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課業、考試、家庭以及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待辦事項總是讓你提不起勁?當我們越想要努力去克服,就會感受到更大的壓力。就更不想去開始一件重要的任務,結果就是不斷的惡性循環。到底有沒有更簡單的方式可以去改善拖延的症狀呢?東京大學的研究生Saya
Kashiwakura提到,因為從小有這樣的困擾「從小就和拖延競爭,當需要學習考試時,我會開始打掃房間並且練習合氣道,把這些事情優先於研究生的研究。把重要任務推遲的習慣,一直是個挑戰。」所以想要探究其原因並進行相關研究。
日本東京大學最新研究,對296名20多歲的年輕參與者進行調查,在問卷一開始就先說明「幸福」和「壓力」的定義,讓參與者可以更具體了解測試內容。按照9個時間軸對測試者的壓力及幸福感進行調查,因為以往研究都是透過一個時間點,針對測試者去提出壓力與幸福感的問題。所以在此研究中是詢問受試者對於過去10年、現在及參與者對未來10年,不同時間的壓力及幸福感的時間視圖(即過去10年、過去1年、過去1個月、昨天、現在、明天、下個月、未來1年、未來10年)來進行分析。
並使用日本版拖延量表讓受試者來評估拖延的程度,依據拖延量表總分,最高分的25%為嚴重拖延者;拖延分數中間的50%為中度拖延者;最低分25%的為低度拖延者。透過時間軸的關係,去描述出和拖延者的影響。
研究發現
研究顯示增加不同時間軸的壓力感和幸福感去了解和拖延的關係。發現按照時間排序的壓力及幸福感整體平均值呈現V字形。1認為未來壓力不會增加的族群中,嚴重拖延者的比例較低。2幸福感和拖延時間之間沒有關係。所以從時間軸的視角去看,對未來有樂觀看法者,比較不可能成為嚴重拖延者。
研究團隊也希望可以運用研究結果,來幫助人們培養更樂觀的心態並且可以去克服拖延症。「我們希望研究結果在教育領域特別有用,我們相信當學生運用科學的方式理解自己的拖延症,可以積極努力改變而不是責備自己,學生將會取得更好的成績並且得到更大的幸福感。」
其實對未來焦慮才是影響拖延的兇手
依據研究結果發現對於未來樂觀的觀點,才是影響我們是否拖延的主因。如果對未來看法較為正面,更能幫助我們克服拖延症狀。在「學習樂觀,樂觀學習」一書中,也有提到對於樂觀及悲觀的解釋型態,下次如果遇到想要拖延的事情,記得提醒自己運用樂觀的解釋形態去詮釋生活中發生的事情。相信壞事情是暫時性的,把失敗看成特定事件。相信一定可以鼓勵自己,突破拖延的症狀!
參考文獻:
Saya Kashiwakura, Kazuo Hiraki.(2024)Future optimism group based on the
chronological stress view is less likely to be severe
procrastinators. Scientific Reports, 14 (1). DOI: 10.1038/s41598-024-61277-y
洪蘭(譯)(2009)。學習樂觀,樂觀學習。臺北市。(Martin Seligman,1991)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4/06/240610140256.htm
文/高雄醫學大學 正向心理學導論/許雅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