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

玩電腦遊戲可以提高你的學業成績?

樹德行銷四/高吟瑄
一群同學圍在一起,A:『你昨天數學考幾分啊? B:95分啊,你呢?』,A:『別管了拉,告訴我你的秘訣啦!B:『昨天一邊念書,一邊玩一款網路遊戲呢』。你發現了嗎?這個對話是不是很熟悉呢,只要經過升學的年代,就不免遇到這些問題,互問對方成績的時候。接下來要來告訴你,玩電腦到底可不可以提升你的成績呢?來看以下的研究,你就知道了。

    BT是大腦訓練,遊戲是在訓練認知及注意力,第一個遊戲是學生用滑鼠點一個移動的光點,讓它變成紅寶石。PE是物理大腦訓練,主要在測試規畫、策略及自我控制的能力,CC式課程內容,閱讀和數學遊戲是為紐約州二年級的共同核心課程。對於閱讀和數學遊戲,我們評估了兩個方面的差異。首先是準確性,由正確的反應/總反應測量,並且獨立於反應的速度。第二個測量,正確的響應/分鐘,組合的速度和精度。例如,如果一個孩子得到100%的準確性,但工作非常緩慢,他的正確答案/分鐘將是相當低的。

    耶魯大學開發出一款網路遊戲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數學與閱讀成績,在某些情況下比老師輔導更能提升成績,在912日發表在科學期刊上。
該實驗是由弗吉尼亞州公立學校13所分校裡的372名學生所設計的,每個學校的班級被隨機抽樣接受BT加數學CC內容遊戲(170名學生),或BT加上閱讀CC遊戲(202名學生)10所裡額外的3所學校沒有接受BTCC為實驗的控制變項,72名學生作為數學成績的控制變項,139名學生作為閱讀成績的控制變項。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校背景是類似的,所有學校中有5%-10%的學生符合免費或減免營養午餐的資格,所有研究程序均由耶魯大學醫學院人類調查委員會審核,研究程序均符合標準。學生們從20152月至6月,每周三次到四次玩BTCC的電腦遊戲,平均每位學生玩31次,81%至少玩21次,一開始包括55分鐘的BT遊戲和1個十分鐘的CC遊戲,但CC遊戲縮短到5分鐘,約20%納入研究,以配合學校放學的時間。為了評估認知對此的影響,,我們將當沒有BT遊戲之前的CC數據與在四個BT遊戲之後的數據進行比較。

    CC遊戲被隨機地選為一天中的第一,第二或第三遊戲。由於我們有四種類型的BT遊戲,我們有五個感興趣的條件(CC第一,BT1 / CCBT2 / CCBT3 / CCBT4 / CC)。在10天的每個連續的選擇中,隨機選擇CC最先出現的兩個個。為了增加參與度,在孩子們玩BT遊戲之前,他們看到一個“遊戲選擇”屏幕,允許他們選擇兩個BT遊戲之一下一個玩。他們的選擇每個10隨機方塊中的選項,使得4種類型的BT遊戲中的每一種在該方塊內兩次之前在CC之前。孩子們每週進行PE訓練遊戲一次或兩次,每天大約30分鐘。在教師門戶的在線材料提供了電腦練習課程和技巧。老師接受了4小時的計算機和PE培訓遊戲管理的培訓,所有的實驗過程都由學校的教師帶領。

這項計畫增加了自我控制和記憶,以及對學習很重要的認知技巧,布魯斯·韋克斯勒博士說:『這些技能是會受到訓練影響的,所以我們認為這樣的研究可以幫助減少全國學校的學生成績。』

文章來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6/09/160920104225.htm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zh/mario-%E8%B7%AF%E6%98%93%E5%90%89-%E6%95%B0%E5%AD%97-%E6%BB%91%E7%A8%BD-%E4%B8%B0%E5%AF%8C%E5%A4%9A%E5%BD%A9-%E6%90%9E%E7%AC%91-%E5%8F%AF%E7%88%B1-%E5%84%BF%E7%AB%A5-1557973/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別把意志力當神力!隱藏的動機也會影響工作表現

別把意志力當神力!隱藏的動機也會影響工作表現


 你的意志力有多強呢?坊間有許多以意志力為書名的書籍,包含「駕馭意志力」、「意志力訓練」、「意志力與孩子成績」等等字眼。相信若是對於想要提高工作表現的、想要改變自己的,想要減肥、拚功課的讀者們,這些書名可能看來非常的吸引人。

 意志力是一項相當重要的內在資源。它就像一股內在的力量,來促使我們改變自己本身的行動、作為。這股內在意志力資源是有限的,就如同人們處理訊息的認知資源[註1];他們都有可能被耗盡。然而,若僅將視野放在意志力上的話,我們可能會錯失掉其他影響你工作表現的因素呢!

