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小心假消息,細看真資訊

防不勝防的網路假新聞

"馬偕病房被A型流感攻陷?!"、"市售七成牛奶含禁藥,請避免食用!!",在高達八成人口使用網路的台灣,隨著社群網路的普及,個人媒體、網路新聞等現象造成台灣訊息傳播速度指數型的成長,而媒體對於內容品質要求也隨之下降,未經證實假新聞或誤傳的的錯誤資訊容易在社聊天群組以及網路中擴散,你身邊肯定有不少朋友經常收到長輩傳的警告文章,而這類的網路文章經常在未查證其內容真偽前就在網路上瘋傳,進而導致不必要的恐慌。要求證據的媒體與追求流量的農場文章儼然成為網路上兩大角力族群,而科學家們則一如往常地做起了研究的角色。關於用幽默的方法在社群網站上闢謠有沒有效果,我們繼續看下去。



小人造謠,智者闢謠

Emily K. Vraga等人 (2019),想要知道在應用了批判思維的方法,能否讓人消除錯誤訊息中的邏輯謬誤,以及用幽默卡通的呈現手段,是不是能改變閱聽人對於錯誤資訊的看法。實驗者使用兩種灌輸方法與控制組,搭配氣候變化,槍支控制,HPV疫苗接種等三種主題,讓受試者觀看一系列時事與假訊息的推特貼文後,進入這九種不同的介入組別,並隨後報告受試者觀念上的改變,以及對於幽默介入有效性的看法。

研究人員發現,使用邏輯校正以及幽默卡通兩方法的受試者,在HPV疫苗接種議題上達到更正確的認識。不但提供思維方法是有效的,使用幽默手段得呈現也能突出議題本身的錯誤。不過槍枝與天氣等議題,可能因為受試者對於議題涉入的程度不同,在態度的改變上並無明顯效果,所以要在社群媒體上用幽默有趣的方法讓其他人改變對一件事情的看法,還必須考慮到這件事情合不合適,以免冒犯到其他人哦!

打擊假新聞,幽默講嚴肅談都有效!

"給他魚,不如教他如何釣魚",過去我們常常質疑要降低假新聞的影響,是針對其來源進行調查,但其實更有效的方法,是教導網路使用者對於判斷訊息真實性的重要性。此外,將社會議題進行消化,再用幽默有趣的方法呈現的社會工作者們,他們的所為對於讓民眾認識到問題所在也有不容小覷的影響力。

下一次,如果問題不敏感,勇敢的嘗試用幽默的呈現開啟與其他人的對話吧!

文/高醫心理碩三 蕭丞棟

參考文獻:
Emily K. Vraga, Sojung Claire Kim & John Cook. (2019). Testing Logic-based and Humor-based Corrections for Science, Health, and Political Misinformation on Social Media.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393-414. https://doi.org/10.1080/08838151.2019.1653102

2019年10月26日 星期六

自我貶抑型幽默風格促進心理健全


    幽默(Humor)與笑容普遍地存在於日常生活中。然而,每個人表達幽默的方式,或稱作為幽默風格(Humor styles),皆不盡相同。同時,一般大眾與科學家皆會對此產生好奇,例如我們可能會問:什麼樣的幽默風格會影響心理健全?什麼樣的性格會存在怎麼樣的幽默風格?

    幽默風格可以依據幽默風格量表(Humor Styles Questionnaire, HSQ)分為四種:親和型幽默(Affiliative humor)、攻擊型幽默(Aggressive humor)、自我提升型幽默(Self-enhancing humor)以及自我貶抑型幽默(Self-defeating humor)。直至今日,有不少科學文獻指出經常使用自我貶抑型幽默(Self-defeating humor)的人們與負向心理的相關性較高,而被認為適應性較強的幽默風格,親和型幽默與自我提升型幽默一直被連結到正向心理健全上面。然而,最近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University of Granada, UGR)的一個研究團隊卻帶來嶄新的結果與想法。




