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8日 星期四


【正心】面對年邁的父母,我們如何讓爸媽老得很年輕

                   

台灣長者比例持續提升,且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關於長者的相關課題日漸增多,但是在台灣許多長者對於老年生活和安養院抱持負面態度。然而在地球另一端的荷蘭,當我們走進這裡的高齡住宅Habion,卻可以看到這裡的爺爺奶奶都很獨立,臉上天天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在這裡,他們可以自行下廚,並邀請鄰居一起用餐,或是前往美容室、圖書館,甚至可以在這裡重拾以前的木工或裁縫技術等。然而,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感覺自己更幸福,甚至更年輕了呢?

針對這個現象,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Shevaun Neuper進行了一項研究調查。他們尋找到1166090長者和1071836歲年輕人,並請他們進行連續八天的每日調查,調查內容包括他們的日常壓力、身體健康、對日常生活的控制感以及他們感覺自己的年齡有多大。

他們的研究結果出乎意料,發現無論壓力或健康問題如何,當長者感覺自己對日常生活有更多的控制權時,他們便會覺得自己比實際年齡更年輕。然而,在年輕人身上卻沒有這個現象,反而是壓力和健康方面的問題會讓年輕人感到自己比實際年齡更老。

因此,我們可以協助長者採取一些措施來改善他們日常生活中的控制感,讓他們能夠自行決定自己的生活,保持一定的自主意識。而如何讓長者而走出孤獨,進而重新規畫自己的新人生,將成為台灣社會播切需要面對的課題。



文/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碩 蔡佳伶


圖/https://is.gd/BAcvu9

參考資料/Bellingtier, J. A., & Neupert, S. D. (2019). Feeling Young and in Control: Daily Control Beliefs Are Associated With Younger Subjective Ages.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DOI: 10.1093/geronb/gbz015


【正心】一段感謝的話語,帶來滿滿正能量?


「謝謝妳!!讓我搞懂了煩惱我超久的數學!」

「好在有你幫忙!不然我真不知道我該怎麼搬這些東西。」

「媽媽,謝謝妳每天總是煮我們最喜歡的飯菜給我和爸爸!」

        感謝,可以很簡單,但卻也比想像中的困難。表達感謝,不只為接受感謝的人,同時也能為述說感謝之情的人帶來正向的影響,而感謝的話語往往只需要短短的一句話就好,但也就是因為只是短短的一句話,讓表達者認為這微不足道,對方也會因為自己這不常見的舉動而感到不適,因而不願去付諸實行。

        表達者往往低估了感謝能對接受感謝的人帶來多大的驚喜以及正面影響,更大大的高估接受者的尷尬情緒,這些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所產生的偏見。除了表達者外,接受者也對表達感謝這事件有很大的影響力,研究中也做了四種實驗去探討表達者與接受者兩者對於感謝的人與想法,以及感謝之間有怎麼樣的交互影響。


自我中心的偏見:
        接受者對於突然收到感謝以及感謝的內容有著比表達者的預期還要高的驚喜感,同時尷尬感也並無表達者所設想的那麼高。

表達感謝的效果:
        無論是向何人表達感謝之意,表達者的正向情緒都明顯高於正常情況下,且在表達感謝後的效果高於表達的當下,光是感謝本身,就能給與表達者相當大的回饋。

表達者會因他人的態度而產生錯覺:
        如果接受感謝的人本身就抱持正向態度,則表達者就會預測會有好的正向結果,也會預期他有很高的驚喜度,自己也會有較正向的影響,反之亦然,然而事實上則是兩者都會有很好的正面影響,不會因他人原有態度而減少正向影響。


       表達感激能夠給予雙方相當強的正向影響,整個研究也顯示出表達感謝完全是利大於弊,並不會有大量的尷尬,表達者以及接受者雙方的相處模式以及態度也鮮少對感謝這行為所帶來的影響。若是還抱持著猶豫的話,不訪踏出第一步,做出實質的行動吧!!

文/高醫心理三林一守

文獻來源:Amit Kumar, Nicholas Epley. Undervaluing Gratitude: Expressers Misunderstand the Consequences of Showing Appreciation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8; 095679761877250 DOI: 10.1177/0956797618772506

2019年4月15日 星期一

【正心】考試週覺得壓力山大?不妨來正念放鬆一下



「小美,怎麼幾天不見,你就這麼面容憔悴,眼睛裡都佈滿了紅血絲啊」
「唉...还不是因为期中考,我這週有十科要考耶」
「啊,真假的,你們係怎麼這麼誇張?!」
「別提了,我現在整天都在熬夜讀書,而且焦慮到都睡不著,都快瘋掉了」
「我最近刚好有听说一種叫做正念的舒壓方法,感覺可以幫到你,要不要一起來試試看呢?」

大學生活中我們總是被考試和報告包圍,加上一些生活的瑣碎,就可能讓我們陷入焦慮的漩渦。有沒有什麼能排解這些壓力,又不用花費太多寶貴時間的方法呢?近日的這篇有關正念的研究或許可以提供給你一個不錯的選擇!

