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網路 文/杜光平
前言
很多父母總是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過人,每逢過年節慶去親朋好友家時,特別是有小朋友在的話,常常會聽到聰明伶俐或聰明乖巧等祝賀語。意思是希望小朋友在日後長大,會「變」得越來越聰明,但實際上大部份人都不知道聰明人與一般人的「不同之處」在哪裡?
聰明的定義?
現今最普遍界定聰明的標準是智力商數(簡稱智商),用英文IQ表示,這是一種表示人的智力高低的數量指標。智商是指智力年齡被生理年齡相除而得出的商數,一般對智力水平高低大致這樣分類:智商140以上是天才、智商120-140叫聰明、智商100-120稱為優秀、智商大概在70-100的都是一般人、智商20-70的話已經算智力低下、智商20以下算是白痴了。如果按上面的分類而言,長輩們在新年時的祝福,都是祝願小孩子的智商可以達到120-140的程度;還有以後罵人白痴如果覺得太「Low」或粗鄙的話,可以改個說法說"你這智商低於20的傢伙!"。
國外大學研究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心理學系Kirsten Hilger、Christian Fiebach和Ulrike
Basten。研究小組曾在“情報”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他們在這個研究中確定了大腦區域,其中前額葉皮層的激活變化與智力的個體差異有著可靠的聯繫。而他們的報告顯不,在更聰明的人中,涉及任務相關信息認知處理的兩個大腦區域更有效地連接到大腦其他部分。另一個大腦區域,顳葉和頂葉皮層之間的交匯區域,與屏蔽思想和無關信息有關,與大腦網絡的其餘部分沒有什麼聯繫。
而研究表明,在更聰明的人腦袋中,某些大腦區域顯然更強烈地涉及大腦的不同子網絡之間的信息交換,以便重要的信息被快速有效地傳遞。另一方面,研究團隊還確定了大腦區域,這些區域與更聰明的人群中的網絡其他部分更強烈地“分離”。有可能由於他們的生物學傾向,一些人開發了有利於智力行為或更具挑戰性的認知任務的大腦網絡。然而經常使用大腦進行具有挑戰性的認知任務,可能會正面影響大腦網絡。
結論
智力的差異主要歸因於特定大腦區域的差異。在聰明的人群中,某些大腦區域更強烈地涉及大腦區域之間的信息流動,而其他大腦區域則較少參與。有句俗話說傻人有傻福,那反過來高智商的人就意味著不幸?或許這樣說,天才往往受焦慮、挫敗感和孤單困擾。他們就像一顆顆孤星。即使在他們燃燒最耀眼的時刻也倍感孤獨,因為他們很難找到與他們同等級的人去討論或分享。另一種可能是,他們知道自己是高智商,反而變成了束縛自己的鎖鏈。這種負擔再加上他人的期望,往往是許多天才的共同困擾。其實,不管你的智商是多少,智慧可能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你終其一生都只是生活在自己智力帶來的光環之下,那麼你就很難接受你的智力實際上在蒙蔽你的決策這一事實。
參考資料: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7/11/171122103552.htm
圖片來源:http://www.mediaclub.cc/Uploads/Editor/2017-06-28/5953713be11c3.jpg
研究有顯示是如何知道大腦區域,前額葉皮層的激活變化與智力的個體差異有著可靠的聯繫?
回覆刪除沒有
刪除研究中有沒有對大腦區域的差異作出歸因推測或實徵的影響?
回覆刪除結論的部分與研究沒有甚麼關係吧?
NO
刪除排版不錯,但字感覺有點小
回覆刪除字型稍小,結尾似乎有點偏離
回覆刪除文中第二段,「聰明的定義?」的首句空格數和其他段不太一樣
回覆刪除結論和標題所要講的相比,稍微離題了
回覆刪除「聰明的定義?」最後的祝福跟罵人,雖說與前一段有呼應,但整篇看來有些偏離~
回覆刪除天才往往受焦慮、挫敗感和孤單困擾等相關論述在文中沒有相關根據佐證
回覆刪除感覺不太妥當
http://www.xinli001.com/info/100016853
刪除http://www.ifuun.com/a201662518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