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9日 星期四

我佛慈悲!打坐真能成佛?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除了佛教有打坐的儀式之外,基督教也有禱告的儀式,甚至台灣民間信仰也會誦念經文、燒香拜拜等。種種的行為都有個共通點--都意圖使我們進入「冥想」的狀態。許多宗教信仰都要求信徒冥想,這究竟是不約而同單純的巧合?抑或是冥冥之中暗藏什麼玄機?且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我們知道,大部分宗教信仰都是為了鼓勵信徒助人向善,難道冥想與助人行善有什麼關聯嗎?不只宗教家這麼說,如今,連科學家也這麼說。一項由美國東北大學與哈佛大學共同完成的研究結果中指出,經常進行冥想的人,自發性表現出富有同情心的行為是沒有冥想的人三倍以上!

這項研究中實驗參與者被分配一部分去進行為期八週的冥想訓練,之後還要接受一個同情心的考驗。情境是帶他一間候車室裡面只有三張椅子,其中兩張已被研究者安排的演員坐下,參與者自然會去坐在那張空的椅子上面。接著會再走進另一個拄著拐杖,並且看起來十分痛苦的演員走進這個候車室,原椅子上的兩位演員此時會故意忽略他,然後研究者觀察參與者會有什麼反應。

結果沒進行冥想的那一組實驗參與者,大約只有15%的比例願意主動讓位給拄著拐杖的人,而有進行冥想的那組,卻高達了50%的人願意讓坐給他。這個研究結果顯示,冥想訓練能夠顯著提升實驗參與者有同情心的行為,而且這個提升甚至無關乎於是否有旁觀者效應。也就是說,一般人看到坐著的兩個演員不打算幫助那個拄著拐杖的演員甚至故易忽略它時,會受到旁觀者效應的影響,而決定跟大家一樣不去幫他,因為他們覺得如果大家都不幫他,他們又何必出手呢?但參加過冥想訓練的那群參與者,卻即使在面臨著旁觀者效應的情況下,願意主動去幫忙的比例仍遠遠高過另一群人。

雖然未必每個宗教都能撿到鑽石或治皮膚病,但卻那麼剛好大部分的宗教都要求信徒透過「冥想」的行為來提升自己,也許透由這個研究就可以證明「冥想」與提升自己、增加同情心的相關性了吧!原來,透過打坐冥想,真的能讓自己昇華成佛呢!


資料來源: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04/130401111553.htm
圖片來源:http://www.szjt.org/53can/gaoseng/nanchuan/seng4_26.htm

2014年1月4日 星期六

為什麼EQ高的人常常能做出更好的決定


幫助你能夠做出正確決策的小秘技之一:

不要被你的情緒所影響,特別是你當時的情緒是和正在做的決策無關的時候。

情緒對決策的影響力跟你的EQ(Emotional Intelligence)有關,EQ或EI,在心理學裡是指能夠辨識及調節自己和他人情緒,及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能力。在這個研究中使用MSCEIT測驗將實驗參與者分組。網路上有很多心理測驗掛著可以測驗EQ,但只是好玩的測驗,但他們通常測的東西和EQ無關。

Yip and Côté (2013)發表在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的研究發現,有高EQ的人通常可以做出更好的決定,因為他們比較不會受到當時情緒的影響而動搖他們的決定。

舉個例子,當你穿過高雄可怕的交通,精疲力竭的到學校之後,在馬路上膽顫心驚的感覺會跟著你,這可能就會在寫考卷的時候多猜幾題,然後就被倒扣了。又或者是因為你今天踩到狗屎,心情超不爽,買大樂透的時候可能就會多買幾張,雖然踩到狗屎並不會增加你的中獎機率。

在研究中分成兩個實驗,第一個實驗中,參與者為108名大學生,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情緒是否影響決策。實驗參與者被分成兩組,實驗組會被要求在一分鐘之內準備一個"為甚麼我是這份工作的最佳人選"演講,而且跟他們講會錄下來放給他的同學看,藉此讓他們感到焦慮,對照組則是抄寫一份物品清單。在他們準備的期間研究者會請他們做一份有關風險承擔的問卷(直接給你1元,或是選擇10%的機率拿到10元),並告知他們這是另一個不相關的實驗。

結果顯示當參與者焦慮的時候會更傾向於承擔風險(10%機率拿到10元)。再把演講那組以EQ分數分開比較,EQ較低的參與者會讓焦慮的情緒讓他們更傾向於承擔風險,但是有高EQ的參與者則是與控制組差異不大(是否承擔風險的機率約各半)。

第二個實驗找了另一批人來做,第二次與第一次最主要的差別就是在他給了要準備的演講的人其中一半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你可能現在有點緊張,因為人們在準備演講的時候通常會感到緊張"。沒拿到小紙條的那組跟第一次實驗結果相符,但是拿到小紙條的控制組中EQ測驗分數較低的人也不會傾向於承擔風險了。雖然EQ較低,但能夠主動調整不相關的情緒,所做出的決策就不會跟有較高EQ的人有什麼差異。

