮上搞破壞等等,向受試者們暗示了虛構的自傳事件,並請他們回想當時所發生的事,儘管這些照片是虛構的,但最後,大約有半數的受試者相信,並接受這是自己親身體驗過的事,產生了假記憶的現象。

        研究結果顯示,有30%的受試者似乎「記得」這些事情,他們接受了暗示,並能詳細說明事件如何發生,甚至能描述這張被捏造的照片。另外23%受試者則顯示他們接受這段事,在某種程度上,相信這真的發生。

        韋德博士和她同事得出的結論是,即使是在受控的研究環境中,也很難確定一個人想起的事件是不是錯誤的記憶。在現實生活中更是如此。這項研究在許多領域都具有重要意義,對於在法醫調查,法庭和治療方法中的記憶的真實性提出了疑問。此外,社會的集體記憶可能也是不正確的,例如,由於新聞中的錯誤消息,會對人們的觀念和行為產生影響。

金柏莉,韋德說:「我們知道有非常多的因素會影響假記憶的創造和相信,像是要求人們反覆的想像一件假事件,或是讓他們看照片去引導記憶,但是我們還不完全理解這些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但這樣的大規模研究使我們更接近了。

        如果記憶真的會造假、被捏造,就算對於我們日常的生活似乎不會造成重大的困擾,但假設今天是發生在法庭上,我們要如何相信所聽到的證詞是「事實」,因為一個人出現假記憶,會不會造成更多的冤獄,許多心理學家也還致力於這項假記憶相關的實驗,但韋德博士也補充說道人們應該多學一些關於「記憶延展性」的知識,特別是在出庭作證時,更應該考慮記憶準確性的問題。

文/心理二/潘亭伃

參考文獻:
  1. Alan Scoboria, Kimberley A. Wade, D. Stephen Lindsay, Tanjeem Azad, Deryn Strange, James Ost, Ira E. Hyman. A mega-analysis of memory reports from eight peer-reviewed false memory implantation studiesMemory, 2016; 1 DOI: 10.1080/09658211.2016.1260747




    

聚會無聊嗎?放下手機吧



「叮咚!」
Line~」
餐桌前訊息通知聲此起彼落,一群人明明面對面坐著,眼睛卻都緊盯手上的銀幕,手忙著回覆重要訊息,人際交流好似都濃縮在這塊小小的面板中。

在科技蓬勃發展的現今社會,手機儼然成為現代人最親密的伴侶。人們往往把手機當成溝通交流的媒介,甚至在與朋友、家人吃飯時也不忘滑滑手機、傳傳訊息,想利用手機來排解無聊、化解尷尬,但你知道嗎,手機是會影響你在聚會中的感受和交流的品質喔!

  哥倫比亞大學(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研究者萊恩⋅德威爾(Ryan Dwyer)與伊莉莎白⋅鄧恩(Elizabeth Dunn)教授觀察到現代人常常在餐桌前當低頭族」的現象,因此想探討在社交時使用手機會不會對交流品質有所影響,於是設計了以下兩個實驗。

  實驗一,研究者邀請了304名大學生和社會人士,請他們與朋友或家人在咖啡廳中一起吃飯、聊天。參與者會被隨機指派為「手機組」以及「無手機組」,為了避免參與者對真正的實驗目的起疑,也同時控管手機的使用,研究者會以電子或紙本的形式讓參與者填寫一份與實驗目的無關的問卷。

  在「手機組」中,參與者被告知在點餐後需填寫一份以電子郵件寄出的問卷,因此要求他們得把手機放在餐桌上並開啟鈴聲;而在「無手機組」中則使用紙本問卷,並要求參與者將手機轉為靜音模式放在置物盒中。用餐結束後,全部的參與者填寫真正的問卷,內容包含在餐會期間使用手機的頻率、使用的目的、與同桌的關係,以及利用七點量表調查不同的感受,例如社會連結感、感到無聊的程度、時間知覺、控制知覺、分心程度等等。
  
  實驗二,研究者邀請了123位大學生一天填寫五份問卷,為期一周,且須在收到問卷的一小時內回覆,問卷內容為調查他們在過去15分鐘內做了甚麼事(依性質分為與人面對面互動、單獨活動)、他們的感受以及手機使用量的多寡。

