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4日 星期二

小心!童年創傷可能讓他成為賭博成癮者!

文/心理三 張琳    圖/網路來源
你手中拿著剛借來的十萬元,走進家附近的賭場內,抱著不服輸的想法在一台吃角子老虎機前坐下,繼續開始賭博,始終相信這次能贏得大獎,這樣之前欠下的鉅額賭債就能一次還清,就算已經無數次抱著這個想法,你還是會循環這個過程,被凶惡的討債人威脅性命也沒關係。這時很多人可能會說你不學好,跟著壞朋友去賭博賭上癮,結果掉進賭場老闆的陷阱,把全部的積蓄甚至一生的前途都賠進去。但賭博成癮真的大部分都跟壞朋友有關嗎?英國林肯大學的研究團隊針對病態賭博者進行一項研究。


潛在、問題、非問題賭博者
研究團隊針對3000位男性進行調查,發現潛在的問題賭博者中,有25%在兒童時期目睹過暴力行為,10%自陳曾經在兒童時期被身體虐待,7%的人表示曾受過威脅生命的傷。問題賭博者中,低於23%的人說曾目睹家庭暴力,9%的人經歷過身體虐待;相對來說,非問題賭徒只有8%目睹家庭暴力,低於4%的人經歷過虐待。研究也發現問題賭博者中,35%的人有嚴重的金錢問題,29%的人曾被定下刑事罪,幾乎20%的人經歷過關係破裂;而非問題賭博者則各為12%9%10%


賭博問題並非單獨存在
童年創傷也跟其他相關的風險因子(例如物質濫用、無家可歸)有關。林肯學校研究團隊的帶領者,法醫心理學家Amanda Roberts表示,英國的男性中,在調整酒精與藥物依賴後,賭博問題依然和創傷與生活壓力-不論發生在童年或成年期-有關係。潛在與真正的問題賭博者,會比非問題賭博者更頻繁的報告其受傷、婚姻困難、無家可歸、金錢問題與犯罪。總而言之,這說明了失控的賭博不是單獨發生的,也許是個體社會、行為和心理問題產生的症狀。



下次如果看見認識的人身陷賭博泥沼脫不開身,不妨上前關心他生活上是否遭遇困難,最近是不是發生什麼事情讓他受到創傷,或者若與他有深交,也能瞭解他是否童年有受過什麼創傷,或許你會是這個人的及時雨也說不定呢?



資料來源: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7/08/170802092002.htm
圖片來源: https://goo.gl/images/dFc22J

2017年10月22日 星期日

其實你都知道念書的秘訣,你只是沒有執行它!


文/心理三 劉軒宇 圖/見下方連結

小馬:「欸欸,偉偉怎麼辦,我看了很久的英文課本,但一個單字都沒記起來==

偉偉:「只用看的我也記不起來,所以我都會抄三遍並且大聲複誦呢!」

小馬:「對齁,這麼簡單的方法我怎麼沒有用?現在馬上來試試看!」

很多人就像小馬一樣,其實知道許多學習的方法,但卻不會實際使用它們,導致學習效率低落,甚至無法達成學習目標。

以往的學習都是經由老師講授或是指導,而自我調整學習(self-regulation learning, SRL)則強調學習者「自主管理」學習的過程。SRL包含:學習者自己訂定學習目標,接著發展與使用不同的學習策略,最後反思學習成效並做出修正。比方說,小馬要報考多益英文檢定,他希望至少拿到600(設定目標);接著為了增加詞彙量,他每天都抽出時間背3個單字(使用策略);但他發現詞彙量增加得太少,於是他決定改成一天背30個單字(反思與修正)

