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2日 星期四

給我一個表情,帶動你我的感情!

/詳見文末連結    /心理三 張蓉

             Babe/愛我就不離手/想愛就真動作/請你/就帶我出去走走/Babe/愛別只傳不說/就讓手機沉默/感受/兩個人真實感受」——蕭亞軒《愛不離手》

                 上述的歌詞,大家是否感同身受呢?隨著時代科技的進步,電子產品和我們的生活已變得密不可分,朋友及另一半和你的關係,可能都還不及你和電子產品的親密程度,雖然現今社交軟體十分發達,和朋友不管距離多遠都可以相互聯繫,但似乎都少了那麼一點溫度及真實感。

                  自幾千年來,人類社會學習和溝通主要都是用面對面的方式,而現今科技的發達,促使我們不再需要面對面才能溝通,只要一則簡訊、一通電話,就能傳達訊息給對方。而看似方便的轉變,卻對我們寶貝的下一代造成了某些層面的影響,根據國外一項民意調查發現,孩子使用這類設備的習慣已經比兩年前多增加了五倍,也就是說現今的孩子都將大部分的閒暇時間花在屏幕活動上,如看電視、玩遊戲、社群網站等,鮮少花時間在與人面對面溝通及戶外的活動上。然而與人面對面溝通的有無,很直接就是影響到社交技巧及人際關係的層面,因此接下來我們將對此作探討。

                 當在進行面對面溝通時,我們會透過聲音及視覺的線索來傳達。根據媒介的不同,我們可以分為語言溝通及非語言溝通,前者簡單來講就是用語詞符號來傳達;後者我們定義為沒有言語的溝通,包括表面的行為,如臉部表情、眼神接觸及語氣語調等。其中非語言的線索尤為重要,原因是我們通常會利用這些線索來修改自己的行為去回應對方的反應,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今天在跟朋友對話時,自己並不知道所講的內容適不適合或對方有沒有興趣,此時我們就可以根據對方的情緒變化或是語氣語調來修正自己的內容。因此由上述來看,就可以得知非語言線索對社交來說是很重要的。

                 然而,今日我們所面臨的就是通訊設備及社交軟體的發達,在使用這些電子產品聯繫時,我們並不能接收到對方的非語言線索,因此在溝通及人際互動上就會遇到某些麻煩。若能接收到好的情緒線索將有助於我們發展出更好的社交技能,同時與同伴也會有較積極且良好的關係。不過,現今的孩子接觸屏幕的時間越來越長,就可能導致他們的社交技能有所缺陷。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對此問題進行了一項實地實驗,想探討青少年廣泛的使用屏幕,這種逐漸取代面對面溝通的情形,是否會影響孩童情緒理解的發展。因此研究者挑選了105位南加州某一所公立學校六年級的孩童來參與這項實驗,然而會選擇這年齡的小孩有三個原因,第一是此時的他們已能夠整合來自不同的非語言線索來推斷社會情境;第二,在社交情感的理解以及考慮別人觀點的能力上,在青春期將會有戲劇化的轉變;最後,這年齡的孩童在電子產品的使用上已達巔峰值。

                 實驗的進行方式首先會將孩子分為兩組,一組將參加研究者設計為期五天的戶外教育營,營隊當中不會含有任何電子類的產品,會讓孩子們一起遠足、參與各類活動,增加面對面互動的機會,稱為實驗組;而另一組則是讓他們像平常一樣在學校過日子,對於電子產品的使用並不會有嚴格的限制,我們稱為控制組。而上述兩個組別均會在實驗前、後進行測量,藉此了解實驗參與者對於面部表情的辨識能力在實驗前後的變化有多少。本實驗所使用的測驗有兩個,分別為非語言行為診斷分析第二版—臉部分測驗(Faces subtests of the second edition of the Diagnostic Analysis of Nonverbal Behavior)及兒童與成人社會知覺測量(The Child and Adolescent Social Perception Measure),在實驗前後均會使用這兩項測驗來施測。


                當實驗結束之後,我們從數據結果可以發現在第一項測驗當中,實驗組在辨識情緒的平均錯誤從14.02個錯誤下降到9.41個錯誤,共減少了4.61個錯誤;而控制組則是從12.24個錯誤下降到9.81個錯誤,共減少2.43個錯誤。實驗組及控制組的錯誤數量均有改善,研究者將此歸因於練習效果,不過實驗組改善的狀況顯著地高於控制組。而第二項測驗主要是測實驗參與者辨識情緒的正確率,當中實驗組的正確率從前測的26%上升到後測的31%;控制組的前、後測正確率均保持在28%,此項測驗實驗組與控制組也有達到顯著的差異。因此由上述兩項測驗的結果可以知道,增加人與人面對面的溝通,將有助於改善辨識情緒的能力。