什麼是「正念」呢?

正念(mindfulness)指的是專注當下自己正在做的事,保持一種不批判的態度,對自己當下的身體和想法進行自我覺察。

已經有很多研究證實,正念練習對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益處,不僅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的生理狀況,也可以減少我們對苦痛的感受。時常進行正念練習可以幫助我們發展出相應的機制來面對焦慮、憂鬱等負向情緒,以更好的因應壓力情景。

目前最為大眾所知的便是美國喬.卡巴金博士(Jon Kabat-Zinn, Ph.D.)所設計的正念減壓課程(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為期八週的團體正念課程,通過引导參與者進行正念練習,來協助他們學會應對壓力、疾病和痛苦。

但是對於大學生來說,很少有人願意空出八週的時間來進行正念課程,是否有更方便有效的方法呢?羅伯斯大學醫學院( Rutgers Robert Wood Johnson Medical School)的研究者們想知道短時間的正念練習是否也可以達到緩解壓力和焦慮的效果,於是找來了41位醫學生,將他們隨機分派在兩組進行實驗。

其中一組為正念入門課程組,而另一组為正念完整課程組,也就是會進行完整的正念減壓課程(MBSR)。兩組的成員都會參與正念入門課程,這是一次為期兩小時的課程,由受專業訓練的正念老師進行。老師會先教授一些有關正念的科學知識,然後引导參與者進行坐姿冥想、步行冥想和有意識的瑜伽。
正念完整課程組的成員在完成入門課程後,還要在接下來的八週裡,每天進行1.5小時的正念課程,主要內容也是以坐姿冥想和步行冥想。除了課程之外,完整課程組的成員也會被要求每天在家裡自行進行正念練習。
課程結束後,研究者會請兩組參與者填寫五方面正念問卷(FFMQ)、感知壓力量表(PSS)和憂鬱症個人健康問卷(PHQ-8)等量表,來評估參與者的壓力的指數。

研究結果發現,入門課程在緩解參與者的焦慮、紓解壓力的效果上,與完整的MBSR課程一樣有效。相比之下,進行完整課程的參與者會更熟悉正念的流程,也更願意將正念練習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可以看出雖然八週的完整課程具有積極的教育效果,但是簡短的正念入門課程是更加有效也更容易推廣的方式。入門課程可以讓學生們更容易地開始練習正念,並體會它帶給自身的益處。雖然有關正念的專業知識需要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培養,但是基本的正念指令其實非常簡單,可以在入門課程裡就讓參與者充分理解,並可以在生活中自行運用。

讓我們一起開始正念練習吧!只用短短的兩小時就能讓你不再壓力山大,更有效率的進行學習~









文/高醫 心理三 楊曉雪

參考文獻/
  1. Periel Shapiro, Robert Lebeau, Anthony Tobia. Mindfulness Meditation for Medical Students: a Student-Led Initiative to Expose Medical Students to Mindfulness PracticesMedical Science Educator, 2019; DOI: 10.1007/s40670-019-00708-2

2019年4月13日 星期六

[正心] 在學海中掙扎的孩子有高的憂鬱風險!?



「嗚嗚嗚~怎麼辦?我又不會寫數學了,為什麼數學這麼難?我寫不完不想去學校了
「那要不要打電話問問看同學怎麼寫?」
「我不要~同學會笑我怎麼那麼笨
   
                 相信每個人在求學的階段中或多或少都曾在學業上遭遇挫折最近有項研究發現在學業上經歷失落的孩子有較高的憂鬱風險且他們比較不會受到同齡人的好感

                密蘇里大學的赫爾曼等人找了380名小學生和他們的老師,實驗過程從小學生一年級到三年級,研究者使用WJ APLWI(作為測量這些兒童一年級時的學術能力),並在三年級的時候讓他們做兒童抑鬱量表(CDI),不過在一年級時有讓孩子的父母使用兒童行為檢查表(CBCL)評估孩子的抑鬱症狀,然後讓老師填寫TOCA-R以得到老師對這些孩子在一、二年級時的表現(包括老師對學生的看法、學生受同齡人的喜歡程度、社交互動情況),再使用POCA評估兒童適應家庭社會領域最後也調查了父母的育兒壓力指數

                研究結果顯示,如研究者一開始的預測一年級時在學業表現上較弱的孩子在三年級時表現較高的抑鬱症狀另外,如果學生報告更多喜歡(喜歡學習),他們更有可能表現較少的抑鬱症狀結果中值得注意的是老師評價的學生受歡迎程度和學業表現及抑鬱症狀之間有相關(一年級的學業問題導致二年級的受歡迎程度較低,這反過來預測了三年級的抑鬱情緒)

                因此,研究結果提醒了憂鬱早期干預的重要性,同時也給老師和父母一些警示要隨時留意孩子的狀況如果孩子在學業上表現不好應該轉而找到他們能大放異彩的領域不吝給予鼓勵和關注


/高醫心理三陳諭瑩

1.     文獻來源: Keith C. Herman, Caroline G. Hodgson, Colleen L. Eddy, Daniel R. Cohen, Wendy M. Reinke, Lori Burrell, Elizabeth C. Mcfarlane, Anne K. Duggan. Does Child Likeability Mediate the Link Between Academic Competence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Early Elementary School? Child Development, 2019; DOI: 10.1111/cdev.13214



2019年4月5日 星期五

「正心」看待自己的態度決定孩子未來成就?