 那還有哪些因素呢?近期的研究發現意志力的消耗與動機高低有所關聯。而「動機」這抽象的概念其實包含三種成份:慾望(目標)、內隱動機、能力。若是三種成分都很高時,我們就會處於高動機狀態,做事情會相當的愉快且投入;反之則提不起勁兒來。那既然已經說「動機」抽象了,那家了兩個字的「內隱動機」又是什麼更看不清的東東呢?「內隱動機」是關乎於個人潛意識中的偏好,如權力、成就、人際關係等。說白一點就是,沒有經過意識層面的喜好,通常會直接跟情緒有關,也通常無法被描述出來。

 接下來要跟大家介紹一篇有關「內隱動機」與「意志力」的研究。這項研究建立在研究者執行了兩次不同的實驗。在第一次的實驗中,研究者邀請了 67 位的大學生,首先觀看了 2 分鐘從電影『春風化雨』中摘錄出的片段,是有關一名父親喝令兒子的橋段。而後要求一部分的參與者演出電影片段中父親的角色;而一部分僅是手寫重述一次片段內容。然後,意志力的部分來了,參與者會觀賞一段『冰原歷險記 2 』的搞笑片段,但他們被研究者要求不能笑。

 而透過先前從測驗取得的內隱動機來分析,發現權力偏好較強的參與者在觀看搞笑片段時比較能控制自己不笑出來。研究者推論:因為這些表現較好的參與者,在重演電影橋段時有較高的「內隱動機」(符合潛意識對權力的欲求);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也就是這個要求對他們來講比較簡單,所以他們也相對保有更多的意志力來克制自己的情緒。而在僅被要求手寫重述的參與者們之間,卻沒有發現情緒控制的表現有明顯的差異。

 第二個實驗過程類似於第一次的,不同的是這次我們主要要看的是,對成就有較高內隱動機的參與者。 74 位參與者,其中一部分被施以較難的動作測驗;另一部分則是相對簡單的動作測驗。最後,參與者要完成史楚普測驗[註2]。在此測驗的表現被當作意志力的指標。結果,如同第一次的實驗;發現執行了較難的測驗,這些有較高內隱成就動機的參與者在史楚普測驗的表現,是比起低內隱成就動機的參與者的表現要好很多。也就說,前者保有的意志力較後者多。
 綜合以上的發現,研究者推論若是工作性質與一個人的內隱動機相符時,他所要消耗的意志力也就會較少,而相對的留給後續工作的意志力也就剩的比較多。反過來講,如果不顧慮工作、作業的性質,強用意志力改變或調整自己時,我們很可能很快就把意志力耗竭。這好像在告訴我們,除了能力、專長以外,內隱動機也該放入「適得其所」的條件裡。當然那將是一個理想世界!

--------------------------------------------------------------------------------------------------------------------------
1認知資源:人們用來處理外來訊息的能力有限,就如同外在世界的資源一般。

2 史楚普測驗:要求受試者抑制對字意的認知,來判斷顏色。而題目中包含許多不同顏色及色字(如:

--------------------------------------------------------------------------------------------------------------------------
參考資料:
  1. Will power alone is not enough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10/131015134920.htm)
  2. Gröpel, P., & Kehr, H. M. (2014). Motivation and Self‐Control: Implicit Motives Moderate the Exertion of Self‐Control in Motive‐Related Task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82(4), 317-328.

你真的知道你自己在說甚麼嗎?要聽了才知道!



      
「hear」的圖片搜尋結果


 文/高醫心理三 黃炳儒


      
         在與人對談的時候,會不會發現自己有時候詞不達意,說出來的似乎跟想說的不一樣呢?這或許會讓溝通造成障礙、也會讓人一頭霧水阿!讓我們來了解到底我們想說的話、說出的話和我們知道自己說了甚麼話到底有沒有一樣呢?好像有點饒舌,不囉嗦,讓我們看下去...