    來自格拉納達大學心智、大腦與行為研究中心(Mind, brain and Behavior Center, CIMCYC)的研究者,Torres MarínNavarro-CarrilloCarretero-Dios近期於國際期刊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發表新文獻。這篇新文獻指出傾向使用自我貶抑型幽默的人們在心理健康方面有較高分數,包含快樂(happiness)及社交性(sociability)等方面。同時,這樣的結果與傳統西班牙認為自嘲可以帶來心理正面影響的想法符合,因此,這三名研究者認為自我貶抑型幽默對心理健全的影響可能因文化差異而有所不同。

    Torres MarínNavarro-CarrilloCarretero-Dios也發現到自我提升型幽默可以在逆向情境中掩飾負向意圖與負向感覺,同時與憤怒管理呈現高度相關。相較之下,自我貶抑型幽默所掩飾的負向意圖或感覺程度比較低,使用自我貶抑型幽默的人們也較不會管理憤怒;而攻擊型幽默的此二相關又比自我貶抑型幽默更低。因此,三名研究者認為掩飾負向意圖或感覺,以及憤怒管理也可能是自我貶抑型幽默與較高心理健全相關的重要因素之一。

    除此之外,Torres MarínNavarro-CarrilloCarretero-Dios也在文獻中提及過去研究因為文化與個人差異對幽默之影響目前仍尚未被研究透徹,而造成不少文獻認為自我貶抑型幽默與負向心理相關較高。未來關於幽默風格與心理健全的研究應當特別考量文化與個人差異所帶來之影響,再進一步探討不同幽默風格與心理健全之相關,或是兩者之間的作用關係。



文&圖/高醫心碩二 陳逸庭

參考文獻:
Jorge Torres-Marín, Ginés Navarro-Carrillo, Hugo Carretero-Dios. (2018). Is the use of humor associated with anger management? The assessment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humor styles in Spai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20: 193-201.
DOI: 10.1016/j.paid.2017.08.040

2019年10月22日 星期二

想要變瘦嗎?快來看看這個新方法!

「我跟你說喔,小明去年瘦了10公斤而且沒有復胖誒!」
「好厲害喔~他是怎麼做到的哇?」
「聽說他用修圖軟體把自己修瘦,貼在書桌前當成勉勵自己的目標,每天想像自己瘦了之後的樣子,很酷吧?」
「對啊~可是這樣真的有用嗎?」

很多減重的社團都會發出許多對比圖,也有許多人會把自己的目標身材放在手機當作桌布,但你知道嗎?這樣的做法真的可以有所幫助喔!

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琳達·索布里格(Linda Solbrig)教授找了141個BMI大於25的人來進行這個實驗, 一半的人以談話的形式,另一半則以想像圖像的形式談論過去成功的減肥經驗以及詳細計劃,還有未來成功完成每個步驟,並成功實現其最終目標的模樣,第一次是面對面談論,第二次通過電話,之後每2週提供一次長達15分鐘的增強呼叫,持續3個月,然後每月一次,直到6個月。

然後研究者會在6個月的干預後測量腰圍以及體重,並在結束干預後的12個月再測量一次。

研究結果發現,增加了圖像體驗的組別,6個月時平均減輕的體重多了3.37公斤,再經過12個月之後減輕的體重也比另一組多了5.77公斤,並且減少了復胖的情形。

從這個研究可以知到,通過圖像可以增強我們減重的效果,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如果要減重的話,最重要的還是要付諸行動,只是想像是不會成功的哦!


文/心理三/丁奕瑄

參考文獻:
University of Plymouth. "Weight loss can be boosted fivefold thanks to novel mental imagery technique." ScienceDaily. ScienceDaily, 24 September 2018.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09/180924095729.htm>.

2019年10月17日 星期四

麻醉大腦聽得見!

   想像自己送入開刀房前,你或許會聽見推床震盪的金屬碰撞聲、看見家屬擔心的臉孔,以及嗅到瀰漫在整個醫院的厚重消毒水味。進了手術室後,天頂的人工光源照得自己喘不過氣,身邊的對話讓你不知道應該放鬆還是緊張,這時一位僅露出眼睛的麻醉醫師,緩緩地將面罩掩住口鼻,意識似乎也隨著一呼一吸之間逐漸失去,從腳趾到腦袋,一切的感官都被藥物剝奪。

  但你知道嗎,你在麻醉時仍然聽得見!

