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

社會閒散:可以不要再搭便車了嗎?停止坐享其成!



/心理三 陳琬云
    「啊啊啊啊……那個小明真的很討厭耶!每次分組報告都不做,以為別人上輩子欠他喔!」「唉唷!小美你不要生氣嘛!他就是這樣大家才避之唯恐不及。就算我們這次倒楣啦!」生活中似乎不乏上述的例子,困擾了認真做事的你我,我們通常不是忍氣吞聲,就是撕破臉。而究竟搭便車這樣的現象是怎麼樣形成的呢?又該如何去破解呢?讓我們跟著社心學家來一探究竟。
    搭便車在社會心理學家的眼中其實又稱為社會閒散(social loafing)的一種,最早是由法國人馬克斯·瑞格曼(Ringelman,1913)發現,他做了一個拔河比賽的實驗,觀察到一群人一起拉繩子的平均拉力,竟然比一個人獨自拉還要小。研究中他讓參加參與者用力拉繩子並測量拉力。請他們分別在「獨自拉」、「3人一組」、「8人一組」此三種情境下拉繩。實驗者原先假定在團體中的個體會更賣力,但事實恰好相反。獨自拉時,平均拉力63公斤;三人一起拉時總拉力160公斤,平均53公斤;八個人一起拉時,總拉力248公斤,平均只有31公斤,不到單獨時的一半。(1)
實驗情境/測量項目
總拉力(kg)
平均拉力(kg)
單獨拉
63
63
3人一組
160
53
8人一組
248
31
表一   
    上述就是社會閒散的現象,那社會閒散是甚麼呢?其實就是隨著群體成員數的增加,使得成員本身貢獻度減少的情形。而為甚麼會產生如此的現象呢?社心學家認為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是搭便車效應(free-riding effect),說的是隱藏在群體中的自己,因為付出的多寡,最後都歸功於群體,個人的貢獻無法被衡量。因而不願意付出太多努力,只做少少的努力程度。也就是「哎呀反正我做多做少,我的努力的不會被彰顯,何必要自討苦吃呢!」。第二個原因是吸吮者效應(sucker effect),擔心自己付出太多,不願意被其他成員佔便宜,因而減少努力。也就是「哼其他人不用付出就可以得到我的成果,我才不要被當傻子呢!還是蒙混過關就好。」
    簡而言之,社會閒散就是個人的努力與團隊表現,並沒有直接、明顯的關聯,個人因而認為自己付出的努力無法獲得辨識,導致責任分散、個人的努力降低。但更有趣的是社心學家威廉斯觀察到,在社會閒散之後,會有人出來做社會補償(social compensation),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當人們認為自己做的是有價值有意義的工作時,同時也預期夥伴們表現不佳,因此就會選擇付出更多的努力,來提升團隊的表現。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都心有戚戚焉,那該怎麼解決這樣的難題呢?既不想跟其他人撕破臉,卻也不願自己默默的社會補償,那到底該怎麼做呢? 減少社會閒散的方法有:1.建立人數較少的團隊,避免人多就會有人閒散。2.把分工弄得更明確,讓大家知道自己該為哪個部分負責任3.增加工作豐富、有趣的程度,這樣大家完成的動機應該就會比較強烈、4.改變環境,選擇去跟有強烈動機的人一組,就能夠確保跟到的組員不會閒散。
    所以阿下次分組報告的時候就要注意啦!可以試試上述的方法,也許就能夠減少社會閒散喔!一起讓搭便車的人從車上離開吧!

參考文獻:
Latane, B., Williams, K., & Harkins, S. (1979). Many hands make light the work: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social loaf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7(6), 822.
Williams, K. D., & Karau, S. J. (1991). Social loafing and social compensation: the effects of expectations of co-worker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4), 570.
圖片來源:

