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

自我控制:失敗為成功之母?不!!!成功才是成功的母親


自我控制:失敗為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的母親

 

/心理系三年級 陳琬云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阿……」教室傳來一陣慘叫,起因是老師提醒下周要考期中考。措手不及的同學們開始思考:為甚麼不早一點開始準備?為甚麼總是在臨時抱佛腳?為甚麼將上次慘痛的經驗放在心上了,這次卻還是重蹈覆轍?想必大家對於這樣的經驗並不陌生,其中我們最常用來自我控制的方法之一,就是不斷的提醒自己失敗為成功之母,要謹記失敗的教訓,絕對不要讓歷史重演。但為何我們還是經常失敗呢?難道真如哲學家黑格爾所說「人類從歷史上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永遠學不到教訓。」就讓我們跟著美國波士頓大學的教授尼克洛娃來一探究竟……

    尼克洛娃教授對於過去常識所認為的失敗為成功之母感到疑惑,他覺得對於自我控制而言成功才是成功的母親,也就是過去克服誘惑或是完成困難作業的成功經驗,比起失敗更能幫助我們達到下一次的自我控制。因此他設計了一系列的研究來探討:回想過去成功/失敗的經驗,對於當前自我控制的影響。

    在實驗一中他透過網路、校園招募343名參與者,將他們隨機分派到兩組。一組寫下成功克服誘惑的經驗,另一組則是克服誘惑失敗的經驗。並請他們評估自己回想此經驗難易程度。最後再請它們想像,在百貨公司看見想買很久的東西,但那個當下並沒有足夠的預算,請參與者評估願意負擔多少的貸款,並把此項目的多寡程度視為自我控制的程度。也就是說超支越多(負擔越多貸款)的自我控制程度越低,相反則反之。

     在實驗二中透過網路招募182名大學生,將他們隨機分派到兩組,與實驗一不同的是,請他們針對過去具有挑戰性的事件,一組請他們回想過去成功的經驗,一組則請他們回想失敗的經驗,並用回想的數量操弄簡易、困難的程度:簡單回想是2件,困難回想是10件。之後再請他們玩五個困難謎題,其中有四題可以解出,但有一題根本無解。利用他們投入無解謎題時間的長短,做為自我控制高低的判斷。也就是說如果願意奮鬥的越久,自我控制越高,相反則反之。

    實驗三則透過網路招募225名大學生,請他們做一個人格測驗,而實驗者在其中操弄一個項目,有些人被要求回想過去成功的事件,有些人則被要求回想失敗的事例。而被要求回想成功或是失敗的人中又再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是簡單回想(要求回想兩件),一組是困難回想(要求回想十件)。而在測驗結束之後隨機給正向/負向的關於人格測驗的結果。最後再請他們評估周末將花多少時間在讀書上,以及人格測驗的結果準確的程度。

     實驗的結果發現,回想成功經驗相較失敗經驗的自我控制較高。而在回想成功經驗裡,易於回想比起難以回想的人,自我控制程度也比較高。但回想的難易程度對回想失敗經驗完全沒有影響。支持了實驗者的假定,過去成功的經驗才是現在自我控制成功的關鍵。推翻過去常識所認為的失敗為成功之母,回憶過去失敗的經驗反而容易使我們陷入泥淖,使得自我控制的能力下降。所以阿……趕緊協助成功認祖歸宗:成功的母親不是失敗,成功就是成功的母親。




  參考圖片: http://s3-ap-southeast-1.amazonaws.com/pinkoi.magz/16eia_df/14205381577070.jpg

34 則留言:

  1. 琬云妳好:
    妳的開場白寫得好生動傳神XD應該不少人看了會心有戚戚焉(汗
    比較有趣的是,這次嘉呈分享的新知:失敗為成功之母,是真的
    我很努力地比對了兩篇文章的觀點,
    覺得非常的有趣XDD

    嘉呈的結論提到:
    這種大腦的歷程類似於遺憾的感覺。當我們在某個地方做錯了,我們會因此感到遺憾,那麼在未來如果又遇到相同的情境時,我們會記取教訓,進而改變自己的行為。

    琬云的結果提到:
    回想成功經驗相較失敗經驗的自我控制較高。而在回想成功經驗裡,易於回想比起難以回想的人,自我控制程度也比較高。但回想的難易程度對回想失敗經驗完全沒有影響。

