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女孩們來跳舞吧!跟抑鬱說掰掰

    
      青春期少女總有諸多煩惱,許多人更長期在煩憂與消極態度中過生活,有沒有辦法能讓這些少女變積極開朗一點,讓情緒低落的問題說掰掰呢?根據美國醫學會期刊網絡出版的兒科和青少年醫學研究,在瑞典有人就找方法希望能幫助這些抑鬱少女,希望能改善這些問題

       瑞典厄勒布魯縣議會和厄勒布魯大學保健科學中心的Ann Duberg, R.P.T.和他同事,在研究背景中提到,運動是讓青少年預防和治療抑鬱症的很好方式之一,運動能提升正向感受,增強信心面對問題,也能增加自信與自制力,因此為了進一步證實,他們以舞蹈作為介入的運動方式,希望能改善抑鬱少女的問題。

       研究隨機抽樣了112位(13-18歲)有內在身心症狀和壓力的女孩,其擁有持續性的疲倦感、擔憂或情緒低落的問題,也擁有像是頭痛、胃痛、全身痠痛等的問題。研究設計將女孩們分為兩組,一組是59位舞蹈課程介入組,持續8個月每週固定參與兩次舞蹈課程,另一組則是53位作為對照組,並讓所有研究參與者在課程介入前後填寫自評健康狀況(SRH)。

       在這項研究中主要發現有參與舞蹈課程的女孩自評健康狀況(SRH)比對照組改善許多,其擁有較高的堅持度與正向經驗,課程結束後效果也維持了4-8個月。有91%的女孩還認為參與舞蹈課程是一件積極正向的經驗,這表明舞蹈介入應該是適合青春期少女的方式。

        根據結果, 研究人員Ann Duberg表示,這些女孩儘管有內在身心症狀和壓力的問題(和青春期少女的其他潛在挑戰),但參與了舞蹈課程後使其擁有高堅持度與正向經驗,這可能有助於抑鬱少女持續一個新的健康生活習慣。

       因此由此研究可知,讓青春期的抑鬱少女跳舞能改善其身心症狀與諸多壓力煩憂,有了身體活動與固定的舞蹈課程參與,能變得比較積極正向,也能擁有不錯的參與經驗,更可能擁有新的健康生活習慣。所以少女們你還在抑鬱煩惱什麼嗎?去跳舞吧!



原始文獻:
Anna Duberg, Lars Hagberg, Helena Sunvisson, Margareta Möller. Influencing Self-rated Health Among Adolescent Girls With Dance Interven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12 DOI:10.1001/jamapediatrics.2013.421
參考資料:
JAMA and Archives Journals (2012, November 12). Dance intervention improves self-rated health of girls with internalizing problems. ScienceDaily.
圖片來源:
張貼者本人

增加魅力的小秘密就在你身旁


                                                                        (Mean Girls劇照)


我們經常看到美國很多YA電影(YA電影指的是以校園為背景的青春電影)常常會有一群女生打扮入時、面目姣好吸引眾多男生的目光,通常是以啦啦隊長為設定,她們通常都群聚在一起,這不僅可以讓她們壯大勢力方便欺負人之外,更重要的是這可能讓她們看起來比單獨時更為吸引人。而這個現象曾被美國影集How I met Your Mother裡的風流的帥哥主角戲稱為啦啦隊長效應」-當有朋友群聚在旁是一個可以讓自己增加魅力的方法。                                            
根據聖地牙哥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的心理科學家Drew WalkerEdward Vul 的研究,當我們在看見一群人時會傾向把每個人臉部的特徵平均起來,也就是說比起單獨一人,人們會傾向認為在群體裡的人看起來較為有吸引力,這一研究被發表在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裡。

我們似乎會認為看起來長相比較平均也不是件好事,並不是每個人都想長的很相似,但是研究表示吸引力未必如此解釋平均長相的壞處,「平均的長相更為吸引人很有可能是因為會把不吸引人的特徵給平均淡化了」Walker解釋道。Walker Vul猜測這種平均長相的吸引力再加上人們傾向把團體裡的事物一視同仁,實際上支持了啦啦隊長效應」的產生。為了測試他們的猜測是否合理,他們找來了超過130位大學生來參與五個實驗。

實驗者給參與者觀看100個人的照片然後請他們對照片裡的人做吸引力的評分,參與者評分時有可能會看到目標人物與其他兩人的合照,有時候只呈現同一張照片卻剪裁成只有目標人物的獨照,總體來看,不管照片呈現的是男性還是女性,依照評分結果,受試者對團體照裡的目標人物吸引力會比單獨一個人在照片裡的吸引力高。在團體裡被看見給予了增加吸引力的好處這大約足夠使一個人的吸引力程度從49%(49百分位)增加到51%(51百分位)

「啦啦隊長效應的效果的確是非常小,但是對於某些人來說這絕對是綽綽有餘」Vul打趣的說。在其他的實驗中WalkerVul發現照片裡的群體不一定要是熟悉或是凝聚力高的個體組成,也可以達到啦啦隊效應。當受試者對於同一個人拼貼出現在4張,9張或是16張群體的照片中的吸引力也比他/她單獨出現在照片中的吸引力高。