                    瑞典隆德大學的一位安德烈亞斯·林德教授做了相關的實驗,他招募了來自瑞典的實驗參與者來做經典的Stroop作業,此作業是甚麼呢?參與者進入實驗室後,會在螢幕上看到需多的顏色字詞,每次只會出現一個字詞,像是green或是red,但特別的是,這些字是用非該字詞所述顏色寫出,像是"green"可能用藍色或黃色的顏色呈現,但不會用綠色的字呈現。這個作業要求實驗參與者說出:這個字詞是用「甚麼顏色」呈現,像出現綠色的red,則參與者要回答「綠色」。


          林德教授稍微改變了Stroop作業的形式,他讓參與者戴著耳機,並告知他們在每次回答後會從耳機裡聽到自己的回答是甚麼。但實際上,他們被騙了!實驗者採用一種特殊的聲音處理系統,這個系統可以把參與者的回答轉變成聽起來相似,但卻是不同的意思的字詞,像是把green變成grey,以此來混淆他們聽到的訊息。實驗結果出爐了!,78個實驗參與者中,只有約1/3的人察覺到他們從耳機聽到的訊息並不是他們真正的回答。
       

        實驗後,林德教授請未察覺這項操弄的參與者回答他們在這一次的嘗試中說了些甚麼答案,他們的回答竟然是根據耳機撥出的訊息回答,而不是他們真正的回答。除此之外,在這些未察覺的實驗者中,發現有高達85%的人相信耳機撥放經過加工後的答案是他們真正的回答!
       

        此實驗告訴我們,我們依賴說出後,傳達到耳朵的聲音回饋來了解我們究竟說了些甚麼,而並非完全是說出前在心裡先設想好要說的話。雖然林德教授也說,聽覺回饋並非唯一了解自己說出甚麼話的管道,但擁有聽力的人會依賴聽覺回饋勝過其他形式的回饋來了解自己說的話的意思為何。以後將這一點謹記在心,除了在說話前仔細思考要說出的話,還要在聽到自己說了甚麼後去確認自己是否說出想說的話,若發現有落差才能及時彌補,減少出錯的機會!俗話說:小心駛得萬年船,在說話技巧上也恰好吻合這個道理呢!



資料來源: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4/04/140429125739.htm
http://www.nature.com/news/you-don-t-always-know-what-you-re-saying-1.15136
圖片來源:
https://www.flickr.com/photos/brizzlebornandbred/11666824305

璀璨夜色中,燈光對我們睡眠的影響

圖/Pixabay           文/心理三 林祺
  絢爛的夜晚裡有多少的浪漫在此中開始,爛漫的白夜又是多少疲勞的結束,使夜色如此炫麗的原因-燈光,第一個燈泡被發明至今已有兩百多年之久,在這科技不斷日新月異的時代中,燈光種類已有許多形式及色彩,為我們的夜生活帶來無與倫比的美麗,但在這些璀璨夜色背後是否帶來了隱藏的危機?若在這白夜中入睡「燈光」使你變胖了呢?

  在一項研究中調查約113,000人,問他們是否睡前在就寢室裡可以閱讀、看到整個房間的各個物品所在位置、看見自己的手又甚至不只是在眼前的手而是更遠的東西,而結果顯示當夜間暴露於燈光越多的人體重也會越重,研究者們更進一步的控制一些明顯增重的變因,例如這些人的睡眠時間(若你睡得少體重自然會較重)、酒精攝取量(酒品中無形的熱量)、身體運動量還有是否抽菸,雖然數據各有不同的變動,但通通按照同一個指標上升也就是-越多燈光體重越重。

  為何暴露在越多燈光中體重容易上升呢?其實主要機制的關鍵在於生理時鐘,在人大腦中的下視丘中有一群特別的神經細胞,稱為視神經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i,簡稱SCN)是生理時鐘的主要調節器所在,光線經由視網膜下視丘路徑(retinohypothalamic pathway,簡稱RHT)傳遞至SCN,訊息再由SCN傳送至松果腺(pineal gland)使其分泌褪黑激素(melatonin),這種激素會在黑夜時分泌並調節人們的睡與醒,當人們暴露在過度的光線中會使得褪黑激素不容易被分泌,也就會越不容易想睡覺,越不想睡覺時身體為了繼續維持機能而需要能量,這時你就會想吃東西攝取熱量。

  但是我又不開夜燈睡覺,那我還算是暴露在燈光中嗎?是的,其實不僅僅只是房裡的電燈還有所謂的背景燈光,現代生活中處處都需要靠電力,有電意味著有光線,這些背景光線來自各個角落,有可能是外面的路燈、路上行駛車輛的車燈甚至只是硝煙反應器的警示燈,你可曾半夜接到簡訊而爬起來查看,這小小的舉動使手機產生的燈光也影響了你的生理時鐘。所以,在睡覺時盡量避開這些光線能夠使你的身體維持正常機能,體重也不會不正常的上升,但背景光線很難清除嗎?眼罩是個不錯的選擇,完全包覆眼睛的設計可以有效革除殘餘的燈光,不妨試試吧!

圖片出處:Pixabay

快找一個新夥伴一起運動吧!