  專攻藥理學與麻醉學的Herry Scheinin教授與專攻心理學的Antti Revonsuo共同合作,分別想探討麻醉藥物的機轉與人類的意識。在第一個部分,實驗者會注輸健康的受試者兩種麻醉劑(dexmedetomidine或propofol)的其中一種,直到受試者剛好無法回應。在這階段,受試者會被閃爍的光照或者巨音喚醒,但仍保持藥物的注輸,實驗者會被詢問他們是否有在麻醉階段體驗到任何事。幾乎所有的受試者皆表示,他們體驗到了如夢般,且混雜著現實的經驗。

  後續,實驗者採用一種稱作Finnish sentence的方式(在一段現有的句子填入詞彙的遊戲)來測試麻醉中的受試者。清醒的人在接收到奇怪的句子時,如:「夜空中充滿著閃爍的『馬鈴薯』」,在腦電圖中,會反應出訊號。實驗者想知道,麻醉狀態下的大腦是否也有能力處理文字或句子。

  雖然接受藥物的受試者在清醒之後,記不得這些句子,不過腦電圖的數據顯示,麻醉者的大腦會對正常或奇怪的句子都作出反應,它無法分辨出兩者之間的差別,意味著大腦的文字意義處理正受到干擾。

  實驗者繼續以聲音作為研究的刺激,他們對麻醉中的受試者撥放讓人不愉快的聲音,當受試者清醒後,再撥放一次。令人意外的是,相比沒聽過的聲音,人們對麻醉中聽過的聲音更快地反應,即使受試者想不起來是否有聽過這個聲音。

  即使無法回憶出內容,麻醉中的大腦仍有能力處理文字或者聲音,而非一般所認為的,完全失去意識。因麻醉而失去意識的過程,相似於自然睡眠,當人睡眠時,大腦仍舊下意識地會觀察周遭或者環境的刺激,Revonsuo教授總結道。

  若是你有機會體驗全身麻醉(最好還是不要啦),可以大聲地向詢問你麻醉經驗的人說:「我只是睡著啦!」

「我是睡著啦!」『那你怎麼沒感覺?』-resource:循例寧廣告

參考資料: University of Turku. (2018). Consciousness is partly preserved during general anesthesia.

夫妻感情經不起歲月的考驗?


幽默】夫妻感情經不起歲月的考驗?

                  一世夫妻,百世姻緣。對於美好婚姻的這段佳話,在現代看來,要白頭偕老似乎越來越不容易。

                     較早研究曾經盛行過"honeymoon-is- over "效應,意為夫妻婚後的滿意度逐年下降,雖在養育兒女階段有回升,但這蜜月後的持續下坡仍不見好轉。在長輩間依舊能聽到各種積累了大半輩子的抱怨,難道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好消息是,先前的研究在近年來新的發現後,有了不同的看法。不少夫妻的感情是隨著皺紋的增加而愈發濃烈,其中的關鍵是什麼呢?Levenson's Berkeley實驗室位於美國加州Berkeley分校的研究顯示,歲月會使分歧和爭執轉化成幽默和接納,情感隨著時間變得更圓潤。

                  研究人員分析了87對中年及老年夫妻,分別結婚15年至35年間,每隔一段時間紀錄他們之間的對話錄影,並持續追蹤了13年,分析他們的情感互動,其中包含了面部表情、肢體語言、口語內容及語調等;情緒則分為憤怒、蔑視、厭惡、霸道行為、戒備、恐懼、緊張、悲傷、抱怨、有趣、幽默、熱情、認可等。

                  結果令人振奮的是,這項縱貫研究發現,結婚越長的夫妻展現出來的溫柔與幽默也越多。無論他們對於當下的夫妻關係滿意度為何,只要隨著年齡的增長,整體的正向行為情緒都會增加,同時負向情緒行為也會減少。

                  Robert Levenson表示:"儘管晚年經歷較多親友離開的痛苦,以及晚年的憂鬱焦慮問題,這更顯示婚姻的益處在他們心理健康中所占的重要性。"
    
                   "有鑑於正向情緒與健康間的高度相關,我們也發現在婚姻這親密關係中,隨著年齡的
的重要性及對健康的潛在益處"共同作者Alce Verstaen也表示:"也就是說歲月使我們更
專注生活中的正向因素。" 