WalkerVul另外還發現這些實驗的小秘密,如果平均長相會比較吸引人是因為會把不吸引人的特徵給淡化,那麼個體間的面部特徵互補,例如一個人是瞇瞇眼另一個是大眼仔,會比團體間個體擁有相似臉部特徵還可以享受到增加吸引力的好處。

所以說如果還在煩惱你的長相吸引力不足,不知道在交友網還有社交網站要放哪一張自己美麗或帥氣的獨照時,不妨放個跟姊妹淘或是兄弟們的合照;或是想要在校園裡看起來更為突出,你可以學電影裡的少女們一樣併成一排走路或是像兄弟會聚在一起耍帥,或許這會讓你更吸引人也不一定。

圖片來源:http://www.sweetandtalented.com/meangirlsphoto.php(Mea Girls電影劇照)

大人鬱卒,飼囝未順?

你知道嗎?有憂鬱症狀的人,在養兒育女的行為上會比一般人來得困難、更不善於行喔!英國的Exeter大學已經著手聚焦於研究憂鬱症與不善於養兒育女背後的連結!文獻中指出了憂鬱的症狀極有可能造成對子代養育行為上的困難,這項發現很可能讓我們找到更有效的方式預防憂鬱症或其他心理疾病影響到孩子們。

雖然說憂鬱症與不善養育行為之間的關係已經有很多研究指出,但這次卻是第一次有研究者嘗試著去發現背後的原因。Psychological Medicine期刊指出,經歷過憂鬱的父母較難以控制情緒,並使他們對自己身為父母感到羞愧以及有罪惡感。另外這項研究作業也提及了某種因憂鬱症狀引起的記憶問題,會影響父母為自己孩子在每個階段設立適當目標的能力。

父母親與自己剛出生幾週的孩子互動,會導致大腦結構上的改變,進而讓父母親能夠恰當地回應嬰兒們的需求。但如果是憂鬱症的父母親,恐怕無法頻繁地與孩子之間建立良好的互動來促成自己大腦的改變,所以容易造成養育行為上的困難,更甚者恐怕最終會使孩子出現行為上的問題。

英國Exeter大學的Lamprini Psychogiou博士說:
「我們已經看過許多且廣泛的研究資料,從中看到許多的因素連結了憂鬱症患者與他們不善扮演養育者兩件事。」

「這項研究作業能夠找出未來研究者們必須著手發展的研究方向--避免心理健康問題永無止盡一代傳一代下去。希望將來能夠從中找到方法幫助憂鬱症父母與他們的孩子。」

未來的研究將會試著找到人們的憂鬱症以及其可能擁有的養育行為困難之間的機制是什麼,期望透過增加對這些歷程的了解,能使我們的治療發展得更精確,並且也許還能同時使我們發展出更有效的治療方式。

資料來源: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10/131015200730.htm
圖片來源:http://www.wretch.cc/blog/lynncute/22253141 (動畫《你看起來很好吃》劇照)

隱藏在轉念裡的陷阱,換個角度想不見得都是好事

        在面臨壓力時,大家會有一些不同的應對方式。其中一種因應方式為認知再評價(Cognitive reappraisal),簡單的說就是轉念,是一種藉由重新界定問題對自身的意義,進而降低對於此事件的衝擊,使我們感到舒服一點的問題因應方式。相信有不少人會認為這是一種不錯的方法,因為它可以讓我們在面對壓力時痛苦程度降低,不那麼焦慮。例如:考試成績不理想的話,想說下次努力就好了;報告寫不完的時候,想說反正距離期限還有一天就早點睡吧;在得知罹患了不治之症之後,下定決心把握僅存的時間好好享受人生。諸如此類在這些充滿壓力的情況下,可以藉由改變想法如此簡單的方式就有良好的減壓效果,想必會有不少人會將轉念視為抗壓錦囊的首選,但是它真的是在面臨壓力時最好的方法嗎?
        之前的研究支持對有高度壓力的人而言,在使用此方式之後他們的心理健康有因此獲得幫助。但是在Allison Troy發表於 Psychological Science裡的一項研究中,發現認知再評價是否為不錯的抗壓方式依情況而訂,他們的研究團隊發現其中的關鍵在於可以對於此壓力源的控制程度。Troy提到「如果壓力源是不太可能被控制,例如像是喜歡自己的疾病不那麼討厭它這樣的情況,使用認知再評價的因應方式會很有幫助,情緒狀態的改變會成為面對壓力源的助力,他、她會努力控制自己的病情並且試者面對它。但是如果像是因為工作表現不佳而倍感壓力的情況,認知再評價就不是一個合適的抗壓良方了,因為這樣的轉念雖然會讓我們好過一點點,但是會降低個人想要嘗試改變情況的意願」。
        他們的研究方式為先尋找一群最近有感受到壓力事件的人們。參加者先填寫網路問卷來測量他們的憂慮、生活壓力程度。大約在一個星期之後,他們會被邀請來到實驗室參加一項挑戰,可以藉此測量他們認知再評價的能力。實驗參與者先觀看一部中性刺激的短片,因為此影片不會讓實驗參與者特別產生正向或者是負向的情緒,所以可以讓他、她們呈現平常所處在的情緒狀態,也就是所謂的neutral emotional baseline以便之後的比較。接下來會讓實驗參與者觀看三部悲傷的短片,在這些短片當中,他們會隨機分到使用認知再評價的策略來思考在影片中「更正向的情況」。結果顯示調節悲傷情緒的能力與較少憂鬱傾向程度有關,但是只僅限於他們的壓力源為不可控制的情況,例如生病的配偶。當實驗參與者遇到可以加以控制的壓力源時,認知再評價比較擅長的人確實有比較多壓抑的傾向。

