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8日 星期四
一首情歌幫你撩妹成功
許多研究顯示,媒體是有辦法影響著人類的行爲表現的。近年來有許多新聞,像是暴力的電腦遊戲,會增加行為、想法上有攻擊的可能性,而諸如此類的社會案件也頻頻發生,造成許多不良的影響。
「那浪漫的音樂,對於人類會有任何的影響嗎?」這個問題激起了Nicolas Guéguen 和 Céline Jacob這兩位研究人員的興趣,於是他們找了87位18~20歲的單身女性,並以問卷調查的方式,來選出「浪漫音樂」以及「中性音樂」的代表,此外再請自願的12位男性,最後從中挑選出一位,符合一般典型認定「最親切」的代表。
而研究人員設定一個情境:這些單身女性會先在有背景音樂的等候室,一會兒會進到另一個房間,而主試者會要求她與那位男性討論兩個食物的差別,當主試者離開再次回來的時候,她會要求他們獨處一段時間,而這時那位男性便會照著規定的流程自我介紹,且向女性受試者要電話號碼,並提出邀約。
最後結果顯示,在等候室聽浪漫音樂的女性願意給電話號碼的比率是52%,而聽中性音樂的女性願意給電話號碼的比率為28%,前者幾乎要是後者的兩倍了!
在此,浪漫音樂所扮演的角色,會使受試者經歷到正向的情緒及感受,也因此能提升了敞開自己意願更高的可能性。如果今天妳是一位女性,對於約會這件事很焦慮,無法輕易放鬆,可以嘗試在出門前聽聽幾首好聽的情歌,來穩定情緒;倘若你是一位男性,可以在適當的時機,讓對方無意的聽著浪漫動聽的歌曲,那接下來你對她提出的要求,成功的可能性可是會提高的唷!
圖 /https://www.google.com.tw/url?sa=i&source=images&cd=&cad=rja&uact=8&ved=2ahUKEwi25tbMhZHeAhWH-2EKHZbXBzQQjRx6BAgBEAU&url=https%3A%2F%2Fwww.ettoday.net%2Fdalemon%2Fpost%2F9417&psig=AOvVaw3Ki73D3CzOUadYejTLiVTN&ust=1539988290810493
文 /高醫心理三 翁維婕
參考資料 :Gueguen et al. 'Love is in the air': Effects of songs with romantic lyrics on compliance with a courtship request. Psychology of Music, 2010; 38 (3): 303 DOI: 10.1177/0305735609360428
你還記得三歲前的事?!這段記憶可能是假的
在電影《無雙》中,主角短短數日裡,便將自己過去的經歷全盤改編,憑空捏造出一個不存在的人,並將這個人描繪成主謀,以推脫自己的罪行。看完之後有沒有覺得主角的腦洞好棒棒,這改編簡直算得上天衣無縫,將警方都矇騙,真的是很佩服主角的智商啊。
那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你的大腦可能要比主角更勝一籌,而且是在你沒有察覺的時候便將一切劇情都設計的合情合理,讓你覺得是自己真正經歷過。
什麼?你說你不太相信?「怎麼會有這麼神奇的事情,只有電影里才有可能吧」
不用再懷疑了,已經有研究表明,人們有關三歲前的記憶都是假的,是大腦將早期的記憶片段與事實拼湊而成的。
英國倫敦大學的心理學家沙芝雅・赫塔尔(Shazia Akhtar)與她的研究團隊發現先前的研究顯示,人們最早的記憶通常在三歲半左右形成,也就是說人們能夠回憶出的最早事件應該不會早於三歲。
但他們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卻大大出乎他們的意料!
研究團隊的一員馬丁・康威(Martin Conway)在BBC的電台節目中進行了一次關於人們最初記憶的問卷調查,參與者被要求寫出他們真正記得的最早的記憶(不是依據照片、家庭故事或直接经验之外任何来源),且這段記憶必須是特定的一次性事件,而不是每天都會發生的日常性事件。填完問卷之後,參與者會被要求回答一些關於這段記憶的細節上的問題,例如「你關於這段記憶的情緒反應是怎樣的?」「你是從觀察者的角度來看這段記憶的嗎?」。
研究者會通過這些問題來檢驗這段記憶是否符合「真正記得」這個標準,排除掉不合標準的記憶片段后,再對參與者的最初記憶形成年齡進行統計。
調查結果顯示,在6671名參與者中,有將近四成的人稱他們最早的回憶發生在三歲之前,其中還有800多名參與者表明,他們的記憶形成于兩歲之前。
也就是說有四成人的最初記憶其實是虛構的!
那麼,這些按理來說不可能形成的三歲前的記憶是如何出現的呢?
研究者說明了三種可能的解釋:
(1)對日期的模糊記憶
(2)個人特質
(3)家庭事件遷移默化的影響
在形成長期記憶時,時間和日期通常很少被保留下來,所以在回憶以前的事情時,日期有可能只是我們大概的估計。有些參與者在描述虛構記憶時的細節,其實是與三歲之後發生的事件相似的。
研究者發現這些形成了虛構記憶的人在特質上有一個共同點——他們比其他的群體更常排演(rehearsal)自己的過去。並且在反復排演的過程中,無意識地產生對早先記憶的提示,讓他們能夠回憶起比常人更早的記憶。
此外,我們的大腦也會將一些嬰兒時期的視覺圖像(例如嬰兒車、尿布等)與家人所口述的幼時情形所結合,在成長過程中隨著知識的不斷增加,大腦也會進一步豐富細節,讓這一段記憶變得更加真實了!
那麼,下次家庭聚會時與家人談起小時候發生的趣事時,不用再疑惑自己的記憶怎麼與媽媽說的完全不一樣啦。其實每個人的記憶都隨著自己反復的腦內排演或是知識的增加,被大腦悄悄地改動呢!就算是同樣一件事,在經過不同人不同大腦處理之後,都可能變得完全不一樣。
不用再和媽媽爭個誰對誰錯,到底誰的記憶才是正確的啦,畢竟不管哪一個記憶都是屬於我們共同的美好回憶呀!
文/高醫 心理三 楊曉雪
參考文獻/
那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你的大腦可能要比主角更勝一籌,而且是在你沒有察覺的時候便將一切劇情都設計的合情合理,讓你覺得是自己真正經歷過。
什麼?你說你不太相信?「怎麼會有這麼神奇的事情,只有電影里才有可能吧」
不用再懷疑了,已經有研究表明,人們有關三歲前的記憶都是假的,是大腦將早期的記憶片段與事實拼湊而成的。
英國倫敦大學的心理學家沙芝雅・赫塔尔(Shazia Akhtar)與她的研究團隊發現先前的研究顯示,人們最早的記憶通常在三歲半左右形成,也就是說人們能夠回憶出的最早事件應該不會早於三歲。
但他們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卻大大出乎他們的意料!