                                           圖/詳見文末連結    文/心理三  何依麗


現今社會中,運動已帶來了一股新興潮流,更是人們紓壓解悶的好朋友,然而,你是否曾經遇過下述問題:在運動過程中或是運動完後,發現自己的運動量一直停滯不前,甚至還逐漸減少?或是為了改善運動量,決定一個人運動專注的運動,讓運動量提升?如果你有類似的問題,也許可以試試新的運動處方箋,找個夥伴和你一起運動吧!

過去研究指出,社交關係所產生的心理支持,可以提升個人調節(self-regulation)或是自我效能(self-efficacy),而任教於英國亞伯丁大學的學者Pamela Rackow更將社交關係與運動做連結,並利用實驗來探討社交人際是否能夠在運動量改變上產生效用。

Pamela Rackow利用線上調查進行實驗,並將實驗參與者隨機分派到AB兩組。所有參與者都必須在接下來的8個禮拜中進行規律運動,並且定時將運動的內容以及運動量記錄在線上問卷中,以觀察每人運動量的改變。而AB兩組之差別在於,A組的參與者需找一位新的運動夥伴一起運動,而B組則自己一人進行規律運動。同時,Pamela Rackow認為,新夥伴的參與可以視為一種社交關係,因此能提供額外的心理支持。於是他將A組的新夥伴細分成二種,提供情感型支持與提供操作型支持。情感型支持(emotional support)包含鼓勵或是讚美參與者,而操作型支持(instrumental support)則單純與參與者一起運動,並沒有任何的鼓勵或是情感交流。

研究結果顯示,和新運動夥伴一起運動的A組參與者,他們的運動量明顯提升,同時在個人調節與自我效能中,有明顯的改變與提升。而針對情感型支持與操作型支持的調查結果,顯示若與情感型支持的夥伴一起運動,比單純運動的操作型支持的夥伴更能讓受試者能提高運動量。然而獨自運動的B組參與者,他們的運動量則沒有明顯的改變,針對個人調節與自我效能,其結果也沒有改善或提升。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可以知道其實社交關係所產生的心理支持,可以讓我們的自我效能提升,因而讓我們有機會可以間接提升我們的運動量。在過去,或許有許多人認為自己一人運動,能更加專注在活動上,因此可以增加運動量。然而,根據這項研究的結果,我們又得到了一個可以增進我們運動量的處方箋,試著找個新運動夥伴,讓自己有機會可以提高運動量吧!


圖片來源:https://static.pexels.com/photos/29578/pexels-photo.jpg
資料來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6/10/161004081548.htm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5854295

吃完晚餐了,我到底該不該寫作業?



圖/詳見文末連結  文/心理三 鄭可欣

        你還記得嗎?剛升上小學,各科習作、圈詞作業、國語甲乙本就已經塞滿了你大大的書包,每天埋首於成堆的作業中,甚至一放學就直接被帶往補習班,悠閒的下午要被更多測驗卷填滿,而且寫不完作業就不能看最愛的卡通,不能和朋友一起去公園玩,「唉!為什麼老師一定要出這麼多討人厭的作業啊?」,以上的場景似乎是台灣學生的共同回憶,功課到底是提升學業表現的好工具,還是導致高壓力和健康及社交生活缺乏的殺手呢?
        西班牙的奧維耶多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Oviedo )曾調查7725名青少年的做功課習慣,而發現功課的效益在每晚一個小時的功課時間達到高峰,並在每晚100分鐘時開始下滑,但這份研究只能指出功課時間和成績的相關性,並無法確定其因果關係。
       但史丹佛教育研究所的資深授課者Denise Pope則提出了作業的負面影響,使用開放式問卷調查4317名來自明星高中及中上層階級學生對功課的看法、健康程度,他們每天平均花費3.1個小時完成作業,而研究者發現過量的作業除了降低它的效果以外,還會對學生造成以下這幾項影響:
⦁ 更大的壓力
⦁ 睡眠剝奪和其他健康問題
⦁ 沒有足夠的時間陪伴朋友家人和參與課外活動
        從學生的回答中發現他們認為完成作業只是為了拿到高分,並限制了他們尋找課業與社交生活的平衡,Pope建議出給孩子的功課背後都該有一個目的和相對的助益,才能真正有助於學習。
        總結來說,有一套被美國教育協會批准的標準­:「10分鐘原則」可以用來計算各年級建議的功課時間,專家認為每個晚上一個學生的功課時間不應超過10乘上年級數。如:一年級學生的功課時間不超過10分鐘、四年級學生的功課時間不超過40分鐘。以此類推,高中學生的功課時間最多不超過2個小時,且不建議出作業給幼稚園的學生。但這個公式只考慮了孩子完成作業的時間,也有學者認為作業性質及孩子完成作業所需的幫助等都會影響孩子學習的效果。
        這樣看來,適量的回家作業的確能提高學習成效,但過量的作業不只適得其反,更會在生活的各方面造成負面的影響,如何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又不讓他輸在起跑點呢?建議花點時間讓孩子培養思辨能力,了解每個作業能帶給他們什麼學習與成長,並利用10分鐘原則寫好作業,把剩下的時間還給遊樂場和溫馨的家庭時光吧!

