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7日 星期四

你還在一個人運動嗎?

                                       
                                              圖/詳見文末連結    文/心理三  何依麗




                 點開臉書,關心朋友們最近的生活狀態已是你我每日的重要工作之一,而近期的慢跑或是運動成果分享更是十分鼓舞著每人心中的運動魂。不過你是否有類似以下狀況的經驗:看到好友的運動分享,決定重新規劃自己的運動生活,但是持續了幾天,怠惰的心再次發作?在運動過程中,持續精進自己的跑步路程是件值得驕傲的事,但是總是在快要突破紀錄的時候,放縱自己先休息一下,然後就轉身回到溫暖的家中?或許有很多類似的小劇場開始在你我心中逐一播映,但最終我們所得到的結果似乎都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怠惰或是輕言放棄,也沒有動力繼續突破自己。如果這些內容打動了想改變現狀的你,那就別再懷疑,趕快試試新的運動處方簽:找個運動夥伴!

                班奈與班度拉(Benight & Bandura)2004年根據他們的研究結果提出和重要他人的互動可以為人們帶來心理上的支持,同時對於行動規劃(action planning)等設定目標的能力與執行,也有明顯的影響,因為當我們和他人互動時,會比較願意和對方一同訂定計畫或是一起尋找目標。而人際互動在自我控制(self-regulation)、自我效能(self-efficacy)以及行動規劃(action planning)等能力,也有明顯的正相關影響。例如在達成目標的過程,可能會遇到困難,但是會比較不會輕言放棄,而是更加提升動機去面對和解決。同時也會提升自己完成任務的效率與活動參與的動機。

                不過,針對班奈與班度拉的研究,最主要是在探討運動與重要他人互動之間的關聯。但其實,社交關係並不單侷限在身邊熟識的人群。除了家人、伴侶與朋友等重要他人外,人們也有許多時間和機會去接觸到互不認識的人。對此,任教於英國亞伯丁大學(University of Aberdeen)的學者帕梅拉·拉科(Pamela Rackow)再次將人際互動與運動做連結,而這次的實驗設計主要是探討和不認識的人互動,是否也可以產生類似上述的研究結果,同時觀察關於自我控制、自我效能或是行動規畫等能力,是否可以在運動量的維持與適應性產生效果。

                學者拉科利用線上填答問卷進行實驗,接著找來一群人作為實驗參與者,並將這些人隨機分派到兩組。參加這項實驗的所有人,都必須在接下來的8個禮拜中進行規律運動,並且定時將運動的項目與內容以及運動量等資訊記錄在線上問卷中,以便研究者們觀察每人的運動量改變。而此兩組之差別在於,一組的人必須找一位不認識的新運動夥伴一起運動(在此稱為新夥伴組),而另一組則必須自己一人進行規律運動(在此稱為一人組)。針對新夥伴組,拉科認為,新夥伴的參與可以視為一種人際互動關係,因此可能可以提供人際互動所產生的心理支持。於是他將新夥伴組再細分成二種,分別為情感型支持(emotional support)組與工具型支持(instrumental support)組。情感型支持組的新夥伴除了會和成員一起運動外,在過程中也會互相鼓勵或是讚美彼此;而工具型支持組的新夥伴則是單純與成員一起運動,但在過程中並沒有任何的鼓勵或是聊天互動。

                研究結果顯示,新運動夥伴組的人,其運動量的維持與適應性在8週的實驗期間,有明顯提升。而針對當中的情感型與工具型支持組的調查結果,發現如果和互相鼓勵的新夥伴(即情感性支持組)一起運動,比和單純運動的新夥伴(即工具型支持組)更能讓人能提高自己的運動量。同時,研究結果也顯示出,情感性支持組的人,其實驗結果和過去的研究類似,即與他人互動所帶來的心理支持,讓人們的自我控制、自我效能與行動計劃的能力有明顯的改變。相反地,工具型支持組的人,其自我控制、自我效能與行動計畫的能力則與實驗一開始的能力差不多,沒有明顯提升。獨自運動的一人組成員,他們的運動量沒有明顯的改變,而針對上述所提的人際互動關係所帶來的三項影響指標,其結果也沒有明顯改善與提升。

                看完上述的所有內容,可以推論,不管是重要他人或是新產生的人際互動關係,都可以為人們帶來人際互動所產生的心理支持。而在人際互動中,情感性支持對於人們的自我效能、自我控制與行動計畫的能力更有明顯的影響力。再者,人際關係也讓人們有機會可以維持與增加其運動量以及運動的適應性。在過去,我們可能常常在一人獨自運動時,容易放棄目標甚至在運動的維持與調適中,無法更加進度或是逐漸退步。但如果你想改善這一切,不用懷疑,趕快來試試看新的運動處方籤:找個運動夥伴,一起提高運動量吧!



圖片來源:https://static.pexels.com/photos/29578/pexels-photo.jpg
資料來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6/10/161004081548.htm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5854295
 文獻出處:
Benight, C. C., & Bandura, A. (2004).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posttraumatic recovery: The                                                                   role of perceived self-efficacy.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42(10), 1129-1148.
                                     Courneya, K. S., Keats, M. R., & Turner, A. R. (2000). Physical exercis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cancer patients following high dose chemotherapy and autologous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PsychoOncology, 9(2), 127-136.
                                    Rackow, P., Scholz, U., & Hornung, R. (2015). Re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exercising: An                                                                           intervention study to test the enabling hypothesis. 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0(4), 763-77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