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6日 星期日

哪些人比較有防疫韌性?為什麼?

 

 華苑君


圖說:這是1919 年布里斯班流感大流行期間戴著口罩的婦女。
大疫病對於人類社會其實並不陌生,譬如歐洲人移民到美洲定居的期間,造成90%以上原住民因天花、痲疹或流感失去生命[3]。上圖是在20 世紀初最嚴重的大流感紀錄照[4],當時造成的生命損失甚至比世界大戰更多(圖片來源:https://www.rawpixel.com)
--------------------------------------------------------------------------------------------------------------------------------
面對COVID-19這種不知何時才能看到盡頭的健康風險時,哪些人可能比較有防疫的韌性或復原力?為什麼?譬如最近仍然有新的變種病毒OMICRON產生[5],提醒我們應該正視這個問題在人類社會中的意涵與影響力。
賓夕法尼亞大學傳播神經科學實驗室的最新研究發現,對生活目標感愈強的人,對於防疫的態度愈積極。這篇最新的心理科學新知,不僅提供一個比較具體的生活態度啟發,另外也打破了一些隱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刻板印象與迷思。

自從台灣在2020年1月底出現第一個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個案到今天,染疫人數已經有16,752人,死亡人數為848人,這些數字中的每一個人其實都代表了背後有一群摰愛的人必須歷經生離死別。所幸,透過宣導防疫措施,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之外,大部分的民眾已經瞭解保持社交距離能夠透過減少人際接觸來達到防範疫病傳染。然而,這些主要的防疫措施卻並非每個人都樂於接受並且參與。


以美國為例,為什麼民主先進似乎與保護民眾健康不能劃上等號?有些人會歸因是政治或意識型態[1] 或是有些人會認為年長者似乎比較不願意採取防疫措施。譬如便有外媒以自身感受提出類似的台灣新聞報導,還引發國內記者爭相引用[2]


賓州大學傳播神經科學實驗室透過正向心理科學,用證據來重新檢驗大流行中的一些悖論。研究在 COVID-19 全球爆發後不久(2020 年 4 月 4 日至 4 月 6 日)進行,透過亞馬遜的機械土耳其人(Amazon’s Mechanical Turk , MTurk) 招募了865 名參與者,留下有效的 517 名參與者,調查內容包括生活目標感、孤獨感、年齡組和對 COVID-19 保護的態度等主要變量,並且採用covid-19健康保護行為量表(十項保護行為)、情意感知量表進行分析。


研究發現,生活目標愈明確的人愈不那麼孤獨,愈強的目標感與愈積極地自發參與 COVID 保護行為意圖相關。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間,年長者比年輕人表現出更少的孤獨感,作者Kang博士及傳播神經科學實驗室主任Emily Falk認為,在當時疫病恐慌的脈絡氛圍中,這反映了年長者復原力或韌性的跡象[8]

圖說:人生目標使人擁有生命的意義感促使我們以行動來反映內在價值觀。因而,有人選擇自發性地參與防疫,因為這可能是對自我與他人最好的行動,或是有人選擇參與志願性組織的救助行動,因為幫助他人可能就是一種實現自我,如圖所紀錄的便是1918大流感期間紅十字會前往染疫家庭的扶助。(圖片來源:https://www.rawpixel.com/)

心理影響力的啟發與新的生活態度是這個研究所帶來的貢獻,因為人生目標或意義感是一種寶貴的心理資源,可以使人做出挽救生命的健康決策,以保護自己和周圍人的健康[7],譬如,更積極地參與防疫措施。在這裡,我們應該要特別注意以避免潛在的傷害。有些人確實具有比較強的韌性或復原力來因應逆境,但是, 對於可能比較脆弱的人而言,人生的艱難挑戰可能也凸顯了人的某些資源有限性,這時,人們的相互扶持便顯得可貴。


此外,儘管年長者的生理對於 COVID-19可能比較容易受感染,但是可能比較好的適應社會的急劇變化。然而,作者也提醒讀者,任何研究都可能存在它的限制。為此,該實驗室認為這個研究成果由於具有潛在價值,將接續著手未來研究,特別針對年長者進行更多的心理影響力的檢驗。台灣少子化已為世界最顯著的地區,高齡化提早到來的今天,特別是可能的新後疫時代已經來臨[6],這個研究結果確實值得令人重視及亟待後續華人實證研究的必要。


他山之石可供我們歸納出三個重要的概念與啟發,首先,人的心理可能同時存在積極正面與消極負面的情感,其次,有些積極正面心理資源扮演了削弱抵銷負面心理的角色,最後,還澄清了一些社會普遍存在的刻板印象與誤解。這使人反思,當我們在檢視媒體說法或學術研究結果時必須特別謹慎,因為即使是記者或學者也可能受到潛在的意識或刻板印象所影響。誠如諾貝爾經濟獎得主North便曾指出,有時既有的知識未必能夠充分解釋我們如何看待社會或制度變遷[9]


[圖說] 心理影響生活態度,可以使人做出既保護自己也保護身旁的人的健康決策。圖片來源:美國政府部門: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公共衛生圖片庫。





作者:華苑君(筆名)
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生




說明:


  1. Andersen, M. (2020). Early evidence on social distancing in response to COVID-19 in the United States. Available at SSRN 3569368.↩︎

  2. https://www.bloomberg.com/opinion/articles/2021-05-17/taiwan-loses-covid-innocence-with-partying-pilots-and-a-lion-king↩︎

  3. McNeill, W. H., & McNeill, W. (1998). Plagues and peoples. Anchor.↩︎

  4. photo:https://www.rawpixel.com↩︎

  5. https://www.who.int/news/item/28-11-2021-update-on-omicron↩︎

  6. http://www.ater.org.tw/journal/article/10-2/free/18.pdf; DOI: 10.6288/TJPH.202102_40(1).109115↩︎

  7. Csikszentmihalyi, M., & Csikzentmihaly, M. (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Vol. 1990). New York: Harper & Row.↩︎

  8. 相關科學新聞報導請見: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1/06/210616154257.htm;研究全文與數據完全公開,請見:https://academic.oup.com/gerontologist/article/61/6/878/6298550↩︎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1%93%E6%A0%BC%E6%8B%89%E6%96%AF%C2%B7%E8%AF%BA%E6%96%AF↩︎


1 則留言:

  1. 同學們建議:資料豐富,說明詳細;重點不明顯,詞彙運用較深,較不適合大眾閱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