認可就等於喜歡嗎?

圖/詳見聞末連結  文/心裡三 黃立鳳


2012Michel Hazanavicius的電影「藝術家」,獲得了100多個獎項,其中還包掛奧斯卡的最佳畫面獎,但其銷售總收入卻只等於 Ice Age: Continental Drift一個禮拜的收入。2015最佳專輯年度格萊美獎Beck's Morning Phase,在一年內賣出的2/3片專輯,卻與碧昂絲第一天銷售出的專輯數相等。為什麼獲獎的是第一項產品,但商業上成功的卻是另一項呢?

 Andrea Ordanini, Joseph Nunes Francesca Valsesia 在他們研究的文章What Wins Awards Is Not Always What I Buy曾說過:創意控制影響其真實性且因此而認識此產品(不喜歡的),在他們的論文中,他們使用了5項研究,包含生活及實驗室的數據,來證實他們的論點,其中產品包含音樂、食物和飲料。

首先我們介紹一下什麼是創意控制(Creative contorl),字面上來翻,對產品的控制程度,也就是對產品理解的有多少,就像是當我們面對不熟悉的異國料理,我們會先去查烹飪的過程,裡面有什麼原料,其他人吃起來的感受程度;或是當我們決定要不要看一部藝術性質的電影,我們會先去了解電影的創作背景、點評,而對這些資訊的理解程度,就是創意控制。

另一項研究指出當消費者熟悉一項產品的情況下,我們會讚嘆獎賞創意控制,但是卻更加信賴認可自己習慣的產品,因為消費者在決定他們對產品有多喜歡時,會更傾向專注在對這項產品曾經的體驗,忽略更多外圍信息,像是產品的製造細節。但是有一個例外,當我們不熟悉產品時,消費者會更多的依賴創意控制,在這種狀況下,創意控制就能影響到消費者的認可和喜好。

所以,對營銷人員而言,了解不同信息是如何(how)及何時(when)整合在一起成為消費者決策時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當然,購買行為時,對喜歡的產品是不是因為其類型屬於享樂的還需要探討,且更重要的是,產品的價值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最重要的因素。



社交網站是好是壞由你決定

                                                      文/心理三 何效勁

隨著科技的進步,瀏覽社交網站已經成為了大多數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生活習慣亦隨之而改變,無聊的時候看一下「臉書」,便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假如想跟朋友聊天或了解他的近況,透過社交網站就可以。因此,社交網站使人們能夠隨時隨地與他人進行交流、獲得各式各樣的資訊,而這麼方便的工具,除了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外,又會為人們帶來甚麼影響呢?
很多人都喜歡在社交網站上分享一些信息,有些是資訊性的內容,有些則是關於自己的近況。然而,過去的研究卻表示,當人們使用Facebook的時間越長,就越容易嫉妒其他人。
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因為人們在觀看別人分享的貼文時,會自然地與自己進行比較,從而產生嫉妒感。然而,在社交網站裡的分享信息與接受信息的過程中,還會衍生出各式各樣的影響,所以到底要如使用社交網站才能對自己產生好的影響呢?
有見及此,外國學者Moira BurkeRobert E. Kraut便針對Facebook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其研究的內容是透過分析實驗參與者的Facebook使用情況,以及透過自行填寫的問卷來了解當時的心理狀況,從而得出甚麼因素會產生良好的社交行為。實驗結果顯示,在Facebook裡與比較親密的對象進行交流,便能夠對自己產生好的影響。
當然,這種交流並不是簡單地講一聲「你好」就足夠,而是一些發自內心,有意義的對話。而與其他不算親密,平常溝通和互動的機會都很少的人來說,就算是用同樣的溝通方式,也不見得會有相同的效果。另外,研究結果顯示,不論彼此之間的關係是否親密,使用的回饋方式是透過按「讚」這種一鍵式的話,對溝通並沒有任何的幫助。
總而言之,社交網站對人的影響有好有壞,使用方法的不同,對自己、對他人所造成的影響也會不一樣。
資料來源: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cc4.12162/full
                    http://pansci.asia/archives/55982
圖片來源:https://a2ua.com/internet/internet-006.jpg