  結果發現,實驗一有使用手機的參與者相較於專心與人互動的參與者表示他們覺得較容易分心、社會連結感降低、無聊情緒增加、時間知覺更長,且他們比沒有使用手機的參與者感受到較少的快樂,也比較無法沉浸於社交活動中;在實驗二中,經歷面對面互動且使用手機的參與者感覺自己對互動較提不起興趣、也沒有那麼享受其中,此外,他們也回報自己感受到較低的社會連結、感覺互動更無聊、也覺得時間過得比較慢。

  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實驗呈現出類似的結果,手機的使用的確讓人更容易分心、也進一步影響人們享受社交活動的程度,讓人在社交時感到興致缺缺、百般聊賴,甚至會因此產生負面情緒。
  
  研究者發現大學生更容易因為使用手機而分心,無法好好地享受社交活動。此外,研究指出即使只是適度地拿出手機來滑,都足以讓人失去專注力,這樣也就無法獲得與人的互動的正向回饋,像是快樂的情緒和社會連結感。
  
   另外也有研究也發現,使用手機和不佳的社會觀感、低品質的人際互動有一定程度的關聯,甚至情侶間常常使用手機也會導致對關係的評價降低。

  我們都知道開車不能用手機,一心不能二用,然而,在日常的互動中,有些人會自然而然地在與朋友、家人聊天吃飯的途中拿起手機來看看玩玩,並覺得此舉無傷大雅。殊不知手機已在不知不覺中勾走你的心神、降低你的興致,最終毀了你在聚會時的感受,實驗結果也告訴我們,人在沒有手機的情況下更享受社會互動,為了滑一時的手機而放棄與對面的人互動,不只會讓自己不快樂也傷害了別人,實在得不償失!

  所以,下次有機會和朋友或家人一起吃飯談天的時候,就把手機放下吧,好好享受單純人與人的交流,除掉手機的干擾、不再分心的你,或許會從中感到前所未有的快樂喔!



文/心理三/黃珮晴

參考資料:
Ryan Dwyer, Kostadin Kushlev, Elizabeth Dunn. Smartphone use undermines enjoyment of face-to-face social interaction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17; DOI: 10.1016/j.jesp.2017.10.007

社群使你憂鬱!大錯特錯!


    在這科技爆炸幾乎人人一支手機的時代,不論是上課或等車甚至是和朋友聚會常常滑阿滑的,似乎擁有魔力控制人的注意力呀這手機,「別再滑了!又科技冷漠。」相信這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常常聽到的話語,下一句是什麼你猜到了嗎?「一直滑滑滑的,等等心情又不好了,沒看到電視新聞常常報導相關文章,最近更有青少年使用手機時間仍然在持續增長的報導,花越多時間在手機上面越容易變憂鬱⋯⋯而且還會影響視力,快放下手機,立地成佛!」看到這不知道你是不是產生些懷疑,真的是如此嗎?
    來自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教授莎拉·科恩(Sarah Coyne)做了一個研究,找一群13~20歲的大學生總共500名,利用長達八年時間,透過調查他們一天於社群網站所使用時間長度,填寫問卷回答不同等級問題為測量憂鬱和焦慮,並探討其相關性。實驗結果顯示,在13歲時,平均每天使用社群網路時間為31~60分鐘,隨著年齡逐漸成長,使用時間高達每天兩小時以上,不過雖然時間顯著增加許多,但社群網路並不能預測未來心理健康,也就是說不能預測一年後的憂鬱及焦慮變化。
    事實上因為心理健康是多進程綜合症,不單單只是一個壓力源就可以導致憂鬱或焦慮,經由以上的個研究也支持導致青少年增加憂鬱及焦慮不僅只是在社群網路所花費之時間。Sarah Coyne更針對該如何用更健康方式來使用社群媒體提出一些看法。首先,你必須當個主動的用戶而非被動,簡單來說就是當你在滑社群瀏覽訊息時,不要只是滑過去而已,應該要更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留言或寫下評論之類;再來,睡前要限制使用時間不得大於一小時,充足睡眠與心理健康有很大關係存在;最後,你要知道你使用社群網路的動機。Sarah Coyne更說到:「如果你使用是為了尋找特定訊息或去連絡別人,那麼會有正面效果遠大於只是單單因為無聊而滑手機。」
    使用社群網路並非只有負面評價,只要用在對的地方,其實更能擁有滿滿收穫,像是FB上有不少同好交流社團,可以在上面切磋知識,更有大平台提供有意義活動資訊,你可以透過社群認識志同道合的人們,甚至是貴人,這樣反而有效提升心理健康了喔。看到這裡,你還不拿起手機善用這些資源嗎…….欸~不是啦,要記得使用時間不要過度,對視力是真有所影響的,所以說用一段時間之後,放下手機!去親近大自然,能體會到的更是自然之美,好好與我們的環境相處!還有,和朋友面對面互動比起用手機聊天,更能找回人與人之間的溫度,用手機約好時間,再一同出門談心吧。社群使你憂鬱焦慮?錯錯錯!