研究團隊的一員馬丁・康威(Martin Conway)在BBC的電台節目中進行了一次關於人們最初記憶的問卷調查,參與者被要求寫出他們真正記得的最早的記憶(不是依據照片、家庭故事或直接经验之外任何来源),且這段記憶必須是特定的一次性事件,而不是每天都會發生的日常性事件。填完問卷之後,參與者會被要求回答一些關於這段記憶的細節上的問題,例如「你關於這段記憶的情緒反應是怎樣的?」「你是從觀察者的角度來看這段記憶的嗎?」。
研究者會通過這些問題來檢驗這段記憶是否符合「真正記得」這個標準,排除掉不合標準的記憶片段后,再對參與者的最初記憶形成年齡進行統計。
調查結果顯示,在6671名參與者中,有將近四成的人稱他們最早的回憶發生在三歲之前,其中還有800多名參與者表明,他們的記憶形成于兩歲之前。
也就是說有四成人的最初記憶其實是虛構的!
那麼,這些按理來說不可能形成的三歲前的記憶是如何出現的呢?
研究者說明了三種可能的解釋:
(1)對日期的模糊記憶
(2)個人特質
(3)家庭事件遷移默化的影響
在形成長期記憶時,時間和日期通常很少被保留下來,所以在回憶以前的事情時,日期有可能只是我們大概的估計。有些參與者在描述虛構記憶時的細節,其實是與三歲之後發生的事件相似的。
研究者發現這些形成了虛構記憶的人在特質上有一個共同點——他們比其他的群體更常排演(rehearsal)自己的過去。並且在反復排演的過程中,無意識地產生對早先記憶的提示,讓他們能夠回憶起比常人更早的記憶。
此外,我們的大腦也會將一些嬰兒時期的視覺圖像(例如嬰兒車、尿布等)與家人所口述的幼時情形所結合,在成長過程中隨著知識的不斷增加,大腦也會進一步豐富細節,讓這一段記憶變得更加真實了!
那麼,下次家庭聚會時與家人談起小時候發生的趣事時,不用再疑惑自己的記憶怎麼與媽媽說的完全不一樣啦。其實每個人的記憶都隨著自己反復的腦內排演或是知識的增加,被大腦悄悄地改動呢!就算是同樣一件事,在經過不同人不同大腦處理之後,都可能變得完全不一樣。
不用再和媽媽爭個誰對誰錯,到底誰的記憶才是正確的啦,畢竟不管哪一個記憶都是屬於我們共同的美好回憶呀!
文/高醫 心理三 楊曉雪
參考文獻/
- Shazia Akhtar, Lucy V. Justice, Catriona M. Morrison, Martin A. Conway. Fictional First Memori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8 DOI: 10.1177/0956797618778831
吃藥也要「個人化服務」:數據預測憂鬱症患者服藥治療效果!
憂鬱症,就像是你的心感冒了。感冒了當然要想辦法治療囉!
目前面對憂鬱症有兩種最主要的治療方法:一種由心理師引導患者轉換想法、藉由想法轉變趕走壞心情;另外一種則是服用抗憂鬱藥物。但是,不像一般感冒鼻塞吃xx藥、咳嗽吃xx藥、吃了藥症狀就會緩解,每個人對抗憂鬱藥物的反應大不相同。有些人服用藥物後了症狀馬上改善、有些人嘗試多種藥物還是沒有明顯改善、甚至有些人不吃藥也會隨著時間自己痊癒。難道我們只能靠醫生經驗判斷、多次嘗試來找到適合的療法嗎?美國一項2018年的最新研究利用「個人預測系統」,透過患者背景資料蒐集在治療「之前」有效預測患者對抗憂鬱藥物的反應。讓我們來看看這是如何做到的吧!
其實,早在2006年開始,就有許多研究者積極研究哪些特徵可以預測患者服藥會不會有效。例如說年紀小、受過高等教育、正在工作、焦慮程度低等等,研究顯示有這些特徵的人對抗憂鬱藥物反映較佳。可是呢!!!請注意到:這些研究的分析方法是把各種特徵分開來看,也就是研究者「假設」研究對象除了特定的一個特徵之外的各種生活環境、成長背景、身體狀況都是相同的,進而研究誰比較適合藥物治療。但是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要找到生理心理上幾乎相同的人簡直比登天還難啊。因此,只關注單一特徵的這種研究方法難以發現各種特徵合在一起考慮時到底會發生什麼事。甚至有可能出現A特徵預測這個患者吃藥有效、B特徵卻預測這個患者吃藥沒效的矛盾狀況,這時候醫生到底該相信哪邊的數據呢?是不是有點尷尬了?
說到這裡,終於可以介紹2018這篇文獻的特別之處囉~
研究者首先是蒐集多位憂鬱症患者的各種背景資料,從基本的年齡、性別、工作狀況、家庭狀況、教育程度,到更專業的焦慮程度、憂鬱程度、能不能控制自己注意力等等。接著計算各種特徵預測服藥效果的「比重」,利用比重這種算法可以同時考慮全部的特徵。預測完成後,研究者把216位憂鬱症成人隨機分派到「服用抗憂鬱症藥」或是「服用假藥」兩種組別,讓全部的受試者吃藥吃8周。8周後研究者再次看看患者病情改善的程度,發現預測果然是有效的!如果看全部216位患者的資料,服用真藥和假藥的兩組患者病情改善程度差不多;但如果只看預測吃藥會有效的患者資料,就會發現到吃真藥的患者病情改善程度明顯比吃假藥的患者多。
總之總之,過去有關於抗憂鬱藥物治療效果的研究,多關注單一的特徵。也因此今天介紹的這篇研究使用不同的統計方法,讓科學研究離開完美情境假設,研究結果也更加實用喔。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治療憂鬱症的其他要素,像是和家人朋友聊聊天增進人際關係啦、運動運動活絡筋骨啦、心理治療抒發情緒等等,這些要素是未來可以加入個人預測系統,相輔相成的部分。相信這套個人預測系統多多反覆驗證之後,會成為憂鬱症患者的一大福音。誰都不想要吃了藥卻不知道會不會好對吧?
