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2日 星期日

笑聲識別證,聽笑聲找同鄉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盒盒盒盒盒」

「咯咯咯咯咯咯咯」

笑聲百百種,每個人擁有的都不一樣,因此我們能輕易分辨出熟人的笑聲。不過最新研究發現,不只是熟人,光憑笑聲就能分辨出是不是同鄉哦!

 

笑聲是一種強烈的非語言發聲,有助於維持和加強社會連結。笑聲可以分成自發型笑聲和自願型笑聲,自發型笑聲通常是一種不受控制的反應,例如看到笑話會不自覺得笑出來;而自願型笑聲則是有目的的發出調節聲音,像是刻意去附和客戶的業務人員,是一種比較深思熟慮的交流行為。

 

近期阿姆斯特丹大學做了一個笑聲類別是否會影響「群體識別」的研究,研究者使用荷蘭人和日本人的自發型和自願型的笑聲片段,讓參與者(荷蘭人或日本人)分辨笑的人是否來自跟他們一樣的文化?這些笑聲是自願型還是自發型?並且讓他們評價笑聲聽起來有多正向。

 

研究結果發現,不管是自發型或自願型笑聲,參與者都可以高準確度分辨出笑的人是不是跟他們來自同一個文化背景,且參與者認為自發型笑聲比自願型笑聲更正向。如果有一天我們在國外聽到有點熟悉感的笑聲,不妨抬頭看一看,說不定同鄉就在眼前。

 

撰文/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三年級/蘇中玉

資料來源: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1/11/211115165434.htm?fbclid=IwAR1VS5ROULFwlo1DmatfzTnxivQBNlXbXjhFicSr7EHrbDf1jeKj-DnPCcY

圖片來源: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1498338/

2021年11月30日 星期二

訊息量太多,覺得頭昏腦脹、記憶不夠用?原來這是正常!



       擁有最強大腦的人類,每天早上睡醒眼睛睜開的當下,就開始接收來自四面八方的訊息,從日常生活中處理家務、費用支出等大小瑣事,或置身不同場域時學習新知識、執行繁重的工作業務、面對不一樣的客戶面孔等,同時間訊息量有如排山倒海般的湧進大腦,總覺得腦袋不夠用導致忘東忘西嗎?原來大腦在同一時間接受訊息量真的有限。

    1956年美國認知心理學家George A. Miller.發表於《心理學評論》(The Psychological Review)《神奇的數字:7±2:我們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這篇影響認知心理學的重要期刊,研究證實了短期記憶的侷限Miller以數字、單字、位置或聲音大小等條件進行短期記憶實驗,證明當人類大腦在同時接收到4個以下的訊息量時,通常可以清楚地記住或分辨,然而當大腦同時接收5個以上的訊息量,就會造成訊息接收出現差錯或混亂的現象。

        
        Miller運用資訊理論,以電腦CPU暫存器概念”位元(Bit)”來計算大腦短期記憶輸出及輸入傳輸容量,1位元是對2個同時出現的條件做出判斷時所需要的傳輸量,2位元能使我們在4個同時出現的條件當中做出判斷,3位元則為8個同時出現的條件當中做出選擇,Miller研究也指出,不同認知訊息傳輸容量皆不同,譬如顏色大約是 3.1位元;尺度大小大約是 2.8位元;味覺大約 1.9位元;位置認知大約在 3.25位元;亮度大約是 2.3位元等。透過實驗發現,無論是顏色、大小、味覺、數字等訊息,大部分的人類在同一時間同時接收到訊息量平均為7±2項,除外,輸入再多的訊息,人類大腦也無法同時接收更多。

