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9日 星期六

心科普工作坊010_為什麼我們不該一邊想著罪犯的臉一邊說自己反廢死

為什麼我們不該一邊想著罪犯的臉一邊說自己反廢死

文/侯育琪

還記得腦筋急轉彎裡的樂樂、憂憂、怒怒、厭厭、驚驚是如何控制小主人的嗎?
情緒時時刻刻影響我們的所作所為。記得之前在精神科實習的時候,老師最常叮嚀病人的一句話是:情緒不穩定的時候不做重大決定。」想想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在跟同學吵架的時候說要絕交、在和伴侶吵架的時候說要離婚。但這些究竟是氣話還是真有如此打算?似乎絕大多數還是氣話所致的吧,所以才會有人倡導應該要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這次的割喉事件當中讓我覺得值得討論的是,明明小燈泡的媽媽才是受害著,但她卻努力不在媒體鏡頭前展現過大的情緒反應,反倒是藉由媒體採訪或是臉書po文來安撫大眾的怒氣,像個諮商師一樣幫其他有如得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註一]的陌生人們開導。她的舉動有別於以往我們常見的場景,好比八仙塵暴事件時許多家屬因為沈浸在哀痛當中,所以在鏡頭前展露憤怒、討價還價、哀傷等等悲傷五階段[註二]的情緒與言論(列為國難、醫護人員都沒有來治療、傷口會不會留疤),而被網友撻伐,後來甚至還得透過媒體向醫護人員致歉與致謝才稍稍平息風波。因此我很佩服小燈泡的媽媽沒有讓媒體恣意的渲染她的情緒,儘管媒體依舊會盡其所能的用最情緒性的字眼去闡述整件事。
情緒有百百種,在這裡想特別提出來討論的是憤怒。憤怒的力量到底有多大?讓我們來看看在不理性的力量一書中提到的情緒版最後通牒遊戲。遊戲中有出價者和回應者兩種角色,兩者並不知道對方身分。研究人員會給出價者一筆錢,讓他決定要如何和回應者分這筆錢。回應者若接受出價者的提議,則兩方就能拿走屬於自己的部分。倘若回應者拒絕出價者的提議,則兩人都拿不到任何錢。在這個情緒版的最後通牒遊戲中,回應者被分成憤怒情境組和快樂情境組,他們在遊戲開始前先看一段會引起憤怒情緒或快樂情緒的影片,並寫下一段類似的親身經驗,然後被告知出價者提出了7.5:2.5的分法(也就是對於回應者比較不利的情況)。結果顯示憤怒情境組的人拒絕這個提議的比例遠高於快樂情境組。由此可見當怒怒掌控操控台的時候,絕對比樂樂掌控操控台的時候要容易做出兩敗俱傷的行為。
廢不廢死,這是一個需要嚴謹的討論的議題,所以我們不應該在自己腦中仍鮮明地浮現罪犯的臉的時候(何況媒體會刻意把他拍的很邪惡,試圖引起閱聽人的怒火)去討論這件事,甚至更進一步火速訂立相關法規(不論是關於死刑、精神疾病、 強制就醫等等),除了是因為此時的情緒實在過於凌駕於理智之上,從眾效應也不斷在發酵,當目前風向傾向於反廢死的同時,我們很難說明自己是否有辦法擺脫從眾的無形壓迫。
每個人同時都有理性和感性,唯有兩者balance的時候才能使人更完整。記得在太陽花學運的時候看到一篇文章說,如果絕對的讚成是+1,絕對的反對是-1,希望大家都能在0的周圍徘徊,偶爾是正,偶爾是負,並且不停的修正。因為這才代表自己有在接受各方面的資訊,並且ㄧㄧ彙總反思。就像X光中的影像一樣,大多數的東西都不是絕對的白或絕對的黑,而是各種不同色階的灰,需要我們透過各種角度仔細的去探求才能做出最好的判讀。
在這個每個人都能輕易表達自己言論的時代,希望任何人都該去區別自己所看到的新聞與文章是為了傳遞強烈的情緒或是理性的討論。每個人在發言之前也要多停一下,想想自己現在的言論是為了發洩情緒,還是理性的在闡述一個事情。
[註一]指人在經歷重大壓力事件之後,其心理狀態產生失調。
註二]伊莉莎白庫伯勒羅絲在「論死亡與臨終」(On Death and Dying)一書中提出,後來被稱作「哀傷的五個階段」(Five Stages of Grief),包括: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鬱、接受。她把這個理論應用到所有會對人產生極大影響力的損失事件(包括失業、親近的人過世、離婚),並認為這五個階段不一定按順序出現,也不一定都會出現,但當事人至少會經歷其中兩個階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