文/高雄醫學大學心理三 陳榕婕
圖/<a href="https://www.freepik.com/free-photo/medicine-pill-and-capsule_1156204.htm">Designed by Suksao</a>
參考資料/
Derubeis, R. J., Cohen, Z. D., Forand, N. R., Fournier, J. C., Gelfand, L. A., & Lorenzo-Luaces, L. (2014). The Personalized Advantage Index: Translating Research on Prediction into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A Demonstration. PLoS ONE, 9(1). doi:10.1371/journal.pone.0083875
Webb, C. A., Trivedi, M. H., Cohen, Z. D., Dillon, D. G., Fournier, J. C., Goer, F., . . . Pizzagalli, D. A. (2018). Personalized prediction of antidepressant v. placebo response: Evidence from the EMBARC study. Psychological Medicine, 1-10. doi:10.1017/s0033291718001708
「團隊氣氛」讓粉絲對贊助品牌更有印象!
舉辦大型、多日的運動賽事時,經常有許多異地粉絲不惜遠道而來支持國家選手,在地居民就更不用說了,大批人潮一下子就湧入了各賽事場館。奇妙的是,即便過去和其他粉絲並不相識,當大家坐在一起、為選手加油時,卻都能很有默契的團結起來!這些在觀賽時興奮、融入團體的經驗,讓你跟其他粉絲有了連結;你可曾想過,這不僅能預測日後再次觀賽的可能性,也能成為贊助廠商的優勢、創造商機嗎?
心理學家找了232位來運動場館觀賽的粉絲,透過問卷來調查觀賽時他們情緒、融入團體的感受經驗和對贊助廠商回憶率的關聯。調查結果發現,在觀賽中越是經歷到興奮、有融入團體的感受的粉絲,對贊助廠商及品牌記得越多;相反的,在觀賽過程中越是感到無聊的粉絲,對贊助廠商及品牌的印象就越淺。
無分性別、是否參與過賽事的其他活動或過去在賽事的出席率如何,粉絲觀賽時興奮(或無聊)、融入團體的經驗都對贊助廠商的回憶率有明顯的影響;包含其他在附近銷售的攤販、賣家,只要營造出「和運動賽事一起」的整體氛圍,也能增進粉絲對它們的回憶率喔!
你也有過興奮的觀賽經驗嗎?還是你經常在觀賽時感到無聊呢?下次參與運動賽事,不妨也注意看看自己當下的情緒經驗和贊助品牌、周邊商品的關聯吧!
圖∕https://www.freepik.com/free-photo/football-fans-in-stadium-from-behind_2418138.htm#term=fans&page=1&position=1
文∕高醫心理三 陳采玉
參考資料:
- Cornwell, T & Jahn, Steffen & xie, jeffrey & Suk Suh, Wang. Feeling that Ingroup Feeling Post-Proof forthcoming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2018.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2018; (forthcoming) DOI: 10.1123/jsm.2017-0248
你相信陰謀論嗎?:從心理學角度探討背後的思維
你是否曾經聽聞過有關於歌手Avril Lavigne是由替身代替演出,而本人早就已經過世的消息,或者是披頭四專輯〈Abby
road〉過馬路封面照中的種種暗示,顯示出Paul McCartney已經過世。網路上流傳著許多似真似假的都市傳說,而這些無從證實的陰謀論甚至有許多支持者,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會傾向相信陰謀論?
1972年美國政壇爆發白宮水門案,致使尼克森總統請辭下台,而這個案件要追溯至1968年美國總統大選,當時在位的民主黨詹森總統放棄選舉活動而專心於越戰談和,眼看就要達成協議,此時共和黨候選人尼克森擔心越戰談和會使人民對民主黨的好感度大為提升而害他落選,所以派人從中作梗,使談和破滅、戰火持續,此乃通敵叛國之罪,選後詹森向尼克森總統表示他對此事知情,但為求保住美國國家顏面,詹森說他絕不會洩漏此事,只要尼克森總統改變對越戰的態度,積極求和即可,然而尼克森總統於事後仍然恐懼詹森會將此事洩漏,故派人在白宮內偷拍檔案、裝設竊聽裝置,此事才真正爆發,成為美國政治一大醜聞,美國聯合學院心理學家約書亞‧哈特和茉莉·格拉瑟對於尼克森總統因為恐懼而懷疑詹森,甚至做出竊聽行為,這其中是什麼使尼克森總統相信詹森會違背約定、洩漏事情甚感興趣,欲藉由研究找出預測因子,並更進一步推知什麼人較容易相信陰謀論。
研究者在網路上透過表單調查,蒐集了831位美國人的政治傾向與人格特質,並透過數個實驗,例如在電腦螢幕中呈現兩個三角形隨機運動,請實驗參與者寫下對於三角形隨機運動的看法,以及呈現數個情境假設,測驗實驗參與者對於不實的言論的接受程度,總和之後統計出特定思考方式與人格特質,使人較容易相信陰謀論。研究結果發現,容易傾向相信陰謀論者在三角形隨機運動的實驗中,會寫下在畫面呈現撞擊時認為其中一個三角形正遭受到另一個三角形的欺負,對於不實言論的接受度也較高,研究者綜合各種資料結果,推得相信陰謀論者常具有多疑、古怪的個性,且視世界為一個危險的地方,研究者表示會有這樣的傾向,可能是當對於周遭環境產生不安感時,人們欲透過改變思考,讓自己可以從中尋求安慰,故對情境做不同於一般人的解釋,這樣的研究結果也可以驗證白宮水門案尼克森總統的心理。
中國心理學家彭凱平說:「只要真相的複雜性超出了一些人的理解能力,陰謀論就永遠有市場。」下次看見陰謀論時,不妨停下來檢視自己的生活狀態,找尋讓自己消除對無知的擔憂與焦慮的方法。
圖/https://www.freepik.com/free-photo/close-up-of-concentrated-executive-reading-news_864933.htm
文/心理三 蕭湘芳
參考資料:Union College. "Who believes in conspiracies? New research offers a theory: People with certai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cognitive styles are more likely to believe in conspiracy theories." ScienceDaily. ScienceDaily, 25 September 2018.
遊戲不再暴力 向同理心邁進!
