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8日 星期日

當搭公車身邊都是陌生人時,我們該一直保持惦惦嗎?


文/黃仲平

在地球上,人類是社交性最強的物種之一,平均一生擁有上千位朋友,但是,在某些狀況下,他們的社交性特質卻會頓時消失

不知大家是否有坐上區間車時,面對面的情況使我們尷尬的經驗,我們只能將視線穿透對方的乘客,看著窗外的美麗景致呢?而搭乘其他大眾運輸交通工具,大家面對車廂內其他素昧平生的乘客時,是否會視而不見呢?如果是,是甚麼原因促使我們在座位之間隔起一道又一道的隱形屏障?如果不是,主動交友會帶來甚麼好處或壞處嗎?

為了解答這個疑惑,芝加哥大學的兩位研究者Nicholas Epley(尼可拉斯‧艾普利)Juliana Schroeder(茱莉安‧施羅德)近期在實驗心理學雜誌發表了一篇研究-錯誤性地尋求離群索居(Mistakenly Seeking Solitude)為眾人揭示了一些驚人的結果,也探究了與陌生人互動是否會比離群索居帶來的愉悅更少。

實驗方法


實驗場地分為田野與實驗室內,田野部分包括火車上、公共巴士,實驗室則是用來模擬機場等候室。
實驗參與者被分為三組,第一組與陌生乘客如同以往在車內只做自己的事情;第二組與坐在離陌生人稍遠的座位;第三組則是與陌生乘客主動交談。

參與者在開始前都會被要求對接下來面臨的情境進行自我預測,為的是得知個人經驗感受(實驗前測試),之後會拿到一個已蓋章的信封,內含有量表(十項人格測驗,TIPI)與禮品(當作參與實驗的報酬),他們必須在乘車過程中填寫量表(後測),在返家後郵寄回實驗室。之後,參與者須返回實驗室接受調查:交談對象(身邊朋友還是陌生人)、做了哪些事情(讀書、睡覺、思考、工作)、盡可能地描述陌生人的相關資訊、估計他們的對話長度、對對方的印象評估-3~3(不好-)、途中心情0-6(完全不開心-非常開心) 以便評估他們在進行互動之後的整體感受。

實驗助理則會在情境中躲在某個位置,紀錄實驗過程,參與者投入情況,陌生乘客種族、性別等等相關資料,以確保樣本有效。

結果


實驗結果出乎眾人意料,量表分數明顯比先前自我預測還高,有主動與陌生人交談的參與者,其正向經驗與愉悅感會比其他兩組(自做自的事、坐較遠位置)來得更高!與實驗者先前的自我預測大不相同,結果明顯違反一般民眾的直覺。

後來,尼可拉斯和茱莉安進行了更進一步的探索並綜合先前的研究結果,他們發現人們會有錯誤預估主動在陌生情境社交預期感的狀況:人們會誤以為,和陌生人交談比保持孤立狀態會來得更無聊。

我們都會有在公共交通運輸上想要安靜休息或者獨處的時候,但是當我們心情愉悅或者假日出遊時,我們不妨試著與身邊的陌生人交談吧!或許你會有疑慮,個性內向的人是否永遠處於劣勢?答案是:並不會,Zelenski(2013)的研究告訴我們,不管是外向還是內向者,只要能表現出外向的交友方式,我們都能獲得同樣的快樂社交經驗。

綜合以上,當我們旅行時,這一段主動發起的對話,可能會成為這段旅程的難以忘懷的小故事;下次在車上巧遇帥哥或美女時,可以試著主動與對方聊天,當然,絕對要抱持著一顆真摯的心與尊重的態度。或許在你這麼做以後,日常上下班時通勤的煩悶時光會轉為幸福的時刻,因為你終於在這天之後,找到願意陪你走一輩子的另一個人。


原始文獻: 
1. 錯誤性地尋求離群索居 Mistakenly seeking solitude. Epley, NicholasSchroeder, Juliana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Vol 143(5), Oct 2014, 1980-1999. http://dx.doi.org/10.1037/a0037323