        對此研究證明是否感覺到驚慌?又或者覺得好像可以因此而作為記憶錯亂導致工作績效不佳的好藉口呢?不巧憂喜參半。Miller此研究的下半段就提出”組塊(Chucking)”概念,就是將同時間出現的大量訊息,用分組的方式做區分,一組為一的單位,例如一連串共18碼的數字”489215673358415694”乍看下要在短時間記住有相當的難度,但透過組塊(Chucking)重新編碼後,可分為489-215-673-358-415-694共6組,因此訊息量就在大腦能同時間接收的7±2項當中,如同手機號碼、身份證字號等記憶方式,另外在文字方面,如想記住一段故事、一篇文章,透過運用自己理解後表達、描述,也是一種語言式的編碼,Miller指出在同時出現的訊息中,只要透過重新編碼的動作,就可增加短期記憶的廣度。

       人類大腦在有限的短期記憶容量中,除運用技巧增進記憶廣度之外,在沒有辦法改變環境的當下,或許可以思考選擇留下什麼樣的訊息在有限的記憶裡,例如買早餐時遇到態度不佳的早餐店店員的或是結完帳後有美味的早餐可以享用,抑或讓人生氣的同事或是一起努力後享有得團隊績效,可以選擇的你會選擇留下哪一項訊息呢?





文/高醫心理碩一/洪君君


圖片來源:flaticon

資料來源: Miller, G. A. (1956). 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63(2), 81–97. https://doi.org/10.1037/h0043158



2021年11月29日 星期一

一起聽音樂,一起腦波同步吧!

 

        「啊~~~」歌迷對著偶像大聲尖叫,同時也隨著音樂的節拍而跳躍、大聲歌唱,這一幕幕在演唱會中顯得熱血。在這個音樂普及的時代下,人人每天都花了不少時間在聽音樂,不過,你有沒有曾經想過,是什麼原因讓我們隨著偶像的音樂而擺動呢?看似音樂能夠左右人們的行為,但是這是怎麼發生的呢?讓我們一探究竟吧!

音樂真的可以影響腦波?

        對於音樂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大腦,要去做研究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人都會被不同的音樂吸引,那我們要如何知道一個人對一首歌的吸引程度呢?來自紐約市立學院工程學院的Jens Madsen與Lucas Parrau為了理解這個領域,他們運用測量正在聽音樂的人大腦中的腦波,於是發現,當一個人被音樂所吸引專心聆聽時,大腦中的神經反應與其他被相同音樂所吸引的人們有同步化的現象,而大腦中測量到的腦波,居然也有很高的相似程度。這項研究可以說是解決了一個問題:要如何得知人們對於音樂的投入程度?那就測量看看他們的腦波相關程度吧!

        根據他們的研究顯示,一位聆聽者對熟悉音樂的投入程度會因為反覆聆聽同樣的音樂而下降,然而,對不熟悉的音樂反而能夠維持聆聽者的興趣,這些聆聽者特別是曾經有接受過音樂相關訓練的人或音樂家會有這樣的現象。「不斷地暴露在相同或熟悉風格的純樂器音樂中,受試者人與人之間的腦波相關程度會持續下降」,Parra等人寫道。除此之外,受過音樂訓練的人或是音樂家,這些人之間的腦波相關程度較高,即便是在不同音樂風格下也能維持一定的相關程度,不過,隨著他們重複聆聽、能夠分辨出不同領域的音樂,其興趣會開始下降。

從大腦提取的資訊可以推測人們接收的訊息!

        「從測量聆聽者的腦波,就能夠研究判斷人們是怎麼感受這音樂的,也能一窺這個音樂有什麼特別之處,這是多麼有趣的一件事啊!」Madsen說道。從大腦的角度來窺探人們是如何對音樂產生投入的狀態,的確是非常有趣的事情,除了此篇研究,還有許多專家學者對於音樂和大腦間的相互作用有所研究,例如:Putkinen等人在2020年研究指出,他們能夠透過大腦掃描儀器(功能性磁共振造影,fMRI)測量聆聽音樂的大腦,精準的預測當下聆聽者正在聆聽快樂或是悲傷的音樂,是不是非常神奇的事呢!

一起聽音樂吧!

