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

想當年、想當年、想當年可以讓我們更樂觀喔!


(文/劉晏廷)「想當年,我可是學校的校花。」「想當年,我的英文可是全校數一數二的。」每次聽到這些話的時候,總是會覺得很討厭,但是現在研究證明,懷舊可以增加對於未來的樂觀。

“Back to the Future: Nostalgia Increases Optimism”這篇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所刊登的新研究表明:懷舊並不只是以過去為導向的事件,他將會影響你的未來。

這個研究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研究者將實驗參與者分成兩組,一組要求實驗參與者想懷舊的事件並且寫下來,另外一組則是要求回憶過去事件。研究發現懷舊比回憶過去事件還要多正向的句子也表現比較高的樂觀。

第二個部分,研究者將實驗參與者在分成兩組,一組要求實驗參與者聽懷舊的音樂,另外一組聽一般的音樂,研究發現聽懷舊音樂比聽一般音樂的人有較高的樂觀。

第三部分,研究者將實驗參與者在分成兩組,一組要求實驗參與者閱讀懷舊歌詞,另外一組閱讀一般的歌詞。研究發現閱讀懷舊歌詞比閱讀一般歌詞的人還有較高的樂觀。

除此之外,這個研究還進一步研究了自尊。Wildschut博士說,懷舊可以提高自尊,而這更增加了樂觀。研究發現,懷舊確實增加了對未來的正向想法,且可以幫助維持自我價值和對於未來有更好的的展望。不只如此,透過促進樂觀,懷舊還可以幫助個人處理心理困境。


家裡的長輩很愛想當年嗎?請不要阻止他,他可能正在提升樂觀。

參考資料:Back to the future: Nostalgia increases optimism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11/131113080220.htm)

2015年11月28日 星期六

別在錯誤的地方找幸福


文/高雄醫學大學  心理碩一  黃冰妤
2013年,紐約時報記者Adan,曾經報導一名在海地大地震中失去了所有財產的婦女-Baptiste,在NPR中播出這篇報導後,聽眾們向她寄了將近4000美元捐款,這是海地人好幾年的收入,當幾個月後,記者再次探訪Baptiste發現,他為姨姑支付了癌症治療費,把孩子送進學校讀書,並投資了一個小型市場攤位,有了穩定的收入,同時她看起來年輕了好幾歲,Adan說不用任何理論證明,他也看得出來,看起來微不足道的收入改善,竟能大大提升人們的幸福感。

大家都知道「錢買不到幸福」,但是根據Adan的報導,我們可以看見收入與幸福確實呈現正相關,若真是如此,那麼我們可以大膽假設,最富有的人將是最幸福的人!然而事實並非如此,201411月,中國阿里巴巴執行長-馬雲,在接受美國CNBC訪問時表示「有錢是好事!但是,做中國首富卻令他痛苦!」相信很多人心裡一定大嘆:就算痛苦,也想做一次首富看看!難道說在追求財富的路上,注定與幸福失之交臂嗎?

事實上,在許多的研究中都指出愈是沉迷於追求物質的需求與慾望者,則往往他們的生活滿意度愈低,於是美國Bayior大學的James和兩位同事想知道,是否有任何東西可以緩和這種負相關的關係,轉而提升他們的生活滿意度呢?於是研究者提出,感恩是一種正向、積極的情感,當有人覺察到另一人有意給他或她一個有價值的好處,那麼這個人正經歷一種正向的情緒經驗,正如McCullough2002年)發現,心存感激的性格與幸福感呈現正相關,例如:生活滿意度、活力、快樂、希望都有正向影響;反之,與焦慮、抑鬱等呈現負相關,沃特金斯(2014)概述了一些理論上的原因,指出感恩可能抵銷抑鬱症和其他形式的負影響,他說因為感恩可放大個人享受愉快的活動,幫助人們意識到愉快事件在他們的生活中,並且可幫助人們重新評估可能看起來負面的事件,防止過度沉思。