    兩者好像在認知方面的處理有些不一樣,
    一個是大腦以是否有遺憾的感覺來記取教訓,
    一個是透過自我控制與回想的難易程度。
    不知道琬云對於這部分的不同,從題目就兩個人互相反駁XDD
    有甚麼樣的見解呢?
    想聽聽妳的分享:)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哇賽覺得槓上了XDDD

      不過兩者的研究內容真的不太一樣
      這篇是建立在以自我控制來看的前提之下 操弄回想成功或失敗經驗

      所以在標題有敘述前提的話 可能比較不會誤會
      這邊有下自我控制 所以想了一下其實覺得沒有互相反駁耶
      覺得是可以同時存在的觀點~因為本來就不是建立在同一個點上
      只是第一眼看到會覺得怎麼有兩個不同論調哈哈~~然後就驚嚇XD

      刪除
    2. xddd的確探討的方向不太一樣
      開始慶幸自己當初有加限定的標題
      要不然大家排山倒海的誤會會令人驚恐
      另外希望沒有驚嚇到你xddd

      刪除
    3. 謝謝芝安每次的用心觀看,以及給予許多意見。
      不過兩篇似乎本來的立論基礎或說探討的方向就不太一樣
      故結果相反也是可以接受的
      我的是特別針對自我回想成功經驗,使自我效能變高
      進而促進自我控制的部份
      嘉呈的針對的是腦的遺憾程度,進而記取教訓,改變行為

      刪除
  2. 看完嘉呈的文章,看到你的標題立馬被吸引按進來,
    然後看留言果然有人跟我一樣的感覺XD

    兩個對立的標題真的很有趣,
    好像研究者在打筆戰。

    不過,在看完整片文章後,
    只能說,人真的太有趣了,
    單一面向的研究得到的結論是不一樣的,
    如果綜合研究起來,人簡直就是一個超級矛盾的生物。

    回覆刪除
    回覆
    1. xdddddd矛盾的生物!!!
      其實也沒有筆仗啦!
      不同的觀點看不同的事情
      有不同的結果也不讓人意外
      不過也真的是超級剛好的啦!
      茫茫新知海中盡然可以撞到xd
      也謝謝你的認真觀看

      刪除
  3. 看到你的文章,馬上想到我們怎麼這麼剛好阿!
    剛好選到了互斥的結論!
    細看之後,才發現,
    應該是因為兩位學者對於成功與失敗的定義皆不一樣的關係,
    而且使用的方式也天差地遠。
    因此,即便得到的是互斥的結論,
    但兩者都有合理的解釋,是可以共存的。
    只能說,人生就是充滿一些矛盾,才會讓人覺得有趣阿!

    回覆刪除
    回覆
    1. xddddd真是何其有幸,竟然跟你挑了這麼像的文章
      也感謝你的文章提供了我不同的思考方向
      的確兩篇所說定義的成功與失敗截然不同
      因此即使是互斥的結果也是可以共生共存的

      刪除
  4. 琬云你好,我是芷煊
    你的第一段真的讓人很有共鳴阿XD
    看了這篇文章我滿想去研究「回想成功經驗」與「自我控制」之間是以什麼樣的機制串起來的。
    雖然一連串實驗做出了他們間的關係,不過他背後的運作機制感覺滿值得探討也滿有趣的。
    謝謝你的分享囉~

    回覆刪除
    回覆
    1. 應該是回想成功克服誘惑或是成功完成一件艱難的事情,會使的我們的自我效能感增加,進而導致自我控制提升!

      刪除
  5. 嗨琬云~~~~~~
    我覺得你寫的這篇文章很受用
    因為我經常回想失敗的經驗來警惕自己
    也真的很多次都再度失敗
    或許就是你寫的這篇研究的推論~~
    下一次我會改回想成功的經驗的:D

    回覆刪除
  6. 1.成功了,鬼話都可以變成神話;失敗了,神話都可以變成鬼話,這才是成功人士的成功秘密。
    如果我成功了,一切由我定義~
    2.science driect 真是一個好地方ㄝ@@
    3. H3 self-certainty的 中介效果,為啥你沒討論?

