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網路 文/高醫心理三陳伯安
小邱與阿文在討論大學志願的選填…
小邱:「欸欸阿文,你選了什麼學校啊?」
阿文:「我還在考慮要衝一發還是保守一點,你呢?」
小邱:「我前三志願都選T大,這樣會太冒險嗎?」
阿文:「你心臟也太大顆了吧!我記得你的分數填T大不太夠啊。」
你或許和阿文一樣,對於小邱這種高風險的決定完全無法理解,實際上,這是情有所原的;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神經科學家發現,長期處在慢性壓力下,如小邱長期在課業壓力下,可能會導致做決策時由原本的「低風險低回報」決定轉往「高風險高回報」決定。研究人員更發現如此異常的行為,起因於某種腦迴路的障礙,並只要稍加調節就能恢復正常。在未來,或許可以幫助因疾病而有較差決策能力的患者解決在決策上的困難。
做決定往往會使人陷入沈思,而當各項選擇中皆含有正面以及負面的影響,更是難上加難。舉例來說,當你同時收到兩家公司的錄取通知,一家是高薪但也需要較長的工作時間,另一家則是相對低薪但同時工作時間也較短;類似上述的選擇情境,被稱為成本效益衝突。
2015年,MIT的科學家確立了涉及成本效益衝突這類決策的大腦迴路,該迴路開始於負責情緒控制的內側前額葉皮層,並延伸到與習慣形成、動機和獎勵相關,紋狀體中的神經元集群(striosomes)。在確立成本效益衝突這類決策的大腦迴路之後,科學家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
我們都知道,對於夜行性的老鼠來說,高強度的亮光可以說是生命的威脅,所以實驗中,科學家便以亮光作為老鼠得到回報所需要面對的風險。首先是第一個實驗,科學家找來了許多經過訓練而善於走迷宮的老鼠,並將老鼠放入迷宮使老鼠在伴隨著高強度光線的高濃度巧克力牛奶(以下稱高風險組)與伴隨著低強度光線的低濃度巧克力牛奶(以下稱低風險組)間做出選擇。另外,實驗過程中,低風險組巧可力牛奶的濃度會逐漸增加。第一個實驗的結果,未受操弄的正常老鼠高頻率的選擇低風險組,且隨著低風險組巧可力牛奶濃度的增加,更加頻繁的選擇低風險組。
在第二個實驗中,科學家同樣找來善於走迷宮的老鼠,並將其分為兩組,一組以光遺傳學技術破壞皮質神經元與striosomes之間的聯繫;另一組則讓老鼠每天接受短時間的壓力,並持續兩週。結果令人驚訝,第二個實驗中的兩組老鼠在面臨選擇時,都高頻率的選擇了高風險組,儘管操弄低風險組的巧克力牛奶濃度,使其不斷增加,也絲毫沒有影響老鼠的選擇。兩組在實驗結果上的類似,甚至可以說是受到慢性壓力的老鼠與被破壞風險決策功能的老鼠無異。
MIT的科學家認為,這個迴路的功能在於整合關於各個選擇好壞方面的信息,並幫助大腦做出決定。而慢性壓力的影響導致了整合的功能失調,即使在壓力過後仍會持續一段時間。這樣的實驗結果很是令人震驚,幸好實驗進一步的發現,這樣的決策功能失調是可以治療的,科學家能夠透過光遺傳學技術使受到慢性壓力影響的老鼠再次的正常決策。而除了承受慢性壓力的人們以外,患有憂鬱症,成癮和焦慮等疾病的患者,在決策方面的功能往往也較差,期待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在未來也會有能夠幫助患者治療決策功能失常的技術出現。
Alexander Friedman et al. Chronic Stress Alters Striosome-Circuit Dynamics, Leading to Aberrant Decision-Making. Cell, November 2017 DOI: 10.1016/j.cell.2017.10.017
請問巧克力牛奶濃度是代表老鼠喝的量嗎?濃度增加代表的意義是?
回覆刪除巧克力牛奶濃度增加說的是巧克力牛奶中巧克力濃度的增加,也就是更甜的意思。
刪除整體讀起來有點硬,話說老鼠怎麼知道有兩個迷宮可以選擇,並且知道背後的報酬不同?
回覆刪除想知道硬的意思是?
刪除與其說是迷宮,他其實是一個T字型的叉口,老鼠從起始點走到叉口後,兩邊便是不同報酬的兩組。
文章前面再講人,後面用老鼠舉例,不知道這樣能不能類推
回覆刪除並沒有說可以類推喔,只是先以老鼠做實驗,給予以後的研究一個方向的感覺。
刪除文中有很多不太容易懂的名詞,建議可以在備註補充或寫的白話一些
回覆刪除倒數第二段的striosomes,雖然前面它中英文有同時出現過,但我覺得比起寫英文,寫中文會更容易讓人了解
回覆刪除因為striosomes的中文,「紋狀體中的神經元集群」有點冗長但又不能精簡,所以才考慮用英文。
刪除我覺得成本效益衝突那邊的舉例非常淺顯易懂,不過下面實驗的敘述就有點艱澀
回覆刪除覺得研究者實驗設計有點怪與推論,但就文章之結構與內容而言,我覺得還行
回覆刪除低風險低報酬跟高風險高報酬比較之下,選擇高風險高報酬會被認為決策能力不好讓我覺得不太能同意XD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