                 是不是還對婚姻抱持著疑慮呢?人們在陌生的事物中成長進步,在感情中不斷地磨合學習,其中的時間做為關鍵催化作用,向我們證明至少這一世的姻緣,是會漸入佳境的。或許先從保持幽默及接納的心態,可以讓您抄不少捷徑喔。

/高醫心理碩二 楊鼎宇

參考文獻
Verstaen, A., Haase, C. M., Lwi, S. J., & Levenson, R. W. (2018). Age-related changes in emotional behavior: Evidence from a 13-year longitudinal study of long-term married couples. Emotion.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2019年10月16日 星期三

刺激大腦特定區域,加強或減弱記憶?


美冴:「你知道嗎?聽說隔壁北本太太的兒子得一個叫什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病欸」
廣志:「蛤,那是什麼」
美冴:「聽說是一種精神疾病」
美冴:「聽說從他爸過世後才變這樣」
廣志:「精神病喔…阿那不是沒救嗎,夭壽喔」

    過去,人們對於精神疾病的看法總是冠上絕症之名;近年,多數人對於心理治療有一定的認識,進而瞭解精神疾病可以由家人朋友外在的幫助影響其內在的復原,抑或者使用藥物治療,諸如此類的外在治療。然而,近期有研究提到,操控大腦內部小結構能夠增強或抑制記憶,進而成為治療抑鬱症、焦慮、創傷壓力障礙的關鍵。

    波士頓大學神經科學家史蒂夫·拉米雷斯(Steve Ramirez)日前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的一篇新論文中,與一個合作團隊指出,如果你知道海馬的哪些區域受到刺激,那麼有朝一日可能可以為受特別問題記憶困擾的人們提供對應性治療。

    該篇論文主要作者史蒂夫·拉米雷斯(Steve Ramirez)及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抑鬱症的研究生布賴娜·陳(Briana Chen)在他們的研究中表明,創傷性記憶(例如那些來自PTSD等疾病根源的記憶)如何使人變得如此激動。通過人為活化大腦海馬迴底部的記憶細胞,負面記憶會變得更加使人衰弱。相比之下,活化海馬迴頂部的記憶細胞可以消除對他們情緒情感的負面記憶,從而使他們的創傷記憶減弱。

    布賴娜·陳和史蒂夫·拉米雷斯使用光遺傳學的技術,繪製了當雄性老鼠對正向,一般和負向經歷建構新的記憶時,海馬迴中的哪些細胞被活化了。然後,他們藉助發光的綠色蛋白質完成研究,該蛋白質被活化時會點亮,進而確認哪些細胞是記憶形成過程的一部分,隨後他們能夠使用雷射燈活化該特定的記憶細胞,再次以人工的方式激活那些特定的記憶。

    他們的研究顯示了海馬迴頂部和底部的作用有何不同。活化海馬頂部似乎就像有效的暴露治療療法作用,減弱了再經歷負向記憶的創傷。但是活化海馬迴的底部可給予持久的恐懼和與焦慮相關的行為變化,這表示當記憶變情緒化的激烈反應致使人們衰弱時,大腦的這一部分可能會過度活躍。

    研究者認為此研究表明抑制海馬迴底部過度活躍的細胞可能被用於治療PTSD和焦慮症,也可能是增強認知能力的關鍵。

    從此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海馬迴對於記憶的影響,縱使這項研究要實際運用於人類身上仍還有漫長的路要走,但本研究提出了初步的雛型概念,利用在老鼠身上觀測的結果預測人類記憶功能的運作,同時比較人類與老鼠的記憶建構的工作方式之間的差異,那麼我們預期將可以探究關於記憶如何以及為什麼會對心理健康產生正面或負面影響的具體問題。也許在未來的某天,我們真的能夠利用這項研究的結果有效治療PTSD與焦慮症,甚至達到加強記憶的效果!