2.Zelenski, J. M., Whelan, D. C., Nealis, L. J., Besner, C. M., Santoro, M. S.,& Wynn, J. E. (2013). Personality and affective forecasting: Traitintroverts underpredict the hedonic benefits of acting extraverte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4, 1092–1108. doi:10.1037/a0032281

團體行動有時蒙蔽了我們的雙眼


文/李衍逵
 
 
恐嚇滋事、圍毆等事件在社會上層出不窮,有許多報章雜誌也曾作過分析指出這些犯罪分子或恐怖分子多半都是成群結黨來行動,但究竟是為什麼呢?

  起初,麻省理工學院的學者瑞貝卡.薩克斯(Rebecca Saxe)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團體會給予人們一種匿名的感受,讓我們不容易去意會到自己做錯了什麼,同時在這樣的集體行為中,每個人原有的責任感卻降低了。薩克斯和他的研究團隊探討當人們在省思的同時,腦部的活動情形會有怎麼樣的起伏,他們發現當在進行團隊的競賽時,腦部活動的情形相較於進行個人競賽時還要低。

  幾年後,另一位學者賽卡拉(Cikara),聚焦在這樣的暴力心態(mob mentality)上來做更進一步的探索。他的研究團隊把焦點放在人腦的內側前額葉皮層(medial prefrontal cortex),這個部位是當人們開始省思自己時,透過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可發現在此皮層的位置會發亮。在實驗開始的前兩週,研究者針對實驗參與者的社交媒體使用習慣做調查,而且也同時調查了他們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為。這樣的目的在於,研究者可以先借由實驗參與者所陳述的情形,來設計題材,例如: 「我曾經偷過公共冰箱內的食物」 、 「當我不小心撞到人時,我會和對方說對不起」等等。

  當實驗開始進行,研究者測量這群實驗參與者在進行任務的同時,腦部的活動情形,實驗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要求參與者獨自去完成,另一部分則是讓參與者以團隊的方式去完成,而任務的目標是,當參與者看到有關於社交媒體字眼的陳述時(例如:臉書的好友超過600),就必須按下手上的感應鈕,當然,在這些句子當中,也包含了有關道德評斷的句子(例如: 公共冰箱內的食物放了許久都沒有人拿走,剛好我肚子餓了,拿了沒關係)。腦部掃描的結果發現,當參與者獨自一人在進行任務,並且看到符合自己道德判斷的句子時,相較於符合其他人道德準則的句子,前內側前額葉皮層會明顯的發亮,但是當參與者是和其他人組成團隊一起進行此任務時,此發亮的現象差異就不是那麼的明顯,研究者認為當在團體中,每一個成員都會盡量讓自己的道德準則去符合其他的人,特別是在共同去籌謀一件事情時,愈容易有這樣的情形。
    所以,下次若朋友慫恿你一起集體作弊或做壞事時,請別義無反顧地眛著良知,三思而後行比較好喔!
參考資料
圖片來源

虛擬實境中的大腦如何運作?肯定與現實不一樣!




文/瑞堂

想像。
戴上儀器,登入。開始進入一個超脫現實的的新世界。
隨者你的撇頭的視角,你或許看到了奇異的遠古生物。隨者你腳步的位移,呼吸者未知的的神秘的氣息,你來到一個充滿劍與魔法的世界……
你感到前所未有的新體驗,藉由虛擬實境。
儘管這項科技或許仍充滿不穩定與不確定性。可以肯定的是,你大腦的歷程肯定與現實相當不同。


        UCLA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神經生理學家的研究發現,大腦在虛擬實境中空間映像神經(Space-mapping neurons)反應的模式和現實世界環境有很大的不同。這個發現對於應用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於遊戲、軍事、商業、科學或其他面向有重要的進展。