       

                懷胎十個月後的臨盆那時,一陣嚎啕聲讓此後的生命可期,在那個夜裡只是少了幾片紫色雲采從半點斑斕的星光中岔出,否則就能生而如哪吒般騰雲喚霧。想像雖如此,縱使沒人擁有那般神力,但每個人的一生依然是十分特別的,從襁褓乃至始齔之時,我們第一次在國小課堂上,聽了老師的生命故事後搔著頭想了許久,最後緩緩提筆寫下作文「我的志願」。你回憶裡的字跡該是「老師」還是「醫生」,或者懷抱熱忱的「科學家」呢?回頭想想,儘管後來的我們不斷地被現實磨耗著,面臨的選擇越來越多我們卻沒有越自由,但那時的初心依然可貴,孩提時代的我們是曾那麼熱烈又單純地為夢想執著邁步,在這點已經讓我們顯得夠特別了。
        只是在邁步那時,誰在我們身後溫情脈脈望著?回到臨盆那夜,在待產房裡一位挺著大肚兒的孕婦忽然一陣劇痛,感覺她下盤的子宮開始有動靜,羊水很快地流了出來。匆匆忙忙間她躺上了病床被推到產房,聚光燈打下、醫生與護士們湊了過來,彷彿各個準備拿起了利器取下自己的一塊心頭肉。這夜必然使她痛苦,除了分娩帶來的疼痛外還有將前十個月的折騰如今孤注一擲的巨大壓力,但是她並沒有因此絕望,她心裡唯一想的是:怎樣在往後的人生讓你,活得更美好 ── 沒錯!那為孕婦就是你的母親。
        二零一九年的冬季,來自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研究團隊以媽媽的角度出發,提供了一個成就孩子美好未來的方法,這個方法無須母親花半毛錢、無須嚴格控制著小孩,只需要母親檢視自己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研究團隊根據先前文獻的研究結果,做了一些假設:母親在懷孕期間的「內外控傾向(Locus Of Control,LOC)」會影響到未來孩童的學業成就表現。所謂的內外控傾向又可以稱為控制觀,意指著一個人會將他所遇到的外在事件視為自己可以控制或不可控制的,「外控傾向」通常傾向將外在事件視為不可控制的,面對困難較為悲觀也較容易放棄;「內控傾向」通常傾向將外在事件視為自己可控制的,面對困難較為樂觀較懷抱希望感也不容易放棄。
        他們從英國的一個收集兒童縱向研究的資料庫中找出一萬多名的母親與其孩童,先向懷孕的母親做了「內外控量表」,並在未來針對她們的孩童分別在八歲、十一歲、十三歲做了數理推理測驗及問題解決的測驗,最後將母親的量表與孩童的結果做了分析。
        最後研究結果發現,相比於較為內控傾向的母親,外控傾向母親生下來的孩子在往後學業成就,包含心算及數理推理能力,明顯較為低落。這告訴了我們:相信自己能夠掌握生活大小事的母親不僅會更樂觀、正面的看待生活,懷孕期間也能帶給孩子更靈活的腦袋;大小事或遇到困難選擇聽天由命的母親除了自身悲觀以外在懷孕期間也可能帶給孩子負面的腦發展。研究者另外表示,內控傾向的母親也可能會因為小孩出生後這樣的習慣以及對孩童的教育策略帶來更良性的循環。
        過去所有故事中、藍圖上畫的主角總是自己 ── 直至身為人父、身為人母那刻。誰能想到孩子在懷裡溫順後帶來的感動,那樣的熱度會遠遠大於早些年剛入職場時那種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情懷呢?也許正是這樣我們父母無怨的付出才顯得格外有意義。他們將一生的心力與希望放在我們身上希望我們過得更好,所以我們更應該同樣的對自己抱持著希望。因為唯有當我們相信自己時,我們才能如父母所願地過得很好,甚至可以帶給自己未來的兒女更好的生活,就如同當初父母對我們的願望。😂

文/高雄醫學大學心理三 王潁瑜

參考資料:Jean Golding, Steven Gregory, Genette Ellis, Terezinha Nunes, Peter Bryant, Yasmin Iles-Caven, Stephen Nowicki. Maternal Prenatal 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and Reduced Mathematical and Science Abilities in Their Offspring: A Longitudinal Birth Cohort Study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