http://ddi-dev.com/blog/it-news/software-development-team-search-ideal-size/

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你真的記得嗎?¬__像黏土的記憶

回想自己國小生日時的情形,早上在學校跟同學分享爸爸媽媽買給自己的乖乖桶。班上每個同學都有分到一顆軟糖,而乖乖桶整包的餅乾就留給比較要好的朋友,發著發著自己的份都沒有了。晚上全家到百貨公司吃牛排,之後我挑了一個兩百多元的遊戲卡帶當作生日禮物,結束這完美的一天。
那麼你上次生日的情形呢?想必你一定跟我一樣歷歷在目吧!不管是當天的心情、買的禮物或是蛋糕的樣子你一定覺得自己記得很清楚。那麼你記得去年4/31有做那些事嗎?如果你回答吃飯、睡覺那麼你一定錯了,因為4月沒有31號。實際上心理學家透過實驗發現或許連關於我們生日的記憶有部分或許是假的。
心理學家 Elizabeth Loftus1974年做了一個重要的實驗,她請來一群人看同樣一部車禍影片,看完後問一半參加者兩台車碰撞時的速度多少;另外一半的參加者問兩台車’’衝撞時的速度多少。照理來說看一樣的影片應該要兩邊參加者預估的車速差不多,但是被問衝撞速度的那群人回答的車速比較快。
進一步問車禍場景被問’’衝撞’’速度的參加者說現場有車窗玻璃碎片,事實上,影片中的現場根本沒有碎玻璃片。這說明’’碰撞’’’’衝撞’’這兩個提示造成了我們形成了有偏差的記憶 換句話說碰撞”/“撞毀這兩個動詞本身暗示車禍嚴重程度,被問到動詞為撞毀會比動詞為碰撞的參加者覺得車速更快,更可能「記得」並不存在的碎玻璃。
這個實驗發現記憶是有可塑性,可塑性指的是像是黏土我們可以把它捏成車子或是房子的特性。既然我們會因為別人問的方式讓記憶中的事物有一些改變,那麼我們能不能進一步在別人腦中製造沒發生過、不存在的記憶呢?如果可以就能夠對老師捏造自己有交作業的假記憶,這樣就不用辛辛苦苦地寫作業,能夠天天出去玩了!
現實中,心理學家已經做到了,在1995Elizabeth Loftus又做了進一步的實驗她成功將錯誤的記憶植入了參加者的心中,讓他們誤以為小時候曾經做過實際上沒做過的事。
Elizabeth Loftus的實驗方法是先從參加者的父母那邊蒐集參加者三件確定有發生的過去生活片段,並加上捏造的片段後給參加者看並且要他們補充細節。其中最經典的是有參加者,小時候在大賣場迷路的經驗,研究人員捏造完變成「五歲時於商場迷路大哭,最後在一名老伯的幫助下找回家人」沒想到參加者居然清晰地記得這個老先生是一個很酷的人、想到自己當時很害怕不能再跟家人團聚更記得事後被媽媽責罵。
這個錯誤的記憶完全根植在那位參加者的心中,甚至在最後研究人員跟他說這是假記憶時,他完全無法置信。世界各國的研究員也都做過類似的實驗。像是讓參加者誤信自己小時候有差點溺死,再被人救起的回憶;或者認為自己曾遭受猛獸攻擊;甚至讓人相信了看過妖魔附體等奇怪經歷。
上面捏造出來的記憶大多是不好或是無關緊要的,但是實際上心理學家正在試著植入記憶,藉以改變他人行為,雖然存有不少道德倫理上的爭議,但相對地,Loftus相信這項技術能將我們的生活品質變得更好。他舉例,如果這讓你對某些垃圾食物產生一些不好印象,你就不會想再吃這些東西,說不定還能幫助我們下一代免於面對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因飲食習慣不良所造成的疾病危機。
回頭看Loftus博士做記憶相關實驗的動機是由於她參加過多起冤案審理,其中最著名就是電影《謊言的烙印》改編的真實事件,當時了無辜的人Lucas,因小女孩記憶被人曲解,導致他被定罪關了十來年的不幸遭遇。造成這場烏龍在於大人們先入為主地認定小女孩因受到了創傷,壓抑難受的記憶,才不敢坦承被Lucas性侵的實情;然而在旁人推波助瀾下,小女孩的指證定了Lucas的罪,一夕之間,Lucas變成眾矢之的的性侵犯,被丟進了監獄。這在90年代的美國時有所聞,為甚麼受害者會有清楚的錯誤記憶我想Loftus博士將這個現象攤在我們眼前。

從心理學家的實驗知道人們的記憶這們不可靠真的令人很擔心,因為我相信過去的記憶會影響現在的想法及行為。例如:如果我沒有了,小時候爸爸媽媽跟我相處的愉快回憶,取而代之是被虐待的記憶。那麼我的個性或許會變得封閉、具有攻擊性及不信任。但是,這也是一個契機讓我們知道記憶的重要性以及隨著觀點不同記憶是可以有不同解釋的。所以如果想清楚保留快樂、感動的回憶不妨寫日記、或是拍照再臉書弄個貼文為自己的當下經歷下個註解;同時過去,傷心、痛苦的回憶或許我們能透過捏造自己的記憶強調我們撐過去的過程,讓不好的事情成為砥礪我們的磨刀石。