        音樂與我們息息相關,下一次在和朋友家人一同投入在音樂當中時,不仿細細感受一下兩人以上腦波同步是什麼感覺,也許會有新發現、新體驗也說不定!期待未來我們能夠有更多相關的研究與發現,更進一步窺探音樂與大腦之間的交互作用,並且與生活中的事物結合應用,改善並提昇人們的生活品質。


參考資料 - 文獻:

Jens Madsen, Elizabeth Hellmuth Margulis, Rhimmon Simchy-Gross, Lucas C. Parra. Music synchronizes brainwaves across listeners with strong effects of repetition, familiarity and training. Scientific Reports, 2019; 9 (1) DOI: 10.1038/s41598-019-40254-w

Vesa Putkinen, Sanaz Nazari-Farsani, Kerttu Seppälä, Tomi Karjalainen, Lihua Sun, Henry K Karlsson, Matthew Hudson, Timo T Heikkilä, Jussi Hirvonen, Lauri Nummenmaa. Decoding Music-Evoked Emotions in the Auditory and Motor Cortex. Cerebral Cortex, 2020; DOI: 10.1093/cercor/bhaa373

參考資料 - 科普文章:

City College of New York. (2019, March 8). Music captivates listeners and synchronizes their brainwaves. ScienceDaily. Retrieved November 28, 2021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9/03/190308133358.htm

University of Turku. (2020, December 28). Music-induced emotions can be predicted from brain scans. ScienceDaily. Retrieved November 28, 2021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12/201228101801.htm


2021年11月28日 星期日

夫妻不只同臉還同心?


 不少人說夫妻相處久了會有夫妻臉,而且會變得越來越像的可不只是長相,連心跳頻率也可能同步哦!

伊利諾大學的研究者找來十對異性戀已婚夫婦,且夫妻間的相處年數從14到65年不等,再來對這些夫婦進行兩週的追蹤調查,讓受試夫婦配戴穿戴式裝置來測量心率,同時在家中安裝傳感器,這樣研究者就能觀察夫婦之間的物理距離。

結果發現,長期相處在相同空間裡,當伴侶彼此靠近時,他們的心率會在複雜的互動模式中出現超前-滯後關係(lead-lag relationship),也就是說,當丈夫的心率發生變化時,妻子的心率會跟著改變並同步,反之亦然。

雖然這研究還不夠嚴謹,像是人數不多、相處年數也不等,不過從生理表徵去看相處的兩人的同步率還滿有意思的。常說親密關係有益心理健康,但很少從生理及物理狀況去研究夫婦關係間日常上的互動,或許日後能從中發現更多夫妻常相處的好處(或壞處)哦。


撰文/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三年級/潘姵潔

資料來源:

Brian G. Ogolsky, Shannon T. Mejia, Alexandra Chronopoulou, Kiersten Dobson, Christopher R. Maniotes, TeKisha M. Rice, Yifan Hu, Jaclyn C. Theisen, Carolina Carvalho Manhães Leite. Spatial proximity as a behavioral marker of relationship dynamics in older adult couple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21;

提升幸福感,從日常活動開始

 

上下兩層樓,你會選擇坐電梯還是爬樓梯?

從家裡到附近的超市購物,你會選擇騎車3分鐘還是步行10分鐘?

過去人們選擇爬樓梯以及步行的原因,除了個人喜好之外,不外乎就是為了節能減碳、環保愛地球。但你知道嗎?有研究者發現,爬樓梯或者步行等日常活動的好處,除了節能減碳之外,還能提升個人幸福感。

別再說沒時間!上班族們現在就做爬樓梯運動| 健康醫療網| 健康遠見

雖然過去已經有不少研究證明了「鍛鍊運動」對於我們的身心健康可以帶來正面的影響效果。然而,或許是因為過去缺乏合適的測量工具,所以關於「日常活動」(如爬樓梯、步行等等)對於我們身心健康的影響,卻是到近期才有相關研究。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 (KIT) 的體育與運動科學研究所就有研究者在2020年針對此議題發表了研究,研究可以分成兩個部分。