這些論點支持James等人認為感恩的能力能積極調和物質主義者與生活滿意度間的負相關,為了測試他們的理論,他們找了美國西南部一家中等規模的私立大學營銷部門成員246人,平均年齡為21歲,其中75%為白人,其餘則來自不同國家的人,他們分析了這兩百多位學生的問卷結果,發現研究結果正如預期,感恩確實有正面影響物質主義者的生活滿意度,而擁有較高感恩情感的人,更滿意自己的生活。
        也就是說,我們在追求幸福的過程,確實可以透過收入的增加而提高我們的幸福感,但是,當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後,幸福感並不會隨之增加,換句話說,追求幸福光是「富有」是不夠的,那麼你還需要「感恩」,透過感恩才能將幸福感持續在我們的生活中。

文獻參考: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

http://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7439760.2015.1004553
圖片出處:
https://www.google.com.tw/url?sa=i&rct=j&q=&esrc=s&source=images&cd=&cad=rja&uact=8&ved=0ahUKEwi_qaWhwcLJAhXFKJQKHd6DBskQjRwIBw&url=http%3A%2F%2Fwww.xingzuo360.cn%2Fzhougongjiemeng%2Fmengjianqian%2F&psig=AFQjCNHmDk4jT5RjoltjfGsOTP0m712xig&ust=1449328960857531

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

關於羨慕與嫉妒:你知道你會對可能嫉妒你的人比較好嗎?

關於羨慕與嫉妒:你知道你會對可能嫉妒你的人比較好嗎?

心理三 102007031 邱靖茹



  開學那天,維尼帶著好吃的蜂蜜開開心心的進到教室,看到小豬用著渴望的眼神看著自己手中的零食,心裡不禁感到掙扎...
"這是羅賓特地帶回來的欸...而且是我最愛的蜂蜜...要分給小豬嗎?"
"可是如果我都不分給小豬,他只能看著我自己吃,會不會嫉妒我?"
"還是分小豬一些好了!我不想因為沒有分給小豬讓他不開心!"
  維尼在他的小劇場中因為擔心小豬嫉妒他,最後決定跟小豬分享他的蜂蜜,但是小豬真的會嫉妒維尼嗎?會羨慕嗎?如果他嫉妒維尼,又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情呢?


  Tilburg University(帝爾堡大學)的 Niels van de Ven(以下簡稱Ven)助理教授和同事在先前的研究中發現羨慕跟嫉妒是兩個很相似卻又截然不同的理念。尤其在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上更是大相逕庭。看到成就卓越的人會感到欽佩是正常的,其中羨慕成功者的人會較傾向於精進自己的能力,行為舉止也更可能像他們所羨慕的人;而偏向嫉妒的人比較容易出現想要將那個成功者毀掉的想法!


  在一個人類學的觀察裡提到,如果你覺得有人嫉妒你,你可能會表現得更加親切,且更願意提供幫助給那個可能嫉妒你的人,就像維尼願意跟小豬分享他的蜂蜜一樣。Ven不禁感到好奇,這樣的觀察能在心理學實驗上被支持嗎?為此,他跟同事設計了一個有趣的實驗。


  Ven透過發給參與者獎金製造出令人羨慕或嫉妒的情境。我覺得這的確是太令人羨慕了,你不覺得嗎?其中一些參與者在拿獎金前做了一個測驗,結束後研究者跟他們說,這些獎金是因為你們得到了很好的成績,你們得到這些獎金是應該的(令人羨慕組);另外一些參與者的獎金則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他們沒有做任何事就得到了獎金(令人嫉妒組)。之後,研究者請參與者花一段時間提供一些建議給沒有獎金的人(可能會羨慕或嫉妒參與者),研究結果顯示,令人嫉妒組比令人羨慕組更願意花時間給予沒有獎金的人建議,就像那個在人類學提到的觀察一樣。