        所以當下次有壓力強勢來襲時,就先想想看我們能不能掌握它的成因吧!如果是我們無法掌握的情況,那麼看開點會對我們自己比較好。但如果只是一昧的使用認知再評價這項單一招式的話,即便是我們可以掌握的情況,很有可能會因此失去了改變的契機,繼續深陷在壓力的苦海當中。舉個部分大學生可能會有的經驗,如果遇到距離報告繳交期限不到一小時的情況時,只是很樂觀的想說反正老師人超好而不加以完成報告的話,那麼究竟是在因應壓力還是在逃避現實呢?就由大家自己評估了。



你累了嗎?臉"疲"藏不住




  
     
                                                           你臉上...寫著"累"!    

       在這日益繁忙的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都有自己要面對該人生階段的大小事情。國高中的補習生態、大學的無限報告、和上班族的加班或應酬,免不了的就是熬夜了。犧牲掉寶貴的睡眠時間並熬過這漫漫長夜後,當你想拍拍臉頰重振精神,裝作精神抖擻的樣子回到工作崗位上,試圖掩飾徹夜未眠的疲態時,又能躲過多少人的眼睛呢?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睡眠被剝奪者,會影響臉部特徵,如眼睛、嘴巴和皮膚,這些都可以做為他人判斷你有沒有睡眠不足的線索。"此項研究被刊在"Sleep"雜誌上,瑞典Karolinska研究所碩士生Tina Sundelin所進行。實驗內容為:十位實驗參與者分別在經過八小時的睡眠、歷經三十一小時的睡眠剝奪之後拍攝臉部照片,拍攝時間皆為下午兩點半,拍攝後請四十位參與者從這二十張照片中挑選出十項可顯示出疲勞及悲傷的特徵。

        實驗結果顯示被睡眠剝奪的人共通的特徵為:更明顯的眼袋、紅腫的眼睛、黑眼圈、皮膚蒼白、更多的皺紋、嘴角下垂等,因而看起來更疲勞和悲傷。現在的你,是不是掛著厚重的眼袋、眼邊圍繞著黝黑的黑眼圈、且有著蒼白無血色的皮膚呢? 還沒有開始打呵欠、甚至打瞌睡,這些生理表徵就實實在在的洩漏了你的疲倦!  

         而實驗主持人Tina Sundelin也提醒道:由於臉部包含大量用來與他人互動的資訊,一位疲勞的人的外觀,會影響他人對他的行為認為關於臉部的知覺是由一個專門的神經網路負責,也是我們最發達的視覺感之能力之一,尤其是在判斷他人在臉部表現出誠信、侵略、競爭的特徵時。簡單來說,人們疲憊時的臉部表徵會被他人發達的臉部知覺能力給察覺到,進而認為,那些表徵有其他企圖而造成誤會(即使你只是很累而已)。
     
        由此可以知道,疲勞人都有一張疲勞臉。我們可能認為自己的累了他人既看不出來,也不會有什麼影響;然而相反的是,別人既看得一清二楚,雙方互動也可能會因為你當時無意間擺出個臭臉而有所改變呢。因此,不想因為這種他人知道而我不知道的"盲目臉"而壞了人際關係,最好的方式還是得睡眠充足了!        





原始文獻:
Tina Sundelin, Mats Lekander, Göran Kecklund, Eus J. W. Van Someren, Andreas Olsson, John Axelsson. Cues of Fatigue: Effects of Sleep Deprivation on Facial Appearance. SLEEP, 2013; DOI: 10.5665/sleep.2964

參考資料: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08/130830161323.htm

從"心"出發,憂鬱焦慮去去走

   
(文/嚴翰威)
      擔心期中考不及格而熬夜苦讀、跟朋友吵架而感到難過、被炒魷魚而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我們總是為生活的事件感到憂鬱和焦慮嗎?「山不轉路轉,路不轉心轉。」事實上,可能只要腦中轉個念頭,一切並沒有那麼糟。

        現代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緊湊,龐大的生活壓力壓得很多人喘不過氣,常常一個人把苦水往肚裡吞,造成許多憂慮和焦慮的心理健康問題;一直以來學者們總是相信一個人的憂鬱、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是綜合生理、心理、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而生物因素被認為是健康的主導原因,不過研究顯示,無論是生理遺傳、社會還是環境因子,在歷經這些因子影響後的心理運行過程才是指向心理健不健康的最終通路,而這也打破傳統對於憂鬱、焦慮等心理疾病的藥物治療為主,心理治療為輔的觀念,對於臨床心理人員來說,必須更重視心理治療,才會是患者從憂鬱和焦慮復原的關鍵。