「學妹,你看這個遊戲好好玩喔!」
「咦,學長這是甚麼遊戲呀,那個綠綠的外星人看起來好可愛喔。」
「呵呵,對呀,而且你看,他還會生氣喔。森77」
「哇!真的耶,太可愛了吧,這到底是甚麼遊戲呀,我也想玩。」
「這是我在美國讀大學的表哥,他們研究室設計出來的一款遊戲,主要是想了解遊戲是否能幫助學生培養更多的同理心,而我就是其中一隻白老鼠啦。」
「學長你騙人,這種遊戲怎麼可能會幫助學生培養同理心。你是不是被你表哥騙了」
「唉呦~學妹,學長我怎麼可能騙你,我人這麼好。」
「不然學長,你解釋解釋」
「解釋是可以,不過………」
「不過甚麼?」
「不過,你要答應和我出去約會,我就告訴你。」
「那我還是自己去查資料好了。同理心學習和遊戲的關聯是吧,我知道了,謝謝啦學長,你人真好,我先走囉。」
「學妹~~~不要走,我跟你說………가지마,學妹~~~~」
想像一下,你的宇宙探測船墜毀一顆遙遠的星球上,為了修理壞掉的宇宙船你必須要在星球上蒐集船體的零件,然而,星球上竟住著不知名的外星人,為了要拿到零件,肯定是需要跟這些外星人交涉,但你根本不知道他們的語言,怎麼辦?別擔心,經過一些時間觀察你發現要理解這些外星人其實並不難,因為你發現到這些外星人居然和你有共通的面部表情……。
別懷疑,這其實是一款由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研究人員所設計出的電腦遊戲,目的是為了要了解,電子遊戲是否能促使孩子(特別是青春期的中學生)更有同理心,並且想知道學習同理心這項技能能否改變大腦內的連結。
研究人員隨機將150中學生分成A、B兩組,A組同學會玩一款名為“Crystal of Kaydor”的電子遊戲,〈該遊戲是為研究目的而創建,旨在訓練和教導玩家同理心這項技能〉;B組同學則會玩一款名為“Bastion”的商業遊戲,但這款遊戲並不以同理心學習為目標。在進行Crystal遊戲時,玩家會需要和外星人互動,並從中學習如何辨識外星人臉孔情緒變化,例如,憤怒、恐懼、快樂、驚訝、厭惡、悲傷,研究人員會測量玩家辨別外星人的情緒之準確度;在Bastion的遊戲中,玩家處於第三方視角,透過身歷其境的圖像,需要蒐集不同的材料以拯救他們所在的村莊。
兩個星期之後,研究人員使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對每位玩家的腦部進行觀察,在這之中,研究人員指出在進行Crystal遊戲後,孩子們的大腦特別是和同理心相關的神經網絡之間的連結是有增強的,在同理心準確度測驗(辨別外星人的情緒之準確度)中也有較高的正確率,但不是所有孩子都出現這樣的傾向。
雖然此款遊戲對同理心的培養和學習的幫助並不會明顯的出現在所有孩子身上,但在未來的研究中,我們可以深入探討,究竟此款遊戲對於哪類的孩子能有更多幫助,可能是那些對於同理心學習有困擾的孩子,例如,自閉症的孩子,應該會有很大的幫助,這也是研究者之後的研究目標。
同理心對現在的孩子來說確實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就像研究團隊負責人戴維森(Davidson)所說:如果我們不能同理他人的困難和問題,那麼我們幫助人的動力就不會出現。培養同理心,從現在做起,你也能行!
文/高醫心理三
曾淨筠
參考資料:Tammi R. A. Kral, Diane E. Stodola, Rasmus
M. Birn, Jeanette A. Mumford, Enrique Solis, Lisa Flook, Elena G. Patsenko,
Craig G. Anderson, Constance Steinkuehler, Richard J. Davidson. Neural correlates of video game empathy training in
adolescents: a randomized trial. npj Science of Learning, 2018; 3
居民讓你變大器,分享具有傳染力!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相信大家對於這句話耳熟能詳。幾乎所有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時常會被老師與父母提醒,要與他人分享玩具、彩色筆、餅乾之類。長大後,分享的範圍擴大至心路歷程、慘痛經驗,以及成功秘訣等。隨著時代進步,現今社會上,許多善心人士奉獻金錢與資源、甚至捐贈自己身上的血液、骨髓和器官等,都是將分享的層次提高到另一個境界。
心理學家為了研究人類對於分享行為的傾向,花了四年的時間,收集五十多個位在坦尚尼亞的哈札族人部落,觀察並記錄他們的生活。選擇哈札族人的原因,是由於他們的認知與習性,與新石器時代的人相似,能跳脫現代文明的框架與世俗價值觀,呈現人類較原始的本能情況。
對哈札族人而言,食物是最重要的資源,他們經常擔心自己與家人是否有足夠的食糧充飢。所以,與部落共享食物是普遍的事,高程度的合作是確保他們生存的要素。因此,以食物作為他們分享程度的依據最為合適。
研究人員發給每位哈札族人四根蜂蜜吸管,而他們可以自己決定將吸管貢獻給部落與否,以及貢獻的數量。每貢獻一支吸管,整個部落可以再多得三支,最後會將所有的蜂蜜吸管平均發配給整個部落的族人。
實驗數據顯示,某些特定部落的哈札族人,要比其他部落貢獻得多,但這不是因為樂於分享的人物以類聚,而是個體的分享水準隨時間改變,更確切來說,他們會調整自己的分享程度,以符合所居住部落的常規與習慣。
心理學家根據實驗及研究結果推論,人們對於合作與分享並沒有特定程度的傾向,而是所處環境的氛圍與習慣,對個體行為有很大的影響,說明分享是具有傳染力的!
如果你正與一群比較替自己著想的人相處共事,你不一定要換一個新的環境、接觸新的人群,而是能嘗試看看讓自己慷慨大方,也許不久他們便會受你感染,變得樂於分享!
如果你正與一群比較替自己著想的人相處共事,你不一定要換一個新的環境、接觸新的人群,而是能嘗試看看讓自己慷慨大方,也許不久他們便會受你感染,變得樂於分享!
文/劉竹恩
圖/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hadza+honey&source=lnms&tbm=isch&sa=X&ved=0ahUKEwjok6aBm5DeAhVKxbwKHTWdDNUQ_AUIDigB&biw=1536&bih=723#imgrc=flXLMXe32XAaoM:
參考文獻:https://www.cell.com/current-biology/fulltext/S0960-9822(18)30994-1?_returnURL=https%3A%2F%2Flinkinghub.elsevier.com%2Fretrieve%2Fpii%2FS0960982218309941%3Fshowall%3Dtrue
「想要更有創造力?」讓自己開心就對了!
