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紐約時報記者Adan,曾經報導一名在海地大地震中失去了所有財產的婦女-Baptiste,在NPR中播出這篇報導後,聽眾們向她寄了將近4000美元捐款,這是海地人好幾年的收入,當幾個月後,記者再次探訪Baptiste發現,他為姨姑支付了癌症治療費,把孩子送進學校讀書,並投資了一個小型市場攤位,有了穩定的收入,同時她看起來年輕了好幾歲,Adan說不用任何理論證明,他也看得出來,看起來微不足道的收入改善,竟能大大提升人們的幸福感。
大家都知道「錢買不到幸福」,但是根據Adan的報導,我們可以看見收入與幸福確實呈現正相關,若真是如此,那麼我們可以大膽假設,最富有的人將是最幸福的人!然而事實並非如此,2014年11月,中國阿里巴巴執行長-馬雲,在接受美國CNBC訪問時表示「有錢是好事!但是,做中國首富卻令他痛苦!」相信很多人心裡一定大嘆:就算痛苦,也想做一次首富看看!難道說在追求財富的路上,注定與幸福失之交臂嗎?
事實上,在許多的研究中都指出愈是沉迷於追求物質的需求與慾望者,則往往他們的生活滿意度愈低,於是美國Bayior大學的James和兩位同事想知道,是否有任何東西可以緩和這種負相關的關係,轉而提升他們的生活滿意度呢?於是研究者提出,感恩是一種正向、積極的情感,當有人覺察到另一人有意給他或她一個有價值的好處,那麼這個人正經歷一種正向的情緒經驗,正如McCullough(2002年)發現,心存感激的性格與幸福感呈現正相關,例如:生活滿意度、活力、快樂、希望都有正向影響;反之,與焦慮、抑鬱等呈現負相關,沃特金斯(2014)概述了一些理論上的原因,指出感恩可能抵銷抑鬱症和其他形式的負影響,他說因為感恩可放大個人享受愉快的活動,幫助人們意識到愉快事件在他們的生活中,並且可幫助人們重新評估可能看起來負面的事件,防止過度沉思。
這些論點支持James等人認為感恩的能力能積極調和物質主義者與生活滿意度間的負相關,為了測試他們的理論,他們找了美國西南部一家中等規模的私立大學營銷部門成員246人,平均年齡為21歲,其中75%為白人,其餘則來自不同國家的人,他們分析了這兩百多位學生的問卷結果,發現研究結果正如預期,感恩確實有正面影響物質主義者的生活滿意度,而擁有較高感恩情感的人,更滿意自己的生活。
也就是說,我們在追求幸福的過程,確實可以透過收入的增加而提高我們的幸福感,但是,當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後,幸福感並不會隨之增加,換句話說,追求幸福光是「富有」是不夠的,那麼你還需要「感恩」,透過感恩才能將幸福感持續在我們的生活中。文獻參考: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
http://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7439760.2015.1004553
圖片出處:
https://www.google.com.tw/url?sa=i&rct=j&q=&esrc=s&source=images&cd=&cad=rja&uact=8&ved=0ahUKEwi_qaWhwcLJAhXFKJQKHd6DBskQjRwIBw&url=http%3A%2F%2Fwww.xingzuo360.cn%2Fzhougongjiemeng%2Fmengjianqian%2F&psig=AFQjCNHmDk4jT5RjoltjfGsOTP0m712xig&ust=144932896085753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