    4.又再用粗體字了 ==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篇是在探討自我控制成功抑或是失敗的策略
      雖說你說的也不無道理,但此篇是在研究大家共同的策略使用
      謝謝你的提醒,會再補強 self-certainty的 中介效果
      因習慣用標楷體,貼到這邊看起來就是粗體

      刪除
  7. ~~~~~~XD
    對於失敗是成功之母的定義或許古人并沒有像這麼多哦。
    我認為古人所要表達的是要我們在失敗中看清自己的不足,而不是要我們一直記住失敗的經驗啊XD哈哈~了解自己的不足,才能補強不足之處。~~~~~~~~

    回覆刪除
    回覆
    1. 補充一點:這篇文章還蠻有意思的哈哈

      刪除
    2. 哈哈哈...謝謝你的讚美,的確古人在探討的成功及失敗,並沒有那麼複雜,只是剛好拿來檢驗與套用罷了!的確,看到自己失敗會想要更努力。只是這篇文章應是特別針對自我控制的這個部份來探討

      刪除
  8. 嗨琬云~
    我覺得這篇很有趣!
    在看你的文章的時候不會有看不太懂的地方 在比較繁複的實驗步驟出現時都有仔細的解釋:)
    原來回想事情的成功與否和日後的自我控制有所關連
    讓我學到很多~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你的觀看,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刪除
  9. 琬云嗨~
    剛看完嘉呈的文章就馬上被你的標題吸引進來了
    本來以為是矛盾的兩個實驗
    沒想到只是剛好都是關於成功與失敗的研究
    人腦真的是個很奇妙的東西耶~
    不管是失敗或成功的經驗 都能有相對應的對應機制
    以前從沒想過回想成功的經驗其實對事情是有幫助的
    看完你這篇後學到很多呢^_^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你的認真觀看,希望大家對於兩篇各自有不同的領悟xd

      刪除
  10. 願意奮鬥的時間長短,怎麼直接與自我控制做判斷,有什麼依據嗎?時間長,自我控制就愈好? 
    小小的疑問而已,雖然文章提到3個實驗,但是不難懂又流暢,喜歡文末輕鬆地結尾XD

    回覆刪除
    回覆
    1. 解無解謎題的時間長短,是一般常用來測量自我控制的方法之一,原因是因為如果你比較有自我控制,你會堅持下去,而選擇用無解謎題的原因是,如果有解,看時間長短會比較像是看智力的部份,而無解的話就會比較像自我控制。

      刪除
  11. 櫻桃可可嗨~
    這篇文章標題真的是顛覆了萬古流傳的名言欸所以很吸引人XD
    看完後的確有注意到本篇比較把重點放在自我控制上,但是自我控制力低也許只是跟失敗有相關也不一定就注定失敗拉哈哈哈哈
    總之,你的文章提供了我另一個新的切入觀點跟想法~以後也要多多警惕自己!

    回覆刪除
    回覆
    1. 很高興讓你有所收穫xd,被名言吸引。的確我想要說明的是回想失敗的經驗,相較於成功,可能會降低自我控制。謝謝你的提醒。

      刪除
    2.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
  12. 琬云妳好❀(*´◡`*)❀ :
    覺得你的文章很有趣,也寫得非常生動呢~~~~~ィ(´∀`∩
    不過我有幾個疑惑,想問你對於第二個實驗的看法,就是認為在解題時間愈長便愈有自我控制,我自己的感覺是,好像必較像意志力拉~~~~跟堅持好像很接近~~~ 你覺得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你的讚美,的確喔,自我控制就是俗稱的意志力

      刪除
  13. 嗨,琬云,你書寫的方式很流暢有趣,很讚喔。

    閱讀後,我是這麼理解的:作者認為自我控制高的人比較容易成功—>自我控制是成功的關鍵(母親)—>回想成功經驗者的自我控制較高—>成功為成功之母—>成功要認祖歸宗!

    雖然和洪嘉呈的標題不同,不過似乎是因為兩位研究者對成功的定義不一樣呢,還好,不用打架了~XD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哈哈哈哈哈,謝謝你把書寫的脈絡抓得這麼清楚。

      刪除
  14. 關於實驗二我有一點小問題,若是他們經過思考後發現那一題是無解的後,不繼續思考的話時間長短是如何計算的啊?有點好奇

    回覆刪除
    回覆
    1. 在實驗的過程裡,有參入其他的可解習題,以混淆他們的視聽,所以基本上他們是先寫了幾題可解題,才會進入到不可解的部份,所以發現的可能性就較低。另外時間計算的部分,結束答題的時候就會按下一題,電腦就會自動進行時間計算。

      刪除
  15. 覺得實驗過程寫的很詳細讓人很容易明白呢
    只是字感覺有點小XDD(是我老花嗎哈哈哈

    回覆刪除
    回覆
    1. xdddddd抱歉,下次會改進,用的是12號字體。也謝謝你的讚美。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