上述小馬所使用的SRL策略,例如:設定目標、時間管理、規劃進度、自我監控等,相信大家都大概知道這些策略。研究者發現,確實大部分學生能夠識別常見的SRL策略,卻不一定會實際使用它們。維也納大學的Nora Foerst教授及其同事找來408名維也納大學學生作為參與者,包括175名心理系學生與233名經濟系學生,使用問卷來調查他們的SRL策略相關知識與行為層面是否有差異。問卷中會有關於特定情境的描述,以及具體的學習策略,參與者要判斷在情境下使用該策略是否有利,以及參與者是否會實際使用該策略。當判斷策略是有利的卻不實際使用時,參與者會被要求提出不使用的原因。

結果表明,參與者在SRL策略相關知識與行為層面表現出明顯差異。在某些情境下,高達三分之一的學生正確地判斷策略是有益的,卻承認他們沒有在自己的學習中使用它。除此之外,Foerst比較了心理系與經濟系兩個領域的學生,發現兩個科系的學生在SRL策略相關知識與行動之間表現出類似的差異。然而,心理系學生在判斷策略方面表現略好一些,可能是因為他們的課程包括SRL相關的資訊。學生似乎僅限於了解SRL策略,但沒有轉化為真正的行動。

參與者對於明知有益卻不使用的SRL策略,提供了各種原因。主要包括:沒有充足的時間使用策略、沒有具體了解策略的優勢、不知道如何使用策略等等。顯然地,學生在SRL策略的應用層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除了瞭解SRL策略之外,讓學生學習在特定情境下如何實踐這些策略,會是SRL訓練中相當重要的部分。

過去我們常常將學習上的失敗,歸因於智力的不足,可是這些的說法卻忽略了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其他因素的影響,像是環境、學習策略、自我控制等等。SRL策略可以隨著學習者的個人差異進行調整,降低其他因素的干擾,進而提升學習效果,因此SRL被認為是在學術上取得成功的關鍵。但只是知道學習方法卻沒有行動是沒有效果的,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現在就開始在生活中使用SRL策略吧!


參考資料: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7/09/170928142106.htm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syg.2017.01288/full

https://freethumbs.dreamstime.com/334/big/free_3348956.jpg



「躲什麼躲!手伸出來!抬高!」──兒童虐待造成腦傷的解剖學證據


文/高醫心理三盧舒言 圖/Pixabay

小腿肚一條一條衣架上色的瘀青、被打手心後雙手磨搓再用褲邊擦掉手汗,這時又聽到一聲「躲什麼躲!手伸出來!抬高!」抬的不夠高還被愛心小手提起併攏的雙手,指導受刑預備姿勢。這些都是許多人共同的童年記憶。

手心抬得愈卑微,心裡轉得愈迷惘。

「你怎麼能打我?」悲憤來著。
「責罰的教育,你期待我學到什麼?跟你一樣用暴力解決事情?」有吵架的氣勢。
「你只是心情不好想找出氣筒!」來貼個標籤。
「真好笑,不懂怎麼教育的人才用打的」無能為力只好把嘲諷打開了。

兒童虐待會有多嚴重?
多年前起,社會吹起一股愛的教育風潮,護幼如金,人們總說兒童虐待不好,究竟是哪裡不好?有些研究者十分認真地研究這個命題,竟也真有研究發現,兒童虐待會造成大腦的「白質」異常。白質是大腦掌管資訊傳遞的部份,由一條條的神經所組成,而它之所以稱為白質,是因為白質的神經軸外面間段地被白色的脂肪包覆,因此它就以白色的外貌著稱。

然而先前研究兒虐腦傷的研究,進展停留在由fMRI攝得的整體大腦影像所得出的成果,因而無法觀察到單一被影響的白質細胞與分子。而此篇要介紹的研究,鏡頭拉向法國麥基爾大學的研究者,他們將研究方法推進至解剖學,藉以探究,究竟是大腦白質的哪條神經、哪種細胞出了問題?