  至於維尼到底是因為怕小豬嫉妒還是因為開學第一天不想在別人心中留下貪吃鬼的形象,我也不知道。無論如何,因為那罐蜂蜜,維尼和小豬意外的成了好朋友,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文獻來源:
N. van de Ven, M. Zeelenberg, R. Pieters. Warding Off the Evil Eye: When the Fear of Being Envied Increases Prosocial Behavior.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0
圖片來源: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Envy_face.jpg

自我控制:失敗為成功之母?不!!!成功才是成功的母親


自我控制:失敗為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的母親

 

/心理系三年級 陳琬云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阿……」教室傳來一陣慘叫,起因是老師提醒下周要考期中考。措手不及的同學們開始思考:為甚麼不早一點開始準備?為甚麼總是在臨時抱佛腳?為甚麼將上次慘痛的經驗放在心上了,這次卻還是重蹈覆轍?想必大家對於這樣的經驗並不陌生,其中我們最常用來自我控制的方法之一,就是不斷的提醒自己失敗為成功之母,要謹記失敗的教訓,絕對不要讓歷史重演。但為何我們還是經常失敗呢?難道真如哲學家黑格爾所說「人類從歷史上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永遠學不到教訓。」就讓我們跟著美國波士頓大學的教授尼克洛娃來一探究竟……

    尼克洛娃教授對於過去常識所認為的失敗為成功之母感到疑惑,他覺得對於自我控制而言成功才是成功的母親,也就是過去克服誘惑或是完成困難作業的成功經驗,比起失敗更能幫助我們達到下一次的自我控制。因此他設計了一系列的研究來探討:回想過去成功/失敗的經驗,對於當前自我控制的影響。

    在實驗一中他透過網路、校園招募343名參與者,將他們隨機分派到兩組。一組寫下成功克服誘惑的經驗,另一組則是克服誘惑失敗的經驗。並請他們評估自己回想此經驗難易程度。最後再請它們想像,在百貨公司看見想買很久的東西,但那個當下並沒有足夠的預算,請參與者評估願意負擔多少的貸款,並把此項目的多寡程度視為自我控制的程度。也就是說超支越多(負擔越多貸款)的自我控制程度越低,相反則反之。

     在實驗二中透過網路招募182名大學生,將他們隨機分派到兩組,與實驗一不同的是,請他們針對過去具有挑戰性的事件,一組請他們回想過去成功的經驗,一組則請他們回想失敗的經驗,並用回想的數量操弄簡易、困難的程度:簡單回想是2件,困難回想是10件。之後再請他們玩五個困難謎題,其中有四題可以解出,但有一題根本無解。利用他們投入無解謎題時間的長短,做為自我控制高低的判斷。也就是說如果願意奮鬥的越久,自我控制越高,相反則反之。

    實驗三則透過網路招募225名大學生,請他們做一個人格測驗,而實驗者在其中操弄一個項目,有些人被要求回想過去成功的事件,有些人則被要求回想失敗的事例。而被要求回想成功或是失敗的人中又再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是簡單回想(要求回想兩件),一組是困難回想(要求回想十件)。而在測驗結束之後隨機給正向/負向的關於人格測驗的結果。最後再請他們評估周末將花多少時間在讀書上,以及人格測驗的結果準確的程度。

     實驗的結果發現,回想成功經驗相較失敗經驗的自我控制較高。而在回想成功經驗裡,易於回想比起難以回想的人,自我控制程度也比較高。但回想的難易程度對回想失敗經驗完全沒有影響。支持了實驗者的假定,過去成功的經驗才是現在自我控制成功的關鍵。推翻過去常識所認為的失敗為成功之母,回憶過去失敗的經驗反而容易使我們陷入泥淖,使得自我控制的能力下降。所以阿……趕緊協助成功認祖歸宗:成功的母親不是失敗,成功就是成功的母親。




  參考圖片: http://s3-ap-southeast-1.amazonaws.com/pinkoi.magz/16eia_df/14205381577070.jpg

美麗臉龐,人皆愛看






























心理系大三。許弘昇

  新研究指出,我們看漂亮的臉蛋時,大腦會獲得酬賞,(請大家多看看上圖美麗的臉)。


  從簡單的一瞥,我們就可以從臉部當中得到豐富的資訊,是否是我們認識的人呢?男人或是女人?快樂或是生氣?漂亮與否?