/高醫心理三 林雅嵐
參考文獻:
Briana K. Chen, Nathen J. Murawski, Christine Cincotta, Olivia McKissick, Abby Finkelstein, Anahita B. Hamidi, Emily Merfeld, Emily Doucette, Stephanie L. Grella, Monika Shpokayte, Yosif Zaki, Amanda Fortin, Steve Ramirez. Artificially Enhancing and Suppressing Hippocampus-Mediated Memories. Current Biology, 2019

動物陪你,走過治療瓶頸

    小薰,甜美的外表,流利的語言表達,宛如一位天生的公關,一場嚴重車禍後,小薰有了另一個身份–一位20歲的腦傷病人。
    治療室裡,彷彿時空凝結,不只是靜默的空氣,治療進度也毫無進展。
但今天,似乎有點不同…
    焦糖是一隻動物輔助犬,咕溜靈動的雙眼與小薰黯淡的眼神在空中相會,小薰看著焦糖,表情柔和了些,治療師想,說不定今天的療程,有機會在輕鬆的氛圍下進行。

    輔助犬是否能成為治療師與患者的夥伴,使治療進度往前推進?

    瑞士巴賽爾大學(University of Basel)的凱琳·赫迪杰博士(Karin Hediger)和她的研究團隊,找了22(其中有3為中途離開研究)於神經康復中心的成人住院病人,包含腦傷與非腦傷患者,進行24次的療程。
    首先,治療師與患者會選擇適合的動物作為輔助,有馬、兔子、鴨子、迷你豬等等。在大約30分鐘的療程裡,由同一位治療師以隨機的方式,先後執行動物輔助治療與傳統治療。例如:請患者打掃兔子的窩(動物輔助治療),與請患者打掃衣櫥(傳統治療);請患者回答和輔助動物相關的問題(動物輔助治療),與回答一般性的動物問題(傳統治療),並記錄患者的社會行為、情緒,探討動物輔助治療是否有助於患者的正向情緒、治療動機,及語言與非語言的溝通能力。
    所有的治療過程,以影片方式記錄、分析。結果顯示,社會行為,包含言語溝通,與非語言的溝通行為,從傳統治療中的17%提升至45%;透過患者自評,與研究者觀察評分,在動物輔助治療中,患者的心情、動機、及滿意度,皆顯著高於傳統治療。

    輔助性動物是否能陪伴治療師與病患,走過漫長的治療旅程,改善制式化的治療活動?

答案是肯定的。
1.     對於關心動物的患者,動物成為治療中的夥伴。
有些患者因為認知功能或是語言溝通功能缺損,無法順利進行社會互動,但是動物非語言且不帶社會評價的溝通,使患者能夠卸下防備心和部分失能的自卑感,完成治療活動。
2.     動物可以提高參與治療活動的動機。
有些患者無法獨立完成日常工作,例如:穿衣服、煮飯、吃飯,但以照顧動物為治療活動,像是餵食迷你豬,不僅達到治療目標,也提高患者的治療動機。
3.     在動物輔助治療中,受試者明顯表現出更多正向情緒,改善了腦傷患者對自我能力質疑的問題,以及預防憂鬱症狀的可能性。

有了動物的陪伴,治療變的不只是治療,看似在人類社會中的缺陷,在動物的面前,被包容,被接受,甚至能成為「提供協助」的人。

「謝謝你的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存在著,因此,我看見的自己生命裡的另一種可能。」

動物輔助治療帶給患者的,不只是生理能力上的進步,也是心理層面的療癒。

文/高醫 心理二 張儷馨

參考資料: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9-42280-0

運氣好不會使你更健康




       「唉!我跟你說哦,我最近真的超倒楣的,剛買了冰淇淋一轉身卻掉在地上,在家裡一直撞到東西,腳上有無數個瘀青就算了,最慘的是我昨天晚上回家,拿鑰匙開門卻斷在鎖裡面,最後只好在附近的便利商店過夜QQ」

        「天阿!你怎麼會這麼慘,要不要找間廟拜一下,改運改運...。」

        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覺得運氣會影響日常生活,甚至是工作、家庭或愛情。運氣好,似乎能使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順遂,那運氣也會影響健康嗎?