簡單小確幸,拉近兩人心

圖/詳見文末連結 文/心理三 陳珮琪

每對情侶一定都希望自己與另一半的關係能夠天長地久,那麼,如何維繫彼此的感情成了一個重要的課題。許多情侶們會在一年一度的情人節安排浪漫的約會,或在對方生日時送上大大的驚喜,希望藉由這些難得的回憶來拉住兩人的心。然而,想要天長地久其實不用那麼大費周章,日常中的小確幸也能讓另一半一直愛著你。
小確幸指的是日常生活中微小而確實的幸福感受,根據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薩拉.奧格蘿(Sara Algoe)教授的說法,她認為「感謝」就是一種能夠維繫感情的小確幸,情侶之間若有一方表達感謝,能使另一方覺得自己是一位很好的陪伴者。
在奧格蘿教授等人最近的研究中,請來47對伴侶,年齡介於2440歲且平均交往時間為五年。首先,將他們分為兩組,第一組伴侶被要求在談話中進行平凡瑣事的談論,第二組則是要在談話中向對方表達感謝,並將過程記錄下來。在接下來的三十天之中,每一對參與的伴侶被安排進行四到六次,內容相似的談話,之後請他們評估在這段對談中,另一半對自己的表達能多麼有共鳴。在這段時間內,每一位參與者也被要求在每晚填寫問卷來記錄當天關於伴侶關係的感受,問卷以語句引導的方式,請參與者用一到九分來表達他們的感受。三十天後,這些伴侶回到實驗室進行最後一次的觀察。
             透過分析先前的問卷結果與對話內容,研究者發現相較於只有進行日常瑣事對話的第一組參與者,在對話中表達感謝的第二組參與者認為他們與伴侶間的關係更加緊密且正向,也較能夠適應改變。
雖然研究顯示表達感謝能夠增進伴侶間的感情,但這樣的結果並不只在於表達感謝的行為,也關乎人們如何表達感謝。奧格蘿教授認為,表達感謝時很重要的一點是,伴侶雙方需要在溝通中獲得一致的訊息。
除了感謝之外,分享笑聲也能拉近兩人之間的距離。在奧格蘿教授等人的另一個研究中,邀請77對伴侶分享他們第一次遇見對方時的情形,並將過程記錄下來。回顧這些影片內容,並記錄每對伴侶同時笑的次數與個人笑的次數。結果發現,有越多次同時笑的伴侶,他們會擁有相互重疊的感受,越會認為自己與另一半是相似的,也越能感受到自己被另一半所支持。
藉由上述兩個研究,我們可以發現那些日常生活中常被忽略的小互動,其實也在兩人關係的維繫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以,想要和另一半白頭偕老的朋友們,除了相約一起吃飯、看電影之外,也別忘了平時相處時的一句感謝或一同歡笑。

資料來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6/02/160222144546.htm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zh/%E6%89%8B-%E7%88%B1-%E5%A4%AB%E5%A6%87-%E4%B8%80%E8%B5%B7-%E6%89%8B%E6%8C%87-%E4%BA%BA-%E5%AE%B6%E5%BA%AD-%E4%BA%BA%E7%B1%BB-%E6%A6%82%E5%BF%B5-%E5%B9%B4%E8%BD%BB-437968/

今天你「喀嚓」了嗎?教你如何幸福快樂

/心理三 黃意婷

「我喜歡自拍 不管在哪裡都行
    我喜歡自拍 就故意偷偷入鏡
    我喜歡自拍 如果很模糊重新
    就喜歡自拍 來一起自拍        -Miss Ko葛仲珊《自拍》

       「自拍」已成為一種很普遍的潮流,生活中處處可見。像是每天早上醒來滑個Facebook看到一堆自拍,中午吃飯發張自拍並打卡,下午無聊時發張自拍,即使圖文不符,晚上睡前發張美美的自拍並說:「晚安各位,啾咪」不管在哪裡,做什麼,就是要自拍!以上這樣的情況,相信曾經在自己或身邊的人的身上看到,我們可以說自拍已深深的融入我們的生活,成為生活中一個重要元素。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自拍。有些人覺得喜歡自拍的人很自戀,總是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而不是真實的自己很假,或者常常發自拍照卻寫一些無關緊要的文字令人想翻白眼。每個人看待自拍的感覺不同,沒有誰對誰錯。然而一篇近期刊登在Psychology of Well-Being》,來自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研究指出定期的自拍以及和朋友分享照片可幫助自己變成一個較幸福快樂的人。咦,到底如何使人快樂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研究者將實驗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期一週,使用研究者開發的應用程式記錄一天的情緒。一天有五項需要記錄(一項早上檢測、三項情緒檢測及一項晚上檢測)。此外,晚上檢測需簡短記錄一天中發生的重要事件或影響你情緒的事件。第二階段為期三週,使用另一個應用程式記錄一天的情緒外,還需每天拍一張照片。情緒需記錄「價向(負向-50到正向+50)」及「激起(不強烈-50到強烈+50)兩個向度。實驗參與者被隨機分成三組,一組被要求每天拍一張微笑的自拍,一組被要求每天拍一張讓自己感到快樂的照片,一組則被要求每天拍一張自認為會讓他人感到快樂的照片並分享給他人。共四週的實驗,而在這段時間他們就如同往常的生活,一樣持續的上學、上班或跟朋友聚會。

