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 星期四

越樂觀的人越笨!?


 樂觀常常是人們覺得非常好的一項特質,覺得越樂觀的人生活會過得越幸福、越能造就更好的生活,但樂觀真的是完全有益無損的特質嗎?其實不然,近期有研究發現,樂觀也有可能對生活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

巴斯大學的研究表明「過度樂觀」與「認知能力低」有關,包含了語言流暢性、流暢推理、數字推理和記憶力;而「認知能力高」的人通常較傾向「現實主義」以及「悲觀」

為什麼過度樂觀會導致認知能力低呢?

樂觀其中一個特點是會對未來抱持著良好的信念,預期還未發生的事情會往好的方向發展,這項特質可以使人對未來充滿希望、不會毫無目標;但當這些信念、期望太過不切實際時,反而會使人做出不利的決策,例如:在投資股票時,即使現在股票下跌,過度樂觀的人可能覺得它日後一定會再上漲,導致最後賠得血本無歸。

英國針對3600個家庭做的財務及樂觀研究中也表明——不切實際的樂觀財務預期會導致消費和債務水平過高,以及儲蓄不足。它還會導致過度創業和隨後的失敗。

如何讓自己的樂觀變得有益無害?

樂觀也被學者分成好幾個種類,其中天真樂觀、荒唐樂觀就與上述所說的一樣是種不切實際、較無益處的樂觀,因為幻想太美好而忽略了現實、忽略自己可以努力的部分;而功能性樂觀則會考慮現實、自己也進行努力,是種可以幫助人成長、生活過得更好的樂觀。

我們應該要培養對未來充滿希望的能力,但卻也要思考現實的狀況如何,自己也要對期盼的未來做出相應的努力、腳踏實地的做好每一件事,才能避免太過樂觀卻成為別人眼中的笨蛋喔!

 

109007012 周憶詩 正向心理學實務與實習

參考資料:https://www.sciencedaily.com/....../2023/11/231130113228.htm

2024年3月22日 星期五

壓力是挑戰還是威脅? 將影響罹患憂鬱症的風險!

(網路圖 / 攝影師:Keenan Constance)

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歷過,壓力排山倒海而來,沉重感讓你好疲憊,疲憊到難以負荷,甚至有些人因長期積累下來的壓力沒有處理,只是想擺脫它或是攻擊它,這就是一種將壓力視為威脅的關係,同時也會影響我們的健康。

英國巴斯大學一項研究,透過線上調查,探討395名體育競技人員的壓力評估與健康和幸福感,研究指出,反覆將壓力視為「威脅自己的敵人」,免疫系統會受到抑制,導致人更容易生病,以及幸福感降低,包含罹患憂鬱症等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也會更高!反之,當你能將壓力視為挑戰與磨練,能在過程中有更好的表現以及成長,對於幸福感以及健康都有正面的影響。

(網路圖 / 攝影師:Chris Peeters)

這項研究的主要指導教授Dr. Moore,希望這項研究結果,能幫助醫生們更能分辨出哪些人的健康問題,最大的原因是來自於他面對壓力的方式,他認為,那些傾向將壓力視為威脅的人,必須要學習「應對策略」,積極地看待他們所遇到的困難,並非將其視為「威脅」,而應該是「挑戰」!

巴斯大學這項研究的對象是一群體育競技人員,面對高壓的運動,「心理影響運動,再由運動影響心理」,抗壓性也是決勝的重要因素。而「將壓力視為是一種挑戰」的這樣心態,是可以刻意練習的!其中一種方式就是訓練自己的「樂觀解釋型態」。

 解釋型態分為永久性(permanence)、普遍性(pervasiveness)、個別性(personalization)

 舉例當一名體育競技員某次比賽成績不理想時,樂觀解釋型態為:

1.   這件事是「暫時的,非永久的」,我只是這次比賽成績不理想,並不是以後每次比賽都會這樣子!

2.   這件事是「特定的,非普遍的」,除了這次比賽之外,我其實很多場賽事都有取得過很不錯的成績!

