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詳見文末連結 文/心理三 何依麗
「好無聊喔,來看一下臉書的動態好了」
「天啊!我的高中死黨居然去日本玩一個月耶,也過太爽了!」
「這個女生的身材好棒喔,我甚麼時候可以像她一樣呀!」
「他們的情侶照都好唯美喔,我到底甚麼時候才有男朋友呢!」
「齁好累喔,看完臉書心情好像也沒多好,去找別的事來做。」
很多人都會將自己的心情或是生活故事寫成文字並且PO在臉書上,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樣也會在臉書上分享與了解他人的生活。但是你是否也有和開頭的小劇場類似的經驗:打開臉書,想要好好的放鬆心情或是打發時間,但是看完大家的貼文後,反而變得更加無力甚至有種沮喪感覺。到底是甚麼原因使得原先充滿活力的臉書貼文,讓我們產生了莫名的失落感或是沮喪的心情呢?
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是由利昂‧費斯廷格(Leon Festinger)在1954年提出,他認為人們天生就會和身旁周遭的人進行比較,例如個人做事能力的比較或是物質滿足度與否的比較。透過社會比較,人們可以將對方視為基準值並進行比較,如此便可獲得相較後的優越感,進而提升自己的信心。學者史提爾(Steers)等人在2014年提出在社群網站中所產生的社會比較,會使人感到沮喪與失落,而使用臉書的時間長短,對於其沮喪感也有所影響。同時,學者們也設計了實驗研究,想要更加仔細探究在臉書上有不同活躍程度的人,是否在社會比較與沮喪感的結果上,有不同的結果。他們推測,活躍使用組因為有較大的機會在臉書上與他人互動或是閱讀貼文,因此相較於其他人,他們可能會更加容易產生與他人之間的社會比較,因而感受到較多的沮喪或憂鬱感。
史提爾等學者共找了180名就讀某大學的心理系學生,其中女生有141位,男生有39位。這些前來參加實驗的人,其文化背景有所不同。學者們根據這些人的口頭問答將他們分成兩組:(1)活躍使用組:會定期登入臉書確認自己或他人的訊息與動態貼文 (2)非活躍使用組:不常登入自己的臉書帳號或是覺得自己是臉書的非活躍使用者,以及沒有臉書帳號者。之後便請這兩組的人進行網路上的問卷填答,分別有社會比較的五點量表、臉書使用情況問卷、憂鬱量表以及臉書使用時間調查。社會比較量表要求填寫問卷的學生們利用一到五的評分方式,檢驗自己平時是否會將自己與他人進行比較。臉書使用情況問卷要求他們利用評分的方式,回答自己在使用臉書時,是否會拿他人動態消息或狀態,來和自己的生活做比較。憂鬱量表則是請他們對於近一週的主觀情緒評估。臉書使用時間則調查他們每天使用臉書的時間為何。
實驗結果顯示,活躍使用組以及非活躍使用組的人,他們在社會比較上的程度並無明顯差異。然而在這次的實驗結果分析中,可以知道本次所測量的社會比較、臉書使用狀況以及使用時間,都和憂鬱感有明顯的正相關。也就是說,社會比較以及臉書的使用時間,都有可能會使得使用者容易產生沮喪或是憂鬱的情緒。
臉書的發明和使用,讓人們可以即時和身旁或是遠在他鄉的家人朋友們分享生活。使用臉書確實可以讓人們在某些時刻可以放鬆心情,同時也可以得到他人關注。然而在閱讀他人的貼文時,我們可能會因為他人的快樂貼文或是炫耀文,而產生的社會比較的心態,進而讓自己的心情陷入低潮。下次在使用臉書或是社群網站時,記得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以免讓臉書成了使自己憂鬱的一體兩面工具了。
圖片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Facebook_en_aula2.jpg
參考資料: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5/04/150406144600.htm
http://guilfordjournals.com/doi/abs/10.1521/jscp.2014.33.8.701
有點好奇,文中只提到兩組在社會比較尚無差異,那在其他的問卷上是否有差異呢?
回覆刪除社會比較、臉書使用狀況以及使用時間,都和憂鬱感有明顯的正相關
回覆刪除組合應該是社會比較─憂鬱感正相關
臉書使用狀況及使用時間─憂鬱感正相關
可是結尾是下「我們可能會因為他人的快樂貼文或是炫耀文,而產生的社會比較的心態,進而讓自己的心情陷入低潮。」
這樣是因為臉書使用→社會比較→憂鬱
會讓我覺得有點歸因錯誤耶~~~
畢竟研究結果是「活躍使用組以及非活躍使用組的人,他們在社會比較上的程度並無明顯差異。」意思是臉書使用並不會影響社會比較
最後的結論應該只能是臉書使用狀況及使用時間─憂鬱感正相關之類的
但也可能是我理解錯誤~~~
標題的部分會猜測不到內容在說甚麼
回覆刪除會有點不明所以
我喜歡你的結論,但光只看到「時時提醒自己」感覺不是那麼實用,像是「啊我就是會常常忘記提醒自己怎麼辦啊啊啊」的情況好像就沒辦法從文章中再得到些什麼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