        來自利物浦大學心理系的研究中,分析了年齡介在18歲到85歲、超過32000個樣本,透過完成BBC'壓力測試,以探討造成壓力的原因以及後果和壓力反應。本實驗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份調查實驗參與者的生活事件、收入、教育水平、家族病史、人際關係狀態和社會環境等因子以及基本的認知能力。第二部分則調查心理歷程和心理健康問題;首先,他們接受施測生活事件威脅經驗問卷,而在心理歷程上透過反映風格問卷和情境歸因問卷,來研究他們面臨壓力情況的處理反應和歸因方式,例如,與朋友談談心理問題,借酒澆愁,責怪自己等等。而心理健康問題則是用郭德堡憂鬱焦慮量表和BBC的幸福感量表來進行評估。最後利用結構方程模型(SEM)來分析各項因子對於心理健康的預測力。

    研究結果顯示創傷性的生活事件是造成憂慮和焦慮的最大決定因子,也是較低的幸福感的預測因子,其次是家族病史,然而,研究者發現心理的運作歷程在這些因子和憂鬱焦慮之間扮演著強力中介的重要角色,並且,我們的思維方式可以主宰著憂鬱和焦慮的程度,特別是找不到適合的應對措施、反覆的鑽牛角尖和責怪自己的情況下對於憂鬱和焦慮有很高的預測力。也就是說,雖然我們遭遇了重大負向事件、社會情境抑或是先天的遺傳而可能更容易感到憂鬱和焦慮,但我們不必灰心沮喪,因為我們如何處理訊息、感知世界才是掌握心理健康的鑰匙。

   
     我們所處的環境中,每四個人就有一個人受心理健康的問題所擾,而心理健康所造成的失能,不僅讓我們的生活更不快樂,也阻礙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雖然我們不能改變一個人的家族病史或生活經驗,但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並學習積極的應對策略,可以減低壓力和負面情緒並邁向更快樂的生活。       
        記得「心念一轉,當下自在。」但若真的難以紓發,相信專業的心理師和你的朋友都很樂意提供你不同的思維和方法哦。


來源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10/131016213223.htm
http://news.liv.ac.uk/2013/10/17/dwelling-on-negative-events-biggest-cause-of-stress/
參考文獻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76564



延伸閱讀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6434/

貧窮的人反而不會敝帚自珍


   


   首先要先介紹一個名詞叫何謂「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這個效應是由  Thaler(1980) 提出的,它是指當個人一旦擁有某項物品,那麼他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未擁有之前大大增加。
    而本篇報導強調的就是這種稟賦效應較少發生在貧窮的採集生活地區,也就是說相較於西方的資本主義族群,他們在經濟決策上能夠較理性的消費,也較能公平或等值的分享和交易自己所擁有的東西。
    這研究是由在Penn's大學的藝術和科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Coren Apicella,和Wharton's 商學院的商業經濟系和公共政策助理教授Eduardo Azevedo所進行,並與耶魯大學的Nicholas Christakis和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James Fowler合作。
    在經典的稟賦效應實驗上,給予參與者兩個項目的其中一個,例如巧克力棒和大杯子,並問他們是否願意與另一個交易,照理來說應該會有50%的機會會拿到喜歡的,因此應該有50%的機會進行交易。然而,本實驗的結果只有10%的人交易,這結果可以看到稟賦效應的影響力。
    但這個實驗有個問題,就是參與者普遍都是在西方、有受教育的、工業化、富有和民主的社會中實施。但在相對落後和貧窮的國家裡卻呈現另一個不同的面貌。在 Hadza地球上少數最後的狩獵-採集社會之一,人們共同分享自己全部的所有。
    因此,Apicella覺得這地方可以用來調查出稟賦效應的歷史和普遍性。講到歷史,有些學者已對非人類的靈長動物做了研究,但發現結果是好壞參半,有些已經表現出稟賦效應傾向的參與者,代表他們是人類最後的共同祖先,抑或是他們早有學過以獎勵為基礎的行為。
    North Tanzania Hadza的一個小區域是他們用來比較文化差異是否造成影響的的方,他們為了避免這些東西對那裏的人來說有太過或太少的價值差別,決定讓這兩個項目只有表面上的差異,像是以餅乾為例,詢問是否願意交換不同口味的;或拿打火機,交換不同顏色的。她們也讓參與者知道他們拿得的東西是一開始隨機分配的。
    結果發現,離Hadza越遠,也就是他們設定越少社會化的地方,交易的比率越接近50%,鄰近Hadza的地區將近是25%,與西方社會的10%較接近。也就是說,稟賦效應的原因與社會化和資本主義的介入較有關連。
    這裡也提供了兩種解釋,第一個是稟賦效應是一種習得的行為,而展現於資本主義下的社會;第二種則是,這兩種地區都有受到稟賦效應的影響,只是在共產地區的社會壓力下被抑制。