日常活動提升精力以及警覺性

在第一部份的研究當中,研究者主要是想了解我們的日常活動會不會提高我們的精力以及警覺性,進而提升幸福感。研究者紀錄了67位受試者的數據,調查他們平時的運動習慣,並讓受試者連續配戴加速計7天,以便測量受試者除了運段鍛鍊活動以外的日常活動情況。另外,使用能測量心理健康的智慧型手機,搭配GPS定位觸發系統,可以在受試者移動位置(也就是進行日常活動如走路、爬樓梯等)的第一時間測量他們的心理健康。研究結果發現,受試者在進行日常活動後能立即提升精力以及警覺性,而精力及警覺性都被證明是組成受試者心理健康及幸福感的重要部分。

日常活動與幸福感的腦區證據

在第二部分的研究當中,研究者想了解日常活動與幸福感的關聯能否在大腦活動中找到證據。研究者另外蒐集了83位受試者,這些受試者與第一部份的受試者接受了同樣的測量,不過額外紀錄了磁共振成像(MRI)資料。而研究結果也發現,在大腦皮質中有一個名叫sgACC的區域,會影響日常活動以及幸福感的相互作用。

研究結果與生活中的連結應用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人們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而不得不開始保持社交距離、減少出門等等,長期下來對於人們的心理健康造成負面的影響,部分民眾開始較容易出現憂鬱、焦慮或脾氣暴躁等情況。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情況,不妨試試增加日常活動,以爬樓梯代替坐電梯、步行代替騎車,或許就能有效提升你的幸福感喔!

 

撰文/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三年級/林彥妤

資料來源:

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 (KIT). (2020, November 25). Everyday activities enhance personal well-being. ScienceDaily. Retrieved November 25, 2021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11/201125104348.htm

參考文獻:

Markus Reichert, Urs Braun, Gabriela Gan, Iris Reinhard, Marco Giurgiu, Ren Ma, Zhenxiang Zang, Oliver Hennig, Elena D. Koch, Lena Wieland, Janina Schweiger, Dragos Inta, Andreas Hoell, Ceren Akdeniz, Alexander Zipf, Ulrich W. Ebner-Priemer, Heike Tost, Andreas Meyer-Lindenberg. A neural mechanism for affective well-being: Subgenual cingulate cortex mediates real-life effects of nonexercise activity on energy. Science Advances, 2020; 6 (45): eaaz8934 DOI: 10.1126/sciadv.aaz8934

圖片來源:

https://www.google.com/url?sa=i&url=https%3A%2F%2Fhealth.gvm.com.tw%2Farticle%2F66027&psig=AOvVaw1xQVI4HecCNo_beIJ0vWfm&ust=1638243232442000&source=images&cd=vfe&ved=0CAwQjhxqFwoTCJjKluXRvPQCFQAAAAAdAAAAABAD

他其實比你想的更在乎你

 「為什麼每次我們吵架,你總是裝作不在乎也不想解決問題啊?」

「沒什麼反應是因為你沒那麼愛我嗎?」





相信很多女性在談感情時,和另一半吵架可能會出現如以上那段的對話,尤其當另一半越是表現出對之間關係的情感冷暴力時,只會使女性更加慌張、激動。

但是,正當女性認為另一半對自己和他們關係毫不在乎時,一項關於人際關係的新研究卻發現,情感的關係惡化時男性往往比女性更容易感受到情緒上的痛苦。


由蘭卡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研究人員領導的國際心理學家團隊,對「關係」問題進行了分析。他們使用自然語言處理方法,分析了超過 184,000 名在匿名論壇上發佈有關人際關係問題的人的人口統計和心理特徵,然後請研究人員從統計結果上找出每個帖子中出現的最常見主題,進而創建最常見關係問題的「地圖」。


數據中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除了發現最常見主題為「溝通問題」外,還發現了使用這個主題的性別差異研究者 Dr. Ryan Boyd 說:「當我們進行這項研究時,我們意識到這是一個重要的機會,可以將許多關於性別差異的共同觀點納入測試」。同時,人們在說明他們關係問題時,通常不會提到問題本身,而是關於問題帶來的感覺,也就是「心痛」。


綜合以上,該團隊的研究結果表明,男性談論心碎的次數明顯多於女性。


也就是說,男性在人際關係上投入較少的刻板印象可能不准確。

Charlottle Entwistle 說:「值得注意的是,男性更常討論心痛主題這一事實強調了男性在情感上至少與女性一樣受到關係問題的影響。」



因此,看完整篇文章,是不是開始覺得自己的另一半沒有這麼討厭了呢?