情緒雖然會影響決策,但不是沒有情緒、冷血就能夠做出好的決策,其中一位研究者Côté說"有較高EQ的人不會在做決策時排除所有的情緒,他們會排除和這個決定無關的情緒。"

如果你覺得你沒有辦法很好的處理你的情緒,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冷靜了之後,再來好好想想這個問題吧! 參考來源

2014年1月3日 星期五

促進神經發育的小小蛋白質

        
        新生兒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究竟在他們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情,能讓他們在短時間內,從只會隨機晃動手腳、進步到能夠撿起地上的玩具,除了學習之外,神經的發育也很重要。

        一群來自紐約、費城與德國的科學家們,在位於德國Martinsried的普朗克研究院神經生物學研究所(MPI of Neurobiology)觀察了小鼠的發展情況,因而發現一種可能與控制隨意運動(voluntary movement)有關的新型神經,同時也注意到其軸突的生長模式。

        首先,在胚胎發育期時,神經軸突主要由脊髓發出往腦部生長;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而幫出生後預先「鋪路」。待到出生之後,再繼續發育出由腦部伸出、往脊髓生長的神經軸突。兩者的方向雖相反,一向上(由脊髓往腦部)、一向下(由腦部往脊髓),研究者卻發現向上與向下傳導的軸突是並存且平行作用的。

        另外,研究者也發現此類神經軸突若要發育,神經細胞表面上的Ephrins(暫譯肝配蛋白)Eph receptors(暫譯肝配蛋白受體)似乎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以及此類神經細胞在新生兒出生前,只有向上傳導的軸突發育。而在新生兒出生後,向上傳導的軸突停止發育,換成向下傳導的軸突開始發育。但這兩者同時是由肝配蛋白及其受體操控的。

        研究者也提出一個回饋系統:由向上傳導的神經細胞透過對腦部輸入由觸覺的感覺細胞所傳來的信號,再從腦部向下傳導指令後再依此改進其隨意動作、使之成為符合需求的動作。並將證明或證偽此回饋系統作為以後研究的方向。


        此研究的內容讓我們知道就算是極端複雜的結構(在此是神經途徑),也可以在很簡單的生物機制(EphrinsEph receptors)靈活運用之下形成,而合成Ephrins甚至只需要用到很少量的基因編碼;是一個成功的生物學範例。

原始報導:
圖片來源:(圖為牛之脊椎骨)

2014年1月2日 星期四

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


撰文/楊智翔


我們常常會聽到身旁的朋友開玩笑說:"嘴巴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這句話明確地指出,我們或許可以藉由許多方法,來掩飾自己的情緒,但是這些情緒反應,卻是沒辦法騙過自己身體的。

這項研究發現,即使最普通的情緒都會引起強烈的身體反應,被稱為身體地圖( bodily maps ),在熱紅外線顯影下,我們可以看到,這些身體地圖會因為不同的情緒而呈現出不同的樣貌。而研究也同時發現,在西歐和東亞等不同文化中,這些身體反應呈現一致性。因此證明了情緒和相對應的身體地圖是有生物學基礎的。

"情緒調節的不只是我們的心理,也包含了我們的身體狀態。透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隨時準備好面對外在的危險,同時也能把握住環境中,能使我們感到愉悅的社會互動機會。當我們知覺到這些相對應的身體改變,也會相繼引發有意識的情緒感覺,例如幸福感,"阿爾托大學助理教授 Lauri Nummenmaa 說到。

"這些發現對於我們在情緒功能的理解和身體基礎上有重大的影響。在另一方面,也能幫助我們了解不同的情緒障礙,以及提供新的診斷工具," Lauri Nummenmaa 接著說到。

實驗採用自我報告式的方法,了解每位參與者當下的情緒,並利用獨特的地形學解析出不同的身體地圖。實驗共有701位參與者,分為五個階段,並利用身體兩個方向的熱顯影拍攝,試圖找出和情緒化的字眼、故事、電影和面部表情所引起的身體反應地圖,而參與者也被要求要在每個刺激後,為自己認知上有產生增加或漸少反應的身體區域上色。不同的情緒在統計相關下,和身體感覺地圖做出連結。這些結果橫跨了西歐至東亞,並呈現一致性,統計上也確認了這些地圖獨立性。

這篇研究由歐洲研究委員會(ERC)、芬蘭科學院和 Aalto 大學發現(aivoAALTO 項目)進行,並刊登於國家科學院(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在2013年12月31日的科學期刊論文中。

情緒會影響我們的身體,而身體的反應也會進一步對情緒做出回饋。其實從安慰劑效應的實驗中我們也可以發現到這種有趣的現象。例如給予參與者無酒精的啤酒,但參與者認為自己是有喝到酒精的,便會產生酒醉的暈眩感或是行為脫序,這些都是情緒和身體反應交互影響的結果。所以其實"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老實"這句話,說的還真沒錯呢!



