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3日 星期四

欲擒故縱?約會提高確定感更有效!



『這禮拜六要不要一起去看電影?』
 「欸怎麼辦啦!那個男生約我出去了!」阿孫看著手機的訊息大叫。
 
「先不要答應啦,要保持點神祕感。」阿安老練地說道。
 
「想去就去啊,拒絕的話他會以為你對他沒興趣。」阿佐則持反面看法。

    與約會對象尚未確定關係之前,每一步都走得戰戰兢兢,究竟是要慢一點回覆他的訊息,保持一些神祕感呢?還是爽快的答應,表明自己的心意呢?有些人認為欲擒故縱才是王道,弔弔胃口又不給糖吃更能引起對方的興趣,有些人則覺得這樣容易被誤會,明明是喜歡對方的,搞到最後覺得心灰意冷,反而不想繼續猜測下去了。在這種關鍵時刻,到底該怎麼做才是對的呢?


 
以色列的心理學家找了單身、異性戀的50位男性和51位女性來研究回應的確定性是否會影響對對方的性渴望以及與對方再互動的意願,他們將每個人帶到一個小房間內,接著幫每位受試者拍照,並告訴他們照片會給另一位異性參加者看,讓他們相信是要與在另一個小房間的異性參加者在網路上聊天。但其實每位受試者都會與同一個實驗知情者聊天,而實驗者也會給所有受試者看同一張異性的照片,亦即所有男性都會看到同一張女性的照片,而所有女性也都會看到同一張男性的照片。之後,實驗者會告訴受試者可以傳最後一句話給他們的「聊天夥伴」,有一部分的人會得到較高確定性的回應,被告知「我在等你的消息」,另一部分會收到比較低確定性的反應,即沒有收到回信。

  
最後實驗者請受試者對聊天夥伴的性渴望與未來再互動的意願評分,一分是完全沒有,五分是非常想要。在兩個項目的研究結果上,聊天夥伴給予較高確定性的回應的分數皆高於低確定性的情況,顯示若給予潛在的約會夥伴較高的確定性,將更能引起他對你的性慾以及跟你互動的意願。研究者也表示,在回應不確定性較高的情況下,收到訊息的人會因為害怕受傷,或是不想承擔被拒絕的風險,因此啟動了自我防護,不想再與對方進行下一步,降低自己的慾望,也等於降低了自己受傷的可能性。其實就是在自己受傷之前,先把別人推開,這樣就不必承受被拒絕的痛苦。

  
一段剛開始的關係總是特別難經營,心情常常因為對方的一舉一動而起起伏伏,等待的每一刻都有無數個小劇場:這麼晚才回訊息,是不是不想理我?回的訊息這麼簡短,是不是不想繼續跟我聊了?看完這個實驗,今天晚上與約會對象聊天的時候,不訪試試給予更加肯定的答案,提供確定性更高的回覆,清楚表明自己的立場,便可以讓對方感到更安心,或許就能省去中間互相猜疑令人痛苦的過程啦~
 
/高醫心理三 鄭伊庭

參考資料:
Gurit E. Birnbaum, Yaniv Kanat-Maymon, Moran Mizrahi, Aya Barniv, Shir Nagar, Julia Govinden, Harry T. Reis. Are you into me? Uncertainty and sexual desire in online encounters and established relationship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8; 85: 372 DOI: 10.1016/j.chb.2018.04.023

1 則留言:

  1. 想請問受試者與實驗知情者有聊天的過程嗎?有的話有任何限制嗎?時間、句數等等。感覺聊的時間長短也會影響未來再互動的意願,所以很好奇實驗有沒有其他限制?
    感謝回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