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

臉書雙面刃 你我都將成為“他們”的所有物

圖/網路  文/心理三 陳家農 

        :你看,隔壁家阿弘又帶文文去吃好料的,一直在臉書洗版欸
        :現在臉書真是盛行,打卡變成每次出遊必備的行程
        :可不是嘛~無論哪個年齡層都瘋狂,也不知道是好是壞
        :還有學者專門研究這現象欸,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打卡、按讚、分享、追蹤,以上的名詞相信在多數人眼中都極為熟悉,甚至可以說從你眼睛一睜,這些在臉書等社群平台發展出來的專有名詞,就一直圍繞在我們身邊,某部分特定族群,例如:物質主義者,他們甚至將目標專注在這一區塊中。時不時比較讚數或分享數多寡、今天追蹤的人數是否上升、比較哪個朋友又在高檔餐廳打卡,諸如此類將社群平台當成是物質追求的工具……

:咦,如此說來我們這麼做都不好囉?
:千萬別這麼快下定論,我們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來自德國的波鴻魯爾大學發表一個理論來解釋我們在臉書等社群平台上所發展出來的一個現象。其中一項研究主要針對物質主義與使用臉書之關聯。在此研究中以臉書使用情形、物質主義之程度、社會比較傾向(如:比較社會地位)、物品化臉書好友(如:對我而言越多臉書好友越象徵成功)與工具化臉書好友(如:在某些情況下臉書好友是有用的)等五項進行大概分析。結果顯示,物質主義者較常使用臉書,因為臉書為物質主義者打造一個非常棒的舞台,在物質主義者眼中臉書好友如同物品般,交好友就像是增加自身財產一般,使他們感到滿足,他們也容易在此達成與他人比較的目的,除此之外,重點是這一切都是免費的!

但專家特別強調這項結果並不能說如此使用臉書不一定是壞的,雖然在研究中發現物質主義者傾向工具化他們的臉書好友,但與此同時他們即是達成社會比較的目的,且以另一角度來看,這群人將臉書視為一媒介,在臉書設定一目標,像是今天要多吸引一群朋友的關注,努力在苦悶生活中開發別人忽視的「小確幸」,以達到吸引群眾的目的,這將為自己帶來滿足感,為群眾帶來幸福感,對於兩者而言無非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說社群平台就如同雙面刃一般,只要我們明白如何使用,用得恰到好處,都將為自己為社會帶來進步。




17 則留言:

  1. 人物的名字是故意不打出來的??建議可以說明適度使用的情況。

    回覆刪除
  2. 各指標有問題舉例,讚
    不過我覺得要解釋一下何謂"物質主義"

    回覆刪除
    回覆
    1. 行,謝謝文文~記得要阿弘下次也帶我去吃好料的

      刪除
  3. 比較像是分析型文章,裡面也可以加入多一點自己的想法

    回覆刪除
  4. "所以說社群平台就如同雙面刃一般"<<社群平台不只臉書而已,所以是想說臉書雙面刃還是社群平台?
    (標題與結尾有點問題)
    "來自德國的波鴻魯爾大學..."<<<那大學的什麼系所?是老師還是研究生做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本研究僅專注於臉書,其他還有一系列的研究唷~

      刪除
  5. 文章中所講的物質主義等等的,為何會被視為是一種壞的事情呢?雖然每個名詞後面都有簡短的例子,但像"物質化臉書好友"實際上會有神麼樣的問題?

    回覆刪除
    回覆
    1. 物質主義並不是壞事,只是有時會讓我們覺得在追求物欲的當下迷失精神層面有或者捨棄一些更重要的的東西,例如:在追求物欲(錢)情況下,捨棄了環境,因此對環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物化好友,本身不會出現太多實際層面的問題,最多就是離不開在臉書裡瘋狂比較人氣的圈套~

      刪除
  6. 文末有提到「只要我們明白如何使用,用得恰到好處,都將為自己為社會帶來進步。」,所以建議可以舉例解釋如何恰當使用社群平台,因為倒數前兩段感覺是只強調了物質主義者的臉書使用方式

    回覆刪除
  7. 看標題我原本以為是要談臉書的個資安全問題XD

    回覆刪除
  8. 可以請問你物質主義跟物品化好友的區別嗎
    我有點分不清楚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