       結果發現三組在執行被指定的照片類型三週後都有增加正向的情緒,尤其透過微笑來自我表達(自拍)及那些拍讓自己與他人幸福快樂的照片。在實驗結束後的訪談中,有些執行自拍的實驗參與者報告自己變得更加有自信且經過這段時間可觀察到更自然的微笑;那些拍讓自己感到快樂的報告變得較會反思且很感謝那些讓他們感到快樂的事物;而那些拍讓他人感到快樂並分享出去的則報告變得較平靜,且與家人朋友的連結變得更強,還能減少壓力。

       因此,自拍其實也沒有那麼糟,只是另一種不同的自我表達方式。透過拍照,可以帶給我們正向的感覺,察覺到自我變化,記錄生活點滴,透過分享甚至可以增進與家人朋友的關係,帶給自己快樂,也帶給他人幸福。有何不可呢




好想買怎麼辦?快想像一下未來吧!

好想買怎麼辦?快想像一下未來吧!


圖/取自網路  文/心理三  黃舒珊
      你是否曾經因為依時的衝動而買下預期之外的商品?不管是擁有怎樣經濟能力的人,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面對美食、服裝、日常用品、甚至是奢侈品等來自四面八方各式各樣的誘惑,我們時常會在缺乏深思熟慮的狀況下,進行非必要性的消費,而這樣的行為勢必會造成我們花費過多的金錢,進而導致無法有足夠的儲蓄。也許有些人會認為只要有在工作賺錢,平常不存錢也沒關係,但是在現在的社會環境下,可能無法保證在我們退休之後,能夠有足夠的退休金去維持良好的退休生活,又或是當我們有緊急事件發生,臨時需要一大筆錢時,這些狀況都顯示了平時養成儲蓄習慣的重要性。然而當我們面對強烈的購買欲望時,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助我們抵抗亂花錢的衝動呢?或許可以去學習理財相關的課程,但這似乎又太慢了,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而有效的阻止我們的購買衝動嗎?
    為了瞭解是什麼影響了大眾消費以及儲蓄的行為與習慣,美國的學者Newcomb與他的同事進行了以下的研究:他們找來了超過700位的美國成年人,其中百分之五十七的男性,與百分之四十三的女性。這些實驗餐與者被要求回答一些有關於消費及儲蓄的理財行為和態度的問題,包括衝動、經濟能力與他們對於未來的想法。調查結果發現,高度的衝動與低劣的消費決策力有所關連,而研究者同時也發現,人們對於未來的想像方式與一個人的經濟能力,都會影響人們做出好的消費決定。更進一步的分析發現,當人們開始深思有關未來的事情時,對於購物的衝動反應也會因此而有所下降。
    而雖然經濟能力的確會影響我們的消費行為,但是當改變一個人的經濟能力不代表就改變了他對於理財的想法,還是可能會有錯誤的理財行為。而在心中詳細的構築有關於未來的想像,反而比較能夠抑制一些錯誤的、衝動性的花錢行為,進而使自己可以存下較多的錢。因此相較之下,想想未來是一個更有效的方法。所以下一次,當你又被非必要性的花費慾望所驅使,想要花錢時,趕快仔細的思考一下你的未來,相信能夠幫助你對抗那些衝動,存下那筆錢。

資料來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6/08/160804135859.htm
圖片來源:https://www.flickr.com/photos/manginwu/4141132078

今天吃的健康嗎?一切決定於你


/心理三 黃恩莉   /取自網路

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與筆者有相同的經驗,當吃完一頓大魚大肉之後,就會想去買一杯無糖綠茶,認為這樣就能夠去油解膩,順便可以達到體內營養均衡之效果。接下來換到下一個情境:若是吃家常便飯吃膩了,為了滿足口腹之慾,一行人就選擇到速食店或是夜市點最想吃的餐點或是小吃,告訴自己只要透過運動即可消除這些多餘的熱量,為自己找到一個完美的藉口。在購買那些可能高糖、高鹽、高脂肪的食物之前,你是否會留意你所挑選的食物有危害健康的疑慮,抑或者覺得其實無傷大雅,而這樣的購買行為背後其實有研究者透過調查得到一項結論。