        澳洲紐卡斯爾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ewcastle)的心理學家阿里克斯·霍爾(Alix Hall)與他的研究團隊找了285名年滿18歲的澳洲癌症患者,以及300名年滿21歲的越南癌症患者。在經過放射治療後,調查他們在癌症專科醫院的護理和福祇,並以*李克特5點量表來測量他們認為造成癌症之原因,比較澳洲和越南的585名癌症患者對造成癌症的看法。


        結果顯示,患者認為可能罹患癌症原因排行第一的是變老42%,n¼232),其次是不良飲食
39%,n¼215),空氣污染38%,n¼210),以及“運氣不好或命37%,n¼205。其中澳洲的患者普遍認為造成癌症的原因為變老,而越南則認為是不良飲食所造成,但也有相當多的人對癌症的可能原因持宿命論態度。


        研究人員推論出患者認為自己不能因改變飲食和生活習慣改善自身健康,會進而影響他們在治療和護理方面的決定。因此他們希望此研究能有效幫助患者增加對癌症的知識,並根據不同的國家,依不同的信仰和該地區的文化,來宣傳易致癌的原因,使民眾不再認為一切都是天注定,運氣能影響健康。


        當然,我也不能說改運沒有用,因為運氣這種無法掌握的東西,誰也說不清。但是,下次生病或是考試考差的時候,不要說自己運氣不好,而是應該想想有沒有什麼是能靠自己改變的,保持正面的態度面對困難,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的!



文/心理三 林郁如


*李克特(Likert)5點量表是屬評分加總式量表最常用的一種,屬同一構念的項目是以加總方式來計分,單獨或個別項目是無意義的。該量表由一組陳述組成,每一陳述有"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種回答,分別記為1,2,3,4,5,每個被調查者的態度總分,就是他對各道題回答的分數加總,這一總分可說明他的態度強弱或他在這一量表上的不同狀態。


參考文獻:Alix Hall, Sang Minh Nguyen, Lisa Mackenzie, Rob Sanson-Fisher, Ian Olver, Tran Van Thuan, Tran Thanh Huong. What Caused My Cancer? Cancer Patients’ Perceptions on What May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Cancer: A Cross-Sectional, Cross-Country Comparison Study. Cancer Control, 2019; 26 (1):107327481986378 DOI: 10.1177/1073274819863786







想擁有更好的生活嗎?那就來為自己設立一個可達成目標吧!


「看別人常在社群上發佈些豐富的生活趣事,每次滑一滑,再想想自己,總覺得⋯⋯」他露出苦惱地神情說著。幾天前,朋友跟我提到說他總覺得最近生活沒什麼目標中心,有點兒感到乏味,該如何是好?
試試看多出去運動,找自己喜歡的事情做或是挑戰新鮮事物,不過光是這樣還不夠!為自己找尋個「可能可以達成」的目標,會有更好的生活噢~曾經就有學者做了實驗,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到底是什麼呢?」他立馬充滿幹勁了。

來自瑞士巴塞爾大學(University of Basel)的心理學家找了973名年齡位於1892歲的實驗參與者,請他們為自己設立一個目標,而這個目標會以4點量表來判斷10個層面,包含健康、溝通、個人成長、社會關係、名聲、想像、富裕、家庭、責任、工作,並在24年後調查他們的生活滿意度,進而探討不同目標對生活滿意度以及年齡層的影響。

實驗結果發現,當人們完成自己的目標後,對生活滿意度較高原因是他們有獲得控制感。有趣的是,結果與目標的重要性並無顯著關係,而是與可否達成有較大關聯。此外,不同年齡的實驗參與者對於目標設立也有不同偏好,年輕人認為個人成長及事業地位是較重要的;而年長者則是注重健康方面。

「哇~那我要趕快為自己設立一個感覺可以達成的目標!」他眼神充滿光芒說著。
看完以上實驗介紹,是不是也該為自己找尋個目標了呢?來吧讓我們迎接更有意義更好的生活吧。

文/高醫心理三 蘇筠晴
文獻參考/
Janina Larissa Bühler, Rebekka Weidmann, Jana Nikitin, Alexander Grob. A Closer Look at Life Goals Across Adulthood: Applying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to Content, Dynamics, and Outcomes of Goal Importance and Goal Attainability.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19

總是戒不了甜? 讓電腦遊戲幫你戰勝「糖魔」!


