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8日 星期五

不是不懂潛規則,大學生心中的處世價值





文:吳苡瑄 / 翁宗平 / 洪敏軒

                嘿,想像一下,今天的你是二十出頭的毛頭小子,被找去當某場報告發表會的評審,而在台上報告的...是你的摯友!然而,他的表現出乎意料的差......
                這時,主持人開口:「現在輪到講評時間,請我們的評審一一點評。」這時的你,想到兩種選擇,一、「變通」:在眾人面前讚美他的表現,事後再私底下告知缺點;二、「鄉愿」:不論公開、私底下,都選擇讚美,並且相信這是受社會大眾歡迎的回饋方式。如果是你,會怎麼選擇呢?你喜歡怎樣的「人情世故」?社會大眾喜歡的人情世故,又跟你一樣嗎?

                以上的狀況在人際互動中屢見不鮮。我們知道某人表現不好,但到底要讚美他?還是批評?要公開?抑或是私下再說?怎麼做才比較符合「人情世故」的規則?而這樣的「人情世故」是只有我喜歡的,還是受社會大眾喜愛的?
  在台灣,我們常聽到「年輕人不懂得人情世故」的說法,那麼我們是否想過,年輕人喜歡的「人情世故」,與他們所想像的「受社會大眾歡迎的人情世故」是否吻合呢?年輕人真的是因為歷練不足而不懂社會回應?還是其實年輕人心中有著截然不同的處世價值?台灣的張滿玲、鍾昆原、劉思怡對這個問題做了一個有趣的研究。

  研究者以台灣某大學153位學生為對象,分別將不同故事設計的問卷隨機發予作答。問卷中的故事背景是:一個大學生在報告的課堂上,明顯表現不佳,老師要求該大學生的知心好友給予回饋(回饋的場合可能是公開場合或私底下,回饋內容可能是讚揚或批評,所以總共會有四種不同情境的故事)。看完隨機拿到的故事內容,讓參與者就他個人喜歡及他認為社會歡迎的兩個角度來評價回饋者,結果發現,參與者個人喜歡私下批評甚於公開批評的回饋者,喜歡公開讚揚甚於私下讚揚的回饋者,因為較符合人情世故。但參與者認為不分場合一律讚揚的回饋者比起批評的回饋者是較受社會歡迎的人情世故。

                總結上述,可推出下列結果:大學生喜歡的人情世故是看場合說話的「變通」,但他們認為社會歡迎的人情世故則是一味說好話的「鄉愿」。可別小看這個研究結果!它告訴了我們:其實大學生也是懂得做人處世的道理的,只是他們個人喜歡的,和他們認為社會歡迎的人情世故,並不一樣。

                是很有趣的研究吧?然而因為實驗參與者皆為大學生,對社會歡迎的人情世故(鄉愿)的想法,可能只是大學生想像中的社會環境,而非真實的社會環境。大學生的想法可能是對的,但也可能是錯的!但可惜我們永遠也不知道真正受社會歡迎的人情世故是哪一種。然而,下次再說「年輕人不懂的人情世故」之前,或許我們可以想想:究竟你跟我認為的人情世故,是一樣的嗎?就好像華人社會跟西方社會認為的人情世故不同,即使在小小的台灣,因為世代年紀落差,接收到的資訊不同,世代文化也不同,那有沒有可能,「年輕人」與「年長者」就好比兩個擁有不同待人處事價值觀的小型社會呢?不論如何,在待人處事時,換個角度,站在對方立場思考,或許也是不錯的體驗與處世方法哦!

參考文獻:張滿玲、鍾昆原 、劉思怡(2012)。公堂揚善,暗室規過:個人喜歡和社會歡迎的人情世故。教育與心理研究,35(2),29-54。

圖片連結:https://www.google.com.tw/url?sa=i&rct=j&q=&esrc=s&source=images&cd=&cad=rja&uact=8&ved=0ahUKEwiotc-DneXJAhWixqYKHeVyA50QjRwIBw&url=http%3A%2F%2Fwww.201980.com%2Fzhupao80%2Fshuohua%2F10174.html&psig=AFQjCNG0LhxHPgOxTfftR6FU3oMEPffhww&ust=145052182355684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