根據某項美國研究指出,價錢或是有優惠折扣會影響消費者決定購買高熱量或是低熱量的食物。研究者利用兩年多的時間追蹤超過70家連鎖店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情報來源來自於眾多連鎖店的400家分店店長的調查報告。其中將觀察對象分為三大族群:第一類型是注重購買低糖、低鹽、低脂肪的食物,比較注重自己健康的消費者;第二類型則是沒有如同第一類型那麼積極購買低糖、低鹽、低脂肪食物的消費者,但還是會去選購相關商品;第三類型是對於是否購買高熱量食物較為無感的消費者,但並不代表不注重健康。

從研究結果來看,對於第一類傾向購買低糖、低鹽、低脂肪的食物的消費者之中,約有92%的人無論價錢多少都不會影響到他們購買健康食物的決定;第二類沒有積極偏好低糖、低鹽、低脂肪的食物的消費者,對於價錢高低相較於前者敏感,其中大約只有50%的人會選擇購買低糖、低鹽、低脂肪的食物;至於第三類型完全不在乎購買的食物是否為高熱量食物的消費者,對於價錢高低更為敏感,因此只會在乎價錢高低而選擇心中最想要的選擇,所以對於是否吃下垃圾食物比較不關心。

現在的大學生幾乎人人都是外食族,為了維護健康也要維護荷包,有時候想要飽餐一頓可能就得付出一筆開銷,若是店家可以參考這項研究結果去制定食物的價格以及熱量含量,如此一來,店家可以顧及自己賺錢的利益,而對於我們這些尚未出社會闖蕩的窮學生來說,在外求取溫飽也比較有保障。



想要減少進食不健康食物就來看看鏡子的魔力吧!

                                      圖/詳見文末連結 文/高醫心理三吳宛庭

飲食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大家都嚮往著健康人生,想要吃的更健康,但往往健康食物並不是那麼的美味而使其降低了吸引力。我們總是尋求更加美味的食物,但其大多都添加了許多不利於健康的成分,然而為了美味度大家還是會選擇相對不健康的食物,那如果有某種方法可以使不健康食物的美味度降低,我們是不是就可以減少進食不健康食物的量呢?

當你在逛街時無意間照到鏡子,你是否會停留下來注意自己的儀容,試著讓自己保持在最好狀態以達到大眾的標準。這簡單的一個動作卻有著重大的意義——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意即對自己的察覺,使自己保持在理想我的狀態。

來自中央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的亞米(Ata Jami)將以上兩點做個結合進行實驗,當進食不健康食物時能夠提高自我意識,是不是就能減少攝取量?實驗研究招募了185大學生,首先讓實驗參與者自行選擇健康食物(水果沙拉)或不健康食物(巧克力蛋糕),選擇完畢後將被帶入小房間並隨機安排成坐著面對鏡子或者被對鏡子的位置並給予選擇的食物,於事後填寫食物評估的問卷。此研究還加入了音樂這項元素作為誤導改變食品評估的因素且只告知一半的參與者音樂會影響情緒。結果顯示在沒有接受音樂資訊的組別,對於在鏡子前吃巧克力蛋糕的參與者表示其美味度降低了,水果沙拉則沒有分別。在有接受音樂資訊的組別下兩則皆無差異,這表示參與者將原本的不舒服感覺從食物美味度上轉移到音樂上。

研究顯示在鏡子前進食不健康食物會降低其美味程度,因為這會加強自我意識,導致自己察覺到現在所做的行為(吃不健康的食物)與大眾標準(吃健康食物)有所落差,而這落差會使人產生不舒服的感覺,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感覺我們就會歸因到食物或者其他因素上,認為是食物不美味或其他因素而造成不舒服狀態,而不是由於自己所做的行為與大眾標準不符所帶來的不舒服。對於健康食物而言,因為本身已經做出了符合大眾標準的行為,因此並不會改變其美味度。

基於我們有了自我意識的概念,當你下次走進快餐店時不妨找個有鏡子的位置坐下,可能會減少你對不健康食物的攝取量喔!同時我們也可以在家中的飯廳置入些鏡子為自己的健康好好把關吧!
參考資料:1.Healthy reflections: Mirrors can make unhealthy foods less tasty-ScienceDaily[December 17,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