2015年12月26日 星期六

我擁有自由意志嗎?關於服從,心理學的經典實驗






作者/高醫大心理系三年級 吳苡瑄


    你容易服從嗎?如果答案是『是』,是什麼讓你不忠於自己?如果『不是』,那如果你是以下這個實驗的參與者,你會按下按鈕——幾乎就是扣下板機——殺害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嗎?

    
     實驗故事發生在幾十年前。
    某一天,你受邀到耶魯大學參加一個實驗,當終於走到門口,卻看見一個涕淚蹤橫的人從門內快步走出。隨後,你進入門內,在走廊上又遇見一個,他用一種想暗示什麼的眼神看著你,你覺得有點怪異,但同時也感到一絲放鬆——畢竟,這是耶魯大學的實驗室。
    
    終於,你來到實驗室,裡頭還有另一個人,看起來像是另一位實驗參與者。研究人員微笑點頭示意,要你們倆個坐下。

    「這項實驗是要研究懲罰對學習的效果。你們一人當學生,一人當老師。老師念一組詞彙,學生複誦,學生若是背錯,就要遭受電擊,由老師執行。」接著,他拿出兩張抽籤用的紙條。「太好了!」你抽到老師。另一位參與者苦笑說「好,那我是學生。」

    隨後,研究人員帶你們兩個走到一個地下室,由你親手將另一位參與者綁上一張椅子、塗抹凝膠、連接電極。此時的你感到些微緊張,好像這位參與者會怎麼樣似的,不過——你深信——一切都在控制之下,畢竟這是個專業的地方,有專業的人員,是吧!

    接著,研究人員帶你回到操控室。這裡有個面板,上頭有著從15、30、45一直到450伏特的按鈕,旁邊還寫著「致命!」在你還來不及有任何反應前,研究人員開口:「請你依序把這些詞組唸給另一位參與者聽,用這個麥克風。一旦他背錯,就電擊他。從最低的15伏特開始,逐次增加。」

    你接連唸了幾組詞彙,大約8.9個詞彙一組。後來,那位參與者終於唸錯了其中一組,於是你按下了15伏特的按鈕。在這個電擊後,你感覺到雙方都認真了起來。當強度提高到150伏特時,你的另一隻手不自覺伸手抓住那隻正準備要按下按鈕的手,像是想阻止它。但你終究還是按下了。「噢!太痛了!我受夠了!讓、我、出、去!」操控室的廣播器傳來另一位參與者的尖叫。
「夠了吧?我們是不是該停了...?」你轉過身,面對研究人員。老天,你終於恢復一點自己的意見了。
「實驗就是如此,請繼續。」研究人員面無表情。
「但他似乎很不願意,這樣的實驗無法繼續吧。」你反駁。
「實驗就是如此,請繼續。」你覺得像是在對鸚鵡告解。但你又不想讓他為難。於是你轉回身子。

    轉眼間,那位參與者又答錯了數道題目,電壓已經來到300伏特。
「快讓我出去,我要退出實驗,錢還你們!」尖叫聲不絕於耳,然而,位於操控室的另一個聲音似乎更令人懾服。
「請繼續,電擊對人體不會造成永久傷害,痛苦是短暫的。」
「那暫時的傷害?你忍心?」
「根據實驗設計,你應該繼續。」此時你哭了,像個小孩,眼淚滑落,手足無措。懞懂間腦海似乎飄過剛剛在走廊上遇到的那個人,他一定也是參與者,他那個暗示你什麼的眼神......。

     實驗結束後,你被要求填寫教育程度、服役狀況、宗教等基本資料。 研究人員發問,你有些精神恍惚,但仍照實回答。 

                                              


    故事至此,你猜到什麼了嗎?
    沒錯,這不是關於學習與懲罰的研究,它探討的其實是「對權威的服從」。故事是這樣的,二次大戰以後,當時任教於耶魯的年輕教授Milgram很好奇,納粹手下的兵將為什麼能極其殘忍的屠殺?於是,他以「對權威的服從」為假設,設計了這個「服從實驗」。