    總而言之,這麼多的研究都是想表現貧窮落後的國家,受到的稟賦效應會少於西方進步的資本社會,但他們自己也說到,未來還需要更多的證據解釋這整個現象,或許他們的實驗過程非常的縝密,排除的很多混淆的變項,可是光憑對Hadza地區的研究就能推及到整個社會嗎? 甚至還有別的方法能更代表稟賦效應嗎? 這是值得我們日後再去關切及探討的部分。難道貧窮的人反而比較無私和在經濟上也較理性嗎? 我們是不是常常因為稟賦效應而敝帚自珍呢? 這篇報導值得我們多做反思喔。

文獻Penn: ‘Endowment Effect’ Not Present in Hunter-Gatherer Societies

戒菸之後會胖,因為不是過食,是腸內細菌變化


不少人會抽菸因為是減肥,很多失敗戒菸的人說''戒菸之後會胖所以我還是繼續抽''。美國科學雜誌PLOSONE裡面的研究論文發表說戒菸的人容易會胖因為是腸內的細菌會變化。

從來的研究結果來說會胖平均4到5公斤。

但是瑞士的Zurich University Hospital 的研究家說戒菸之後體重會增加的可能原因不是不戒菸之前吃很多。

Gerhard Rongler教授和其他研究家究明了戒菸之後的體重增加原因是戒菸的人的腸內細菌叢的組成會變化。戒菸之後腸內的細菌類會多樣化,然後肥胖者的腸內裡有很多的proteobacteria和genus bacteroides,這2種的細菌變多。

這2種細菌會非常效率地使用能量,又能分解比較難消化的食物纖維。所以結果來說沒辦法排出吃的食物因為不會變成排泄物。所以吃的東西比較容易會變成體內的脂肪。

Swis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幫助的這一次研究是調查20個人的9個禮拜的大便裡的腸內細菌的基因的特徵。受試者的構成是沒有抽菸的人5個,有習慣抽菸的人是5個,第一個禮拜內戒掉的是10個。

當然是受試者的飲食習慣內容不會改變但是在研究上戒菸的人的體重增加平均2.2公斤。

其實還沒究明體重增加與腸內細菌叢的關係,Rongler教授說很有可能體重和腸內細菌有關係但是還要更研究。

但是Rongler教授講''戒菸的人一個也沒有相信會胖因為他們的食量和以前一樣。可能我們該要相信很有成就觀的話。''


文獻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Type 22 Modulates NOD2-Induced Cytokine Release and Autophagy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72384





太熱愛運動也會破壞人際關係?





你是否會徹夜守著電視就為了看大聯盟的季後賽呢?連親友都叫不動你去睡覺或吃飯?小心!運動成癮也許正發生在你身上。

阿拉巴馬州伯明罕大學的專家提醒民眾,太過專注在任何一項運動上可能會讓你的小孩討厭這項運動,甚至會破壞親子關係。

伯明罕大學的副教授,珊卓席姆斯博士說:『只要父母不要把樂趣從孩子的遊戲中抽離,或過度汲汲營營於孩子的能力、努力或是非要參與某項運動的話,孩子是可以在運動遊戲中找到熱情且與你發展良好的親子關係的』珊卓席姆斯博士過去也曾擔任中學教師跟體育教練長達二十年之久,她也表示:『年輕運動員有兩個需求是必須要被滿足的,一個是感到有價值,另一個則是樂趣。當運動不再有樂趣,孩子們就會認為這比較像是工作,然後他們就會放棄運動了』『看到孩子們因此離開運動場是一件令人難過的事』席姆斯博士表示。

公共衛生的副教授,喬許克拉坡博士認為『父母親讓孩子接觸運動的意圖若是好的、單純的,那麼就能讓孩子真的喜歡上運動。因為衝突往往來自於我們分不清楚我們希望給孩子的就竟是孩子們想要的,還是其實是我們過去想要卻沒有得到的。』『當界限開始模糊的時候就是問題的開始』喬許克拉坡如是說。

克拉坡也指出,無論有沒有小孩,運動成癮都會是影響一生的問題,它可能讓你錯過重要的家庭聚會或變得暴力。『聆聽你周遭人的聲音』是克拉坡給的建議,『如果你的家人朋友們說你最近跟他們有點疏遠,請試著離開運動一下下,勇敢的重回他們的身邊吧!』


克拉坡也提供幾個小撇步來嘉惠於有運動成癮困擾的朋友們:

1、給自己設限制,例如一周只能去看一場球賽。
2、轉換運動的觀賞或行為,例如花時間跟家人一起運動或跟朋友一起看比賽。
3、適時地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讓他們幫助你去改變或調整習慣來解決運動成癮的問題。

還自己一個人黏在沙發上看NBA嗎?不如拿起電話,揪幾個朋友一起去鬥牛吧!