一鑽研下來,不得了。研究者發現,兒童虐待會傷害大腦白質中,「掌管情緒、獎勵系統、跟滿足系統腦區之間的聯結神經」,而對人類的情緒穩定功能造成不可復原的長期傷害。
  
重要程度三顆星的髓鞘,在二十歲前關鍵發展
大腦的運作,需要靠電子訊號在長長的神經之間傳遞,以便腦袋裡不同區域的細胞相互溝通。長長的神經外面都會包覆著「髓鞘」。髓鞘是間段包在神經外的脂肪,因為脂肪的絕緣特性,讓電子在神經上傳遞的時候能像忍者一樣「走跳」,快速跳躍在神經上沒有包覆髓鞘的地方,比起老老實實地慢慢走,這讓生理訊號的傳遞更有效率。髓鞘主要在幼年時期迅速發展,而後一直持續直到成年前期。

為了觀察受過兒童虐待的成人們清晰且微觀的大腦變化,研究者透過大體解剖研究探究以下三組的成人──因為憂鬱症而自殺且受過嚴重的兒童虐待者(27人)、因為憂鬱症而自殺但沒有受過兒童虐待者(25人)、沒有精神疾病史也沒有受過兒童虐待者(26人)──的大腦差異。


受損的神經連結會影響情緒的恆定
研究者發現,只有在受過兒童虐待組別的成人大腦白質中,觀察到顯著且大範圍的較薄髓鞘,與較粗的神經軸直徑;同時在負責生成與維護髓鞘的細胞的基因排列上也觀察到改變。
當神經軸的直徑與包覆其外的髓鞘厚度呈現某個特定比例時,此比例對大腦間的資訊傳遞有最佳效果。如果髓鞘變薄,同時神經軸的直徑又變粗了,髓鞘幫助神經傳遞電子的能力就會變差,而腦區間的溝通功能也會跟著出問題。因為研究者採用了解剖方法,才得以看見神經間的溝通問題又特別出現在白質中掌管情緒、獎勵系統、跟滿足系統腦區之間的「聯結神經」。

研究者做出了以下結論:人類的幼年逆境經驗,可能會對人類的情緒穩定功能造成不可復原的持續性長期傷害。


恐怖嗎?
本來對兒童虐待的印象就是暴力的畫面,可能也還有規訓者的兩難。但今天看了研究發現,兒童虐待竟然會造成腦傷,造成永久的生理改變,你,還敢打小孩嗎?

你在路上看見人們打孩子、看見親友打孩子,就真的不能再用「管教」去理解了。
再容許用傷害人情緒恆定能力的方法教育人,就是眼睜睜看著他破壞了社會的安定。
受過兒童虐待的人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而對別人做出不好的事情,這是他的錯嗎?

或許是我們能先理解,「原來,他也是受害者呢」;
再嘗試,
「是啊,是啊。
讓我們用更溫柔的方式做教育吧」。


參考資料
McGill University. (2017, September 25). Child abuse affects brain wiring: Impaired neural connections may explain profound and long-lasting effects of traumatic experiences during childhood. ScienceDaily. Retrieved October 22, 2017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7/09/170925111334.htm

社交軟體使你欲罷不能?快樂已將你們綁在一起

圖/網路 文/許淳菱


每天早上睜開眼睛,你第一件事會做什麼?刷牙、洗臉還是仍躺在床上滑手機?想必大多數的人是滑手機吧!不只早上起床滑,吃飯滑,沒事的時候也滑,睡前也要滑手機來結束一天的行程。你是否真的有這麼多事情需要處理,還是你的手機畫面總是FacebookInstagramLine再輪流出現呢?你有沒有想過,這些社群軟體究竟為何這麼吸引人?


為了探索這個問題,Guido M. van Koningsbruggen Tilo Hartmann等人用FACEBOOK做了一項研究,使用了AMP(見註解),透過顯示FB 圖像(75ms),例如FB 標誌(實驗組),或是無關圖像,例如釘書機(對照組),其後皆伴隨一個呈現(100ms)的中性刺激,然後詢問受試者對中性刺激的評論為愉快或不愉快,若是愉快按下I鍵,不愉快按下E鍵。在完成作業後透過詢問受試者多頻繁使用FB等開放性問題,由頻率轉換成數值分析而將受試者分為高頻率社群軟體組和低頻率社群軟體組,結果顯示高頻率社群軟體組在面對與FB有關之圖像時有明顯的正向情緒提升,而低頻率社群軟體組在面對不論是與FB有關之圖像或是一般圖像,心情上都沒有明顯差異。受試者同時也被要求填寫社交軟體當前渴望使用之五點量表,結果也指出愈渴望使用社交軟體者,在實驗組的正向情緒顯著高於對照組,也就是說與FACEBOOK有關的一切可能已經讓社群軟體高度使用者感到愉快而上癮了。


