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8日 星期日

校園幫派的幕後推手:環境造就了學校內的「大圈圈」



文/莊一清

  「吼,你不是我們這群的你不懂啦!」、「欸欸,聽說他們那群人昨天又成為全校的焦點了啦!」......。學生時期我們總聽過這些類似的話,似乎校園中總會這樣:有一群一群的「大圈圈」,有人總是愛默默讀書、有人喜歡搶鋒頭。但你知道,是什麼促成這些校園內的團體嗎?根據史丹福大學的研究指出:學校本身的網絡環境(network ecology)會影響校園內派系的形成。

  其實青少年在校園中普遍會有這種依照權勢、種族、性別、年齡等等區分的現象。這是我們的本能,因為我們對於熟悉感、受肯定感、控制慾、還有安全感與支持有基本的需求。然而令研究者意外的是:他們發現在不同類型的學校,這種派系、團體的數量會不一樣,然而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差異呢?

  研究者採用麥克弗蘭(McFarland)在2001年對於高中生所做的縱貫研究與國家青少年健康縱貫研究之資料,利用指數隨機圖模型(Exponential Random Graph Model,ERGM,註1)─一種用來分析網絡概況的統計方式─來研究青少年社交網絡間的關係。他們採用兩個層次的分析:首先,模擬出青少年的各種社交網絡之結構,接著詳細評估造成網絡差異之原因。

  研究結果發現了兩個主要影響青少年派系形成的因素:學校大小與開放性。這兩者都與形成派系的多寡成正比。在較大的學校內因為異質性較高,我們基於尋求同質性的本能容易依照各種類型而聚集。而開放性指的是學校給予學生的自由度與選擇性,如果學校重視課業且控制學生的社交行為、座位安排等等事件,同學們會喜歡結交校外的朋友,因而較不會在校內集結成派系。

  這樣看下來,似乎小而且管控嚴格的學校比較能夠避免小團體的產生,但是這樣的形式真的有利於學生嗎?有人說學校是社會的小型縮影,會不會學習在團體間生存其實是我們在社交上發展的重要課題呢?這些都是研究者往後想要探討的部分。

  想要與志同道合的夥伴結伴同行或許是我們的天性,然而我們尋求歸屬感的同時可能也間接造成了某些問題。希望教育者能夠了解自己對於學生所能造成的影響,幫助學生在適合自己的環境下學習。

註1:指數隨機圖模型(Exponential Random Graph Model,ERGM):此模型為網絡特徵的統計測量,其概率函數依賴網絡統計量線性組合構成的指數函數,用來檢視驅使網絡形成的因素。不同於傳統的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只是針對單一網絡結構進行分析,ERGM同時考慮了多個層次的網絡結構和變量,能夠更加全面揭示網絡結構形成的社會化過程。



10 則留言:

  1. 喔喔~原來小團體是正常的(筆記
    XD

    回覆刪除
  2. 那個我想問『模擬出青少年的各種社交網絡之結構』是依據他們收集的資料模擬出來嗎,還是?

    回覆刪除
  3. 是的,研究者利用了之前別人所做的研究(我有提到的那兩個縱貫研究)去分析、然後模擬出青少年的社交網絡。那個分析與模擬有點類似於y=~x的那種概念,利用這個去了解什麼樣的因素會導致青少年的團體形成。

    感謝你的發問~~~

    回覆刪除
  4. 想問一下這邊的青少年年紀是哪個範圍?不同階段的學校(國中/高中/大學)會有屬於該階段的特殊網絡結構出現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研究者研究的是"高中"的部分,另外各階段是否不同這個研究者並沒有特別提到,但是我認為是會有些許差異的,感覺大學比起國高中是更自由、接觸的人是更廣的,或許會有不同的團體型態

      刪除
  5. 一種社會現象的趨勢。要報告的證明真有意思。

    回覆刪除
  6. 原來限制多的學校反而比較沒有小團體阿~
    不過小團體似乎也不盡然是壞事~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呀~畢竟社會化也是成長中很重要的一環>0<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