「怎麼辦,我都已經想了整整五小時了,還是想不出一個滿意的設計啦!我覺得我好像已經江郎才盡了⋯⋯昨天的Running
man我都還沒看完,好想要看哦⋯⋯」
「可是這個案子明天就要交了,我現在連個想法都還沒有,好像又不能這樣浪費時間⋯⋯」
「但是我繼續耗在這裡也不會突然蹦出什麼厲害的想法啊,那還不如先讓我看完笑一笑喘口氣再繼續⋯⋯吼到底要怎麼辦啦!」
你是不是也常在工作中卡關,便會不自覺地想上網看看影片再繼續呢?你是不是也容易在讀書讀累的時候,先聽一些喜歡的音樂休息片刻呢?別再擔心這些習慣是浪費時間了,就放心地這麼做吧!
西安大略大學的研究生露比.T.耐德勒(Ruby T. Nadler)認為:「積極的情緒可以促進創造力思考,進而解決問題」,因此他和同事拉海爾.瑞比(Rahel Rabi)做了以下的研究,探討積極的情緒是否真的可以提高認知的靈活性。
研究中邀請了87位大學生作為受試者,並將他們分為六組,隨機分配至快樂、悲傷與中立的情緒以及兩種不同的類別學習任務。情緒的不同由向受試者呈現剪輯過的音樂及視頻進行操弄,在聽完音樂和看完視頻後,受試者會進行類別學習任務,並觀察他們在任務中的表現。
研究結果發現分配至快樂情緒的受試者和悲傷、中立情緒的受試者相比,在兩種類別學習任務中皆更善於學習任務中對事物進行分類的規則,換句話說,置於快樂的情緒中更容易讓我們擁有創造性的思考模式!
我們的生活中總是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壓力,時間的壓力、被評價的壓力⋯⋯當壓力過大而影響到情緒時,往往會讓自己陷入更無法好好發揮能力的惡性循環,尤其當所做的事是需要思考、需要創意時更是明顯。負向的情緒總是讓我們更緊張、焦慮,對於問題的解決一無是處;但當情緒轉為正向時,卻常常發生靈光乍現、問題迎刃而解的瞬間。
因此,當你下次又有問題需要解決、思考或是接了一個需要創新思考的項目時,保持積極的情緒吧!當卡關或是陷入困境時,也不要再將看有趣的影片或是聽喜歡的音樂視為浪費時間的事,因為你知道你正在努力讓自己的腦袋出現別出心裁的想法!
圖 / https://www.freepik.com/free-photo/people-carrying-light-bulb-icons_2977281.htm
文 / 高醫心理三 呂浣芊
參考資料:Ruby T. Nadler, Rahel Rabi, John Paul Minda. Better Mood and Better Performance: Learning Rule Described Categories Is Enhanced by Positive Mood.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0; 21: 1770-1776 DOI: 10.1177/0956797610387441
「性」事坦坦然!青少男女的幸福寶藏
配合手心抽動的體溫一陣快感直衝腦門,家人卻悄悄打開了你的房門並且雙眼冰冷冷的看著你,轉瞬間你尷尬、你羞愧、你開始想著怎麼樣逃離這一切。勉強完事後雖然身體黏膩猶然鑽進棉被裡翻滾了幾圈,心裡混沌胡思幾番後終於鬆手,看著與家人的合照,體現到這場局已塵埃落定……終於拉下臉準備下樓吃飯。
這樣的場景固然沒辦法描摹地如《紅樓夢》中寶玉與襲人雲雨情前夕那般羞澀卻浪漫,但試回想,已經有幾次明明這份慾火即將來到至關重要那刻卻仍得故作鎮定給家人看?古有「英雄難過美人關」如今則是「自慰難過家人觀」,只差他們一同齊聚湊成一景「大觀園」!關於你的性經驗,你說你不是不敢提,只是總覺得提了傷感情。但你可曾想過,倘若有一天真能與家人坦蕩蕩地分享「性」那又該是多麼微妙的場景?
就在今年,美國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學者Padilla-Walker及其研究團隊完成了一項創舉。他們針對了468位青少年男女及其父母作長達十年的追蹤評估以試圖了解親子間談論「性話題」的頻率是否隨著孩子成長而發生改變,並探討這與孩子成年後安全性行為的關係。評估過程使用選擇題和開放式問答的問卷,並在每一年中針對父親、母親、孩子三方分別提問親子間討論頻率及針對孩子提問性行為相關問題,最後將資料進行分析。
研究發現了三項重要的結果:第一點,雖然孩子成長了,親子間討論性話題的頻率卻沒有大幅度成長而一直處於低水準,這說明了在現今的家庭中性教育仍然是做得不夠的部份,有待我們去改善;第二點,從細項上來看,除了母親這一方有感覺到討論頻率有增加外,父親及孩子呈現的結果中都沒有顯著的增加,這可能代表著相較於父親,母親容易高估自己的表現然而自己的孩子卻壓根兒沒能感受到!最後一點,在孩子成年後性行為的表現上,不論是孩子或是母親對於討論頻率感受的多寡皆能對後續孩子安全性行為有明顯正相關,父親則也能有些微的正相關,而這個結果也回頭說明了親子間「性話題」的重要性。
所以各位父母們別漏氣了,面對過去呵護備至的嬌娃再多努力些吧!總說「十年磨成一劍」,雖然性愛最終是孩子的自由,但也請別忽略其中教育的成分眼看孩子先把這把劍給磨鈍了!畢竟孩子雖然眨眼間已為青少年,但生而為寶藏,笑看則依然幸福。只是要切記──陪著孩子耐心磨的同時也別忘了陪著身旁這位朝夕共處多年的伴侶,餘生的你們可是仍得要有餘力共進下一段「性福」呢!
圖/ https://www.freepik.com/free-photo/mother-scolding-teenage-son_1631011.htm
文/高醫心理三 王潁瑜
參考資料:Laura M. Padilla-Walker. Longitudinal Change in 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About Sexuality.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18; DOI: 10.1016/j.jadohealth.2018.06.031
吃有健身品牌標誌的食物就不會胖?
「欸欸你在吃什麼?」
「我在吃蛋白棒,聽說很多在健身的人都在吃」
「你不是在減肥嗎?」
「對啊,這種健身食品熱量很低,就算多吃一點也不會胖啦」
我們看到許多身材好的人在吃健身食品時,是否認為這些健身食品可以讓我們既有飽足感又不會攝取太多的熱量,可以使我們能控制體重或減重?甚至認為只要多吃一點這類食品就算運動量減少也沒關係?這類問題是許多人的迷思,讓專家告來告訴你吧!
