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心的人別聽慢歌?
找朋友宣洩情緒不讓自己獨處?
大吃特吃、大買特買還是大睡特睡?
每個人都會有逃離負面情緒的方法,這些方式都是過去經驗的累積,這個有用、這個沒有用、這個有用、這個沒有用…,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獨有的小習慣。一篇發表在《幸福研究期刊》(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的研究,提供了小技巧,不僅能幫助我們與負面情緒說掰掰,還可以提升幸福感。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設計出12分鐘走路沉思的方式,也就是一邊走路一邊想事情,共有3種情境,以及1種中立情境。這項研究找來149位大學生,讓他們隨機執行其中一種情境,每個人都要沿著建築物走12分鐘並且依照指示進行,研究人員用問卷調查來比較經過不同方式的走路沉思後,大學生的幸福感、焦慮、壓力、同理心跟社會連結有沒有不同。走路沉思的方式描述如下:
慈愛情境(Loving-Kindness)
當你在走路時,請注意你所看到的人,嘗試認真地注視他們,
想著:「我希望這個人快樂」,同時也品味這句話的含意。
(由衷給予祝福)
相互連結情境(Interconnectedness)
當你在散步時,請注意你所看到的人,嘗試認真地注視他們,
想著你與他所有可能的連結。舉例來說,你看到的同學,
除了你跟他都是這裡的學生,你可能跟他一樣修了類似的課、
你可能跟他一樣有著一些壓力跟對未來的期待、
你可能曾經跟他吃過同一間餐廳…等等。
(盡可能與他產生連結)
向下社會比較情境(Downward
Social Comparison)
當你在散步時,請注意你所看到的人,嘗試認真地注視他們,
並想著所有你比他好的地方,你可能想說你的生活過得比他好,
或者你做起某些事來比他更得心應手…等等。
(沒錯,我就是比他好)
中立情境
當你在散步時,請注意你所看到的人,嘗試認真地注視他們,
仔細看他們的穿著,像是配色、衣服材質、整體造型的流行趨勢、
妝容、飾品配件...等等。
研究結果發現,執行慈愛情境的大學生最後比中立情境的人有比較低的憂鬱焦慮感,以及較高的幸福感、同理心,還有較高關懷和聯繫的感覺,也就是說有提升情緒跟社會連結的短期效果。而相互連結情境的大學生最後只比中立情境的人有較高的社會連結感覺;研究人員認為這項情境中的指令比其他兩項還要困難,所以在提升情緒上沒有效果是正常的。最後,向下社會比較情境的大學生最後不管在情緒還是社會連結都跟中立情境的人沒有什麼差別,這一個結果跌破了研究人員的眼鏡;他們推測,在12分鐘內要嘗試與他人比較,反而可能引發大學生的壓力以及較低的社會連結。
從以上結果可以知道,比起想著比別人好、想盡與他人相似的連結,真心誠意地祝福他人,才是提升情緒跟產生社會連結的最佳良藥,所以,難過、沮喪、傷心的時候,就別再糾結要聽慢歌還是快歌了吧!
文/廖思涵
圖/https://www.publicdomainpictures.net/en/view-image.php?image=132763&picture=ark-texture-impasto-color-swirl
參考資料/Gentile, D. A., Sweet,
D. M., & He, L. (2019). Caring for Others Cares for the Self: An
Experimental Test of Brief Downward Social Comparison, Loving-Kindness, and
Interconnectedness Contemplations.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doi:10.1007/s10902-019-00100-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