他真的比你想的更在乎你們之間的關係!和另一半在未來發生爭執時,若能常常正面思考,想著他其實也很在乎你,或許就能降低關係間的摩擦哦!



文/高醫心理大三/李綺庭



資料來源:

Lancaster University. (2021, November 1). Men experience more emotional pain during breakups. ScienceDaily. Retrieved November 23, 2021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1/11/211101094832.htm

2021年4月9日 星期五

是你嗎?這種人最能調適壓力

「怎麼辦!下禮拜就要期末考了,十科耶,老天!想到就頭痛
「真的我已經熬了兩個通宵了你看你看,我的黑眼圈都要比熊貓浮誇了==
「什麼!下禮拜要考試蛤?!我不相信你不要騙我,欸欸欸哪幾科啦,救命啊~」


想想你是不是常常在最後一秒壓線繳交老師或主管指定的作業或任務呢?

常常覺得生活很失控,有時候還會懷疑自己怎麼都永遠做不好事情...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有一種人是最能承受日常壓力,而不會屈服、淪陷於負面情緒中—就是在當下的生活與未來的計劃之間可以取得平衡的人

為了探討在什麼樣的狀況和條件下會影響一個人對壓力的反應,研究人員邀請223名研究參與者,包括18歲至36歲之間的107位年輕族群,以及60歲至90歲之間的116高齡族群。於此同時,要求參與者連續8天填寫調查表,以探討正念的波動。在那8天中,還要求參與者報告每天的壓力以及他們經歷負面情緒的程度。


積極因應與正念就是關鍵!

研究人員發現,採取積極的因應策略(proactive coping)是非常有助於抑制與降低日常壓力源的影響,也就是積極地從事規劃與管理。可以挪出一段空白時間,認真且專心地迴溯壓力源的起因,究竟我的壓力源是什麼?起因從何而來?又該怎麼做?進而促進自我不斷審視與思考,最終尋覓到一個適合自己因應壓力源的方法與策略。

但,僅限於當一個人專注當下、可以覺察到壓力源的情況。也就是最近特別火紅的正念(mindfulness),當一個人將全神貫注集中在當前或此時此刻的生活中,而不是彌留於過往或為未來擔憂,就是很純粹的專注當下。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一旦無法調適壓力,可能影響生活品質、人際關係,甚至極傷身傷心地過勞。所以,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紙來!筆來!墨來!試著給自己十分鐘的時間,開始著手計畫,擺脫老是臨時抱佛腳、非常失控的那個自己。


撰文/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三年級/陳姵妤

資料來源:

Melody G. Polk, Emily L. Smith, Ling-Rui Zhang, Shevaun D. Neupert. Thinking ahead and staying in the present: Implications for reactivity to daily stressor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20; 161: 109971 DOI: 10.1016/j.paid.2020.109971

問題網路使用與青少年憂鬱密切相關

 

   


    阿嬤看著新聞感嘆:「玩手機不是很快樂嗎?啊怎麼反而會得憂鬱症還自殺?啊不給手機也自殺,現在小孩是怎麼了?」

    正拿著手機上網報名“預防青少年網路沉迷”相關課程的阿母不禁也陷入迷惘……

 