這個研究告訴我們,即使我們只是看到FB的圖像或朋友發布動態的消息,都有可能讓內心感到愉快,也因為這個感覺讓我們不自主地想要再次打開這些社交軟體,當我們試圖不看社交軟體,心裡並不好受,於是再度打開它,如此惡性循環,造成社交軟體的成癮。到底該怎麼戒掉這種無形的成癮或是學會與它共存將是現代科技社會面臨的一大難題。



註解:AMP(Affect Misattribution Procedure)情感錯誤歸因程序-一種透過對中性刺激做出的評價來間接測量真正要測得的刺激之內隱態度的方法。


參考資料: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7/08/170803103131.htm
圖片來源:https://www.pexels.com/photo/apple-applications-apps-cell-phone-607812/

睡吧!睡多一點吧!睡不夠事情可能會很大條!




圖/網路 文/杜光平


前言

  古時候有句成語「夙興夜寐」,意思是早起晚睡,用來形容人相當勤奮。但在科技發達的二十一世紀而言,若然早起晚睡導致睡眠不足。除了"勤奮",還可以用"高危"來形容。有人可能會認為是在開什麼玩笑?就只不過是少睡一點而已,怎麼形容為好像是患了什麼絕症那樣子?


那要睡多少

  年輕成年人每天平均要有約9小時的睡眠,而老年人則是7.5小時。然而,在現今普遍社會中的許多人睡眠比上述時數少得多。


國外大學的研究

  根據蘇黎世大學及蘇黎世大學醫院的研究人員一項研究發現,他們現已確定了長期缺乏睡眠的另一個關鍵後果:增加風險尋求。睡眠和神經經濟科學家研究了18至28歲的14名健康男性學生的風險行為。他們挑選了14位18至28歲身體健康的男學生進行研究,發現了連續七天而每晚只睡五小時的學生,與正常睡眠八小時的學生相較之下,前者顯示出這是一個更為危險的行為。

  其中的11名學生在睡眠持續時間減少的一周內,在學事業等各方面有著很明顯的影響,這證明了睡眠不足的風險越來越高。另外還有一個特別令人震驚的發現。當學生評估他們的冒險行為與常規睡眠條件相同。神經病學教授指出,人民不會注意到在睡眠不足的時候,是在冒著更高的風險。人們應該全力爭取足夠的睡眠時間,特別是政治及經濟領袖,每天做的廣泛決定影響著大部份人,甚至全世界。在經濟高效的世界裡,睡得足夠的人越來越被認為是可取的。


實際影響

  一般而言,人的一天睡眠時間通常應在七到九個小時之間。與上述時數多太多於或少太多也是不好的。特別是當每天下降一小時或兩小時所需的睡眠時,會創造一個睡眠債務。一周內睡眠剝奪可能導致與中風患者相似的認知障礙。睡眠剝奪會以無數的方式影響身體和心靈。隨著睡眠債務的增長,您的集中精力降低。思維變得勞累,視力變得模糊。甚至可能會遇到頭痛或感到特別激動或心情不安。開始忘記事情。

  而且免疫系統也會因此受到打擊。當睡眠被剝奪時,會減少身體的白細胞,而你確實有的是不是非常有效地摧毀身體不需要的抗原。不會如此,人的體溫還會下降,而且心跳會變得不穩定。睡眠債務越大,在日常生活裡處理視覺信息就越困難。有時候會感到虛弱,分心,焦慮或不安。產生頭痛的症狀,會看不到直。在這些情況下,是一個合適做決定的壞環境嗎? 無論是在醫院照顧病人,在工廠上班,駕駛飛機還是駕駛卡車,您更有可能發生重大失誤。