  「部分腦區在虛擬實境中,進行空間學習時的運作模式完全和現實世界的歷程不同。」UCLA的神經、物理和生理學教授【註一】麥因.麥塔(Mayank Mehta)說。「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虛擬實境,因此了解它與現實的差異非常重要。」
  科學家們從研究海馬迴與阿茲海默症、中風、憂鬱、思覺失調症等等症狀的關係中,發現海馬迴也與形成新記憶與創造空間的心智地圖有關。例如:當人偵測到一扇門時,海馬迴會選擇性的激發,創造一個環境的「認知地圖」(Cognitive map)。儘管目前對於大腦創造或保存這些認知地圖的機制尚未清楚,不過神經生理學家推測海馬迴能藉由周圍的地標物(Landmark)例如:建築物或山,來估算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然而在現實的迷宮中,其他的線索諸如:聲音和氣味也同樣能幫助大腦探測空間與距離。


  為了測試海馬迴是否能真的僅藉由視覺的地標物來形成空間地圖(Spatial maps) ,麥塔的團隊設計了一個安全無害的虛擬實境動物實驗來研究老鼠在缺乏嗅覺與聲音線索的虛擬世界中,大腦中海馬迴神經的反應。研究者為老鼠裝上了挽具並將之置於周遭為由巨大影像螢幕構成的虛擬情境的跑步機上,整個環境將如全天域電影──般在一個黑暗、安靜的房間中甚至更身歷其境。研究者測量了老鼠行為與數百個海馬迴的神經元活躍之間的關係,也在相似的現實情境中測相同面向。結果令麥塔的團隊感到驚奇──兩者情境結果截然不同!


  因為在虛擬情境中,老鼠海馬迴神經元的激發是隨機的,就像是神經並沒有頭緒感應老鼠目前身在何處。即便在現實或是虛擬情境中老鼠的表現看起來都很正常。第二個發現是,即使很多海馬迴神經元在現實情境中高度活躍,但超過半數神經元在虛擬空間停止活躍。
  「地圖」完全消失了。」麥塔說「沒有人預期會這樣,老鼠在虛擬世界神經元的活躍是隨機模式!」事實上,經過數學分析後發現在虛擬世界中神經元計算了老鼠走了多少的距離的量,忽略了它自身身處虛擬空間中的何處。
  儘管動物實驗身上看的情況,如老鼠神經反應模式相當難以對應在人類複雜的大腦上,要去判斷影響人類何處神經元也相當困難。不過這項相關實驗仍提供重要的問題和未來的發展性。「虛擬實境中神經的模式與現實生活中有實質上的不同,我們需要更了解虛擬實境是如何影響大腦的。」麥塔結論。


  儘管現在與如同SAO(Sword Art Online刀劍神域)那樣程度的高科技仍有一段不短的距離,但或許發現虛擬實境與現實對於大腦的不同是第一步!或許往後會有更精細與準確的研究出現,讓我們與浸入電腦數位化的世界更接近。




【註一】Mayank Mehta其研究領域為腦細胞與其神經傳導複雜的的節律模式,麥塔的團隊曾經研究出大腦神經傳導所使用的兩種語言頻率與強度來推測人類的一些認知歷程,諸如記憶與想像。而這一次,麥塔的團隊嘗試藉由動物實驗來觀測虛擬實境中的神經歷程與現實生活中有什麼差異。




  

對兒時創傷事件失憶仍可能得到PTSD



  PTSD全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患者在經過創傷經驗後,造成心理失調的疾病,症狀包括:焦慮、情感解離、過度警覺、易受驚嚇等。若無接受妥善治療,症狀可能持續一輩子。在一般人的想法中,「創傷記憶」應該是造成PTSD的最重要因素,然而紐約州立大學的研究者Andrew Poulos等人發現:即使對早年壓力事件失億,成年後還是會有PTSD的症狀。

  有些受過創傷事件的人即使在回憶不出這段事件的情況下,仍然會有PTSD的症狀,這顯示了外顯記憶並非PTSD的決定因素,某些學習的形成,如恐懼制約,可能才是造成PTSD的關鍵。