慕尼黑工業大學(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的體育與健康管理教授悠格.肯尼史都華(Joerg Koenigstorfer)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行銷學教授漢斯.鮑姆加特納(Hans Baumgartner)找了大學生來研究健身品牌對受限制食物的攝取量和攝取後的運動量的影響。
第一個實驗,研究人員給予大學生兩樣會防礙體重管理的點心,一樣的產品上有健身品牌的標誌和一雙跑鞋的圖案,另一樣產品包裝上則沒有任何與運動相關的圖案和標籤,結果顯示飲食受限制者在有健身標籤條件下比沒有標籤的食物攝取更多的食物。
第二個實驗,除了增加一個條件是會妨礙體重管理的點心是否被允許飲食,也就是為2×2的實驗條件(點心是否被允許×有無健身標籤),其他研究方法與第一個實驗一樣,結果顯示當食物被描述為允許飲食時,健身品牌對控制飲食受者的食物攝取有正向的影響,但當食物被描述為飲食被禁止時,這種效果消失。
第三個實驗,測量了在攝取食物後,大學生騎腳踏車所消耗卡路里的多寡,其他的研究方法與上述相同,結果顯示控制飲食者在食用健康品牌食品後身體活動較少,更重要的是,飲食受限制者攝取越多有健身標誌的食物,他們變得越不活躍。
由上述三個實驗結果得知,健身品牌的標誌會影響想要控制飲食者或瘦身者吃更多此種食物,甚至會使人減少運動量,所以不要受到健身的品牌或包裝上「健身」照兩個字的影響,並不是吃驗身相關的食物就能讓你有好的身材,想要擁有好身材必須飲食與運動的互相配合才行!
文/高醫心理三張育慈
圖/https://www.freepik.com/free-photo/cycling-equipment-healthy-fit-fitness_1052312.htm#term=fitness%20woman&page=1&position=14
文獻參考: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AMA). (2015, June 23). 'Fitness' foods may cause consumers to eat more, exercise less. ScienceDaily. Retrieved October 18, 2018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5/06/150623072424.htm
「我在吃蛋白棒,聽說很多在健身的人都在吃」
「你不是在減肥嗎?」
「對啊,這種健身食品熱量很低,就算多吃一點也不會胖啦」
我們看到許多身材好的人在吃健身食品時,是否認為這些健身食品可以讓我們既有飽足感又不會攝取太多的熱量,可以使我們能控制體重或減重?甚至認為只要多吃一點這類食品就算運動量減少也沒關係?這類問題是許多人的迷思,讓專家告來告訴你吧!
慕尼黑工業大學(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的體育與健康管理教授悠格.肯尼史都華(Joerg Koenigstorfer)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行銷學教授漢斯.鮑姆加特納(Hans Baumgartner)找了大學生來研究健身品牌對受限制食物的攝取量和攝取後的運動量的影響。
第一個實驗,研究人員給予大學生兩樣會防礙體重管理的點心,一樣的產品上有健身品牌的標誌和一雙跑鞋的圖案,另一樣產品包裝上則沒有任何與運動相關的圖案和標籤,結果顯示飲食受限制者在有健身標籤條件下比沒有標籤的食物攝取更多的食物。
第二個實驗,除了增加一個條件是會妨礙體重管理的點心是否被允許飲食,也就是為2×2的實驗條件(點心是否被允許×有無健身標籤),其他研究方法與第一個實驗一樣,結果顯示當食物被描述為允許飲食時,健身品牌對控制飲食受者的食物攝取有正向的影響,但當食物被描述為飲食被禁止時,這種效果消失。
第三個實驗,測量了在攝取食物後,大學生騎腳踏車所消耗卡路里的多寡,其他的研究方法與上述相同,結果顯示控制飲食者在食用健康品牌食品後身體活動較少,更重要的是,飲食受限制者攝取越多有健身標誌的食物,他們變得越不活躍。
由上述三個實驗結果得知,健身品牌的標誌會影響想要控制飲食者或瘦身者吃更多此種食物,甚至會使人減少運動量,所以不要受到健身的品牌或包裝上「健身」照兩個字的影響,並不是吃驗身相關的食物就能讓你有好的身材,想要擁有好身材必須飲食與運動的互相配合才行!
文/高醫心理三張育慈
圖/https://www.freepik.com/free-photo/cycling-equipment-healthy-fit-fitness_1052312.htm#term=fitness%20woman&page=1&position=14
文獻參考: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AMA). (2015, June 23). 'Fitness' foods may cause consumers to eat more, exercise less. ScienceDaily. Retrieved October 18, 2018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5/06/150623072424.htm
眨眼時,你看到什麼?是一片漆黑還是大腦的記憶?
人為什麼會眨眼呢?
這看似細微又瑣碎的動作其實對眼睛有很大的幫助喔。人的眼睛一分鐘能做十幾次眨眼的動作。眨眼睛是為了滋潤我們的眼球同時也能緩解眼睛的疲勞,甚至在急救的時候,醫生也會從眨眼動作中判斷昏迷的程度。
而當我們眨眼時,是沒有光線進入到視網膜中,因此理論上我們的眼前會是一片漆黑;不過回想一下當在眨眼的那一刻,我們的視覺真的感知到一片漆黑嗎?亦或是保持著原先的景象呢?
德國靈長類動物中心和哥廷根大學醫學中心的神經科學家的Caspar Schwiedrzik 和 Sandrin Sudmann認為「當人在眨眼時眼前並不是一片漆黑,而是保持著眨眼前的畫面」;他們懷疑大腦中的前額葉皮質會保留我們在眨眼前景象的記憶,以至於當我們在閉眼那瞬間並不會感知到黑暗。
為了証實眨眼時是否能看見影像的論點,他們和美國的同事合作找來了六位癲癇患者來測試當人們眨眼時是否能看見影像。讓癲癇患者接受大腦前額葉電擊的時候(模擬眨眼時的情境),在患者面前放置一張點陣圖,並要求癲癇患者指出這張點陣圖的方位(垂直或是水平);當第一次測驗完成後再進行第二次任務,請癲癇患者指出這張點陣圖的方向,若兩者方位相同,表示受試者保有眨眼前的短暫記憶;因此可以清楚的說出點陣圖的方向。但在六位癲癇患者裡,有位患者大腦的前額葉因早期接受治療而造成損傷,因此當他的前額葉被電擊時是沒有點陣圖的記憶。
由上述的實驗中我們可以得知,當我們在眨眼時,其實眼前並不像大多數人所認為的眼前一片漆黑,而是由大腦播放眨眼前的短暫記憶。若我們眨眼時沒有仰賴前額葉保留我們的記憶,其實那短暫的一秒是身處於黑暗當中,對於周遭情況是不清楚甚至是危險的。試想若有短暫又頻繁的黑暗擋在眼前,也許會對日常生活產生困擾。因此當下次眨眼的時候,不妨試著感受下大腦前額葉為你保留的短暫記憶喔!