資料來源:
原文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12/131231094353.htm
研究
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3/12/26/1321664111.full.pdf+html?sid=4cb17308-379d-4014-b6f7-8675dbb8a353


失去孩子,雙親的抑鬱度竟然與性別有關?!




 


白髮人送黑髮人,向來是人世間最痛苦的一齣悲劇,不光是因為孩子的英年早逝壯志未酬,更是因為年邁的雙親還需要受失去孩子的悲傷!但弔詭的是,同樣都是失去孩子,罹患憂鬱症以及身體健康狀況衰退的比例竟然會受到性別影響!根據研究,失去成年兒子的母親比父親更容易有健康上的狀況,而失去成年女兒的雙親都較不會有這些症狀!

很讓人不敢相信,而更難以推託的是這甚至不是在其他國家的研究,這個研究就是在我們台灣進行的,它主要是想研究台灣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從而發現了這樣特別的現象,研究者Chioun Lee這樣解釋:在東亞文化中,成年兒子在家庭的經濟狀況裡,依然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因此當這個家庭的支柱倒下,它理所當然會造成雙親非常巨大的壓力──尤其是母親,以及當這位成年兒子是長子或獨子時──在東亞文化中,比起失去一個女兒的後果來得嚴重多了。另外也是因為早期女子的教育較少,所以他們更需要兒子經濟上的支柱,失去兒子也更容易造成母親健康情況的惡化。

此項研究發表在Social Science & Medicine,收集了約4200位台灣老人,從1996年至2007年的縱向研究資料。為了評估父母的健康,他們使用了兩種自我報告的測驗:一是對整體健康的報告而另一個用於測量抑鬱症狀。整體健康報告使用不同的問題對每個受訪者的健康狀況進行評估:關於你目前的健康狀況,你覺得它是優秀,良好,一般,不太好,還是差 該項目被編碼在一到五點量表,分數越高表示更健康。 過去的研究表明,這項測驗是死亡率的一個強而有力的預測。而抑鬱症狀的測量則是做一個由八個項目組成的測驗量表,受測者可以由他們最近所經驗或感受到的頻率,來回答八個項目的問題,他們可回答從0”表示很少或沒有,到3”這是大多數或所有的時間,八項總和的分數越高,表示越嚴重的抑鬱症狀。

研究人員從兩個階段分析父母在失去孩子之前與之後的資料,第一階段是孩子的死亡是否影響了父母的健康以及他們的性生活,第二階段則是孩子的性別對雙親有何不同的影響。他們發現,失去成年兒子的婦女在抑鬱症狀的平均分數,比那些沒有失去兒子的婦女高了百分之2.4,但在父親的身上,則沒有顯著的差異。而不管是父親還是母親,對於失去一個成年女兒,他們都沒有被顯著影響的抑鬱症狀或是整體健康的顯著下跌。

當然除了經濟的情況之外,一定還有許多因素影響著這樣的結果,例如出生順序或孩子死亡的原因,但令我們不得不承認並慚愧的是,盡管女人在台灣已經擁有了與男人幾乎相當的學歷及勞動市場,這樣的結果可能還是表示了,面對一直以來的男孩偏好,男女不平等的情況依然存在。





資料來源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12/131204130952.htm

早餐減肥法的真相!?




        現代新興國民飲食習慣:清晨匆忙空腹上班、中午繁忙簡單吃個午餐、晚上終於放下工作可以大快朵頤一番。有鑑於這樣的惡習普遍,俗話說"早餐要吃得像皇帝、午餐要吃得像平民、晚餐要吃得像乞丐";各界也都出現這種說法,倡導吃一頓豐盛的早餐可以減肥的神奇功效,吸引不少民眾效仿。但這樣的說法,卻有贊成與反對的聲浪,各自都有研究支持,然而其實要利用早餐實施減肥是有限制的。

        Else-Kröner-Fresenius Center of Nutritional Medicine 的 Volker Schusdziarra 博士記錄了380位受測者,觀察記錄他們每天都吃了些什麼,有時不吃早餐、有時吃一些、有時大吃特吃。研究發現他們不管早餐怎麼吃,都不會影響到往後午晚餐的進食量,儘管計算了早餐吃得少的人會額外食用點心,但還是不及豐盛早餐額外攝取的熱量。因此豐盛的早餐只會增加當日的熱量攝取總量。

        而另一方面,Wolfson醫學中心的Daniela Jakubowicz、Julio Wainstein、Maayan Barnea表示,我們人體有24小時生理節律影響著代謝, 適當的進食時間可以進行肥胖的管理,促進整體健康的生活。他們進一步的研究發現早餐吃越多的人,腰圍較小、越能夠減肥、胰島素,葡萄糖和三酸甘油酯也顯著較低。

