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5日 星期日

單身 ≠不夠好! 一起來了解單身優勢




 每個人的一生之中,一定都會經歷過單身的時光。

      由於經濟、社會文化、個人價值觀的變遷等等因素,單身人口日益增加。根據內政部2017年的統計,台灣20歲以上至40歲以下的適婚人口中,高達440萬人未婚,佔全台灣總人口數近兩成。當我們為單身狀態時,可能都曾被身旁的人詢問以下類似的問題:「你談戀愛了沒」、「你想要幾歲結婚、生小孩?」或是「要不要我幫你介紹對象啊?」等等。彷彿有伴侶是必須的,而單身只是一個人生的過渡期。然而,單身意味著正處在一個不夠好的狀態嗎?

      2016年,在美國心理學會第124屆年會上,心理學家Bella DePaulo博士發表演說,她說道:「當我們全神關注於寂寞的危險,可能因此掩蓋、模糊了孤獨的深遠好處。」Spielmann等人(2013)的研究也發現:「人們對單身的恐懼會真切的影響我們的行為和選擇,如『口頭上講究,行為上將就』,降低自己擇偶的標準,把更多人列為潛在的發展對象。」DePaulo博士回顧許多過往的相關研究,她發現多數的研究並沒有深入了解單身人士,而是將他們作為對照組來了解已婚人士及與婚姻相關的議題。她認為該是時候更準確地描繪單身人士和單身生活,認識單身族群的優勢。

      單身時,我們能將更多的心力與時間投注於「自我探索與發展」上,學習著如何更好的照顧自己、與自己相處,進一步沉澱與成長。關注單身人士的研究中,揭示了關於「充實的單身生活」的發現。例如:在比較單身人士和已婚人士的研究中,發現單身人士具有更高的自我意識,他們更有可能經驗到「個人的持續成長與自我發展的感覺」。單身人士比已婚人士更重視有意義的工作。另一項了解終身單身人士的研究也發現,「自給自足」對單身人士是有益的,他們越自給自足,就越不可能經歷到負面情緒。DePaulo博士表示:「對於已婚人士來說,此情況恰恰相反。結婚可能使人變得孤立。」有一項研究也發現,單身人士與父母親、兄弟姐妹、朋友、鄰居和同事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綜合眾多研究的結果可以發現,單身人士可能比已婚人士擁有更豐富的社交生活與心理層面的成長。

      DePaulo博士並沒有聲稱單身狀態比已婚狀態更好。她表示:「美好的生活並沒有一個標準的藍圖。重要的並不是其他人正在做什麼,或其他人認為我們應該做什麼,而是我們能否找到適合的地方、空間及人際圈,擁有好的生活。」


 /高醫心理碩一   蕓甄

圖/https://www.popdaily.com.tw/article/3852?fbclid=IwAR1cBjRffSZ0kJt4-NzoGXk59y5QezJ4zc9tqy6ks-TAYlErG8-EajgmGgc


參考資料/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6, August 5). Psychologist reveals science behind a fulfilling single life: Single people have richer social lives, more psychological growth than married people. ScienceDaily. Retrieved November 25, 2018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6/08/160805230104.htm

是臉書還是臉輸?是IG還是哀居?研究證實:社群軟體讓你更加憂鬱孤寂


雖然有關社群軟體導致人們心情低落,甚至是提高自殺可能性的說法早已流傳多時,但這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卻始終沒有被實驗證明。

而最近賓州大學的研究,以實驗數據證實社群軟體的確與主觀幸福感下降有明確關係,此份研究成果也將由心理學家Hunt博士發表在十二月的《社會暨臨床心理學期刊上》。

Hunt博士表示他們的研究相較於以往的研究更加嚴謹與實際,畢竟在以往的研究中,對於受試者有許多不合理的要求,例如要求受試者會被要求完全不使用社群軟體,或是只能在實驗室當中工作少於一小時的時間,這些要求都與實際的生活方式相違背

而在Hunt博士帶領的實驗中,一開始先要求1431822歲的大學生,在研究開始前完成一份問卷,並以此來了解他們的心情與主觀幸福感的狀況

此外,他受試者被要求提供其手機軟體電量暨時間截圖,以供實驗者理解他們社群軟體的使用狀況接下來受試者會被隨機分配到實驗組與對照組:對照組維持原先社群軟體使用的習慣;實驗組每天可以個別花10分鐘使用FacebookSnapchat以及Instagram

在接下來三周的時間當中,每周受試者回傳截圖,而這些資料由Hunt博士以七個面向來分析,其中包含害怕失敗(fear of missing out焦慮、憂鬱以及孤寂。

而實驗結果也的確顯示,減少社群軟體使用時間使憂鬱與孤危感明顯減少,Hunt博士也認為最起碼減少社群軟體使用時間是有害無益

回顧過往文獻,Hunt博士解釋到:「當你看到Instagram上其他人的po文時,你很容易以為大家都過得很好

雖然此研究並未提出最佳使用時間,以及約會交友軟體在內的其他社群軟體是否會造成相同的效應,但Hunt博士的研究的確在提醒大家減少使用社群軟體,增加與人實際互動以減緩憂鬱孤寂的作用上,有點醒的效果

文/中山外文碩二 黃中泰 

參考資料:
Melissa G. Hunt, Rachel Marx, Courtney Lipson, and Jordyn Young (2018). No More FOMO: Limiting Social Media Decreases Loneliness and Depression.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e-View Ahead of Print.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018, November 8). Social media use increases depression and loneliness, study finds. Science Daily. Retrieved November 25, 2018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11/181108164316.htm