  而特別在某些工業國家中,約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睡眠太少。如果一個年輕的成年人每晚睡眠不足8小時,在面對日常生活或工作上,便很難集中或出現注意力缺陷,這可能會引起相當大的負面後果。而在專門治療睡眠問題的睡眠診所中,越來越多的看上去健康的人,卻受到睡眠不足的困擾所影響。


結論

  人的一生當中,有三分之一時間都在睡覺,平均算起來大概花了26年的時間。而在生理層面而言,睡眠也是一項很重要的活動。其實人在睡覺時,就很像是一台機械在充電一樣。在充好充滿電的狀況下,才能在第二天面對生活中的一些工作或困難時,可以做出最正確的決策。所以不要以為經常熬夜睡眠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反而要做的是應該讓自己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去實踐更多的理想與抱負!


參考資料: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7-08/uoz-clo082817.php
圖片來源:http://www.villagedoor.org/wp-content/uploads/2016/03/sleep-1.jpg

打破學習迷思 會打電腦遊戲也很重要

文/心理三 陳家農     圖/網路來源

媽媽:「阿弘都幾點了,看你整天玩電腦遊戲,你不用看書嗎?」
阿弘:「媽,我是在增強我的學習力!很辛苦的~」
媽媽:「扯甚麼歪理,多讀書才能增強學習。」
阿弘:「No No No 媽,這你就不懂了,我這是有科學根據的。」

電腦遊戲V.S.學習


電腦(電視)遊戲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僅帶來壞處?一般來說,父母時常覺得孩子玩電腦遊戲是一件令人頭疼的問題,事實卻不然。德國波鴻魯爾大學透過邀請遊戲玩家與非玩家進行學習競爭,表示遊戲玩家可以很快地分析情況並分類事實,特別是在具有高度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再以磁共振成像指出這種學習與增加海馬迴活動息息相關,所以說電腦遊戲對我們的學習是有正向意義的。

參與「天氣預測」作業 


研究團隊邀請17位參與者,每位參與者皆玩動作類電腦遊戲且一周時數至少為15小時(參與者的自我描述)。然而對照組則邀請17位沒有定期玩電視遊戲的參與者。兩組人員皆進行研究團隊設計的「天氣預測」作業,用以調查學習的可能性。與此同時,研究者透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簡稱MRI)記錄參與者大腦活動。 

「天氣預測」作業是屬於一高度不卻定性的遊戲,參與者被顯示了具有不同符號的三個提示卡的組合。他們應該估計卡片組合是否預測晴天或雨天,並且他們選擇的對或錯會立即得到回饋。在回饋中參與者逐漸了解到,哪種卡片連結代表哪種天氣預報。也就是說這些組和與晴天和雨天的機率高低有關。在完成作業之後,研究者要求參與者填寫了一份調查問卷,以便獲取參與者有關提示卡組合的知識。

遊戲玩家更擅長於不確定性 


本研究探討遊戲玩家比起對照組在連結提示卡與天氣上是否有更好的表現。結果顯示,在兩組比較之下實驗組有較好的表現,也就是說遊戲玩家確實獲得更多關於卡片連結的涵意與知識。研究中也發現一件有趣的事,相比起其他人,遊戲玩家在高度不確定性下甚至有更好得表現。總的來說,經常玩遊戲的玩家,比較容易應付不確定得情況。

透過第一作者Sabrina Schenk比較卡片實驗與MRI的結果顯示,玩家更能快速分析不確定性中的情況、創造新的知識和分類事實。然而這種學習與海馬迴(在學習和記憶有著關鍵作用的腦區)中增加的活動有關。「我們認為玩電腦遊戲能訓練一些學習相關的腦區,如:海馬迴。」Schenk說:「這不僅對年輕人來說是重要的,而且對於老年人來說也是相當有意義的,這是因為海馬迴的變化可能導致記憶力下降,也許在未來我們可以用電腦遊戲來治療。」