        Jakubowicz他們將93位肥胖婦女隨機分配到兩組等熱量的組別,為期十二週,每天飲食共攝取1400卡路里,大早餐組安排700卡路里的早餐、500卡路里的午餐、200卡路里的晚餐;小早餐組則早晚餐分量調換。研究結果表示,參與者在大早餐組腰圍平均減少3吋、體重下降17.8磅,相比於體重下降7.3磅和腰圍減少1.4寸的小早餐組,有很大的顯著差別。

       除了外觀差異之外,大早餐組被測出較少的胰島素,血糖和三酸甘油酯,且沒有經歷過飯後經常發生的血糖高峰,血糖高峰會增加發生高血壓和心臟相關疾病的風險。

        此外,那些大早餐組參與者被發現,調節飢餓的生長激素顯著較低,這表示他們更飽足,在早餐後進食點心的機會也更低。此點與Volker Schusdziarra所注意到的小早餐組會額外食用點心相符,但不同的是Jakubowicz所進行的實驗控制了所有參與者的每日熱量攝取量而 Schusdziarra無。

        由上述兩實驗比對後可以發現,在有熱量管控的前提下,早餐吃得較豐盛的人,在饑餓的調節、血糖、胰島素、三酸甘油酯的水平都有較好的控制,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降低,也能確確實實的瘦身。所以想減肥的各位,別再傻傻的以為早餐大吃特吃還能保有窈窕的身材了!做好飲食控制,早餐吃得相對豐盛一點,才能活得健康又美麗。
     



研究文獻:Daniela Jakubowicz, Maayan Barnea, Julio Wainstein, Oren Froy. High Caloric intake at breakfast vs. dinner differentially influences weight loss of overweight and obese womenObesity, 2013; DOI: 10.1002/oby.20460
               News release, BioMed Central.Schusdziarra, V. Nutrition Journal.CDC.

為何彩排走位能讓一場表演更棒?!


       專業芭蕾舞者看似能夠毫不費力地在舞台上移動變換位置,其實每一個舞步都是生理與精神上的高要求展現。新的研究表明,舞者表演前例行的過場彩排走位----俗稱「馬克」動作以簡易的形式跑過套路,可以減少完美呈現動作時的心理應變需求,提高舞蹈表演品質。

       這項新的研究結果發表在心理科學協會的心理科學雜誌,表明過場彩排走位「馬克」可以減輕練舞時認知和物理方面的矛盾,使舞者記憶舞步更加流暢。 前職業芭蕾舞者---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舞蹈教授愛德華·沃伯頓,他和同事有興趣去探究舞蹈背後的思想。沃伯頓解釋,人們普遍認為「馬克」只是為了節省體力罷了!但精英級的舞蹈不僅需要體力,也需要擁有極佳的認知:學習和排練一個舞蹈作品都要關注在各方面的表現。

       「馬克」基本上涉及了貫通的舞蹈套路,重點在於那例程本身,而不是做出了一個完美的動作。為了研究「馬克」如何影響一場表演,研究人員讓一群有才華的舞蹈學生學習兩個例程:一個是依照標準表演動作去練習,一個是「馬克」動作來練習。這些例程是相當簡單的,設計的讓人很快就學會並盡量減少失誤,然而在評斷其表演品質時出現了差異。

       橫跨許多不同的技巧和舞步,舞者經過「馬克」練習都有較高的表演品質,他們的動作更顯得天衣無縫,舞步序列也更流暢。研究人員推測,依照標準表演動作去練習,沒有讓舞者去記憶和鞏固舞步序列,因而困擾影響了他們的表現。透由減少控制身體的複雜要求,「馬克」可以減少學舞時所使用的多層次認知負擔。雖然「馬克」動作常被認為是一種必要的小壞事----它讓舞者在滿滿的跳舞時擁有喘息的空間,其在研究中觀察到的巨大影響表明,它可以使舞者的表演有明顯的差別!

       目前雖然還不清楚這種表演的改善情形能否在其他類型的舞蹈上適用,但沃伯頓提出,這方面的研究可能可以擴展到其他形式的活動中,甚至是語言的習得也有可能。那些小規模低耗能的動作系統,如語音,手語,手勢同樣可能累積了認知的好處,且可能在學習新的多音節詞彙或外國口音時也能如此喔!因此期待進一步的研究,讓我們的生活適時「馬克」也能增進不同的表現喔!


資料來源: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07/130723081352.htm
圖片來源:http://www.theballetbag.com/2013/07/26/esprit-de-corps-a-kickstarter-art-book-project/

植物生長或防禦?固醇類激素BRS決定!

