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9日 星期六

心科普工作坊009_「讚」的是觀點?還是偏見?

的是觀點?還是偏見?     
                  

文/陳逸娟

Wael Ghonim2010年阿拉伯之春的重要推手,他利用網路串連並聚集人們想法促進社會運動,成功推翻突尼西亞、埃及、葉門、利比亞4個國家政權,但2015年他在TED演講時省思了社群媒體所造成的影響。他指出網路世界彷彿變成謊言與仇恨言論的戰場,人們只贊同與自我觀點相同的人,要改變自己的觀點變得極難,人們快速跳到結論而難以改變觀點,他看到:「兩極化的演變,其實是人性使然,而社群媒體塑造這個行為並放大影響」。
Wael Ghonim看到的人性,在心理學稱之為「驗證性偏誤」或「確認偏差」confirmation bias),就是人們只知道、記得符合自己預設立場訊息。有點難?劉軒在〈忠言為什麼逆耳〉一文的舉例一定讓你心有戚戚焉,「偏藍的觀眾只看親藍的媒體,偏綠的觀眾只看親綠的新聞,雖然還是會偶爾轉台,但看久了渾身會不舒服。」。而我個人推薦方法是到政治名人的臉書觀察留言底下的回應,無論是哪個色彩政黨名人,在回應中你一定會發現有「死忠支持者」和「死忠反對者」,大家各自捍衛自己觀點,然後你罵我、我頂你,吵成一團。你也會知道不要隨便在知道色彩鮮明的家人朋友面前說出他支持政黨的問題點,否則下場,你懂的。
怎麼辦?這場景似乎無論真實或虛擬網路都存在。劉軒在〈忠言為什麼逆耳〉中的建議可以參考:Ask “What If?”、讓自己徹底理解相反的意見、慎重面對每一種威脅。簡言之,理性思考另外一種角度的可能性,如威脅、相反意見方。如Wael Ghonim演講最後的反思,他希望能改造社群媒體模式成為可以顯示多少人改變他們的觀點並獲得嘉許,也利用對談活動讓雙方能交流意見。提升自我的思辨能力,也是一個好方法,詳細方法請參見朱家安〈言論自由的願景,要被網路討論毀掉了嗎?〉中如何想得更好?」。
回到自己身上,當閱讀社群媒體發文時,也給自己多一點時間思考正反兩方意見理由,保有思考的彈性,看看另一方論點。忠言也許逆耳,但暫停後相信你的理性和溝通能力也會大大提升。下次按讚前,記得暫停一下想想吧。

參考資料
2. 劉軒,忠言為什麼逆耳。《30雜誌》20158月號 http://30plus.30.com.tw/article-content_516.html

認識偏見-延伸閱讀
1. 輕鬆秒懂版用三分鐘教你一個有用的心理知識第二集:
讓你了解默默影響我們的確認偏見(Confirmation Bias)
2. 【認真思索版】readmoo閱讀‧最前線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言論自由的願景,要被網路討論毀掉了嗎?  http://news.readmoo.com/2015/05/25/kris-150525-does-internet-destroy-the-freedom-of-speec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