文/高醫心理三 蘇筠晴
參考文獻/Sarah M. Coyne, Adam A. Rogers, Jessica D. Zurcher, Laura Stockdale, McCall Booth. Does time spent using social media impact mental health?: An eight year longitudinal study.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9; 106160 DOI: 10.1016/j.chb.2019.106160

2019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如何回應建議?一顆真誠敏感的心最重要



       
    假如你正跟主管討論公務,而你終於想出一個自己覺得不錯的建議,如果建議被採納,相信大家會有被接納的感覺而開心。但是,有時候我們提出的建議會因為種種原因而被拒絕,這是蠻難受的狀況,尤其當主管簡單明瞭的說不行時,我們或許會覺得主管沒有認真地回應,或是不需要我們的意見。

    大家或許希望主管具體解釋原因,並且敏感真誠地回應,讓我們知道發生了什麼。當心裡保有安全感時,比較不害怕再次提出建議。那主管這麼做真的有效嗎?來自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的教授丹妮爾·金(Danielle King),設計了實驗探討這個問題。
   
    在實驗中,實驗者請223位學生模擬在一間營銷公司當實習生,該公司正在為學生族群常光顧的企業設計廣告。實驗分成兩部分,在第一部分,參與者會先了解公司資訊和主管目前的設計概要,他們可以針對設計自願提出建議。在第二部分,這群學生會收到主管不採納建議的書面解釋,學生被分成四組,分別接受主管敏感且具體、敏感但不具體、不敏感但具體、不敏感且不具體的四種解釋。之後,這群學生閱讀了此公司為不同客戶所設計的廣告,他們可以自願提出建議。實驗者用量表測量參與者認為主管回應的敏感程度、解釋的具體程度以及提出建議前後的心理安全感。

    結果顯示,提出建議者如果有心理安全感,就算這次的建議不被採納,他們未來還是比較會提出建議,而心理安全感與接受建議者的解釋敏感度有關,也就是說,接受建議者如果用真誠關心,而且以周到不批判的態度解釋不採納的原因,提出建議者會比較有心理安全感,進而未來較會提出建議。但是,結果也顯示,心理安全感和接受建議者的解釋具體程度沒有明顯相關。

    研究者認為,提出建議對於雙方來說是個互惠的過程,提出建議者想讓接受建議者獲利,而接受建議者也要有相同的回饋給提出建議者。對於提出建議者來說,由於接受建議者是以敏感、同理且真誠的態度解釋原因,就算建議不被認可,他們還是會覺得自己受重視。

    提出建議不只是公司內部的問題,學校、家庭和朋友間的討論都會面對相同狀況。或許不只領導者需要學習用敏感真誠的態度回應組員,這是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事情。例如家庭討論出國玩時,當別人提出建議而自己認為不適合,我們原本可能說「不要,不適合」,或許可以說「我知道你想去那裡,可是我覺得不適合,因為交通不太方便,而且要花很多錢,我們現在的錢可能不夠,我知道你很失望。」站在對方的立場想想被拒絕的感受,同理他的情緒,並且真誠的解釋原因,讓對方知道雖然你拒絕了他,但是你還是重視他的,或許這能讓大家願意坦誠溝通,讓關係維持。

/心理三/陳薏筑

參考文獻
Danielle D. King, Ann Marie Ryan, Linn Van Dyne. Voice resilience: Fostering future voice after nonendorsement of suggestions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19; DOI: 10.1111/joop.12275
圖片來源
https://www.freepik.com/free-photo/group-people-working-out-business-plan-office_5495105.htm#page=1&query=business+meeting&<a

被貓咬出來的憂鬱症?莫名其喵?