植物 瓢虫


撰文/樂晏均

  科學家近日發現,植物在生存時是以固醇類激素來選擇生長或者防禦。

  這項研究被發表在公開科學期刊eLife上,此研究結果能夠被運用到農作物工程之中,不僅能使農作物長的更高大,在對抗病原體時也更加具有抵抗力。

  「植物目前所面臨的主要難題在於:要把能量投注於植物生長,又或者是提高抵抗病原體的能力?」Sainsbury實驗室的Cyril Zipfel教授說。若投資有限的資源在與病原體對抗,即很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陽光是植物生存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幼苗發芽的首要關鍵因素。」Rosa Lozano-Durán博士,也是研究TSL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這樣說。

  然而,BZR1,這個關鍵的蛋白質,能夠在種子於土壤裡萌芽時,這種生死存亡的關頭,迅速破壞原先支持植物生長和忽視病原體入侵之間的平衡。

  BZR1已被確認為控制了植物基因的生長和免疫功能。這其中也包括了在植物中很常見的油菜素類固醇(brassinosteroids ; BRS)是以固醇類激素來調控植物生長。


※ 註油菜素類固醇(brassinosteroids ; BRS)又被稱為芸苔素內酯(brassinolides)或是油菜內酯。芸苔素內酯在植物體內扮演著促進植物成熟,開花結果,對抗逆境等角色。 他會和生長素、細胞分裂素等促進生長的植物激素產生加成作用,擴大影響的效應;一般來說,在農業上作為增加產量和開花數量的生長調節劑。

    油菜素類固醇(brassinosteroids ; BRS)已經成為培育半矮化穀類作物的研究重點。目前有研究顯示,減少這些作物的高度或生長力,能夠增加作物的效益和提升作物對疾病的抵抗力。
  
  知道以上的資訊,等於是給予我們一項強力的工具,讓我們能夠提高植株疾病抵抗力的最高產量



文章來源: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4/01/140101130734.htm

圖片來源:
http://pic1a.nipic.com/20090326/2198747_133202039_2.jpg

購物的快樂來自渴望


       你是不是總是有很多想買的東西呢?現在的網路購物正夯,滑鼠點幾下,商品就到家,有的網站還會增設「慾望清單」和「下次再買」的功能,讓你魂牽夢縈著那個一直還沒入手的東西!但是你是否曾想過,你的快樂是來自於購物還是來自渴望呢?
       根據消費者期刊《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的最新研究發現,物質主義者從購物的渴望中得到的快樂大過於實際獲得時的喜悅,他們願意過度消費甚至負債累累,是因為他們認為即將買到的東西能改變他們的生活! 
      「購物提升了物質主義者短暫的快樂,這使得他們往往想要購買更多東西。不斷想要購物的想法可能使得他們的情緒提升,但是購物所帶來的正向情緒卻是短暫的。雖然物質主義者在購物之後仍然有經驗到正向情緒,但這些情緒的強度小於他們實際獲得物品之前」密蘇里大學的研究者Marsha L. Richins寫道。
       物質主義者傾向於購買更多東西,並且比其他人更願意冒著負債的風險,因為他們相信購買的東西會帶來快樂,然而,這是真的嗎?在三個不同的研究中發現,物質主義者與其他消費者相比之下,當他們想到即將購買的物品時,不論是對於物品價值的高低(車子/家用電器)或是預期購買的時間長短(幾周/一年),皆反應出更強烈的正向情緒。 
       物質主義者相信即將得到物品將會使他們的生活變得有意義。舉例而言,他們往往認為新買的東西能夠改善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使他們自我感覺良好、生活更有樂趣,並讓他們更有效率的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物質主義者容易過度花費以及信用破產可能是來自於對於購物有不合理的信念──他們相信購物能夠提升快樂的程度並讓生活變得更有意義。因此讓物質主義者了解他們的快樂是來自對於購物的「渴望」,可以讓他們在購買時再三考慮,直到他們能有能力的去負擔它們。 
      你是否也曾經回憶自己的購物經驗呢?或許我們享受的是對於購物的期待,所以啊!下次要買東西時記得停下來想想呢! 

參考文獻: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01/130115124351.htm

圖片來源:
http://coldrootbeers.pixnet.net/blog/post/22605093-confessions-of-a-shopaholic-%E8%B3%BC%E7%89%A9%E7%8B%82%E7%9A%84%E7%95%B0%E6%83%B3%E4%B8%96%E7%95%8C

許新年新希望的習慣竟然是源自於古羅馬的傳統?



5.4.3.2.1~新年快樂!!!
新的一年又到來了,今年是否也跟往常一樣會許新年新希望呢?但是你知道嗎?許新年新希望這個傳統可是源自遙遠的古羅馬時代呢!