  Oslo大學的Olga Chelnokova教授便是研究面部表情的專家,他指出:「人們對面部表情非常的好奇,從臉部當中汲取故事,並且預測訊息之中的價值。」


  看一張美麗的臉,腦部的酬賞系統運作的方式,就如同是吃了一場大餐或是中了樂透一樣,研究者請實驗參與者去觀看依些人臉照片,而照片在前測當中已經被分入三種組別,分別是「較不吸引人」、「中等吸引人」、「較吸引人」。

  而如同實驗所預期的,若是給與實驗參與者注射嗎啡(可以增強酬賞系統),他們停留在「較吸引人」的照片的時間大幅提升,而若是注射其他阻抗酬賞系統的藥劑,實驗參與者就會花較少時間在「較吸引人」的照片上。

  實驗當中,無論是注設增強或是阻礙酬上系統的藥物,實驗參與者觀看「中等吸引人」「較不吸引人」組別的照片,都無發現顯著變化。

  而研究者給的解釋是,可能這些漂亮的臉蛋,在演化學當中,是象徵著多產以及健康,所以我們再看到這些人臉的時候,就會顯得非常的性奮。但是這種性奮感,並不是長久的,就像巧克力一般,我們很愛吃卻不會常常吃,因為這樣是不健康的,有更多的研究指出,好的人際關係,比外表美麗度是更為重要的因素。

  Olga教授也研究辨識臉部,重要的部位,他使用三維的影像呈現技術,來播放人臉,再運用眼動儀來測量實驗參與者的眼球移動,結果發現,嘴巴和雙眼,是人們關注的是視覺重點。

  尤其是眼睛,若是眼睛被遮住了,我們就會很難辨識一個人。

*** *** ***

大概是這樣,沒甚麼其他重點,多看本人照片,延年益壽。大家平安喜樂。



參考文獻:

University of Oslo. (2015, November 10). Why we look at pretty faces.ScienceDaily. Retrieved November 26, 2015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5/11/151110102344.htm

吃到停不下來,都怪你的小肚子

文/心理三 鄧芷婷

  
  女生談論到身材問題時,不時會聽到「蘋果型身材」、「西洋梨型身材」等的形容詞,但原來這並不單只是身體藏脂肪的僻好而已,還關係著你是不是患上飲食失調的高危者。下次發現自己的手不受控制地往嘴塞食物時,低頭罵罵那些住在你的肚子的肥油吧!!


  美國德西克塞爾大學(Drexel University)的一個以Laura Berner博士為首的研究團隊首次發現身體脂肪分佈與體象障礙(註一)以及飲食失調之間的的關係。她說:愈早發現的飲食失調愈容易得到適當的治療,現在的飲食失調的治療大部分都是針對心理方面的因素,缺少能幫助我們預測誰會較容易患上飲食失調的生理因素。


  研究追蹤了將近300名大學大一女生兩年,調查其身體脂肪的分佈與長期對體型的不滿意和暴飲暴食的增加之間的關係。研究者在研究一開始、隨後的 6個月和24個月,利用雙能量x光吸收儀(註二)分析了參與者的身體組成,追蹤他們的身高、體重和體脂肪百分比及其分佈。沒有一名參與者在研究開始時就符合飲食失調的診斷標準,在兩年間,他們被安排參與了四次的標準臨床訪談評估去追蹤其飲食習慣的變化。

  研究結果發現,不考慮BMI(註三)和憂鬱程度,脂肪較集中在軀幹和腹部堆積(蘋果型身材)的女性較容易出現飲食失控的情況,尤其是暴飲暴食的飲食習慣。隨時間推移,飲食失去控制的情況還會加劇,他們對自己的身材也較不滿意,從而易誘發不規律的飲食習慣,形成惡性循環。Berner指出,囤積在腹部的脂肪比其他已知的飲食失調的危險因子的影響更大。一單位的腹部脂肪的增加會導致未來兩年出現飲食失控的情況的機率增加53%,而體脂肪率卻與之無關。