文/高醫心理三 林紫雲
圖片來源:
<ahref="https://www.freepik.com/free-photo/girl-winking-and-showing-a-clapperboard_912992.htm">Designed by Asierromero</a>
參考文獻:
Caspar M. Schwiedrzik, Sandrin S. Sudmann, Thomas Thesen, Xiuyuan Wang, David M. Groppe, Pierre Mégevand, Werner Doyle, Ashesh D. Mehta, Orrin Devinsky, Lucia Melloni.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supports perceptual memory. Current Biology, 2018 DOI: 10.1016/j.cub.2018.07.066
越正向的人越健康?可能取決於你所屬的文化
第一屆正向比賽開始了!這次進入決賽的參賽者有兩位,一位美國人和一位日本人。比賽一開始兩人便爭論不休,吵得面紅耳赤,他們都想贏得冠軍的頭銜。但不論怎麼爭,都爭不出個結果來。
「不然這樣好了!我們來做健康檢查,看誰比較健康,應該是越正向的人越健康吧!」美國人說。
「好啊!誰怕誰啊!」日本人也不甘示弱地說。
你認為誰會贏呢?越正向的人就越健康嗎?也許有些人是這麼認為的,但其實不然,研究顯示,一個人的正向情緒與健康的關聯性可能受到你所屬的文化影響。
用實驗揭開正向情緒與健康之間的祕密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心理學家迦.宥(Jiah Yoo)和他的研究團隊找來了1017名美國和374名日本的中年人,研究人員請他們回憶過去30天內所經歷10種正向情緒的頻率(備註1),並記錄在量表中,除此之外也測量他們的血脂情況(TC/HDL-C)(備註2)。
研究結果顯示,在美國中年人身上可以發現:正向情緒與健康的血脂情況有高度相關,經歷正向情緒的頻率越高,就越有可能有越健康的血脂特徵(TC/HDL-C的值越低),但是在日本中年人身上沒有發現這樣的結果。也就是說,同樣感受到正向情緒的美國人和日本人,相較之下美國人可能比日本人更健康。由此可見文化對人們的影響力。
我們可以推論:會有這個結果,也許是因為在美國文化中,體驗正向情緒被認為是可取的且被大眾所推崇和嚮往的。但在東亞文化中,人們通常認為正向情緒有它的缺點,比如:它時間短暫,並且可能會引起別人的不必要的注意,甚至可能使做重要任務時的注意力分散。
*備註1:文中提及的10種正向情緒包含:愉悅(cheerful)、精神好(in good spirit)、非常快樂(extremely happy)、靜下心來(calm and peace)、滿意(satisfied)、精力旺盛(full of life)、熱情(enthusiastic)、專心(attentive)、積極(active)、自豪(proud)。
*備註2: TC/HDL-C為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之比值。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一般被視為好的膽固醇,因為它會將膽固醇從週邊組織輸送到肝臟代謝儲存。因此,TC/HDL-C值若越低,對動脈血管有保護作用。
文化可以影響我們多少?
從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發現:文化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
它可以影響一個人的許多層面,從個人的外觀生理特徵到內在思考模式,思考模式則影響了我們每個人的行為,再進階影響整個社會。而同一種情緒在不同文化之間可能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也顯示了文化背景的重要性。
因此如果你想要更加了解自己,透過文化來了解自己會是個不錯的選擇!又或者你被自己的煩悶的思緒壓得喘不過氣時,思考看看是不是文化促使你這麼想的,從第三人稱的角度找出文化中的盲點,也許會對於你的情緒有幫助喔!
圖片來源: https://www.freepik.com/free-photo/group-of-happy-friends-sharing-smiley-emoji-on-mobile-phone_2602369.htm
什麼!家庭背景竟然能影響你老年的認知功能
「兒子啊!小時候的窮不是窮,要好好讀書才能出人頭地知道嗎?」
「阿母,我知道了,我會好好努力的。」
苦讀多年的我,終於在大學時考進自己的理想科系。
一直秉持著「愛拚才會贏」、「人定勝天」的我,在入學的第一天被教授的一番話給狠狠的動搖了……
「小的時候我和在座許多人一樣,總以為只要努力,即使生長環境不如他人,一樣能出頭天;等到老年時,我同樣能像富家子弟一般,享受著自己年輕時努力的成果──然而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教授新奇的開場一下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然而近期發現小時候生長環境的窮困,會影響到老年時的大腦功能……」
聽到這的我,如五雷轟頂般,再也無法專心聽下去。難道小時候的環境真能影響人的一輩子嗎?
近期捷克科學家Pavla ?ermáková提到:「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出,大腦的衰退可能根源於童年時的家庭背景,並在人的一生中持續發生。」
為了探討是否有此現象,在他們團隊的研究中,總共找了20644位來自16個歐洲國家、平均年齡為71歲的實驗參與者。請他們回憶十歲時的家庭環境,以家庭人數除以房間數以及書籍的數量,若前者的數值高且後者的數值少,則定義為此人小時候的家庭經濟狀況不好。同時也對他們做一系列的認知能力測驗。 因為年齡、性別、地理位置等因素,都有可能對實驗數據造成影響,研究者經過統計上的處理後,依舊能發現:經上述定義為小時候家庭經濟狀況不好的實驗參與者,在認知能力測驗上的得分低於其他的實驗參與者。
然而此研究是屬於觀察性的研究,並非經過嚴格的實驗控制,因此我們只能說:「童年時家庭環境與老年時的認知功能有相關,但我們並不能就此推論兩者之間存在著必然的因果關係」──也就是家庭環境差就一定老年認知功能較常人差,也可能是因為家庭環境差,造成童年時期營養不良,或是沒有接受良好教育等……使腦功能沒有健全的發展。因此,真正影響老年認知功能的原因還有待進一步的釐清。
此外這個研究所帶給我們的啟發,並不是要我們悲觀的認為先天家境的不足會影響人的一輩子,而是給了我們一個很重要的方向,讓我們能把注意力聚焦於兒童童年的發展,找出影響腦認知功能發展的重大因素,在未來養育下一代時能特別的注意,達到防患於未然的功用。
因此,建議看到此篇文章的你,無論是身為家長亦或是其他身分,在未來養兒育女時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疏忽而影響孩子未來的健康和幸福。
「阿母,我知道了,我會好好努力的。」
苦讀多年的我,終於在大學時考進自己的理想科系。
一直秉持著「愛拚才會贏」、「人定勝天」的我,在入學的第一天被教授的一番話給狠狠的動搖了……
「小的時候我和在座許多人一樣,總以為只要努力,即使生長環境不如他人,一樣能出頭天;等到老年時,我同樣能像富家子弟一般,享受著自己年輕時努力的成果──然而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教授新奇的開場一下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然而近期發現小時候生長環境的窮困,會影響到老年時的大腦功能……」
聽到這的我,如五雷轟頂般,再也無法專心聽下去。難道小時候的環境真能影響人的一輩子嗎?