在久遠的羅馬時代,一群羅馬的高級官員們決定要在每一年的一月一日宣誓效忠羅馬共和國跟羅馬皇帝。那天會舉辦一個隆重的慶典儀式,由羅馬軍團在卡比托利歐山(卡比托利歐山為羅馬建城之初的重要宗教與政治中心,介於古羅馬廣場與戰神廣場之間)遊行和獻祭,這項一年一度的盛事將羅馬的人民、國家、神祇緊密地聯結在一起。皇家霍洛威大學經典系教授理查奧斯頓如是說。

元旦也提供羅馬公民一個回顧過去一年且展望未來一年的機會,他們有半天的假期可以互相交換水果及蜂蜜,問候彼此以及祝福來年。


奧斯頓教授還補充說,一月一日的時候,古羅馬人會慶祝新始之神 - Janus,他是一位擁有兩張面孔的神,一張臉是探究到過去,另一張臉則是展望到未來。Janus代表著新舊交接的門和門檻,也因此,古羅馬人把一月January以Janus的名字來命名,藉此來彰顯Janus的榮耀。



Janus也象徵家庭、友情、親情和文明的價值。當羅馬處於和平之時,Janus的寺廟是大門深鎖的,當戰亂時門才會打開,象徵神已經不復存在了。


沒想到我們習以為常的新年新希望竟然有這樣悠久的歷史吧!當下次在許新年新希望的時候,除了回憶過去、憧憬未來之外,也別忘了想想Janus所代表的意義 - 親情、友情與文明。










資料來源: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12/131230191042.htm
圖片來源:http://www.domesticgeekgirl.com/events/my-2014-new-years-resolutions/
http://janetnami.wordpress.com/2012/01/06/janus-the-roman-god-leads-your-leadership-reflections/

貧賤百事哀-困頓讓我們更憂鬱?


(文/嚴翰威)

    物價高漲、經商失敗、卡債逼緊緊,陷在失敗困難的生活中,讓一般人都難以過活,甚至憂心忡忡的度過每天,或是因為經濟狀況而焦慮緊張;而經濟越來越不景氣,許多家庭民生越來越困頓,人民如何能幸福?更可怕的事,這可能是造成我們憂鬱和焦慮的重要原因。

   一項由艾里斯教授和英國曼徹斯特和萊斯特大學的研究團隊發表在英國心理學年會臨床心理學紐約分部(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s Division of Clinical Psychology in York)的研究中指出,經歷經濟上的挫敗失利和困頓的感覺,對於憂慮和焦慮有很大的連結性。

    此研究將實驗參與者分為兩組,一般組跟經濟貧困區組,來自在經濟貧困的區域的人有一半以上經歷了失敗和陷入困頓,並先測量他們的挫敗失利、困頓、憂鬱、焦慮等感覺,為前測,隔十二個月後再重新測量一次,作為後測,藉由測量這些變項而利用迴歸分析去看之間之相關性和預測力。

    而研究結果顯示出,人們感受到的挫敗和困頓程度的高低對於他們一年後的憂鬱和焦慮程度有顯著的預測力,也就是說,挫敗和困頓感越高在將來就會較憂慮和焦慮,而艾里斯教授表明:社會經濟地位低下的人更容易感到挫敗失利和困頓進而發展成心理疾病或問題,而這個研究也首度證實挫敗、困頓的感覺對於我們大眾的心理健康而言,是一個危險的因子;而也代表著篩查那些歷經挫敗失利感和困頓的人,可以及早發現、預測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因為他們可能擁有較多的心理健康風險。


    在這個經濟不景氣的時代,我們受到影響的不僅僅是物質生活,連帶的我們的心理健康狀態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讓我們變得憂鬱和焦慮,所以為了我們幸福的生活和未來,政府須要給那些經濟挫敗失利和困頓的人更多的幫助,人民才會更幸福。

文章來源: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12/131205220031.htm
圖片來源:
http://sana217.pixnet.net/blog/category/1867683

It gets better!Really?




2010年有個為了鼓勵青少年同志族群的計畫被推行出來,現在在全世界廣為流傳,這個計劃就叫「It gets better」。這個計畫期望能藉由在網路上分享同性戀者從青少年到離開學校、成年後,一切情況變得越來越好的一些真實案例的影片後,能帶給青少年們一些希望與支持,並以此降低青少年同志的自殺率。但情況真的會隨著成長而越變越好嗎?有個研究顯示,對於雙性戀者似乎並不必然如此。
過去的許多研究顯示,青少年同性戀者的憂鬱程度與有自殺傾向的比例比異性戀者來得高。肯塔基大學教育諮商心理學研究者,Robert Cardom與他的研究夥伴想知道,是否憂鬱程度與自殺率會隨者青少年同性戀者年歲的增長而降低,是否真的像「It gets better」計畫中的許多案例一樣,真的情況會越來越好。
因此,研究者們將研究對象依照他們自己陳述的性傾向,分為異性戀、大多為異性戀、同性戀、大多為同性戀與雙性戀。此研究發現,隨著這些研究對象進入成年期,多數族群的憂鬱症狀「有自殺想法」的人數比例,從42%降到12.3%,「實際嘗試自殺」的人數比例也從15.9%降到2.9%。但是雙性戀與大多為同性戀這兩個族群,不論在自殺想法或是實際嘗試自殺這兩變向上都沒有顯著的下降。
Robert Cardom認為會有這樣的差異是因為同性戀者比雙性戀者較容易在LGBT族群中找到支持,這會使他們較容易自我接納。波士頓馬薩諸塞大學心理學博士及諮商心理學培訓督導Sharon Horne也說雙性戀者們需要更多的時間面對自我認同上的矛盾,所以到了成年早期都還會是過渡期。治療師必須了解同性戀者與雙性戀者在自我認同的經驗與過程的差異,否則就無法位個案提供有效的社會支持。
藉由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發現,有關雙性戀者的發展過程,我們還有許多議題需要深入探究。但是看到這個研究的發現,我們也應該為同性戀者慶幸,隨著成長,他們的情況真的ㄟ卡好喔!