  Andrew Poulos等人進行了一項實驗,對幼年老鼠無預期的電擊,這些幼年老鼠的海馬迴還沒成熟,無法形成陳述性記憶,也就是他們成年之後應不記得這樣的創傷經歷。但在這些幼鼠長大後,卻仍表現出長期焦慮、可體松分泌異常和杏仁核中的可體松受器增加。Andrew Poulos等人因此認為,即便在海馬迴尚未成熟時經歷的創傷事件,仍然會有一生的影響,並發展出PTSD的症狀。研究者表示,未來將繼續實驗是否葡萄醣皮質素受器和荷爾蒙分泌異常會提升個體的焦慮和恐懼。

  「對PTSD患者的心理治療大多聚焦在創傷記憶,然而這樣的研究顯示創傷記憶並非造成個體沮喪和失功能的關鍵。因此評估個案的其他反應,如生理激起,可能會對治療更有幫助」Biological Psychiatry的編輯John Krystal如是說。


資料來源: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4/08/140814123844.htm
   http://www.biologicalpsychiatryjournal.com/article/S0006-3223(13)00913-X/abstract


圖片來源:http://www.examiner.com/slideshow/ptsd-symptoms-children

在壓力下,越想得到不代表越喜歡


文/蕭舒謙

隨著學期即將結束,越來越多的期末考試和報告也逐漸逼近。很多人一定都經歷過在考試前一天讀著還沒讀完的書,或者趕在截止前把報告寄出去。你是不是覺得在這種時候壓力特別大,特別想吃東西呢?壓力的確會增加我們對酬賞的渴望,像是在考試前一天晚上讀書可能會讓你特別想吃又香又好吃的雞排,而這樣的渴望可能會給你很大的動力讓你馬上跑去買雞排。大家都說:越喜歡的東西,越想要得到。但美國心理學會(APA)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這樣的渴望並不會增加你對這件事物的喜愛程度。

這項研究找了36位喜歡巧克力的大學生,將他們分成壓力組和無壓力組。壓力組的實驗參與者被要求將手放在冰水越久越好,而且整個過程實驗者會在旁邊觀察和錄影;無壓力組的實驗參與者則是將手泡在溫水中三分鐘。做完壓力測驗後,所有實驗參與者都要做一項測試,在他們面前會輪流出現三張圖,每張圖出現三次,重複兩個循環。看到第一張圖時按下手上的按鍵不會有任何事發生,第二張圖會釋放出沒有味道的氣體,第三張則釋放巧克力的香味。並事先告知他們,如果沒按下按鍵,味道會在一秒後出現,越快按下按鍵,味道會越快釋放出來。最後測量實驗參與者按按鍵的次數與他們對於巧克力香味的喜愛程度。

實驗結果發現,壓力組在看到第三張圖時按下按鍵的次數相對較多,表示在有壓力的情況下對於巧克力的香味有更多的渴望。但兩組對於巧克力的喜愛程度是沒有差異的。

在大腦中,「想要」跟「喜歡」是兩個不同的機制,當感覺到壓力的時候,會啟動「想要」的機制,讓你對某些物質有強烈的渴望。但是「喜歡」的機制並沒有啟動,所以在有壓力的情況下,越想得到的並不代表你越喜歡。

你是如何「品味」音樂的?


撰文/陳閔宣

當我們在聽音樂時,真正到的是什麼?


  每個人對音樂的品味不同,有人熱愛流行音樂、有人是重金屬狂熱者,或者有人特別鍾愛某個歌手的聲音。看似五花八門的音樂和聽眾,事實上卻有很多共通點。我們「品味」音樂的方法也許比你想像的還要相似!