  Berner推論腹部區域的脂肪不僅僅是心理上使人感到苦惱,還有生理上的影響,例如脂肪細胞會向大腦釋放飢餓和飽足的信號。可惜此研究沒有進行相關的激素水平測試,因此不能確定這種現象是否與激素有關,但如果脂肪的集中會改變飢餓和飽足的信號的發出機制,那麼這可能就是讓人飲食失去控制的原因,但未來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來揭示更具體的原因。


註—:個體在客觀上軀體外表並不存在缺陷,或者有極其輕微的缺陷,但其主觀想像具有奇特的醜陋而產生的極為痛苦的心理疾病。
註二: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是目前測量骨密度最精確的儀器,可用來測量腰椎、髖骨、前臂以及全身之骨骼,有助量化病人患骨折的風險,並可測量全身脂肪組成成分。
註三: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身體質量指數(BMI)來衡量肥胖程度,其計算公式是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



資料來源:
Drexel University. (2015, November 13). Have an apple-shaped body? You may be more susceptible to binge eating. ScienceDaily. Retrieved November 25, 2015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5/11/151113105348.htm
圖片來源:
http://www.niusnews.com/=P27s9es3



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或許從「你好嗎?」就可以得知




文/高醫大心理系三年級 吳苡瑄

    對於有好感的對象,你可能會用各種方式聯繫彼此的感情。現今社會流行的臉書、Line等社交媒體當然少不了,但傳統的講電話、見面聊天也是增溫感情的好方式。    對大多數人而言,愛情就是在「聽與說」之間。    然而,聲音對愛情又有什麼樣的魔力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人與朋友,你知道我在跟誰講電話嗎?


大多數時候,我們可以從聲音推斷一個人的情緒:開心時語調輕快、生氣時大吼、難過時嘆氣;不過,我們也會在跟好感對象說話時,透露出「好感訊號」嗎?如果我們真的會透露好感訊息,那麼哪些談話資訊又可以被視為判斷「好感」的指標呢? Sally D. Farley 、Susan M. Hughes 、Jack N. LaFayette三位心理學家對此進行了一項研究。

他們找來24位處於熱戀期的異性戀實驗參與者(以下簡稱「通話者」),每個人都要打給自己的熱戀伴侶,以及親密的同性朋友,進行簡短的通話,談話內容都必須包含:「你好嗎?」以及「你現在在做什麼?」兩個問句。
接著,將這24個人的通話錄音,播放給另外80位不知情的實驗參與者聆聽(以下簡稱「評估者」)。

這些錄音經過剪輯後才播放,並包含以下特徵:(一)只有通話者單方面的聲音,並且去除掉沈默、名字、以及親暱話語(例如寶貝~)等內容。(二)長度控制在20秒,因此評估者大致上無法理解通話內容,例如他們會聽到「嗯...什麼?我們來看看....星期一…」諸如此類的片段組合。

    結果顯示,評估者有64%的機率可以正確辨認出該聲音的談話對象是情人還是朋友。這個結果可能很直覺、也很普通,你可能會想「要分辨情人跟朋友的對話不是很簡單嗎?」但其實研究的關鍵處在於,評估者們是用少量的資訊,得到重要的訊息。

    至於什麼是「少量的資訊」?請看以下研究人員進行的聲音分析。

關於聲音的其他訊息


 研究人員對錄音進行頻率分析,發現男人和女人在和情人說話時,兩者都會傾向用更靠近對方頻率的音調講話——也就是女人聲音會更低沈;男人會變得較高亢。愛情中的雙方,會想要努力「變得更相似」進而「成為一體」,他們將此解釋成「人對歸屬感和親密感的渴望」。並且,研究人員也以「傳播適應理論」來解釋這個結果:社交傳播過程中,我們會試圖調整說話風格以適應他人。

    有趣的是,這個根據是來自多數人開頭第一句「你好嗎?」,這個問句的聲音頻率在統計上的結果顯示,男人顯著變高,女人顯著變低;雖然其他句子就沒有顯著差異,但仍可以透過數字看見些微的不同。因此,仔細聆聽異性的「你好嗎?」或許是個偵測好感的好方法!