資料來源: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09/130903193707.htm
圖片來源:http://www.digitaltrends.com/lifestyle/opinion-sorry-nfl-technology-just-makes-football-better-on-tv/

在醫療上眼神接觸能建立信任


                          在醫療上眼神接觸能建立信任




       


 

 
 

記得小時候,我們都會被經常提醒,跟別人說話時要看著對方的眼睛以表示尊重。可是,你有想過眼神接觸(eye contact)能帶來其他什麼樣的效果嗎?就好像我們去看病時,會覺得有些醫生給我們更溫暖的感覺,而有些則顯得冷淡,到底是什麼東西影響到我們的看法?

 

美國西北醫院(Northwestern Medicine)的一個新的研究,發現與病人有較多眼神接觸的醫生,會被病人認為更令人喜歡和更富同理心。而且,也發現當病人的與醫生相處的時間愈長,而醫生在會診時會跟病人產生社交性接觸(social touches)的行為時(如握手或輕拍背部),病人亦會覺得醫生有更高的同理心。值得留意的是,若單次會診時社交性觸碰過多,同理心的分數則會下降。研究者認為這是因為醫生若進行太多的社交性觸碰可能讓病人感覺被強迫和被認為虛假。

       

在本次實驗研究人員找來了110位有感冒症狀的病人,然後用錄影機記錄他們和素未謀面的醫生第一次會診情況。每次會診醫生都是使用記錄紙(paper charts)跟病人會診,每次會診後參與者要填寫問卷來測量他們的一些看法:包括評量醫生同理心、與醫生的關係、跟他們喜愛醫生的程度。

 

然後,研究人員根據這些錄像,分析跟記錄每個人做了什麼,而且特別注意其中的非語言溝通。醫生運用記錄紙去會診,也是為了能建立發展造些非語言溝通的基礎。

 

在最後得出的結論,社交性接觸和會診時間的長度都對病人評量醫生同理心的程度發揮作用,而醫生和病人眼神接觸的次數是影響的最重要因素。猶其是當會診時間較短時,眼神接觸能發揮較大的作用。

 

在醫生跟病人的關係中發展和維護個人之間的信任是很重要,而影響信任程度的關鍵條件之一,是病人對醫生同理心高低的看法。而現在這些重要的非語言溝通(:眼神接觸)被科技的發展所阻礙,醫生私訓練應該要在這些微小的方面多加留意。

 


參考文獻: http://www.jopm.org/evidence/2013/08/14/nonverbal-interpersonal-interactions-in-clinical-encounters-and-patient-perceptions-of-empathy/

吃魚和堅果,真的能幫助思考嗎?



                         吃魚和堅果,真的能幫助思考嗎?



小時候,媽媽總是告訴我們,吃魚才會變聰明。而許多早期的研究也認為,魚油的成分(omega-3脂肪酸)有助於思考。不過,這項迷思似乎被打破了。
根據美國神經學學會在網上發行的醫學雜誌<Neurology>,在2013年9月25號所發表的一篇研究中指出,在鮭魚等富含脂肪的魚類及堅果中,皆可發現omega-3脂肪酸。
"對於將omega-3脂肪酸當作一種防止或延緩認知知能下降的物質,我們感到非常有興趣,"愛荷華大學的研究者Eric Ammann表示,"但在我們的研究中發現,omega-3脂肪酸對於中老年婦女的認知知能似乎並沒有太大的幫助。"Eric Ammann接著說道,"不過,即使研究結果如此,我們仍不會建議人們改變自己的飲食,因為研究人員之後的研究也表示,比起富含高飽和脂肪酸的紅肉及全脂乳製品,魚類和堅果中的omega-3脂肪酸明顯對於人們的心血管及腦部都較為有益。"
這項研究是想要了解紅血球中多元不飽和脂肪酸(DHA&EPA),也就是所謂的omega-3脂肪酸,對於65歲以上婦女的認知功能特定域是否具有保護作用。
這項研究共有2157名認知功能正常的婦女參加,在停經後接受荷爾蒙診療臨床試驗,以及每年進行認知測驗,並取中位數為5.9年的資料。在這種回溯性的組別研究中,隨機評估紅血球中DHA及EPA量與 1.認知測量的基準 2.隨時間變化的認知變化 間的關係。測量在7個領域的綜合認知功能和表現,分別是精細運動速度、語言記憶、視覺記憶、空間感、語言知識、言語流暢性和工作記憶。
研究結果發現,在人口統計、臨床和行為特徵校準後,在婦女血中DHA&EPA含量高與低兩組在首年認知記憶的測量中,結果並無顯著的差異(p < 0.01)。此外,在隨時間的認知變化率與DHA&EPA含量高低間也沒有觀察到明顯的差異(p < 0.01)。
本篇研究的結論:並沒有發現紅血球中DHA&EPA(omega-3脂肪酸)與無老年癡呆的老年婦女有年齡相關的認知能力下降的關係。但對於其他年齡和性別間的關係,還尚待更詳細跟長遠的研究來討論。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過多視線接觸讓人更難被說服