  瑞典皇家工學院研究顯示:人類在感知音樂的方法是共享的,這個發現可以幫助音樂行業改善用來預測聽眾個人口味的計算模型—音樂資訊檢索(MIR)

  所謂的音樂資訊檢索」(MIR)模型結合了音頻的訊息處理和音樂元素的分析。音樂元素通常是從音樂理論和音樂感知的概念,例如:節奏的強度、旋律的規律,儀表和模式得出的。這個分析模型還包含了音樂風格(如龐克、舞曲、試驗曲等)、情感(如悲傷、快樂、溫柔)和其他上下連貫的品質分析。MIR程序在獲得感知的共同點的能力中可能的缺點之一就是太過依賴音樂理論。並非每個人都懂音樂理論,但大家都知道自己喜歡聽什麼。那麼,這些個人偏好形成的基礎到底是什麼?

  任何DJ都可以證明讓一群人同時在音樂上達成共識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皇家工學院的研究人員Anders FribergAnton HedbladMarco Fabiani以及Anders Elowsson認為,當人們在聽音樂時他們的大腦可能會依賴中間分析層,很多音樂的基本特徵在這裡被自然的感知。他們把人類對音樂的感知分解成9個基本要素當我們把重點放在音樂的這9個感知特徵時,就可以找到一些有用的感知共通點。


   他們進行了一項實驗,實驗中20位受試者聽了100首鈴聲以及110段電影配樂,然後對每段音樂進行9個感知特徵的判斷。實驗採用李克特量表來評估這些特徵,分別是:

1.          速度慢或快
2.          節奏清晰度是固定或是流動的
3.          節奏複雜度簡單或是複雜的模式
4.          銜接音樂持續期間是斷斷續續還是連貫的
5.          力度涉及聽眾預計演奏者的努力程度
6.          型態大調或小調的關鍵
7.          整體音調音樂整體的音高,高或低
8.          諧波的複雜性諧波的進展
9.          亮度較暗或較亮

  研究人員表示,9個基本特徵反映了非音樂家的人如何試圖了解他們聽到的東西,例如:比起節奏」(在一定時間內出現的音符數量),他們更傾向於用比較不複雜的速度概念來瞭解這首音樂,因為非音樂家的人會將這個和運動聯繫起來。

  如果有其中一項特徵的一致性高,這代表在我們的大腦中,這個特徵和音樂感知的連結比我們對音樂的感悟更加緊密。而研究顯示,在多數情況下9項基本特徵在受試者間的一致性高,這代表9項感知的基本特徵是有作用的,而且這和受試者個人偏差和文化背景沒有關係。研究人員Friberg表示,這項研究並不代表對MIR的研究到此為止,但它確實讓我們更加了解人類的感知,這可以讓我們的MIR計算模型更好更簡單。

  研究者計畫或許再找另外20個受試者來進行實驗,而他們相信結果也會是一樣的雖然實驗避開了個人喜好的巨大個體差異,這可能有好有壞。但不論如何,研究都顯示這些特徵的描述可能可以顯示大部分聽眾在聽音樂時的某些共通點。

  我一直認為音樂是無法量化的東西,每個人對音樂的體悟和感受造成了不同的音樂品味,但是看完這篇文章後我的想法要改變了原來即使大家的音樂品味不同,我們品味音樂的方式卻是非常相似的呢!










轉換脂肪的神奇藥物

轉換脂肪的神奇藥物

文/黃慧珊

       減肥這個議題一直都受關注,很多人為了減肥用盡很多不同的方法,可能吃一些減肥藥,在市面上的藥主要是應用於控制食欲減少吸收或者是幫助消耗脂肪與熱量,這些藥大部分都作用於中樞神經,潛在很大的危險性。不過哈佛幹細胞研究所(Harvard Stem Cell Institute) 最近發表了一篇研究,「用藥物取代運動來減肥的第一步」,當然,服食藥物不會得到做運動所帶來的各種益處