                 無可否認現今的科技帶來了許多便利,但我們也不能輕忽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在這科技發達的21世紀,孩子所謂的玩具就是「平板電腦」,時常看到爸媽在忙的時候,就丟一台iPad讓孩子自己玩,很明顯知道這是不對的方式,但現在的父母很多都是這樣,因此想告訴家長若讓孩子太早接觸電子產品、看電視及玩電腦不僅傷眼睛,同時也有研究指出這樣會使孩子在青少年時期出現傾向獨處、對同儕採取挑臖與反社會等行為,加上本次情緒辨識能力的研究,以上這些都將涉及孩子未來人際關係的發展狀況。所以建議大家,雖然科技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轉變,但自古以來人與人相處的模式還是以面對面溝通為佳,溝通當中的非語言線索是無法透過電子產品完全傳遞的,該有的社交技巧及能力對我們來說都很重要,所以千萬別因為科技的進步,而讓我們原有的能力逐漸消失。


駐:
  1. 語言溝通:語言溝通是指以語詞符號為載體實現的溝通,主要包括口頭溝通、書面溝通和電子溝通等。
  2.  非語言溝通:非語言溝通是相對於語言溝通而言的,是指通過身體動作、體態、語氣語調、空間距離等方式交流信息、進行溝通的過程。在溝通中,信息的內容部分往往通過語言來表達,而非語言則作為提供解釋內容的框架,來表達信息的相關部分。因此非語言溝通常被錯誤地認為是輔助性或支持性角色。
  3. 實地實驗:是實驗研究的另一種類型。是在真實生活的情境中,於許可的條件下,實驗者操縱一個或數個自變項,並觀察對某依變項的影響。實地實驗雖不如實驗室實驗那麼嚴謹,但是它頗適用於教育與社會問題的探討。
  4. 練習效果(practice effect):過去的考試經驗再次進行同樣的測試。因為寫過的關係,它通常會高於原先得分,且當兩個測試之間的間隔短時最顯著。


參考資料:
  1. http://wiki.mbalib.com/zh-tw/%E8%AF%AD%E8%A8%80%E6%B2%9F%E9%80%9A
  2. http://wiki.mbalib.com/zh-tw/%E9%9D%9E%E8%AF%AD%E8%A8%80%E6%B2%9F%E9%80%9A
  3.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3026/
  4. http://www.businessdictionary.com/definition/practice-effect.html
  5. Uhls, Y. T., Michikyan, M., Morris, J., Garcia, D., Small, G. W., Zgourou, E., & Greenfield, P. M. (2014). Five days at outdoor education camp without screens improves preteen skills with nonverbal emotion cu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39, 387-392.
  6. In our digital world, are young people losing the ability to read emotions?—ScienceDaily [22 August 2014]
  7. Associations between television, early childhood and social impairment during adolescence—ScienceDaily [13 September 2016]
圖片來源:


18 則留言:

  1. 舉例十分生活化,解釋專有名詞十分清楚,不會給讀者艱深難讀的想法,整篇文章很流暢,寫的很棒!

    回覆刪除
  2. 1. 在寫使用測驗有兩個,可以不用把名字寫出來,感覺超級難的拉,可改成「在實驗前後均會使用兩項情緒辨認、______測驗來施測。」
    2. 實驗結果的推論可以再多一點,因為前言的所佔的比例很大,會顯得頭重腳輕(我怎麼會說出這個詞哈哈)

    回覆刪除
  3. 註解的話,本文中要提示一下喔~

    回覆刪除
  4. 以圖表呈現實驗結果,看起來簡單清楚明瞭
    整體著重在實驗以及實驗結論部分有點少,鋪陳反而有點多,感覺應該修正一下比重

    回覆刪除
  5. 喜歡圖表,前後有些比例不均
    可以調整一下

    回覆刪除
  6. 文章用詞淺顯易懂,專有名詞解釋的蠻清楚的!建議寫"參與者"而不是"實驗參與者"喔

    回覆刪除
  7. 看到最後才發現有註解,希望內文可以標示一下!
    然後你最後的註打錯了:駐→註
    整篇看下來很順,也頗好懂的=)

    回覆刪除
  8.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9. 1.我一開始還以為,你要是叫大家傳訊息的時候使用貼圖,以增加非語言線索。XD
    2.「練習效果」對一般讀者來說不能了解其意涵,可以用更白話的方式說
    3.所以重點是在孩童時期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進行社交,會阻礙其對情緒辨認的能力?所以重點放在孩童社交能力發展的時期?(確認一下我的理解)
    4.承上,那成人(發展完之後)會因為長時間的使用電子產品,而導致其對情緒辨認的能力下降嗎?(單純好奇)

    回覆刪除
    回覆
    1. 好的 我會修正
      黑唷 你理解的都對
      第四點我不知道 它裡面沒有提到 我在查查~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