結論


綜合上述所言,我們能得知在玩某些具高度不確定性的遊戲(如:預測天氣作業)有助於增進我們海馬迴的活化,以利我們學習與記憶。所以說遊戲對我們並非一味地如家長所想的那般百害而無一利,若善用這份研究結果,開發相關遊戲,說不定在不久的將來能減少老化帶帶來的危機。

參考資料: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7/09/170929125104.htm
圖片來源:https://chessbazaar-artsmart1.netdna-ssl.com/blog/wp-content/uploads/2017/08/Miro-Kids-video-games.jpg

不想變成「老番癲」?多運動吧!

圖/來自網路 文/心理三 陳伯安

阿公在家裡四處翻找...
阿公:「奇怪了!我的手機怎麼又不見了,小弘啊,你有看到嗎?」
小弘:「你會不會又放在在冰箱裡了啊阿公~」
阿公:「哎唷!還真的放在冰箱裡。真的是老了,記憶越來越差。」
你的大腦為你工作了一輩子,邁入老年後難免出現狀況或損壞。面對自己大腦的衰退,大多數人可能也覺得只能任由它日漸衰弱,並無解決辦法。但現有研究發現,想要有效的預防老年之後的癡呆或是認知缺陷,在平時養成的規律運動習慣可能是良藥。

老化是一種自然的過程,大腦的老化更是不可避免的,大多數人在年過四十之後,腦中許多功能便會開始老化,而大約到了五十歲以後,許多人便開始受到腦退化造成的影響,例如可能開始有輕度的認知障礙、偶發性的失憶、甚至是中風都又可能發生。這些退化絕對都不會是突發性的現象,而是一個演變、衰退的過程。其中,關於腦部老化導致的記憶退化與大腦的代謝有很大的相關。

人體在進行新陳代謝後產生的廢物會先以肌肉收縮幫助淋巴以及靜脈送至肝臟進行解毒。然而,大腦每天耗費人體基礎代謝的20%,必定也產生了不少廢物。但,大腦中並沒有肌肉協助靜脈與淋巴將廢物排出腦部,該如何進行解毒呢?答案便是我們所熟知的腦脊髓液。腦脊髓液除了能夠避震以保護大腦外,還有更重要的功能—沖刷腦代謝產生的廢物。在腦細胞產生廢物後,腦脊髓液會一直循環將廢物沖刷至出口,再連結到腦殼下的淋巴管,最後進入體細胞的代謝。若大腦的代謝出了問題,廢物便無法排出,日積月累的堆積,最後便會大大影響我們的大腦運作。

來自歌德大學的科學家便針對老年的運動如何影響大腦代謝進行研究。首先他們找來了60位受試者行隨機分配,由65到85歲的老人組成。受試者被隨機分至實驗組以及控制組。實驗組的受試者,在實驗進行前會先被評估認知表現並以MRT及MRS測量大腦代謝和大腦的結構狀況。接著,實驗組的受試者會以12週為一個週期,每週進行三次三十分鐘的運動,運動的強度則因各自狀況而調整至適合每一位受試者。在實驗的過程中,實驗者會量測受試者的所有運動相關數值、心肺健康、以及認知表現。而在每一週期的運動結束之後,實驗者皆會再次評估認知表現並同樣以MRT及MRS測量大腦代謝和大腦的結構狀況。至於控制組的受試者,一樣會接受實驗前和實驗後認知表現的評估及MRT和MRS測量,但並不會有實驗組一般的額外運動要求。