         哈佛幹細胞研究所的查德.考文(Chad Cowan )教授發表,已經利用人類幹細胞系統篩選出兩種具有潛力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可以將對身體有害的白色脂肪細胞<1>,轉換為有益的棕色脂肪細胞<2>本來也有一些化合物可以激發這種轉換效果,不過一旦停止使用這些化合物,效果就會消失。但現在所研究的兩種藥物,就算停用也可以穩定的轉換。而利用棕色脂肪細胞的特性來燃燒多餘的能量,最後更能夠減少白色脂肪細胞的數量和大小。

        白色脂肪細胞通常以脂質的形式來儲存能量,曾有研究利用小鼠進行實驗,結果顯示棕色脂肪組織令小鼠血液內的三酸甘油脂含量降低,降低胰島素抵抗引起的第二型糖尿病<3>,並且可以燃燒多餘的白色脂肪。如果長期持續服用這種化合物,之後脂肪細胞的代謝就會更加活躍,而體內的棕色脂肪細胞數量也會越來越多,可以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或者脂肪積聚所帶來的疾病。

        這種藥物已通過藥物試驗後,已經運用到臨床治療。不過查德.考文(Chad Cowan)教授表示這兩種化合物所針對的分子對象都是一樣的,而這些分子與發炎反應有關,如果長期服用這類型的藥物,服藥的人有可能出現免疫妥協immune-compromised<4>所以研究人員認為不能夠直接運用,必須將藥物造成的傷害降至最低。

       其實大部分的藥物都會一定的副作用,如果想要減肥的大家可以做運動來減重,畢竟運動除了可以減肥以外,對身體也有很多益處。不過以上提到的那種藥物,若果可以解決藥物所帶來的問題,未來想要減肥的人可能也會變得簡單多了。

<1>成年人體內的脂肪幾乎都屬於白色脂肪組織
<2>冬眠動物及嬰兒體內含有棕色脂肪組織,故也稱為「嬰兒脂肪」,是用來產生
   熱量的,會隨著年齡增長漸漸消失
<3>是一種代謝性疾病。特徵為高血糖,主要由胰島素抵抗胰島素相對缺乏引
            起。
<4>罹患免疫缺陷的患者被稱為是免疫妥協。免疫缺陷是指免疫系統抵抗傳染病的能力失常或欠缺。


呼吸有助於衡量兒童的睡眠問題


/曾意璇

相信大家都知道睡眠品質對人的重要性。 除了成人要做到作息正常以保持好的睡眠品質,兒童的睡眠品質更是會間接影響其成長的關鍵之一。 從阿德萊德大學(University of Adelaide)的新研究中發現睡眠品質有助於揭示兒童睡眠的複雜光線,並可能導致兒童睡眠相關呼吸問題的改善診斷。

此研究和斯科特(Scott Coussens)的博士論文有關。 他一直在研究如何準確地衡量睡眠障礙的經歷過程對兒童的影響,以判斷他們是否需要接受治療。 提出的論點是高質量的睡眠品質對兒童非常重要,特別是在發展的關鍵時期。 睡眠品質對大腦的健康和語言發展有關鍵作用,例如:睡眠質量差會導致智商下降,影響兒童在學校的表現和降低生活質量。

但要了解兒童睡眠障礙的原由並不簡單,因為兒童的睡眠質量和成人有著很大的不同。 成人的睡眠障礙跡象是顯而易見的,所以容易探討出原因。 但要看出一個兒童的睡眠障礙其探討的部分並不相同。 因為兒童經常會有種‘睡眠保鮮’的狀態,就是指他們似乎會進入一種深睡眠,但你卻看不到有什麼基本過程發生。 不同於成人的睡眠障礙,兒童的睡眠障礙不容易被發現。

有醫師指出兒童的睡眠問題,如睡眠呼吸暫停,與其血氧的飽和度有關。 但經過驗證就算血氧飽和度水平是正常的兒童也會存在像 ‘睡眠呼吸暫停’(即呼吸短暫停止的睡眠)的睡眠問題。 所以斯科特他們想進一步研究還有什麼可能導致兒童發生睡眠問題的原因。