    面對還未開花結果的好感對象,不妨聽聽他/她的聲音,或許你可以從中找出蛛絲馬跡的希望;面對已經過了熱戀期的彼此,不妨認真聽他道來一天的日常,畢竟我們已經知道,說話這件事很平凡,但聲音裡蘊藏的情感或許從不平庸。




資料來源: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10/131002134405.htm

圖片來源:http://a.blog.xuite.net/a/b/9/4/12340190/blog_630826/txt/30729289/5.jpg

是否你也有害怕嘗試新食物的症狀呢! 這症狀可能對你的飲食習慣有不好影響

/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四年級 陳儀芸
在文化多元的台灣,短短的一條街便可能出現至少三個國家以上的美食餐廳。更不用說我們的夜市,幾乎每走一攤就像是到不同的國家拜訪一樣。你走了一圈又一圈,在這琳瑯滿目的美食中,會是選擇跟往常一樣的食物當晚餐的安全牌,還是一出現沒看過的攤子,變馬上衝去排隊嘗試的冒險牌呢?或許願意嘗試新食物的人卻並不是每個人,那這樣的差異會只是有沒有好奇心及冒險程度嗎?還是有什麼其他的不同呢?

Neophobia,是指害怕嘗試新食物症(以下簡稱恐新症)。此症狀其實是為嬰兒發展2~3歲時會出現的典型特徵,大約在5歲後會逐漸消退,但是有的後來成為一種習慣,一直到成年時都是如此。因此UPV/EHU-大學進行一項研究,他們對8-16歲之間的831位學生使用改編嬰兒恐新症的問卷,詢問參與者是否願意嘗試新食物。也同時收集其他的數據,像是生活模式(飲食及運動習慣)和父母飲食習慣跟不同的變數(焦慮及自尊)

研究結果發現,恐新症可能對於飲食習慣有著不好的影響,也發現他們在地中海飲食質量指數較低,因為他們在水果及蔬菜的攝取上都較少。另一個發現是父母的影響性和恐新症有著高度相關,研究者發現通常父母都會去注意孩子的飲食情況,也會試著讓他們嘗試新食物,但是同時間父母也會在孩子表現不願意及哭鬧時感到困擾,而甚至有的父母便會放棄讓孩子嘗試。許多恐新症的人便有表示自己的父母較少逼迫他們嘗試新食物,而這樣的方式反而使孩子更不會去嘗試新食物。最後研究者也發現到,恐新症和沒有者,有焦慮程度上的差異,恐新症者在兒童及青少年時期,都比起沒有者較焦慮,而且自尊程度及自我概念上也相較偏低。

綜上所述,雖然恐新症是為兒童發展時期的特徵之一,但是如果不好好糾正則可能會惡化且一直影響到成年的飲食習慣,因此研究者也提出,父母親在孩童幼小時便要有耐心的教導小孩,並建議可以將用餐時刻營造成輕鬆且愉快,也可以讓孩童一起幫忙準備食物及陪同購買。這些都可以讓孩子們對於用餐保有較積極且正向的經驗。

最後提醒大家,無論你是否有恐新症,即便沒有,選擇健康且均衡的食物才是更為重要的喔!因為正確的吃和均衡的吃才能擁有健康又快樂的身體。(* Ŏ∀Ŏ)・
資料來源:
2.   The above post is reprinted from materials provided by University of the Basque CountryNote: Materials may be edited for content and length.
3.   Journal Reference:Maiz, E., Maganto, C., Balluerka, N. Neofobia y otros trastornos restrictivos alimentarios en la infancia y consumo de frutas y verdurasRevista Española de Nutrición Comunitaria, ISSN 1135-3074 DOI: 10.14642/RENC.2014.20.4.5029 10.14642/RENC.2014.20.4.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