上述實驗的結果,除了我們所知道的規律運動會使身體素質提升外,一如實驗者所預期,在實驗後,實驗組的受試者與控制組的受試者相比,兩者的大腦代謝及結構出現顯著差異。而其中差異最大的便是膽鹼的濃度。那什麼是膽鹼呢?膽鹼這類物質的濃度通常在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內被發現隨著神經細胞的損失增加而上升,即神經細胞損失的越多,膽鹼的濃度也就越高。本次實驗的結果中,實驗組的受試者在額外的運動過後,大腦中膽鹼的濃度與控制組相比要少很多,由此可以說是規律的運動預防了膽鹼的增加。

綜合以上所說,原來平時要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並不是沒有道理的。規律的運動不僅僅可以讓體態變好,使身體健康而延緩老化。如今更被發現連大腦的退化都可以有效預防,給大腦的新陳代謝帶來正面的影響。只要適當且適度,運動可以說是百利而無一害了。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網路

你認為你已經夠肥宅了嗎?腦機介面(BCI)讓你體會真正的肥宅生活

 試想一下,今天你上了一整天的班或課,剛回到家十分疲憊。此時你癱坐在椅子上,一動也不想動,連將手舉起的力氣也沒有。但是沒吃飯的你,又很想吃東西,巴不得希望能讓椅子自己動起來,將你帶到食物前。而此時椅子真的自己動了,將你送到食物面前,讓你飽餐一頓。你覺得這種事情不可能發生嗎?那可不一定喔!這些如電影般利用大腦就能控制物品的科幻情節,真的有可能在未來上演。

我們一般所認知的機器都是依靠鍵盤、遙控器等必須使用手去操作。而所謂的腦機介面則是只需要用意念就能控制機器或是裝置,不用再藉由大腦將神經衝動傳輸給所需的肌肉組織。來執行動作,而是直接讀取腦部所發出來的腦波。大腦是由許多神經細胞所組成的,當它開始運作時,每次單個神經細胞發送消息,都會伴隨著從神經元到神經元的微小電信號,而機器藉由這些微小電信號判斷人類的心理歷程,藉此行動。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的基本架構可以分成三個部份:(1)訊號擷取:藉由人體的電極點取得使用者的腦波訊號。(2)訊號處理:進行訊號特徵的萃取並轉譯成能控制輸出裝置的指令。(3)輸出控制裝置:即控制相關之裝置,像是游標、輪椅或機器手臂等。

如今,利用腦波就能控制機器的案例已經悄悄進入我們的生活,例如腦波控制的無人機。或許你會認為藉由手操控的無人機並沒有什麼不好,但是人類並沒有那麼多隻手同時操控多台無人機,這時候就出現問題了。根據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人類機器人與控制(HORC)實驗室主任巴諾斯(Panos Artemiadis)的說法,在接下來的三到五年內,使用腦波控制機制的無人機可能會超越遙控無人機。以下是幾個腦波控制無人機現在的應用:

搜索以及救援任務:只要需要搜救行動,有了腦波控制的技術,人類就能大範圍的運用無人機去探索,藉此增加尋獲目標的機率。
消防: 配備紅外成像設備,無人機可以實時跟蹤大面積森林火災的蔓延,使消防員能夠相應調整其計劃。
農業分析: 無人機組將監督大型農田,建立土壤分析和灌溉計劃的地形圖。無人機將使用儀器來進行灌溉調整以及診斷作物感染或侵染。一些無人機系統已經被用於作物噴灑而多台無人機能夠更快更有效地完成任務。     
網路監控系統:利用多台的無人機,就能有效掌控整個較為大型且更敏感的活動或集會,例如馬拉松、政治集會等等。


除了應用在無人機上,腦機介面的技術也運用在更多且更需要的地方,例如:醫療方面,能力用腦波幫助肢體障礙或癱瘓者控制機械手臂或下肢等以改善其生活品質。而這項技術除了單方面由腦波控制機器外,它還能藉由感測你的腦波,分析你的喜好度、專注度、疲勞程度等,像是你今天心情可能不太好,儀器感應到了你的情緒後,自動分析適合你的抒情歌並放給你聽。就連世界最大的社群網站Facebook也說他們下一個目標是往腦機介面發展,例用腦波打字輸入,他們希望最終的技術能讓用戶在1分鐘內輸入100個字,是講電話的5!雖然距離腦機介面這項技術的成熟還需要一些時間,但是我們能看到這項技術將在不久的未來佔有一席之地,並且現今仍在不斷快速的蓬勃發展,就讓我們好好期待運用大腦就能控制萬物的時代來臨吧!