從小的教育會讓我們認為眼神不會亂飄的人比較值得信任,在談判的時候也比較能夠說服別人。常常會聽到爸媽在責備孩子的時候會說"我在講話的時候要看著我的眼睛!",但這類強迫式的視線接觸可能會讓孩子的內心的想法變得更加頑固。
最近由英國歌倫比亞大學的學者Frances S. Chen的研究提出,如果你正在跟一個持相反意見的人爭辯,不要直接看著他們的眼睛比較有可能說服他們。


這個研究有20名實驗參與者,參與者先填寫一份關於安樂死、核能...等相當具有爭議性議題的問卷,接下來會請他們戴著眼動儀觀看段影片,內容是由位時事評論員講述跟參與者在該議題上相反的意見,實驗參與者有一半被要求故意把視線放在評論員的眼睛上,另一半則是放在嘴巴上。研究者發現盯著評論員眼睛的參與者比起盯著嘴巴的那組更沒有被說服,以及參與者盯著評論員的眼睛的時間越長,參與者的意見就更不容易被改變。


研究者懷疑會有這樣的結果,可能是因為長時間的視線接觸令人不自在,甚至讓人害怕和不知所措。一個本來持相反意見的人,在談話的最初就會有防衛自己意見的態度,而持續的視線接觸會讓他們視為威脅。


但是飄忽不定的眼神飄跟密集的視線接觸一樣讓人感覺不舒服,這個研究也發現,當實驗參與者盯著正在講述與他們意見相同的評論員的眼睛時,可以建立更深入溝通和信任。最好的方式不外乎,知道你的聽眾的想法,做出相應的行為,當聽眾贊成敘述者的觀點時,眼神交流能發揮作用,但是對意見相反的人只會適得其反。

原始文獻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Eye Contact Increases Resistance to Persuasion 參考來源 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我明明剛剛還記得呀!


  當我看著那女孩迎面朝我走來,我好像突然間想起什麼事……
   
  當時我想著:「明天就是她的生日了,卡片和禮物萬事俱備,只剩當天一個surprise包準她通哭流涕愛上我呀!在她生日當天我起了一個大早,時間充裕地吃了早餐看了報紙。然而悲劇發生了,明明在吃早餐時還一直提醒自己記得拿禮物的!

  生活中到處充斥著這個悲劇:我明明剛剛還記得呀…」但是,你還是忘了。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明明一再地提醒自己呀!而且直到剛才我都還記得……,我的大腦真不管用,到底出了甚麼問題呀!

  你的腦袋真的不管用嗎?問問前瞻性記憶(prospective memory吧!前瞻性記憶又稱之為預期記憶,簡單而言就是指未來要執行計畫的記憶(如:明天放學前要把逾期的書拿去圖書館還)。它分成需要記得計畫內容,並要記得在適當的時候執行此活動或對正確的目標事件做反應(以下實驗所採用)。

  為了要了解前瞻性記憶與腦部的關聯,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的心理學教授Mark McDaniel與其研究夥伴用fMRI(功能性磁振照影)進行了一項與前瞻性記憶相關的作業。
        首先請實驗參與者進行一項將詞語分類的作業,若分類提示為顏色則當實驗參與者看到「綠」時要按下的鍵;若看到」則按下「否的鍵。但除了分類作業之外,McDaniel要求實驗參與者在看到特定的目標詞時按下第三個鍵;使實驗參與者計畫未來將要進行對正確的目標事件做正確反應(按下第三個鍵),此為前瞻性記憶的部分。

  所有的實驗參與者被分派到兩組,一組為目標詞為完整詞(如:桌子table)跟正在進行的判斷作業有關連(要判斷桌子屬不屬於顏色這個分類);另一組為不完整詞(如:tor)。並且在進行作業時同時進行fMRI觀察其腦部活動。

  當McDaniel觀察fMRI的腦照影圖時發現雖然都是使用前瞻性記憶但這兩組人的大腦反應的區域有所不同
  
  而實驗結果顯示,在回應特定詞的表現上「完整詞」組的優於「不完整」組。當不完整詞出現時,因為與正在進行的作業無關所以可以直接進行回應的動作;當完整詞出現時因為它屬於需要被判斷的詞(此時分類測驗就像是個線索般),所以實驗參與者就要持續地提醒自己記得實驗者的要求並注意這個詞是否為特定詞。而由實驗結果推測:當有環境線索時能讓實驗參與者做出更正確的回應

  所以下一次把怕忘了帶的東西放在接近門的地方吧!這樣當你看到門(環境線索)時,說不定你會做出更正確的回應(記得拿卡片跟禮物)。就像媽媽總是要把垃圾放在鞋櫃旁,你才會記得拿去丟!


參考資料: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3, August 15). Remembering to remember supported by two distinct brain processes.