3.   這件事是「外在的,非內在的」,比賽失常可能因為當天太熱了,場地也出了一些狀況,導致我這場比賽沒有發揮好。

把事情解釋為外在因素,並不是要把責任往外推,而是為了讓自己能夠調整心態,重新調適這件事情,不會因為單一失敗就否定自己。

當體育競技員在處理壓力上,能夠將它視為一種挑戰,甚至視為轉機,強大的心理素質也能成為他可以贏過對手的技能之一,對自身的健康以及幸福感也有正面的成長!

 


/高醫 正向心理學實務與實習 潘穎文


參考文獻: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4/02/240201121720.htm



2024年3月21日 星期四

社交媒體使用時間越長,幸福感越低?重點在於你的心態!




先生每天花一小時在社群媒體上,他習慣主動與人建立連結,與舊朋友維持更牢固的關係或建立新的人際關係。他相信社群媒體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工具,不僅擴展了他的人際網絡,還帶來實際的價值和機會。」

 

小姐先生每天花一小時在社群媒體上,習慣無意識的瀏覽朋友的內容,感覺自己失去對社群媒體的控制權,形成了強烈的依賴,甚至成癮。他認為自己沒能有效管理時間,感到情緒低落。」


T先生和 J小姐每天花同樣的一小時在社群媒體上,但卻對他們的生活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這可能是由於他們的心態(mindsets) 造成的。

心態(mindsets) ,指個人如何理解自己的經歷,對發生事件的主觀詮釋與建構。


怎樣的心態,更能預測心理健康? 


心理學家最新的研究揭露為什麼社群媒體對有些人來說有益,對有些人來說卻有害。研究發現心態可能比實際花費的時間,更能預測使用社群媒體對感知社會支持和心理困擾所帶來的影響。
 
研究請參與者完成社群媒體心態量表(SMMS) ,該量表主要包含兩個構念,分別是主動與被動的使用,例如 我是否控制了社群媒體,還是它在控制我?”。以及社群媒體對我來說有益或有害,例如社群媒體是改善溝通有益處的工具”,反之,則認為使用社群媒體是在浪費時間
 
研究發現,能夠主動控制社群的使用,並將社群視為有益的工具,與較少的憂鬱、焦慮和壓力、感知到更多社會支持,以及更高的生活滿意度有關。將社群媒體視為有益的工具,可以促進有意義的活動參與,產生較強的社會關係,同時減少心理困擾。反之,若將社群媒體視為有害且令人依賴無法控制的工具,則與更多的憂鬱、壓力和焦慮相關。

調整心態就能保持心理健康嗎? 


心態調節了社交媒體使用時間與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係。認為社交媒體有益的人,花費更多時間使用社交媒體時,能體驗到更高的生活滿意度。反之,認為社群媒體有害的人,花費更多時間使用社群媒體則幸福感下降。
 
當人們感知到自己使用社群媒體失去控制感時,花費更多時間在社交媒體上與更多的憂鬱、焦慮和壓力感相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當他們認為對社群媒體擁有主動的掌控權時,這種關聯並不顯著!
 
也就是說,社交媒體的使用時間越長,不一定與較低的心理健康相關,這受到心態的調節。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認為社群有益處的心態雖然與較少的心理痛苦相關,但也更傾向被動地使用社群媒體!

為什麼你比想像中使用社群媒體的時間還久?


研究比較參與者自我報告的社群媒體使用時間與手機銀幕實際紀錄的使用時間。結果發現,擁有主動心態的人在社交媒體上的花費時間會比覺得自己無法控制的人少。也就是說,認為自己被動使用社群媒體的人往往會高估他們在線上花費的時間。
 
此外,認為社群媒體有益的人傾向誇大社交媒體在他們在生活中的作用,因此會高估他們在社群媒體上花費的時間。反之,認為社群媒體有害的人可能會自我報告在社群媒體上花費的時間較少。

如何掌握社群媒體的控制權,提升主觀幸福感!