  「那個檸檬塔,看起來好好吃喔~可是……
你盯著冰櫃裡的甜點口水直流,又看了看肚子上的一圈肥肉。
「哎呀算了,應該沒關係吧,就這麼一小塊甜點,再配上一杯飲料,差不了多少吧……而且我最近事情這麼多,應該要好好犒賞一下自己!」
儘管知道這會讓你的體重上升,你終究是抵不住甜點的誘惑,到櫃檯點了一份下午茶,一口又一口的送入嘴巴中。

等等!這個場景怎麼有點熟悉,好像每個周末,甚至是每天都會發生?
放心,你並不孤獨!許多人都像我們一樣,知道攝取過多糖分對身體的壞處,卻往往還是無法擋住對甜食的渴望,而現在科學家有一個好方法,可以幫助大家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玩電腦遊戲。

美國卓克索大學(Drexel University)的心理學家艾文.福爾曼(Evan Forman)與他的研究團隊找來了109個愛吃甜食並且超重的人,先讓他們參加2個小時的工作坊,了解糖是如何危害他們的健康,以及要如何避免這些含糖的食物。之後,研究者將他們隨機分派成兩組[1],一組用電腦玩衝動控制訓練(Inhibitory control training, ICT)[2]的遊戲,另一組則用電腦做其他訓練。

遊戲的介面設定在雜貨店中,進行遊戲的方式非常簡單,只要正確地將健康的食物放進推車裡,速度越快,就能加越多分;相反的,若是放入錯誤的、含糖的甜食,則會扣分。受試者每天都花十幾分鐘玩這個小遊戲,持續至少六個星期,研究者希望透過遊戲中的衝動控制訓練,讓他們減少含糖食物的攝取,進而達到減重的功效。

那麼,這些研究者的期待有沒有達成呢研究結果顯示,玩這個衝動控制訓練遊戲的受試者平均減輕了3.1%的體重,而其他人則是平均減輕了2.2%的體重,不要小看這一點點的差距,對這些體重過重的人來說,1%可能差了好幾斤肉!而對原本就對糖有高度偏好的人而言,減重效果更是顯著。同時,這些受試者也表示他們對這樣的訓練感到很滿意,除了有趣之外,也能夠幫他們建立良好的習慣。

福爾曼和他的研究團隊還進一步探討了遊戲中的細節會不會對減肥效果有所影響,比如把簡陋的畫面變得豐富、加上更多音樂等,結果發現這些細節並不是那麼重要,但是卻有少部分男性因為遊戲變得更好玩,而減少了更多體重,他們準備對此進行進一步的實驗,看看能否達到更好的效果,同時正在改良這個遊戲,期待能幫助更多的人戒糖、減重,促進大眾的健康。

玩電腦遊戲還能幫助自己戒糖、減肥,不覺得真是一舉數得嗎?也許以後當研究者再對這個遊戲做更多的測試、改良並且出版,我們也能一起透過玩這個小遊戲來幫自己克制對甜食的誘惑,下次再看到誘人的甜點向你招手時,也能勇敢說不」!不過在那之前,想要減掉肚子上一大圈肉的我們,還是要自己先努力練習抵擋住甜點的誘惑喔

/高醫心理二/游昕瑋

註解:
[1]原始的實驗設計其實是將受試者分成四組,分別為遊戲化的衝動控制訓練、非遊戲化的衝動控制訓練、遊戲化的假訓練、非遊戲化的假訓練,這邊為了讓讀者容易理解而簡化成兩組(遊戲化的衝動控制訓練/其他),詳細資料可參考文獻內容。
[2]直譯為抑制控制訓練,是指讓一個人能夠抑制住自己的衝動,並執行與預期目標相關行為的認知訓練。在這個實驗中,研究者希望透過衝動控制訓練,讓受試者抑制住自己想吃甜食的衝動並攝取健康的食物,以達到減重的功效。

參考文獻
Evan M. Forman, Stephanie M. Manasse, Diane H. Dallal, Rebecca. J. Crochiere, Caitlin M. Loyka, Meghan L. Butryn, Adrienne S. Juarascio, Katrijn Houben. Computerized neurocognitive training for improving dietary health and facilitating weight loss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019; DOI: 10.1007/s10865-019-00024-5
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