原始文獻:McDaniel MA, Lamontagne P, Beck SM, Scullin MK, Braver TS.(2013,August)Dissociable Neural Routes to Successful Prospective Memory.Journal about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3 24 : 1791 originally published online 1 August 2013 DOI:10.1177/0956797613481233

遊戲成『ㄧㄣˇ』!?是引還是癮?-- 3個原因吸引我們對遊戲成癮







  日前,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MU)有研究指出:逃避主義(Escapism)、社交互動(SocialInteraction)和遊戲中的獎勵完成度(Grinding/completion),是三個導致遊戲普通玩家變為重度成癮玩家的原因。


  該研究找了1989位受試者,分別是來自網路論壇中與現實招募之大學生自願者。分別測量其對於其平日所玩遊戲之故事性(Story)、暴力宣洩性(ViolentCatharsis)、暴力獎勵(ViolentReward)、社會互動交往(SocialInteraction)、逃避現實性(Escapism)、敏感缺乏性(Loss-Sensitivity)、客製化(Customization)、遊戲完成度(Grinding/completion)及自主探索性(andAutonomy/exploration)等9個因素。而分析結果後發現:逃避現實性(Escapism)、社會互動交往(SocialInteraction)和遊戲中的獎勵完成度(Grinding/completion),此3因素可能是吸引玩家由輕度轉為重度成癮玩家的誘因。


●逃避主義(Escapism): 投入遊戲,逃避現實

  「玩線上遊戲時,玩家可以藉由投入遊戲的劇情,或是在遊戲中扮演另一個與現實中不同的角色,忘卻現實中的生活與困擾。但若不斷地用投入遊戲的方法來逃避問題,這就可能會干擾玩家本來的生活,甚至造成惡性循環。」喬‧希爾加德(Joe Hilgard),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心理科學系博士生說。

社交互動(SocialInteraction): Who are you playing with?

  和『誰』一起玩遊戲,即遊戲中的社交對象,此對象可能是你的室友、朋友或者不認識的網友,遊戲中的社交互動情形也是另一項造成遊戲重度成癮的原因。舉例而言,在多人線上對戰遊戲中,玩家通常會加入隊伍或者公會等組織;對玩家而言,加入團隊可能會讓玩家覺得多了一種社會義務和責任感,有可能因此而必須花費更多額外的時間進行遊戲,進一步擾亂玩家的現實生活。

遊戲中的獎勵完成度(Grinding/completion): 打怪、練等、衝裝備

  還有一個原因,與遊戲重度成癮者有關:遊戲獎勵。線上遊戲通常會有等級、裝備、物品等系統設定,此設定容易吸引玩家不斷地追求更高的等級、更好的裝備,以達到完成該遊戲的目標;對於這些遊戲中提供的獎勵,令玩家一旦陷入便無法自拔。


  「本研究另一項發現是,至今我們雖然無法找出一個完美的方程式說明在遊戲上花費的總時間與遊戲成癮之間的關聯,但我們還是可以依照閒暇時間中,花費不同比例的時間玩線上遊戲,來預測該玩家的遊戲成癮程度。」此研究的共同作者克里斯托弗·恩格爾哈特(Christopher Engelhardt),健康心理學系博士後研究員最後補充。


參考來源: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Individualdifferencesinmotives, preferences, andpathologyinvideogames:thegamingattitudes, motives, and experiences scales(GAMES)

圖片來源: 

價錢和家長交互影響了小孩的飲食表現


  隨著健康飲食的聲浪日漸高漲,你還拿著炸雞薯條大快朵頤嗎?那你就落伍了,蔬菜水果才是現今的王道!提倡養身的現在,除了運動外,飲食也是一大重點,含有豐富營養成分的蔬菜和水果是健康主義者的首要選擇,但是大人都會挑食了何況小孩,就像電影裡的小孩都不吃花椰菜,要怎麼讓小孩也不挑食的吃蔬菜和水果呢?最近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一項研究指出,小孩的吃蔬果習慣和家人以及其價錢有關係。
  
  這項研究日前發表在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研究發現如果家長們,尤其是媽媽,吃比較多蔬菜的話,小孩的飲食行為也會被影響傾向如此另外,價錢會影響人們對蔬果的消費行為,研究者表示如果新鮮蔬果的價錢比其他一般食物高的話,人們就比較不會購買,了解這層關係的話,就可以使用有效的策略刺激人們對於蔬果的購買意願,例如讓新鮮蔬果價錢更合理公道的話,使家長更願意購買,小孩因而食用到更多的健康蔬果。除了家人的影響那朋友呢?研究者也觀察了青年和他們的好朋友之間在消費行為上有什麼相互影響的部分,結果指出同儕之間有重大的影響,但是是在藥物的使用和濫用上,而不是健康食物的選擇。

  研究者分析了超過500個非洲裔美國人家庭的家庭和社區健康研究的數據,從1997年開始,每兩到三年收集一次資料,研究個人、家庭和社區如何影響心理健康、教育、職業和其他結果。資料顯示65%的家長和61%的小孩表示他們一天會吃一整顆水果或喝一罐100%原汁的果汁,以及76%的家長和60%的小孩每天會攝取每日所需的蔬菜。顯示家長的飲食習慣會高度影響小孩。
  
  若要全民健康的飲食,得要新鮮蔬菜水果的價錢可被接受,使家長願意多購買,並且家長也身體力行多吃蔬果,小孩才會跟進,並培養此一良好的飲食習慣,一個環環相扣的概念,全民共進的健康時代已經來臨,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