“In ancient times cats were worshipped as gods; they have not forgotten this.”  
                                                             -Terry Pratchett(英國作家) 

        寵物,轉著咕溜溜大眼睛征服者近年以可愛無害、暖心療癒,襲捲世界孤獨的人們。牠們不顧部落長老的反對(別讓人駕馭你的野性!)違背動物就該在大草原奔跑的宿命、顛覆了人類與部分動物之間「我給你食物,你再當我的食物」假互惠關係……就這麼依附在人們身旁。這種生存方式看似賣了自己為遠古神獸的崇高自尊,實則巧妙人類自我犧牲對牠們掏心掏肺,為搏君一笑求得回喵一下百媚生。說白一點,我們或許主宰著世界,寵物始終主宰著我們的心 

“Until one has loved an animal, a part of one’s soul remains unawakened.”  
                                                              -Anatole France(法國詩人) 

        對人類來說,養寵物不只是對一個生命負起責任更能喚起自己人性關懷的部分而藉著照顧、呵護的過程我們因而得以抒發生活中的壓力,不僅如此,寵物的反饋還可以減少抑鬱、緊張和焦慮等負面情緒甚至是降低血壓(註一)。牠們已儼然成為人類伴侶一般的存在互相支持,身心靈皆然。 

寵物真的是萬靈丹? 

        如今毛小孩橫行天下,許多人甘願成為鏟屎官,為寵物付出比對人類還要無微不至的照顧這個現象除了讓人納悶到底被馴化的是牠們還是我們也引發了 學者們的好奇:在寵物當道的世界裡,是否存在著反面的證據或不同的關聯,可以指出寵物對我們的其他影響? 

       密西根大學的David A. Hanauer等人就注意到一則說法:貓的咬痕與憂鬱症間有著潛在的相關。為了證實這點他們首先利用電子健康紀錄系統(HERs)和健康系統資料庫(HSDW),從一百三十萬人的樣本母群中,找出18歲以上、符合ICD-09(註二)憂鬱症編碼的其中一項,並且被非毒性動物(貓、狗、松鼠、浣熊)咬過的患者,再依動物咬痕、動物身分(自己養的、流浪)、個案年齡、性別等等分類。接著透過搜尋引擎,手動檢查樣本的就醫紀錄,確保分析對象與檢驗目的相符,舉例來說,敘述中僅出現抓痕(scratch)者會被剔除,提及獨居、孤獨一人等社會隔離傾向者則會被保留。最後,將大筆資料進行綜合的統計分析。 

       就如同他們的假設,被貓咬過的人中有高達41.3%都確診為憂鬱症。這個憂鬱症的患病比例與一般成人(8.8%) , 或是被其他動物咬傷者(平均28.5%,狗則是28.7%)相比都高出許多。在男女比例方面,根據十年以上的資料,被貓咬過的女性有47.0%得了憂鬱症,男性只有24.2,不過性別差異在被狗咬傷的人身上並不明顯。即使考慮其他因素,數據仍是呈現養貓的人較多有憂鬱症、其中又以女性為主的趨勢。 

        面對這個看似不小的關聯,研究者沒有就此推定因果,也一再強調,這份調查旨在討論因素,不在闡明原因。無論如何,憂鬱症背後肇因之複雜,實在難以一言蔽之,同理,貓咪對人類的影響,也絕非正負分明,而是一體兩面。舉例來說,貓身上的弓漿蟲(Toxoplasma gondii)是種會長期危害飼主健康的寄生蟲,它可能會導致大腦病變、人格轉變,跟憂鬱症有很大的關係,然而這是個疑點重重的證據,透過貓糞便傳遞(而非咬痕)、男性血清盛行率較高的弓漿蟲,其實未必能釐清貓與憂鬱症的現象。

        再者,研究上的限制,也會造成眾說紛紜的解釋。不論是大量資料會有的偏誤 ,或是方法本身的缺陷(四成被貓咬傷的人沒有就醫),甚至是更多未納入分析的因素(貓齡、咬人時的情境、飼主的個性),他們都讓真相更加撲朔迷離。 

         既然如此,到底該怎麼作結呢? 

        我們的確不該將憂鬱症與貓的咬痕畫上等號,卻也不能否定這份關聯的存在,畢竟憂鬱症涉及層面相當廣,單靠患者自行就醫的到診率不高,所以它的治療需要社會一同參與,每個環節都很重要,屆時寵物們可能是救人一命的線索呢!下次看到毛小孩,別只會狂背毛語錄,記得要多關心一下主人喔! 


註一:文獻discussion第六段
註二:國際疾病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縮寫為 ICD),是一個提供編號,以對疾病與許多徵兆、症狀、異常、不適、社會環境與外傷等所做的分類。
參考文獻:


Hanauer, D. A., Ramakrishnan, N., & Seyfried, L. S. (2013). Describ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t bites and human depression using data from an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PLoS ONE, 8(8). Article e70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