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5日 星期五

「正心」看待自己的態度決定孩子未來成就?


       

                懷胎十個月後的臨盆那時,一陣嚎啕聲讓此後的生命可期,在那個夜裡只是少了幾片紫色雲采從半點斑斕的星光中岔出,否則就能生而如哪吒般騰雲喚霧。想像雖如此,縱使沒人擁有那般神力,但每個人的一生依然是十分特別的,從襁褓乃至始齔之時,我們第一次在國小課堂上,聽了老師的生命故事後搔著頭想了許久,最後緩緩提筆寫下作文「我的志願」。你回憶裡的字跡該是「老師」還是「醫生」,或者懷抱熱忱的「科學家」呢?回頭想想,儘管後來的我們不斷地被現實磨耗著,面臨的選擇越來越多我們卻沒有越自由,但那時的初心依然可貴,孩提時代的我們是曾那麼熱烈又單純地為夢想執著邁步,在這點已經讓我們顯得夠特別了。
        只是在邁步那時,誰在我們身後溫情脈脈望著?回到臨盆那夜,在待產房裡一位挺著大肚兒的孕婦忽然一陣劇痛,感覺她下盤的子宮開始有動靜,羊水很快地流了出來。匆匆忙忙間她躺上了病床被推到產房,聚光燈打下、醫生與護士們湊了過來,彷彿各個準備拿起了利器取下自己的一塊心頭肉。這夜必然使她痛苦,除了分娩帶來的疼痛外還有將前十個月的折騰如今孤注一擲的巨大壓力,但是她並沒有因此絕望,她心裡唯一想的是:怎樣在往後的人生讓你,活得更美好 ── 沒錯!那為孕婦就是你的母親。
        二零一九年的冬季,來自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研究團隊以媽媽的角度出發,提供了一個成就孩子美好未來的方法,這個方法無須母親花半毛錢、無須嚴格控制著小孩,只需要母親檢視自己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研究團隊根據先前文獻的研究結果,做了一些假設:母親在懷孕期間的「內外控傾向(Locus Of Control,LOC)」會影響到未來孩童的學業成就表現。所謂的內外控傾向又可以稱為控制觀,意指著一個人會將他所遇到的外在事件視為自己可以控制或不可控制的,「外控傾向」通常傾向將外在事件視為不可控制的,面對困難較為悲觀也較容易放棄;「內控傾向」通常傾向將外在事件視為自己可控制的,面對困難較為樂觀較懷抱希望感也不容易放棄。
        他們從英國的一個收集兒童縱向研究的資料庫中找出一萬多名的母親與其孩童,先向懷孕的母親做了「內外控量表」,並在未來針對她們的孩童分別在八歲、十一歲、十三歲做了數理推理測驗及問題解決的測驗,最後將母親的量表與孩童的結果做了分析。
        最後研究結果發現,相比於較為內控傾向的母親,外控傾向母親生下來的孩子在往後學業成就,包含心算及數理推理能力,明顯較為低落。這告訴了我們:相信自己能夠掌握生活大小事的母親不僅會更樂觀、正面的看待生活,懷孕期間也能帶給孩子更靈活的腦袋;大小事或遇到困難選擇聽天由命的母親除了自身悲觀以外在懷孕期間也可能帶給孩子負面的腦發展。研究者另外表示,內控傾向的母親也可能會因為小孩出生後這樣的習慣以及對孩童的教育策略帶來更良性的循環。
        過去所有故事中、藍圖上畫的主角總是自己 ── 直至身為人父、身為人母那刻。誰能想到孩子在懷裡溫順後帶來的感動,那樣的熱度會遠遠大於早些年剛入職場時那種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情懷呢?也許正是這樣我們父母無怨的付出才顯得格外有意義。他們將一生的心力與希望放在我們身上希望我們過得更好,所以我們更應該同樣的對自己抱持著希望。因為唯有當我們相信自己時,我們才能如父母所願地過得很好,甚至可以帶給自己未來的兒女更好的生活,就如同當初父母對我們的願望。😂

文/高雄醫學大學心理三 王潁瑜

參考資料:Jean Golding, Steven Gregory, Genette Ellis, Terezinha Nunes, Peter Bryant, Yasmin Iles-Caven, Stephen Nowicki. Maternal Prenatal 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and Reduced Mathematical and Science Abilities in Their Offspring: A Longitudinal Birth Cohort Study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9; 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