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袁維承
是否覺得髒亂的環境令你感到不適呢?你是個愛說謊的人嗎?不說你不知道,這兩個問題其實是有點相關的,日常生活的小事情小東西就可以觸發特定的情感,進一步影響到人們的決策行為;環境的髒亂無時無刻在影響著你的心情,甚至進而誘使你說謊和欺騙為的只是自己的利益。
萊斯大學研究生Vikas Mittal表示:「厭惡的感覺被當作是一種保護措施。當人們感受到厭惡時,習慣把自己從當下的情境中抽離,如此一來我們將會更加關注『自我』的部分而花較少的心思在他人身上。這時候,小小的作弊行為就出現了:要是撒一點小謊就能獲得優勢,讓我獲得大眾的關注,那麼我將會去做。」但是,如果你能創造一個削減嫌惡感的情況,你將不會看到上述的效果產生。與噁心的事情相反,要是你能讓人們想到一些清潔產品像是衛生紙、清潔劑等比較乾淨的東西,嫌惡感自然就被緩解了。令人驚訝的是,連自私作弊行為的可能性也跟著降低。也許當事人沒有感覺,但這看似微不足道的情緒卻是不斷地在影響著他們。
接下來介紹一項由Vikas Mittal和夥伴所進行的實驗,他將告訴你噁心厭惡的嫌惡感是如何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了人們的行為。這項實驗邀請了600位來自美國各地的人參加,參加者的性別是沒有被限定的,他們被隨機安排進行了三項實驗,每一項實驗都能夠喚起參加者的嫌惡感。第一項實驗是請參加者對一些比較噁心的產品進行估價,例如止瀉藥、尿布、衛生棉、成人尿褲等產品;第二項實驗是請參加者寫下一個自己曾經發生過最噁心的事件;第三項則是請參加者觀看一段電影《猜火車》中廁所部分的噁心影片。(附上影片,真的有點噁心請斟酌觀看!)之後請參與者填寫一份跟嫌惡感激起有關的量表,一旦實驗參與者的嫌惡感被激起,就讓他們填寫一份調查「為了經濟利益而撒謊騙人」意願的問卷。結果發現,那些持續感到噁心厭惡的人比起沒有覺得噁心厭惡的人呈現顯著的高意願去從事自利的行為。
《猜火車》中噁心片段:
可是,在另一項實驗中,實驗人員讓參與者感受到嫌惡之後,又讓他們去評價一些清潔用品如消毒水、清潔劑和沐浴乳。之後人們所呈現的自利意願就跟那些維持在一般情感的人差不多了。
沒錯,並非噁心的事物造成說謊的行為,而是噁心的「感覺」讓我們更自私。這樣的結果對於領導管理階層的人來說是重要的:如果他們能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就不容易讓員工產生嫌惡感,進而促進人們彼此相互合作的機會。更進一步來說,這項實驗的結果是告訴我們情緒往往從一些無關痛癢的地方影響著我們,「我們發現,除非你去問,否則人們可能還不知道自己感覺嫌惡。」Mittal說「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讓人們擁有更多自我意識去決策事情而不被情緒所影響。」
然而這項實驗唯一可惜的地方,就是沒辦法成為媽媽要求小孩收拾房間的理由,因為即使房間多麼髒亂,我想孩子們依然不會感到噁心或是厭惡吧XD
資料來源: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4/11/141113123316.htm
影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XrvpEIiC1w
圖片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Disgust
資料來源: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4/11/141113123316.htm
影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XrvpEIiC1w
圖片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Disgust
下文有提到:並非噁心的「事物」造成說謊的行為,而是噁心的「感覺」讓我們更自私。
回覆刪除但是標題是:噁心的「環境」正悄悄改變你的行為
我覺得如果有提到「感覺」會更確切一點
實驗過程很清楚,結語讓人會心一笑。
可能是個人問題,萊斯大學研究生那段話看了好幾次才懂XD
其實當初是想說既然會定義成噁心的環境勢必是環境讓人"感覺"噁心才這樣定義的~
刪除那位研究生的話我也是著墨了很久才懂意思...可能是我也表達不夠好抱歉QQ
並非噁心的事物造成說謊的行為,而是噁心的「感覺」讓我們更自私
回覆刪除可是兩個實驗不都是讓參加者「感覺」噁心嗎??
(看不太懂QQ
在第一段,看到「小東西會不知道該如何反應」,感覺這個措辭出現的有點不順暢。
回覆刪除小小的作弊行為就出現了,後面可改用破折號作補充,用冒號感覺怪怪的。
如何定義噁心? 像我可能會覺得止瀉藥、衛生棉等東西不噁心。
這個實驗是使用受試者間的實驗設計,那研究者如果有寫如果改善設計本身的偏誤,覺得補充上去會比較好。
小東西那邊我打錯了XD感謝提醒修正~
刪除其實噁心是看當事人去定義的~所以在評價完那些產品後同樣會有問券去詢問嫌惡感是否被激起~
然後我不太清楚這項實驗是受試者間還是受試者內因為原文的表達不太清楚....我會再去查察原始的文獻!!
不知道Vikas Mittal:習慣把"自己"從當下的情境中"抽離"...是指肉身逃離還是?
回覆刪除另外能幫解釋一下他所說的"優勢"是指什麼嗎? 看不懂\\
後面實驗部分,一旦實驗參與者"有嫌惡感"是如何判定?
抽離的感覺有點像是你處在尷尬的社交場合你就會把自己從中抽離的那種感覺~應該是精神上逃離!!
刪除所謂的優勢是指能夠在這樣的情境中受到關注!!
嫌惡感的判定我修正在文中了~
我覺得很有趣耶
回覆刪除如果知道環境會影響我們的思考
我會願意為此去收拾、整理環境XD
看到最後一句。。我爆笑了。。。哈哈哈哈哈
回覆刪除我想問『習慣把自己從當下的情境中抽離,』是說讓自己離開嗎??還是精神上的抽離啊??
是的是指精神上的抽離~就想參加尷尬社交場合的時候也會有這樣抽離的行為!!
刪除樓樓上是認真的嗎(眼睛發亮XD
回覆刪除影片超級噁!!!!!!
我看影片的時候剛好在吃晚餐QAQ....超想吐!!!
刪除覺得影片很好,結論很有趣~
回覆刪除叭叭叭~~~
回覆刪除研究者姓名那些第一次要中英文併寫,然後之後用中文唷!XD
結論有趣。噁心與不噁心也有可能因人而異呢~
回覆刪除重點是噁心的感覺,不是噁心的環境~哈哈哈
回覆刪除影片我不敢點XD
回覆刪除製造一個舒適的環境真的很重要呢!
比較不用一直耗損你的意志力在對抗噁心的感覺
最後一段好好笑ww
研究者噁心的好廣喔
回覆刪除指瀉藥、尿布都是耶xd
我也沒有勇氣點開影片XDDD
回覆刪除研究很有趣耶~本來可能只是想保護自己或是抽離情緒
卻讓我們受影響變得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