後來,斯科特對92位在上小學的適齡兒童進行研究,他測量超過30個不同的睡眠參數,如肌肉運動、呼吸、眼部活動、改變大腦的處理等。 他的一些成果現在已經發表在睡眠雜誌上。 他表示睡眠運動的方式是兒童是否有睡眠問題的一個潛在預警,是不可被忽視的。

看過了這些研究,說明兒童的睡眠品質是影響其是否有睡眠問題存在的關鍵。 這些睡眠問題的跡象可以透過改善睡眠相關呼吸問題而得到治療,是預防也是關注兒童發展的重要研究。 這是目前他們得出的結果,希望之後還有更多相關資訊以驗證他們的論點,並成功找出睡眠障礙的來源。


資料來源: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4/12/141203100029.htm

圖片來源:http://tw.gigacircle.com/1392049-1

先別提智力了,有聽過性格嗎 ? !

先別提智力了,有聽過性格 ? !



/林家永

  回想一下求學時期: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等等不同的階段,班上總會有努力型、天才型的同學吧,也許自己就是那其中之一。在班上總會發現天資聰穎,卻也因此不努力的人,同時也會有自覺不足便以勤補拙,最後脫隱而出的同學,這就是性格對於學業的影響。
最近一項研究呼籲各教育單位:「除了智力,應該更多注意學生們的性格」,因為其實個性對於學業的影響力遠遠大於聰明才智。

  其實在過去的研究已說明,自認聰明的學生通常會停止嘗試突破,表現也日漸下降;反之,自覺是苦練型的學生則會不斷的自我精進,逐步做到更好。

  最近一位應用心理學博士Arthur Poropat 也在學校內進行了「個性和學業成績」的大規模調查。個性五大面向:責任感、正直性、宜人性、情緒穩定性、外向性,將這些特質和學生們的學業表現比較,發現責任感和正直性,兩大個性特質對於學業的正向影響最大。

  博士說明道,在師生的指導中,個性的影響遠遠大於智力,例如:實際操作時,較有責任心的學生會全心全意的投入,這份努力的態度就跟學生先天是否聰明一樣重要,且學習效果也會因此增加不少。博士同時也打包票,以學生的性格做評估,就跟高中的智力測驗排名一樣有效;如果有足夠詳細的個性評估資料,甚至比預測成績準確將近4倍。

  雖然先天的智力是我們無法決定的,但是後天的性格與態度必能翻轉局面,不論是還在求學階段,或是已經踏入社會大學和職場生活的你(),先從自己的個性與態度開始改變吧 !


參考資料
Arthur E. Poropat. Other-rated personality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4; 34: 24 DOI: 10.1016/j.lindif.2014.05.013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4/12/141217090812.htm>

人們更傾向於相信平凡的臉孔


文/劉以安

對自己的外表不滿意,夢想著能長得更帥或是美若天仙嗎?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曾經懷抱著這樣的想法。但是,長的平凡真的沒有任何優點嗎?研究指出,人們通常會傾向於信任那些長相平凡的人;而非擁有被大眾判斷為「有吸引力」臉龐的對象。

較早期的研究曾表示:由許多臉孔經過軟體特效疊加而後平均而成的臉孔比單一的特殊臉孔更有吸引力;但是心理科學家蘇菲兒(Carmel Sofer)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卻發現事情可能沒有這麼簡單。他們認為一個人的臉孔表現出的可能不只有是否能對他人產生吸引力,還包含了這個人有多值得被信賴的訊息。

於是他們進行了一項新的實驗:研究人員將一組共92名長相普通之女性的臉部平均後合成成一張新的「大眾臉」;另一組則是把另外12 名長相出色的女性臉孔平均合成成「最具有吸引力」的臉。接著他們使這兩張臉孔依據不同比例混合,創造出9張界於「平凡」和「具有吸引力」之間的臉龐。之後請多位女性參與者(註)觀看這共11張臉,並使用九點量表來評量這些臉的吸引力以及可信度,每位參與者各要重複進行三次的實驗。他們發現,越「典型」的臉孔越容易使人信任,但是卻不會具有同等的吸引力。那為什麼還會有研究顯示由越多臉平均而成的臉蛋很具有吸引力呢?蘇菲兒教授認為,這是因為之前的研究忽略了「可信度」與「吸引力」這兩個高相關變項的關聯,並且將他們混為一談的緣故。