2018年11月18日 星期日

腦中風防範的催化劑-樂觀

人人都不希望是自己!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2018) 報導指出:臺北市立關渡醫院陳昌明院長強調,只要保有良好生活習慣與健康管理,瞭解自己中風的危險因子、掌握好自己中風發生機轉,規則服藥、定期追蹤,「80%的中風」都是可以預防的!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全民健康保險醫療品質資訊公開網(2018) 報導指出:依據衛生福利部104年十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3位,平均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統計結果也顯示60-79歲是中風發生率最高的年齡層(40.7、48.5/每10萬人)。

腦中風是一種急症,若不即時接受適當有效治療,將造成中至重度殘障的後遺症,生活無法自理,需要他人協助才能完成基本的日常生活,例如吃飯、穿衣、洗澡、走路等。後續頻繁的就醫也造成照顧者及家庭經濟沈重的負擔,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如此令人震驚的事實,為何我們的防範卻如此漫不經心?

美國心臟協會雜誌(2011) 報導指出:之前的研究已發現樂觀的態度,與促進心臟健康和增強免疫功能以及其他積極的保健效果有關。而這是第一次發現到中風與樂觀之間的相關性。

在一個全國抽樣6, 044名50歲以上的成年人,將他們用總分16分的樂觀測驗來評分後,再追蹤超過2年的研究中,發現每增加1分,急性中風的風險能降低9%。

密西根大學的研究者(同時也是臨床心理博士生) Eric Kim指出:「從研究中顯示,能期待生活中更美好的人,他會積極地採取措施來促進健康維護!」「在2年的追蹤中,樂觀似乎對中風造成迅速的影響。」 

他解釋說,樂觀的保護作用,可能是它促進了人的保健行為,如服用維生素、選擇健康的飲食和運動等。也有其它的研究證明正向思考,也對生理上產生了好的影響。 

這些研究成果,雖說是其它國家的在地研究,但也對我國這麼高的中風發生率提供了很大的參考價值。 

心理學家Seligman,在多年「習得的無助」研究中發現,樂觀是可以學習的!樂觀不是僅受到天生基因所限制的!

所以光知道腦中風的風險,不一定讓我們有保健的行動,若我們能學會樂觀的態度來看待這件事,才能促進或持續產生保健的效果喔!

我們一塊來學習樂觀吧!

 文/高醫心理碩一 林培雄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2018) 。國人十大死因第4位-「中風」 自我健康管理 80%可以預防。2018年11月11日,取自http://www.redcross.org.tw/mobile/home1_view.jsp?dataserno=201804230001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全民健康保險醫療品質資訊公開網(2018)。認識腦中風。 2018年11月11日,取自https://www1.nhi.gov.tw/mqinfo/Content.aspx?List=1&Type=Strok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11, July 22). Optimism associated with lower risk of having stroke. ScienceDaily. Retrieved October 31, 2018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1/07/110721163025.htm

2018年11月12日 星期一

【正心專】親子和樂 必先同「樂」


 
王老先生有塊地 依呀依呀喲喲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跑得快

        回想有多少耳熟能詳的兒歌,是爸爸媽媽在你小時候,拗不過你率真的要求,一遍又一遍的唱給你聽,甚至是一塊兒大合唱呢?絕對想不到這麼簡單日常的親子活動,可能正是造就你們當今親子關係好壞的一大原因!
   
        Wallace and Harwood (2018)在這議題中研究了關於兒童至青少年期間,親子音樂活動的經驗,對於日後親子關係是否有明顯影響。該研究蒐集了157位平均為21歲的年輕人,他們回憶兒時與父母一起聽音樂、參加音樂會或者是演奏樂器等活動的經歷。
   
        整理了這些資料,研究者控制了成長過程中其他可能影響的因素,確定了同」有此獨特效果。 對於兒童來說,音樂活動相當普遍,唱著搖籃曲、童謠。 Harwood表示對於青少年來說,卻不常有這種機會,若在青少年期間有此經驗,它的效果則會特別明顯高於兒童期。

        而究竟為什麼如此神奇呢?他們也提出了兩個可能原因,分別是提升了人際協調和同理心。

一、人際協調當人們一起聽音樂或者演奏時,會產生同步的現象,雙方會藉由音樂產生共鳴,進而發生些共同行為,比如歌聽著聽著,大家便不由自主地引亢高歌、手舞足蹈起來,活脫脫像是個家庭演唱會似的。

二、同理心:許多研究也指出,能透過音樂喚起情緒,甚至是同理以及同情心。更不用多提此效果了,否則情歌怎麼會如此觸動人心呢

        綜上述所提,我們可以知道親子共同進行音樂活動,尤其使青少年期間,能有效提升親子間的人際品質,而很大的原因認為是互動中提升了雙方的人際協調以及同理心。這項結果也可以解讀為,同」不一定要正式的玩音樂,單單共賞音樂便能夠有效果,更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在進行其他親子活動時,能積極的參與和互動,才是這提升親子關係品質的關鍵

        因此,當輪到我們為人父母,苦惱及不解孩子的叛逆時,先試著與他們」吧


/高醫心理碩一 楊鼎宇

參考文獻

Wallace, S. D., & Harwood, J. (2018). Associations Between Shared Musical Engagement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al Quality: The Mediating Roles of Interpersonal Coordination and Empathy. Journal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18(3), 202-216. doi:10.1080/15267431.2018.1466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