心態理論認為,即使兩個人花費相同的時間使用社群媒體,但若以不同的方式看待社群媒體的使用,就會獲得不同的體驗。
 
控制權與社群媒體價值的感知,對於心理健康至關重要。若將社交媒體視為是有益的,可能更有意義的使用它,注重社交連結、社會支持,資訊交流的機會,並更放鬆地使用。反之,被動地使用社群媒體,無意識的翻滑動態瀏覽朋友的內容,可能讓人感覺浪費時間。
 
練習有意識地使用社群媒體,追求有意義的社交目標,例如主動與朋友聊天、討論共同興趣,可以加強人際關係,促進個人與群體之間的聯繫,從而提升幸福感。 透過調整注意力的方式,來增進幸福感。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四/楊婷婷

參考文獻:

Angela Y Lee, Jeffrey T Hancock, Social media mindsets: a new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social media us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Volume 29, Issue 1, January 2024, zmad048, https://doi.org/10.1093/jcmc/zmad048

2024年3月20日 星期三

洗手除了清潔外還能提高樂觀程度?

        洗手,一個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動作,除了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疾病傳播,更是不少人的衛生習慣之一。從以前的簡單的「濕、搓、沖、捧、擦」到現在更為詳細的「內、外、夾、弓、大、立、腕」,處處都可以看出現代人對洗手這個動作的重視程度。但你知道嗎?洗手除了這些清潔上的功用外,更可以提高你的在失敗經驗後的樂觀程度喔!

(示意圖/達志影像)

  這可能有點難以想像,但其實在不少的宗教中都有類似的概念。例如天主教和基督教中的受洗就是將祝福過的水灑在信徒頭上或將頭浸入水中來象徵結束過去的罪惡,並與與耶穌一同迎向全新生命。又或者是西藏藏族的沐浴節時,族人會到河水中洗澡並以此來清洗自己的疾病和罪孽以獲得重生。這樣透過「用水清洗身體」來洗掉罪孽的抽象概念也被不少研究者透過實驗加以證明,其不僅可以清除身體上的污垢,更可以減輕當自己做出不道德行為後的所產生內疚感等負面情緒。

  既然已經知道清洗行為可以降低負面行為所遭成的內疚及愧疚等情緒,那是不是也能利用清洗行為來提高正向情緒呢?

  德國奧斯納布呂克大學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套實驗來了解洗手對失敗經驗後的樂觀程度以及對同一任務表現的影響。他首先設計了一套字謎測驗,每次測驗需要在5分鐘內完成並重新排列字母順序、串成名詞以盡可能解決更多的字謎(例如要將PEYTET重新組成PRETTY

        接下來他找來一群平均年齡為22歲的男性與女性並將他們分為三組,第一組跟第二組先參與一次字謎測驗並經歷失敗經驗(安排25個字謎但其中只有6個是可解的,因此失敗是不可避免的),在完成一次字謎測驗後將兩組分為有洗手和沒洗手組並請他們對下一次的字謎測驗所抱持樂觀程度進行評分後再進行一次無失敗經驗的字謎測驗。第三組則只要進行一次無失敗經驗的字謎測驗(25個字謎均可解),以呈現在沒有失敗經驗時的一般表現情形。

        結果發現,有洗手的參與者對在第二次字謎測驗能取得更好成績感到更樂觀,但實際上在第二次字謎測驗時(無失敗經驗)取得的答對數卻僅在一般標準,沒洗手組甚至還表現得比洗手組及一般標準還好!

 (實驗結果/文獻圖表一)

  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有兩個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第一個原因是雖然能透過洗手能洗去令人感到失望的失敗,但同時也洗去了在同一任務上再次努力的動機。第二個原因則是洗手的經驗影響了在第一次字謎測驗(有失敗經驗)中學到的問題解決策略,也就是影響到了所謂的「練習效果」,並導致了第二次無失敗經驗字謎測驗的成績沒有成長。


文/高醫心理三 邵喜

Reference

Kaspar, K. (2013). Washing One’s Hands After Failure Enhances Optimism but Hampers Future Performance.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4(1), 69–73.

https://doi.org/10.1177/1948550612443267

 

最新研究顯示,微笑為預見幸福之秘訣!!