參考資料: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7/09/170929230433.htm
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317365.php?utm_source=TrendMD&utm_medium=cpc&utm_campaign=Medical_News_Today_TrendMD_1
http://iknow.stpi.narl.org.tw/Post/Read.aspx?PostID=13143
圖片來源:https://www.xcnnews.com/kj/79753.html

無形的壓力!稱讚也可能是一把雙面刃



圖/來自網路    文/心理三   王少弘


哇!小農好聰明喔!數學又考100分了呢!
在你小的時候,你有被這樣稱讚過嗎?
又或著當你的小孩表現優秀的時候,你會去讚美他嗎?
這樣看似稀鬆平常的讚美句子,你可曾想過,這些讚美的影響可能和你一開始想的完全不同嗎...





"讚美"這麼好的事能夠出什麼錯?

在這個越來越講求"愛的教育"的時代,讚美自己的小孩這樣的事情也越來越常見,我們常常可以在路上、在餐廳裡、在各式各樣的地方聽到家長稱讚自己的小孩。畢竟大家都認為讚美這麼正向的事情,肯定是越多越好嘛,再怎樣也不可能會有負面甚麼的效果。但是在近年來的心理學研究中發現,讚美這件事情恐怕沒有我們想的這麼單純...


"你好聰明" V.S."你做得好",稱讚之間的微小差異

        2015年出版的Psychological Science當中,有研究者讓一群35歲的小孩個別去玩猜謎遊戲,而當這些孩子成功回答問題的時候,他們會用兩種方式去讚美那些孩子,有一半的小孩會被稱讚有關他的個人能力(ex.你好聰明!),而另一半則是稱讚關於他的行為(ex.這題你做的很棒!)。而在遊戲進行一陣子之後,研究者會離開房間,並在離開前囑咐小孩別偷看桌上的答案本,之後就利用隱藏的攝影機觀察那些小孩的行為。儘管兩種鼓勵在文字上看起來非常類似,但是根據研究結果卻發現60%被讚美個人能力的小孩會去偷翻答案本;而被稱讚行位的小孩只有40%會去偷翻。對此,這份研究的其中一位作者聖地牙哥大學的蓋爾海曼教授也表示:「我們的研究結果發現,讚美個人能力所造成的負面影響超越了讚美本身,反而促進了孩子的不誠實,而這個效應在三歲的孩子上特別明顯。」


"稱讚能力" or "稱讚行為",不同稱讚的巨大差別

        為什麼稱讚小孩聰明反而會導致他更容易去說謊或作弊呢?杭州師範大學的曹李教授解釋到當你稱讚一個小孩是聰明的時候,他會產生"自己必須表現得很好"這樣的想法去滿足別人對於他"聰明"的期待,而這樣的想法在無形之中就會給他造成很大的壓力,而為了達到這個期待,他們就會不擇手段的去完成任務,儘管是選擇作弊這種不好的行為。
        另一方面,如果你是稱讚他的特定行為,那你的稱讚就僅限於這件事情上,而不會造成小孩產生要去保持良好表現的想法,這樣子就不會有負面的影響。


學習如何正確運用的讚美吧!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可以變得更好,但是同時我們也不希望他們受苦,因此我們會選擇去稱讚他們而非處罰。但是近年來的心理學研究卻發現就算是讚美,如果運用的不恰當也可能會造成孩子負面的影響。這代表下次當我們需要鼓勵孩子的時候,需要注意盡量去稱讚他的行為而非去稱讚他的能力。唯有這樣,才是真正的在不給孩子過分壓力的環境下讓他們成長茁壯!

  





參考資料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7/09/1709121548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