2014年1月1日 星期三

How Emotions Are Mapped in the Body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12/131231094353.htm

到底,電視節目對小孩做了甚麼!






每天24小時,總是有看不完的電視節目不斷地在播放,然而,電視節目百百種,我們今天要把放大鏡放在「青少年的電視節目」身上!對於看電視不陌生的大家,一定早就發現電視上默默地在傳達性別的訊息,當然,青少年的電視節目更是不例外!男生總是勇敢,尤其是在動作冒險類型的節目,而女生的總是充滿吸引力且在乎自己的外表。諸如此類的訊息,正透過青少年的電視節目傳遞到青少年的想法之中,讓這些年輕的收看者們吸收了他們所創造的性別理想狀態,而這些會對小朋友們造成怎麼樣的影響呢?

這篇被刊登《Springer's journal Sex Roles的美國研究,是由密西里大學的Ashton Lee Gerding及德拉威州大學的Nancy Signorielli所做的。小朋友們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ion)和對世界的觀念可能會被他們所收看的電視塑造而成,於是,他們的研究就是想知道「性別(Gender)」如何被美國的電視節目所陳述出來,特別針對製作給八到十二歲小孩的節目。為何是找這個年齡範圍的節目呢?因為在這個發展階段的小朋友,正在建立他們對社會以及知識的基模(Schema),也就是他們對這方面的想法和概念,而他們也會在這個階段發掘他們的自我定義和性別角色!另外,這個階段的小孩也是最愛看電視的年紀呢!

他們研究了40個各式各樣的美國青少年節目中的49齣影集(Episodes),這些全是在2011年被播送在電視上的影片,而節目頻道包括Disney ChannelDisney XD Nickelodeonthe Turner Cartoon Network。他們就影片中的「吸引力( Attractiveness)」、「性別相關行為(Gender-Related Behavior)」及像是勇敢或者手藝靈巧的「角色性格(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的這三個方面來分析這些影片。並且針對兩種類型的影片做進一步的探究,分別是比較適合女生的「少年戲劇(Teen Scene)」和比較適合男生的「動作冒險(Action-Adventure)」。

研究分析的結果為在這兩種影片類型中,相較於男性角色,女性角色比較具有吸引力,且在乎自己的外表,也接收了更多有關長相的評論。另外,在這些動作冒現類型的影片中,男性角色擁有不同種的吸引力,而且也存在更多我們對於男性既定印象的勇敢性格。再者,動作冒險類型的影片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有在看電視的大家也應該猜得出來,就是男女比例大有問題啊!反倒是少年戲劇類型的影片其男女比例較能反映出美國真實的性別分配狀況。

重要的發現是在青少年的節目中,女性角色的吸引力及外表的在意程度皆比男性角色多!在這些節目中,幾乎沒有所謂的「不吸引人的女生」的角色,但男生不但擁有各式各樣的吸引力,而且也有存在不吸引人的男生!GerdingSignorielli他們認為,這樣會默默傳達出一種訊息,就是儘管女生從事男生所做的事情,他們也應該要具有吸引力,而且要一直不斷的保持下去!而且在動作冒現類型的影片中不但傳達了上述的訊息外,他們也傳遞了另一個訊息:即便做的是同一件事情,男生的重要度總是比女生還要來得高,因為在這種類型的影片中,男生的數量遠遠多於女生。


看到這裡,大家覺得這些影片會對小朋友們產生甚麼樣的影響呢?其實結果很明白,就是它們可能會扭曲小孩們對性別的概念及性別角色的定義,重要的是,它們也大大的限制住了性別發展的可能!GerdingSignorielli他們致力於利用其他的管道,像是書面資訊,傳遞較正確的性別觀念,減緩這些節目可能帶來的不良影響。也許這個方法有效,但是現在的小孩在接受電視媒體資訊的速度遠大於書面資訊,要怎麼做才能避免小朋友們的價值觀被扭曲呢?為什麼電視節目總是喜歡傳遞這樣的性別角色呢?原因是電視製作人蓄意要營造嗎?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但就算如此,如果大人也能陪同小孩一起看電視,順便機會教育孩子,是否也是一種解決方法呢?這些實在是值得我們思考呢!

