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家庭有了一個新生命前來報到,大家總愛圍著他,捏一捏,抱一抱,說說又笑笑。而當他開始會爬、會走,家中每個人便會為此興奮不已。不過,除了這些可愛溫馨的成長趣事之外,你知道嬰兒的身體姿勢與他跟外界的溝通,其實是一大學問嗎?
心理學家找了九十五個美國嬰兒,年齡分別有三個月大、六個月大、九個月大和一歲。維持一週,每天傳五次簡訊問嬰兒的照顧者,嬰兒當下的狀況。照顧者皆在一分鐘之內回傳簡訊,內容包括嬰兒在做的事——躺、坐、走還是爬,以及所在位置——地板上或是高出的平面。
研究結果發現,三個月大的嬰兒一天有一半的時間,是被大人抱在懷中;一歲大時,被抱著的時間下降許多,取而代之的是坐、爬或走,這些姿勢佔了一天的62%;能在六個月大坐起來的嬰兒,會花更多時間坐著,這使得他們可以頻繁的觸碰身邊的物體,獲得更多視覺與操作上連結的經驗;會走的嬰兒會改變與照顧者之間的互動,也能增加其的空間認知。諸如此類的結果,顯示了嬰兒在剛出生的一年裡,身體的姿勢與位置有著巨大的變化,而這些改變都是為了使嬰兒習得更多動作技能。
普遍來說,嬰兒約在六個月大可以坐起,八個月大會爬,十一個月大能站,一歲大時會走路。此研究的助理教授John Franchak表示,嬰兒的姿態非常重要,因為嬰兒跟世界互動之改變,也會造成他們學習機會的調整。嬰兒花在每個不同姿勢與位置的時間,形塑了他們的視覺與體能活動,也造成了認知上的影響,這些都反應了對於動作技能的發展與練習機會。對嬰兒而言,照顧者扮演著重大角色,因為當他們看到嬰兒習得新的技能之後,會採取適切的行為來回覆,與嬰兒透過一來一往的對話與協調,找到最佳的互動模式。
如果你是個新手媽媽,或是即將有個甜蜜的負擔來到你生命中,卻還不確定該怎麼與他相處,不妨多觀察、多留意,仔細記錄寶寶每個階段身體呈現的姿勢與狀態,也許能更掌握他目前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與理解,進而提供最妥當的回應喔!
文/劉竹恩
圖/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biw=1519&bih=706&tbm=isch&sa=1&ei=Wo8SXLX2FdjM8wWmurbYBA&q=six+month+old+baby&oq=six-mo&gs_l=img.1.2.0i30l10.11801.14155..19582...0.0..0.115.541.5j1......0....1..gws-wiz-img.......0j0i19j0i30i19.fsqjaGAccjg#imgrc=2SnK9wqdIYI5wM:
參考資料: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10/181023150036.htm?fbclid=IwAR0BKw1fHpSE4ayx_6VGX_9PQgh_JVADIzSmtAPsJcnb6Fam_mgmwwKbKAc
讀起來感覺有點突然,想請問研究最一開始的研究目的是甚麼呢?是甚麼研究的延伸嗎?
回覆刪除有點好奇,每天傳的五次簡訊的時間是固定的嗎?那選這些時間傳簡訊是有什麼目的的嗎?
回覆刪除感謝回覆!
請問研究中有提到媽媽和寶寶的互動方式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