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

不只溫飽了肚子,更溫暖了心靈:暖心食物背後的社會意義


撰文/何佳圜
             「噢噢噢噢~就是這種味道啊ˊˇˋ」你是否也曾在心情倍感低落與寂寞時,滿腦子想念著某一特定牌子、特定口味的食物?而又是否當你終於大啖了那朝思暮想的食物後,心中的空虛似乎也悄悄的被填補了不少?若你對以上的答案皆為是的話,親愛的,那份能夠溫暖心靈、引發正向情緒的食物(以下稱為暖心食物)很可能正是你對於某人的正向情感關係的記憶連結。
                 心理學家喬丹特羅伊西 (Jordan D. Troisi) 與希拉加布里埃爾 (Shira Gabriel) 等人提出的研究指出,與自己有正向情感連結的人曾給予自己的食物,通常很有可能成為一個人的暖心食物。且當我們還是孩子時,我們的主要照顧者所給予我們的,也容易在往後成為我們的暖心食物。
               他們進行了多項實驗,以了解在甚麼樣的情況下,甚麼樣的人會選擇哪些食物,而暖心食物是否又真的能夠減低孤立感。實驗中,研究人員讓實驗參與者想像在面臨歸屬關係遭到威脅時的狀態,以及品嘗薯片 (研究人員所選擇的暖心食物代表品) 後的感覺。另外,也請另一批實驗參與者紀錄自己日常飲食,何時吃下休閒食品、或是自認的暖心食物,和平日的感情連結狀況,並追蹤觀察等等實驗。
               結果發現,當實驗參與者有歸屬關係受威脅等孤寂感時,若是本身的社會連結感較緊密者,對於吃下暖心食物後所帶來的安慰感較無親密社會連結者強烈。此外,當參與者感到孤獨寂寞時,他們並非對於眼前食品皆來者不拒,而會挑選暖心食物。
               這讓我們了解到,參與者並非因為感到十分飢餓或是想進食,而隨手選取眼前的食物以填飽肚子。或許也能解釋到,即使有些人在節食或不餓的狀態下,卻仍會控制不住的去找某些東西吃。另外,可能有人會錯誤解讀暖心食物通常都是對健康無幫助的,譬如高熱量的薯片。但事實上,暖心食物的種類千變萬化,全看個人對它所擁有的過去社會連結經驗。暖心食物消除負面情緒的,增加正向感受的功效,廣泛的定義值得再進一步做研究。

               雖然進食為人類生存之必須,但曾和心愛的人一起享受一頓豪華浪漫餐點,或是和三五好友窩在家裡,一起完成一道料好實在甜點者,應該能夠體會暖心食物為個人帶來的,往往是比補充人體必須養分,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或許當感到社會孤立與寂寞時,暖心食物並非治本的不二法門,但若以它來暫緩當下的心情,增加點正向情緒,也許會有更多力量來繼續面對生活。暖心食物對人們的功用,不只溫飽了肚子,更溫暖了心靈。


參考資料


3 則留言:

  1. 挖屋~原來暖心食物是因為跟過去的經驗作連結才會暖心呀
    我也有這種經驗呢><

    不過像巧克力那類的食物是不是也會讓人產生正向情緒呀?(有某些物質)
    這時候是不是就也會變成暖心食物呢??

    最後~你有個字打錯囉~倒數第三段:選曲→''取''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
    2. 那時候思考到底該怎麼翻比較好想了很久XD
      因為它原文是comfort food ~但安慰性食物怎麼聽都有種很心酸的感覺啊www
      後來想到「暖心」以後覺得超棒的(←自己講XDDD

      我覺得你說的那種「本身含有讓人快樂的成分」的食物應該不是這篇文章所探討的耶~
      比較像兩者可以相並存但A不全然等於B~釀吧:P

      啊啊!!好噢><謝謝更正:))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