近期捷克科學家Pavla ?ermáková提到:「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出,大腦的衰退可能根源於童年時的家庭背景,並在人的一生中持續發生。」
為了探討是否有此現象,在他們團隊的研究中,總共找了20644位來自16個歐洲國家、平均年齡為71歲的實驗參與者。請他們回憶十歲時的家庭環境,以家庭人數除以房間數以及書籍的數量,若前者的數值高且後者的數值少,則定義為此人小時候的家庭經濟狀況不好。同時也對他們做一系列的認知能力測驗。 因為年齡、性別、地理位置等因素,都有可能對實驗數據造成影響,研究者經過統計上的處理後,依舊能發現:經上述定義為小時候家庭經濟狀況不好的實驗參與者,在認知能力測驗上的得分低於其他的實驗參與者。
然而此研究是屬於觀察性的研究,並非經過嚴格的實驗控制,因此我們只能說:「童年時家庭環境與老年時的認知功能有相關,但我們並不能就此推論兩者之間存在著必然的因果關係」──也就是家庭環境差就一定老年認知功能較常人差,也可能是因為家庭環境差,造成童年時期營養不良,或是沒有接受良好教育等……使腦功能沒有健全的發展。因此,真正影響老年認知功能的原因還有待進一步的釐清。
此外這個研究所帶給我們的啟發,並不是要我們悲觀的認為先天家境的不足會影響人的一輩子,而是給了我們一個很重要的方向,讓我們能把注意力聚焦於兒童童年的發展,找出影響腦認知功能發展的重大因素,在未來養育下一代時能特別的注意,達到防患於未然的功用。
因此,建議看到此篇文章的你,無論是身為家長亦或是其他身分,在未來養兒育女時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疏忽而影響孩子未來的健康和幸福。
孩子長大貼心嗎?七個月大就知道。
電影「姊姊的守護者」,妹妹安娜從一出生就被父母設定為要幫助姊姊凱特克服病魔,一出生便捐贈臍帶血,隨年紀長大更是捐贈了白血球、幹細胞,在最後凱特生命垂危之時,母親甚至要求安娜捐出腎臟來拯救腎衰竭的姊姊,妹妹安娜近乎幫助了凱特一生。
幫助他人向來為社會所樂見,但有些助人行為卻需要負擔高程度的風險,譬如捐贈腎臟,需要捐贈出自己的器官,並且負擔手術過程中的風險,及負擔未來因為缺少一顆腎臟而引發的健康風險,像是捐贈腎臟、在槍擊案中捨身救人此類承擔高風險的助人行為,即使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幫助他人的高程度助人行為,仔細想來著實不易,但為何社會上仍然有人傾向這麼做呢?我們又要如何預測哪些人容易有高程度的行為?2018年Grossmann等人發表的研究或許可以幫助我們解開這些疑惑。
2018年,維吉尼亞大學心理學家Grossmann等人為了解決這個疑惑,他們找了64個嬰兒參加本次實驗,並且隨著實驗進行、嬰兒的成長,將實驗分成嬰兒5個月、7個月、14個月大三個階段。
嬰兒5個月大時,實驗者讓母親與小嬰兒一同待在房間中,並且提供幾樣寶寶玩具,當小嬰兒躺在搖床裡,讓媽媽用不同的玩具逗弄他。為觀察他們的相處情形,房間內將設置兩台攝影機,分別拍攝他們的相處情形以及臉部情緒,用來分析母親和孩子的行為、個性特徵,譬如注意力、正向情緒、參與度等等。
兩個月後,嬰兒長成7個月大,實驗者讓7個月大的嬰兒觀看恐懼、生氣、開心三種由真人演繹的表情,並且在三種表情旁邊分別皆放上沒有明顯情緒的普通表情,讓小嬰兒同時觀看。實驗者將追蹤他們的眼動軌跡,以測量他們的注意力,並且利用功能近紅外線光譜技術( 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fNIRS )同時偵測小嬰兒在觀看到不同表情時的大腦血氧蛋白濃度分布。
最後,當小嬰兒長成14個月,小嬰兒會和實驗者一起待在小房間玩樂,實驗者在房間內會建立需要幫助的情境,譬如弄掉筆或是撿球等等,觀察小朋友是否願意幫助實驗者。
實驗最後結果顯示14個月大的嬰幼兒利他行為,可以由7個月時小嬰兒對於人們恐懼表情的注意力所預測。並且由功能近紅外線光譜技術( fNIRS )他們也發現14個月大的利他行為,也可被嬰兒觀看恐懼表情時,大腦背外側前額葉皮質的活躍程度所預測。
由這個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助人行為的多樣化和我們對於受苦的人們的反應以及大腦注意力有關。在日常生活裡常常出現的助人行為,小至隨手幫忙拿東西,大至捐贈器官、幹細胞等等,助人方式非常的多樣,那些願意負擔生命風險,例如腎臟、骨髓、幹細胞的捐贈者,亦或是因為冒著生命危險大火中救人而喪失生命的勇士,他們勇敢與善良的背後,或許從生理上就與一般人不同呢!助人行為雖然可以從後天學習,但要想知道家裡的寶寶是不是個先天樂於助人的模範寶貝,偷偷觀察他對於恐懼表情的注意力,或許就可以知道了呢!
文/ 高醫心理三 蔣采慈
參考資料/ Tobias Grossmann, Manuela Missana, Kathleen M. Krol. The
neurodevelopmental precursors of altruistic behavior in infancy. PLOS Biology,
2018; 16 (9): e2005281 DOI: 10.1371/journal.pbio.2005281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