外電連結: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12/131204091138.htm

動出好記憶力







        煩惱記憶力不太好,常有別人說的話左耳近右耳出的情況嗎?或者是有過玩紙牌配對遊戲時,因為記憶力不好而掛彩的經驗。以上的情形與我們運用到的一項能力有關,就是「工作記憶」 ( working memory )



        先來介紹一下什麼是工作記憶,舉一個例子,媽媽剛才交待要買的東西,我們銘記在心,之後到超市順利的把它們一個也沒少的買回來,圓滿達成任務!不過在買完之後過了不久就忘了購買清單內容,即便我們之前記得有多清楚。
        簡單說工作記憶是把不久前記得的內容運用在之後工作任務上的一項認知能力,它屬於短期記憶的一種。
        記得要買的東西是「不久前我們記的內容」、到超市把它們買回來是「執行的工作任務」,因為大多數人會很快的忘掉購買清單的詳細內容 ( 除非你特別記下來 ) ,所以是短期記憶。



        最近的研究發現,運動皮質的活化與工作記憶有關,也就是說活化的程度越高,在工作記憶上的表現有越好的傾向。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簡單介紹研究的部份,巴塞爾大學 ( University of Basel )  的研究者們透過TMS ( 一種藉由暫時麻痺特定腦區的技術 ) 來進行這樣研究,在過程中藉由逐漸增加電磁刺激強度的方式來影響運動皮質的活化程度。運動皮質活躍的實驗參與者接受足夠的刺激並且在特定的肌肉(像是手部)會有輕微的抖動。在188名年輕健康的實驗參與者進行這線研究中發現,運動皮質活躍程度較高相較於活躍程度較低的實驗參與者而言,在工作記憶上表現較好。




        之後或許可以考慮在需要用到工作記憶的任務時,搭配個肢體動作來活化一下運動皮質,或許會有驚人的成效唷!不論在協助工作記憶,或是在吸引別人目光的部份。




外電:
http://psychcentral.com/news/2013/12/31/motor-excitability-predicts-working-memory/63955.html

音樂能夠喚起腦傷病人的記憶



        你是否在聽五月天的歌曲時,會想起高中時代與好友們一起打鬧的畫面?你是否聽到卡通的主題曲時,會開始回憶起童年?

        Amee Baird Séverine Samson這兩位學者在神經心理復健期刊中率先指出,流行音樂能夠幫助嚴重腦傷病患回想起個人記憶。雖然這些研究只涵蓋了小部分的案例,但這是第一個音樂喚起記憶的技術實行在後天性腦傷病患的研究。而且不是用在一般健康的人或是阿茲罕默症的患者。

        研究者的歌曲選自美國告示牌排行榜(註1)每周得到第一名的金曲,並且選歌的標準設定在病患五歲以後所出現的歌曲。將歌曲隨機播放給5位病患以及5位沒有腦傷的控制組。並且要求他們記錄下對於這些歌的熟悉程度、對歌曲的喜愛與否、引發出何種記憶。

        結果發現,大部分引發的記憶都是此人在生活的歷程中較正面的事件。而且較熟悉、較喜愛的的事件比一般的事件容易經由歌曲所引發出來。

        作為一個能夠幫助病患重拾記憶的潛在工具,研究者總結:音樂比自傳性回憶訪談能夠較有效的喚起自身過去的回憶,綜觀每段生活歷程來說,音樂喚起記憶的比例較高。音樂是一個有效能引發自傳性記憶的刺激,而且有益於自傳性失憶的康復,但只僅限於缺乏基本回想性記憶和音調知覺未受損的病人。

        研究者希望他們這個開創性的研究能夠使其他人能夠更進一步研究眾多後天性腦傷的病患在MEAMs的影響。他們也期望研究能夠更進一步探究一般人和其他神經疾病與記憶、音樂、情緒之間的關係。期許有一天我們能夠真正了解音樂的效果增進特殊記憶的機制。

        這使我想起了上音樂治療的課程時,老師說他遇到一些沒有現實感的老病患時,他會用一些當時農村生活流行的歌曲(:望春風),使他們能夠回想起過去的記憶。我想這就可以算是一種音樂喚起記憶的一種應用吧!


(註1)告示牌熱門100單曲榜(Billboard Hot 100)是由美國的音樂雜誌《告示牌》所製作的一份單曲排行榜,該榜單也被認為是美國最具權威的一份單曲排行榜。排行榜的排名,是由當周美國境內的唱片銷量和單曲在廣播中廣播的次數之總和決定。

文: 張斯閔

文章來源: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12/1312100720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