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時會聽見長輩或是各種名人講解第一印象的重要性,而事實上似乎也真的就是如此。許多過去的相關研究指出人們會因為對方的臉部表情來決定對那個人的第一印象,不過到底是什麼東西讓這些印象產生的呢? 最近一份由希伯來、普林斯頓和烏特勒支等大學的聯合研究指出,問題的答案就存在在看的人的過去經驗裏頭。
在這新的一連串研究中,托多羅夫(Todorov)教授和他的學生們認為,每一張臉都能夠在從環境提取出的對某個特質的統計分布中找出他的定位。簡單來說就是,如果要用一到一百來對一張臉的某項特質評分的話,一定能夠在這個區間裡評出它應有的分數。而一個人要理解這些臉部訊息的推論的話,則會需要考慮到這些訊息在它應屬向度中的定位,也就是那張臉對那個看的人來說有多符合該特質的典型特徵。
他們給來參加實驗的人觀看五百張被設計過的臉的照片,並要這些人判斷這五百張臉代表的人所擁有的誠實、領導力、外向性、吸引力和競爭力這五個特質的強弱及這些臉和他們認為的那種特質的「典型」的臉的相似度,最後訪問他們認為這些人的正向程度。結果發現,當某張臉越符合觀看者所認為的某種特質的典型的時候,觀察者除了會認為那個人越擁有那種特質,也會認為他越正向。不過在這五項特質中,領導力並沒有辦法發揮實質的效用。而外向性這項特質相較剩下來的其他三項來說,效果也相較差一點,不過仍能夠作為一種判斷的標準來使用。
從這個研究中能夠發現,人們在形成第一印象的時候,對方的臉到底有沒有符合自己記憶中認定的典型模樣會有很大的影響。或許這也就是為什麼平常會看到某個人一臉凶神惡煞的樣子就容易下意識的認為他就是壞人,因為他符合了我們過去所學到的對於壞人的印象。雖然真正影響第一印象的的確是自己的外貌沒錯,但是影響這個印象卻是好是壞的因素來自於看得人是怎麼想的。
而在知道第一印象怎麼來的之後,另一個疑問也跟著出現了: 看到臉出現的第一印象和實際互動過後的第一印象到底會不會有差異?而對於這個問題,康乃爾大學的薩亞斯(Vivian Zayas)教授最近的研究或許能夠給出一個答覆。
薩亞斯教授找來了五十五位民眾來參加實驗,要求他們看四位女性的照片。每個人照片都有兩張,一張是在一定距離外微笑的照片,另一張是做出中性表情的照片。而這些人則要從這些照片來評斷,自己和她能夠成為朋友的可能性,還有她的人格特質是不是外向、理智或能接受新事物等等的特質。
在評分完後過了一到六個月,這些人被找回來和當時四位女性的其中一位玩十分鐘的機智問答,玩完之後被要求要聊天聊十分鐘,內容被限定在要盡可能多了解對方上。這些參加者都有經過篩選,因此都沒有留意到對方是之前評分過的四人的其中一位。而在機智問答和聊天後,實驗人員都會要求參加者做和之前看照片時一樣的評斷。結果發現,第一印象和互動過後的第一印象的評分居然差不了多少。
對於這樣的結果,薩亞斯教授給出了的解釋是,這是人們做出的自我應驗預言所導致的結果。所謂的自我應驗預言指的是,當你預期某個人表現出什麼樣子的時候,對方就會表現出那種樣子。聽起來好像很神奇,但其實是有道理可循的。
試著設想一下,你認定某人是好人而對他釋出善意,那對方接收到這股善意後自然很可能會跟著你做出善意的回饋。而感受到那股善意的你,做出的結論就是自然而然就是:「果然對方就是個好人。」這就是你做出的「對方是好人」的自我應驗預言。因此,就算你實際和對方互動,也很容易因為自己表現出來的友善或敵對態度而影響到對方,最後產生和自己印象一樣的結果。
「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後,就很難被破除了!」許多人再叮嚀周遭的人要注意儀表時,有時會附加這句話上去。而透過薩亞斯教授的實驗檢驗,也確實支持這樣的說法。至於要如何避免自己給人的第一印象太糟呢?當然,我們沒辦法控制對方大腦怎麼想,但是我們能夠避免自己表現出符合大多數人都一致認定的負面樣貌。這樣即使不能夠完全避開不好的第一印象,但應該還是能夠大大的減少遇到的可能性。
參考相關文獻:
Facial impressions driven by our own experiences: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6/11/161114143615.htm
Statistical learning shapes face evaluation
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2-016-0001
When judging other people, first impressions last: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6/11/161128171723.htm
參考相關文獻:
Facial impressions driven by our own experiences: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6/11/161114143615.htm
Statistical learning shapes face evaluation
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2-016-0001
When judging other people, first impressions last: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6/11/161128171723.htm
在文章中提到「人們在形成第一印象的時候,對方的臉到底有沒有符合自己記憶中認定的典型模樣會有很大的影響在文章中提到」想知道研究中是否有另外提及如何知道實驗者心中典型的模樣是什麼?
回覆刪除1. 第一段「問題的答案就存在”於”看的人的過去經驗裏頭」會比較好唷
回覆刪除2. 我只能說,第二段太困難拉~~~,雖然知道是要為實驗鋪路,但是還是有點難讀呢
對這篇文章的第一印象:太密麻
回覆刪除讀者需要休息的空間呀~
"每一張臉都能夠在從環境提取出的對某個特質的統計分布中找出他的定位",這一句話真的超難懂,要不要換個方式寫,或加上標點符號斷句呢?
回覆刪除"當某張臉越符合觀看者所認為的某種特質的典型的時候,觀察者除了會認為那個人越擁有那種特質,也會認為他越正向",此研究結果卻無法支持你在第四段中舉的壞人例子,凶神惡煞的外貌符合我們認為壞人的典型,但我們不會覺得他正向。是不是在第三段實驗結果的地方,強調這個是在比較正向的特質上?
排版太擠了,建議分散一點方便閱讀
回覆刪除中間有點太深奧,建議寫的親切一點
"每一張臉都能夠在從環境提取出的對某個特質的統計分布中找出他的定位。"這句有點難理解,雖然後面有再多做解釋有理解。這句可以再想一下如何表達xD
回覆刪除畫面跳出來的第一個想法是:你是誰?名字呢?
回覆刪除自我應驗預言有多做說明還不錯,但可以的話還是補充一下英文吧。
1.不分段,讓人覺得有窒息感。
回覆刪除2.「人們會因為對方的『臉部表情』來決定對那個人的第一印象」,但你標題下「外表」,內容也都在講外表阿,改「臉部呈現」可能會好一點
3.「都沒有留意到對方是之前評分過的四位的其中一位」,所以應該是對對方沒有既定印象下去互動的?也可能當下的「新第一印象」與之前的不一樣啊?然後又自我應驗,矛盾、不解??
4.一定距離外微笑的照片、另一張中性表情,為何?為了排除表情帶來的情緒辨認對第一印象的影響嗎?那為什麼微笑的要在一定的距離之外?
提及了觀看的照片之特色,卻又沒有解釋,更不解與後面實驗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