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個動態王,不要三不五時就發一則動態啦!」 、 「吼!別老是在我的動態下,留一些無聊的話!」 、 「夠了喔!幹嘛一直洗我的版?」
大家如果是臉書(Facebook)的愛用者,對於常常發動態、常常留言或是三不五時來洗版的臉書好友,以上的三句話應該都不陌生。這些看似惱人的行徑,卻在一項研究中被部分的支持,而且你知道嗎?若少了在社交平台上的互動,可能會使我們在這方面的歸屬感(belonging,註1)受到嚴重的影響。
一份刊登在Social Influence期刊的研究,正是著重在臉書上的社交活動如何影響我們的社會歸屬感。昆士蘭大學心理系博士(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s School of Psychology)史蒂芬‧托本(Stephanie Tobin)進行了兩項研究,目的是想探討在臉書上若是被冷落或忽視,會產生怎麼樣的感覺。
第一項研究
第一項研究著眼於,在臉書上發動態頻率很高的一群人。研究中,將這群人分成兩組,一組的人負責積極地張貼動態,另一組的人僅能去看好友發的動態。結果顯示,只要兩天都未能夠在臉書上張貼出新的動態,則會使僅能看好友動態的那組人,在無形中產生負向的感受。
第二項研究
第二項研究中,主試者讓一組參與者使用事先被設定好的臉書匿名帳戶,並要求以該帳戶去對其他的貼文發表評論。而另一組則被設計成,在臉書上接收不到任何好友的留言或回饋。實驗結束後,再對這兩組參與者進行訪談,訪談的內容包含:在實驗情境中的歸屬感、存在感、自尊感(self-esteem,註2)以及自我控制感(self-control,註3)等種種感受。結果發現,在臉書上處於消極(指不常發動態,或者僅偶爾點讚)甚至是完全被忽略的人,他們皆有種被排斥、被當成隱形人的不好感受,特別是這群在社交平台上被忽略的人,他們的自尊感是相對較低的。
研究結論
透過以上的實驗以及結果,研究者認為,在臉書上多積極一點地去與他人互動或分享資訊,是提升個人在社交平台上歸屬感的一個重要關鍵。
當然,摒除陌生人的惡意騷擾,下次若你的朋友來臉書洗你的版,先別急著動怒!因為這表示他很在意你,或很想引起你的注意,那麼有空你也不妨開個視窗,與這位友人聊聊天,互相提升彼此在臉書上的社交歸屬感,以及替彼此之間的感情加溫、活絡一下吧!
註1.歸屬感(belonging):本文中指的是,個體自覺被別人或被團體認可與接納時的一種感受。
註2.自尊(self-esteem):指個體以自我意象和自己與人(或團體)交往、互動的經驗為基礎,來對自己所做評價高低的程度。
註3.自我控制感(self-control):指個體能抑制自己的情緒衝動,或克制獲得暫時滿足的欲望,進而尋求更遠大目標的心理歷程。
圖片來源
研究寫得很清楚呢 (y)
回覆刪除想問:第一項研究中找的是常發動態的人,那不讓他們發動態,是不是會有種被剝奪的感覺,所以就會有負向情緒?如果是找一直發動態和平常沒再發動態的人去做研究,會不會看到更多東西?(例如不發動態的人是因為被冷落所以不想發,還是因為什麼原因所以他不發動態?)
很同意沂珊說的!!!
回覆刪除我也不太理解為何不給發動態2天會有負向情緒
也會想說本來就不喜歡發動態的人也會這樣嗎
以上兩位同學提出的問題很好喔!
回覆刪除在第一項的研究中 找常在臉書發文的人為受試對象
主要是想強調對於常用臉書的人來說,若沒有了網路上的社交互動的話,是否會產生負向感受(或這份感受多久會影響到常用臉書的人 ;實驗得知的數據是兩天)
而第二項研究中,是從廣泛的大眾(用臉書的習慣或頻率不相同)中取樣,目的是想翰看看能否和第一組實驗互相呼應,而研究的結果是確定的--->少在臉書平台上與他人互動,平均的網路社交參與感是低的,因此研究者才會下此結論!
對於是否有因剝奪而產生負向情緒,或者其它的可能等等,因為研究上並沒有針對這一塊多作著墨,所以我也沒辦法多去解釋!
希望這樣的回覆,有幫忙到兩位同學解答心中的疑問喔~
再次謝謝你們細讀我的文章,並且給予我熱烈的回應^_^
「卻在一項研究中被部分的支持」覺得這句話怪怪的,是指得到部分的支持嗎?
回覆刪除第一項研究,發動態的平率很高,請問頻率很高的依據是,發文的數量、時間間隔還是?
如何測量負向的感受,而又會產生哪些種類的負向情緒?
第二項研究
「在臉書上處於消極(指不常發動態,或者僅偶爾點讚)甚至是完全被忽略的人」
匿名帳號對其他發表評論、接收不到任何好友的留言或回饋的兩組參與者,是後者屬於消極狀態的人嗎?感覺前後敘述不太一樣讓人不懂再說什麼。
為什麼研究者會選擇使用訪談法而不使用問卷調查法呢?或者兩者一起使用?
會說"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採取較保守的立場,相信研究中仍存在著其他可能性!
刪除第二項的"消極"者,確實是指在實驗中被設計成接收不到任何好友的留言或回饋的人喔~(我再想辦法改改><)
至於您其他的問題,由於我在原著所發表的原文內找不到如此細膩的描述,所以我就無法在這裡一一回答您了。
看完下面的留言,感覺實驗進行與受試者部分都更清楚了
回覆刪除不知道如果本來就不喜歡發動態人的狀況會怎麼樣~?
謝謝您的抬愛!!! 嗚嗚><
刪除哈哈 您的問題也很有趣,確實,如果研究者能夠在更全面性的做論述或觀察的話,也會讓這篇文章變得更完整唷 ^^
實驗的說明可能表示部分愛在網絡上交流的人吧。對於社交歸宿感感覺不應該只限網絡上的互動。因為人還有面對面的社會歸宿感。而且感覺這篇文章對不常發動態者不太公平,有點在為臉書宣傳的嫌疑~
回覆刪除你說的沒錯!相信任何實驗都沒辦法完全的概括所有人的情況! 至於社交歸屬感......咦?! 我在文章中有著名是"網路"社交歸屬感唷~ 然後對於為臉書宣傳的這件事,ㄜ...同學您別太氣憤!!! 這個僅是研究而已,也沒有說臉書有多好多好啦>< 會用臉書是因為目前它是最為大眾所用的網路社交平台! 不過居然可以讓讀著產生如此深刻的arousal......好!有機會到國外,我幫你去跟原作者反應反應XD
刪除看完文章後再看了留言的部分,就覺得更加的明白了。
回覆刪除可是現在也會有很多人,喜歡匿名的去一些版上留言發文,再看到很多的贊和留言後,就其實自己也會暗爽..哈哈
感恩您的讚美QQ
刪除您說的也對! 的確有一些人是像您說的這樣......
不過您的回覆還真是有趣呢 :D
很有趣的研究,不過建議再補充一點研究方法,像是研究一他是測量了什麼而得到負向情緒增加的結果?用量表?問的文字是什麼?
回覆刪除還有題目太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了啦~~~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