       回想看看,你是否曾在心情沉悶的時候,剛好有朋友同事來跟你說說笑笑,甚至你們還笑成一團,然後你鬱悶的心情莫名就開朗起來;或心情苦悶時腦中轉換頻道,想到好笑的人、事或場景,心情一下就變好許多;或別人對你微笑時,溫暖和感動便會無聲地流淌在心。



    英國艾塞克斯大學
(University of Essex)心理學院Dr Sebastian Korb最新研究顯示,僅僅刹那間的微笑,就很有可能在我們面無表情的臉上看到幸福。即使一個短暫的微笑,也會讓我們臉部顯得更加快樂。在艾塞克斯大學的研究中,共有47人參與,該研究發表在《社會認知與情感神經科學》(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期刊上。

        這項開創性實驗使用電刺激引發微笑,靈感來自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所拍攝的著名照片。主要採用一種無痛電流短暫地操縱肌肉活動,使其造成一個短暫且讓人無法控制的微笑。研究方式主要呈現數位化頭像,要求受試者評估這些頭像看起來是開心或是悲傷。而在其中一半的試驗中,微笑肌肉在臉部開始被無痛電流激起。 

研究結果顯示持續500毫秒的微弱足以誘發對幸福的感知。此亦為臉部電流刺激首次被證明影響情緒之感知。此發現臉部肌肉透過進行控制、簡短且微弱的激發,可以在本來是面無表情獲甚至略帶悲傷的表情上創造出幸福的錯覺,為開創性的突破。 

Dr. Kob希望此研究可探討治療憂鬱症或影響表達的疾病等,未來也希望應用這項技術來探索面部情感辨識,尤其是對於已知在面部自發性模仿和情感辨識能力受損的帕金森病氏症及自閉症患者。 

另外根據在Psychological Bulletin發表的論文,微笑確實可以讓人感到更快樂。這篇論文由田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分校和德克薩斯農工大學(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xville and Texas A&M)的研究人員共同撰寫,研究了近50年的數據,測試臉部表情是否可以引導人們感受到與這些表情相關的情緒。 

Nicholas Coles(UT社會心理學博士生、論文的首席研究員)表示,傳統觀點是,如果我們微笑,我們就會感到更快樂;如果我們皺眉,我們的心情就會變得更加嚴肅。Nicholas Coles和他的團隊使用一種稱為後設分析(meta-analysis)的統計技術,綜合了138項研究的數據,這些研究對來自世界各地的11,000多名參與者進行了測試。根據後設分析的結果,臉部表情對情緒感受的影響較小。例如,微笑使人感覺更快樂,皺眉(scowling)使人感覺更憤怒,皺眉(frowning)使人感覺更悲傷。 

Nicholas Coles說,我們不認為人們可以透過微笑獲得幸福。但這些發現令人感到興奮,因為它們提供關於思想和身體如何交互作用以塑造有意識的情緒體驗的線索。關於這些臉部反饋效應,我們還有很多需要了解,但這項後設分析讓我們更接近一些了解情緒是如何運作的。 

        而南澳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突破性研究證實,只需動一動你的臉部肌肉產生微笑行為,便可以讓你的思維變得更加積極 

        南澳大學Dr Marmolejo-Ramos博士(首席研究員、人類和人工認知專家)表示,這項發現對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義。「當肌肉表示你很快樂時,你更有可能以積極的方式看待周圍的世界」。研究中發現,當你用力練習微笑時,會刺激杏仁核(大腦的情緒中心)釋放神經傳導物質,以鼓勵積極的情緒狀態。這對於心理健康來說,具有意義。如果我們能夠欺騙大腦將刺激視為「快樂」,那麼我們就有可能利用這種機制來幫助促進心理健康。 

        綜上所述,微笑不僅可以預見幸福,也可能幫助促進心理健康。是否你也聽過「假久了也成真」呢? 何不從現在開始,活在當下,嘗試讓微笑常在,感受幸福快樂的氛圍。

/高醫 正向心理學實務與實習 高淳雅

/網路圖

參考文獻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4/02/240220144340.htm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9/04/190412094728.htm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8/200813123608.htm

2024年3月19日 星期二

薪水越高真的越幸福嗎?