    手機為現今生活中的基本配備之一,大多數青少年可能不記得沒有網路之前的生活,他們成長在一個網路互聯互通的世界裡,上網已成他們學習、娛樂和社交的主要來源之一。但這種現象正如許多家長所憂心的,已有許多研究指出幼童「問題性網路使用」(problematic internet usePIU所造成的潛在危險。而有項由博士後研究員 István Tóth-Királya Horizon Postdoctoral Fellow at the Substantive-Methodological Synergy Research Laboratory in Concordia's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所領導的一項新研究,是少數針對PIU對較大青少年影響的研究之一。這篇論文是由赫爾辛基大學University of Helsinki心理學教授 Alexandre Morin Lauri Hietajärvi Katariina Salmela-Aro 共同撰寫。論文發表在Child Development雜誌,是對赫爾辛基1750名高中學生三年來進行的縱貫研究。

研究人員確立了青少年(年齡為16-19歲)PIU的三個主要決定因素。第一是孤獨感,定義為人際關係或社交網絡不足。其次為父母教養的方式,不足為奇,較佳的父母關懷與教養則PIU較低,其中特別是母親的角色,顯示良好的親(母)子關係會降低網路世界的需求。另一方面,父職的疏忽則PIU較高,因為缺乏指引及設定常規。最後則是性別,研究人員發現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出現類似上癮的行為及衝動,可能跟玩線上遊戲、觀看 YouTube或成人頻道有關。而女孩可能只是為了社交目的上網。

    隨後研究了與PIU的相關效應,同樣確定了三大類:首先是憂鬱症狀,如果放任不管,PIU似乎會加重憂鬱程度。雖然這兩者關係在之前已有很多研究,但Tóth-Király說:「我們研究結果有新的解釋。試圖以雙向或互相影響的方式理解這種關係,我們認為,PIU和憂鬱症狀很可能是共存的,而不是一個決定另一個,它們很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相互加強。」其它與PIU有關是藥物濫用則成績較低。看到這裡是不是捏了好幾把冷汗,不急不急,讓我們繼續看教授怎麼說...... Tóth-Király說,「有些青少年會經歷一個大量使用網路的階段,通常在青春期中期左右。隨著日漸成熟、生涯發展、初戀等,上網時間隨之減少。如果青少年花了很多時間在網路上即使在父母眼中是過度的,但並沒有真正影響到心理健康或成績,或似乎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負面影響,那麼我們真的不能說這是有問題的行為。」

 

    看完研究,是不是還是憂心忡忡,家長的字典裡沒有“放心”二字,是的,哈佛醫學院的S. Nassir Ghaemi 教授提出「數位憂鬱症」(Digital Depression),研究指出造成憂鬱和自殺的社群媒體內容是什麼?Ghaemi教授做了持平的交代:網路霸凌、性騷擾及藥物濫用的訊息。這股網路風暴正強勢地席捲而來,不容忽視。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提到,千禧年之後出生的年輕族群統稱「Z世代」,成長於網路、手機與社群之中,容易在變化劇烈的年代找不到方向。一旦碰到瓶頸,就容易成為憂鬱與自殺的高風險群。專家指出PIU的青少年可能較缺乏正向情緒經驗、沒自信及人際關係不佳等,因此希望老師及家長都能以正向樂觀的態度,增強孩子正向情緒,協助適性發展、找到亮點,創造其正向經驗,並非只有按讚的網路世界,而是活出自己很讚的人生。

 

文/高醫心理碩一/李晴晴

 

資料來源:

Concordia University. (2021, March 9).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nd teen depression are closely linked. ScienceDaily. Retrieved April 6, 2021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1/03/210309153855.htm

 

參考資料:

1. 數位憂鬱症:千禧世代的文明病?

上網日期:202146日。檢自:http://yuhsuanlinmd.blogspot.com/2020/02/blog-post.html?m=1 

 

2. i世代過得並不快樂:網路上展現的樂觀自信,是為了掩蓋現實生活中不堪一擊的內心

上網日期:202146日。檢自:https://group.dailyview.tw/article/detail/1527

 

3.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青少年憂鬱症:最燦爛的年華,最心痛的損失,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急需關注】

上網日期:202146日。檢自:https://www.facebook.com/forum.nhri/posts/2769079986755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