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9日 星期三

市長都下班了,你還在加班嗎? 只要照做,無聊工作也能高效率!


「嘿,嘎米!這週要不要和我再去淨灘? 
「ㄜ……你要不要先打掃一下你垃圾場般的房間。(無言)
        時間回到上週週三,我再次收到某個朋友淨灘的邀約。心中不斷燃起為地球奉獻心力的小宇宙,但有淨灘過的人都知道,在大太陽下一袋一袋的回收海灘上的垃圾,是多麼辛苦的事情。然而最後依舊按捺不住滿腔熱血,答應了朋友並相約先在他家集合。當他打開房門的瞬間,我的驚恐指數就像瞬間被放逐到亞馬孫叢林,因為眼前的混亂程度就與亞馬孫叢林相去不遠。我輕小心的移動腳步,深怕踩壞散亂在地的面紙盒或者是牙膏,而他卻習以為常穿梭在高過肩膀的雜物堆之間。我不禁問他「為甚麼你不要把你淨灘的時間拿來先整理一下房間?」他聳聳肩說到「房間整理過沒幾天就亂了,但是淨灘是在幫助我們生活的環境,我覺得更有意義。」......待續。


                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行為學家丹‧艾瑞克(Dan Ariely)在學生中心裡,招募104位學生進行有關於工作意義對沉悶工作的影響,並隨機分為有意義組(N = 35)、忽視組 (N = 35)以及碎紙機組(N = 34)。實驗中,實驗人員要求受試者查找一張隨機字母序列的作答卷,從中找出10組連續的字母S,完成第一張獲得0.55美金,第二章0.50美金,逐張遞減0.05美金。當受試者主動要求結束實驗或者完成第12張時,實驗宣告結束,受試者將依完成的任務數量獲得報酬。
在有意義情境中,實驗人員請受試者寫上他們的名字在每張紙上,並告知後續將由研究人員進行評估後歸檔。忽視情境中,沒有被要求寫上名字,並在給予實驗指示後,實驗人員給受者一疊做答卷,就不再理會受試者,也不會對做答卷進行檢查。碎紙機組與忽視組相似,差別在於當受試者完成時,主事者將不看內容直接碎掉作答卷。

                 可以發現在這實驗裡,沒有任何檢查環節,受試者就算沒完成而交付作答卷也不會被發現。尤其碎紙機情境中,作答卷沒有任何被檢查的機會。依據理性判斷,有意義組因為最費神,受試者們應該作答較少的卷子;碎紙機組最輕鬆甚至可以取巧,受試者應該會做答更多的卷子。

                 結果實驗卻出乎預料!平均而言,有意義組完成9.03張,忽略組完成6.77張、碎紙機組完成6.34張。有意義組完成的數量,比起忽略組與碎紙機組完成的多更多,甚至有意義組中過半受試者完成了11張答卷,拿走所有能拿的報酬。由此可知,有意義的工作比起被沒有意義的「白工」似乎更能激勵工作者。但在實驗當中,雖然碎紙機組與忽視組被視為無意義的,但是參加者卻明確知道他們的所作所為在協助科學實驗,這何嘗不是種意義呢?關鍵的不同或許不是工作意義的有無,而是意義被彰顯的程度有所不同。這說不定也是為甚麼同樣屬於清潔環境,我朋友寧願大熱天去淨灘也不願意花時間整理房間的原因。

                這麼一來,或許我們可以大膽的設想,各種工作都可以透過彰顯、再設計來注入新的價值,進一步提升效率。這不只適用於傳統上早已被視為意義崇高的工作像是醫生,也包括了煩悶、瑣碎的工作,如保全站崗或者辦公室行政事務。

                  對於如何提升工作意義在文中沒有提到,但依舊有許多現有的方式可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工作意義,比如說可視化的工作進度、把成果具體化或者重視自我產出的品質。這些方式可能不適用於每個人,但筆者覺得不錯用,我想這是每個人都能開始進行的方式,希望大家能找到讓自己工作充滿意義的方式,精力充沛的面對每一天!


文 / 高醫心理系 邱冠銘

參考資料:
Dan Ariely, Emir Kamenica ,  Draˇzen Prelec (2008)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The case of Legos.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67 (2008) 671–67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