 薪水越高真的越幸福嗎?

心理三許茹茵

這個問題至今被很多老闆和工作者關注,科學界也有很多的研究想探討收入和幸福之間的關係,但至今仍爭吵不休。今天,讓我們來看看在薪水和幸福感之間最新的研究結果吧!

 

過去在薪水和幸福間的研究矛盾

        過去在2010年,普林斯頓大學的Daniel KahnemanAngus Deaton發表的研究中發現,隨著年收入的增加,日常幸福感也會提升,但在75,000美元以上後,幸福感就會趨於平穩,進入一個高原期(plateau)

相反,2021年賓夕法尼亞大學的Matthew Killingsworth的研究發現,幸福感隨著收入的增加而穩步提高,甚至在75,000美元以上仍然沒有出現平穩期的證據。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異呢?

       意見相左的KahnemanDeatonKillingsworth決定採取「對抗性合作」來找出研究差異的答案。



圖源:文章原論文

A2010年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結果

B2021年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結果

 

什麼是對抗性合作?

       這個概念是由Kahneman所提出的,將有不同意見的雙方和中立的第三方集合起來,希望解決異議雙方間的紛爭。所以持有不同意見的兩方的研究者將合作,並一起找出關於薪水和幸福感之間的祕密。

 

用對抗性合作模式再研究一次

       除了利用新的合作模式,Killingsworth, Kahneman, and Mellers在研究中又再加入了一個假設:世界上存在著幸福的大多數和不幸福的少數。

對於前者,也就是快樂常態分佈中的大多數人,他們推測,隨著收入增加,幸福感會不斷提高;對於後者,快樂常態分佈中靠左的極端值,隨著收入增加,幸福感也會提高,但只有在達到一定的收入閾值後,幸福感將不再增加。

為了測試這個新的假設,他們建立了一款叫「追蹤你的幸福(Track Your Happiness」的軟體並利用它蒐集相關數據。這個款軟體每天多次在隨機時刻問參與者一系列的問題,像是他們感覺如何、心情從「非常好」到「非常壞」的程度等等,進而得到「一個人的幸福感」和「平均收入」兩個變量之間的關係。

       研究結果發現,2010年裡的數據研究顯示的幸福感實際上是在特定「不幸福」的角度進行的,而不是在一般幸福的角度。

所以其實兩個研究並沒有相悖,當觀察2021年數據中不快樂的人群的幸福趨勢時,可以發現和2010年相同的結果:在一開始,幸福感會隨收入增加而急劇上升,但當財富累積到達一定程度時,幸福感不再上升反而是趨於平緩、穩定。

 

小結

        所以可以從文章中發現兩個重點:

1.     幸福感會不會隨著收入上升而不停地上升,取決於你原先的狀態幸不幸福,當你處在特定「不幸福」的階段時,薪水越高會讓幸福感先上升、再趨於平緩;幸福的大多數則不同,隨著薪水增加,幸福感也會不停地往上升,因此幸福感會不會隨著薪水增加而上升還需要考慮你原先所處在什麼樣的狀態。

 

2.     意見相反的研究者們,若能採取「對抗合作」的模式互相合作,可以在研究中獲得更多的發現,心理學界中需要更多對抗合作才能讓理論越辯越明。

這不只能用在研究,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在學校或是在職場,若能和意見不同的同學或同事合作,面對問題一定會有更突破的想法。

 

參考資料

1.    Matthew A. Killingsworth, Daniel Kahneman, Barbara Mellers. Income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A conflict resolved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3; 120 (10) DOI: 10.1073/pnas.2208661120

2.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3/03/230306163006.htm?fbclid=IwAR3crOKzV9CLhuviQHJFQuAoB8nxyhMH0nom0vE9rOi_jD7s13vvoM6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