除了上述的實驗外,另一個實驗也帶來相同的結果。研究人員發現,平凡臉孔和可信度的關聯不會因為在合成臉孔時使用了少數特殊面孔而改變;同時,使用不同的軟體進行合成的動作也不會改變研究結果。

蘇菲兒教授表示:會有這樣的研究結果可能是因為平凡的臉孔讓人感到熟悉;也使我們覺得自己與該人屬於同一個文化。因此,新的問題產生了!當我們出國旅行面對不同種族的當地居民時,這個研究成果還會成立嘛?除此之外,臉部情緒是否會影響他人對你的信任程度呢?蘇菲兒教授笑著說:這就是接下來的實驗了,大家敬請期待。

總之,別再抱怨自己有著一張在人群裡無法被認出的大眾臉了,這張大眾臉可是能帶來他人對你的信任的喔!



註:參與者全部皆為女性是為了避免進行評量時出現的潛在跨性別差異。



原始文獻
圖片來源

你是改變孩子攻擊行為的鑰匙

文/潘威嘉


「老師!丁丁剛才打我!」「丁丁呀,怎麼了,為什麼要打他呢?」「因為,因為......。」故事裡,丁丁玩著媽媽買給他的玩具。同學想跟他借不成只好搶走,於是丁丁憤而攻擊他。這是幼稚園裡常有的橋段,孩子因為無法表達自己完整想法,而被誤會為擁有暴力傾向。而過去的研究也是如此認為的,自從1940年代,開始普遍認定學齡前的語言障礙,是造成孩子有暴力行為的主因。但是以下的一個實驗對於這個說法提出了一些質疑。




    
  孩童行為問題研究協會 (GRIP)博士後研究員Lisa-Christine Girard非常想弄清楚到底是哪個因子影響了另一個因子。因此,她的團隊研究並觀察了一些17個月到72個月大的孩童,約莫是一歲多到六歲的年紀。他們一共找了2000多位來自於魁北克省的孩童,實驗者要求他們的爸媽在特定年紀(分別是17、29、41、60以及72個月大時)忠實記錄他們的語言發展以及暴力行為發生之頻率。實驗發現,17個月大、語言能力較差的孩子,在29個月大的時候有較多暴力行為。而29個月大、暴力行為較多的孩子,和41個月時較差的語言能力有關。

  儘管上述結果看似支持語言障礙造成暴力行為的論點,但是以上的關聯性十分的低,不足以證明。再者,這個結論可能有其他解釋,因為17個月到41個月實際上是語言發展與成形的重要階段。因此這個階段裡擁有較低落的語言能力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此外,這個階段是人類一生中出現最頻繁暴力行為的階段。等過了這個年紀之後,孩童才會慢慢學會「噢,原來不是只有暴力才可以讓我得到想要的東西。」

  此研究亦發現,尚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影響著語言發展與暴力行為,那便是來自於父母的關愛。在這個階段裏,關愛孩子的父母親和他們孩子的低攻擊頻率、語言學習有相關性。然而保守解釋也有可能是孩童本身的低攻擊頻率、較佳的語言能力,進而造成父母有較溫柔親切的態度也不一定。

  這篇研究點出了兒童研究裡一直存在的盲點,提出更有力的結果之外,也鼓勵了父母對孩子採取更溫和關懷的對待。教育是父母永遠的課題,如何製造雙贏的局面是父母應該要努力學習的。畢竟孩子的學習能力很強,如果父母一直示範如何用強迫、暴力、處罰去解決孩子的問題,孩子很有可能如法炮製,最後對雙方都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