    1963年,他發表了這項實驗,令當時的他飽受抨擊,「實驗參與者擁有都會記得,他們有這個能力....電死一個人。」諸多來自各界的批評,甚至上了媒體頭條,全世界都在關注當時年紀輕輕,僅27歲的Milgram。

   再加上當時背景——前面提過——這是戰後時期,那些在戰爭中突飛猛進的「科學」,除了軍事上,還有在納粹營中慘無人道的「人體實驗」等等,在一個極其敏感的時間點,Milgram選擇驚天動地震撼世人,代價就是挑動時代的科學倫理神經。 

    當時的每個人,或許就跟身為讀者的「你」一樣,正在思考:如果是我,會按下致死電壓的按鈕嗎?不會!一定不會。然而,事實是,結果有65%的實驗參與者,選擇進行實驗,直到最後——即使他們早已涕淚蹤橫、雙手顫抖,仍然堅持「服從指示」。這些人來自許多地區,根據實驗後的問卷,他們擁有不同宗教、平時「性情溫和」。但是,不論他們動手的原因是出於對研究人員的信賴、服從,不論Milgram到底想研究的是什麼!事實上,正在閱讀這段文字的你,有一半以上的機率會選擇按下按鈕。

    然而,時至今日,一位名叫Lauren Slater的心理學家,在服從實驗進行的幾十年過後,找到了一部份當時的實驗參與者,進行採訪,結果十分出人意表。

    其中,一名匿名參與者表示:「這項實驗讓我重新檢視生命意義,讓我面對天生服從的傾向,且設法抗拒。後來,我出櫃了!這需要很大的勇氣,但也讓我產生極大的勇氣。我發現自己面對權威時有多脆弱卑微,所以一直密切檢視自我,學著抗拒順從他人期望的傾向。

    另外,曾受業於Milgram的現任教授Harold Takooshina表示曾經看到Milgram當年收到一大袋受試者的信,信中很多人表示:「服從實驗讓他們更了解生命,反省自己對權威的態度。」

    「這項實驗激發受試者的自我意識,此乃改變的第一步」Milgram如是說。

    如果說畢卡索的畫作在其逝後才賣座,那Milgram彷彿就如同心理學界的畢卡索。他們都深知自己所作所為的價值。

    我們對科學的理解,就是追求真理,真理彷彿是唯一路徑。但Milgram服從實驗的意義,似乎遠超過我們一向想從科學裡知道的「由A到B」,除了數字、因果關係,更多的是哲學般的思考啟發。除了量化,更具教化。

    如果你曾經被找去做實驗參與者,並且從中獲得特別的想法的話,那一定得好好和研究人員分享分享!就好像當年「阿斯匹靈」是被發明來止痛,卻在幾十年後被發現有抑制血壓的功能!成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福音。這些層出不窮的「意外」,說明科學結果一直都在累積,在心理學、醫藥等領域,靠的正是所有人的服用經驗,後人推翻前人,數據累積出真相,像川河一般不止。而這正是心理學最有趣、最惱人、最讓研究人員好氣好笑的地方——所有關於「人」的一切。
                                                                                                                                              


參考資料:打開史金納的箱子(作者:Lauren Slater
圖片來源:http://si.wsj.net/public/resources/images/BN-GN173_2munch_H_20150120091736.jpg

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

老師說做事要有毅力。「老師,那毅力是甚麼?」



(圖、文)高雄醫學大學 心理學系大三 許弘昇


「行百里者半九十」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有志者事竟成」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繡花針」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我們在課堂上,背誦著這些名言佳句,這些都是在考場作文的神兵利器,學校老師教寫作有四種基本段落「起承轉合」。首先,起手式很是重要,批卷老師很可能從第一段就形成了對你文字的整體印象,通篇文字的成敗可能坐落於此,安排好了行文脈絡,來到最後一段,只要套上幾句名言佳句,並稍做修改成自己的文字,對文章的水平有整體拉提的效用。


題目:我的未來

.......(最後一段) 相信只要憑藉著對喜好事物的堅定,天下無難事,我終將成為那個成就一方的有心人...

題目:父親

.....(最後一段) 爸爸的諄諄教誨深埋我心,「愛迪生...九九九次不成功,國父革命...」,雖然父親的種種已經消弭在時光的流,話語依然鏗鏘敲擊我的一生,而子子孫孫,如是的...永不止歇...

  諸如此類,然而,放下筆桿,考試結束。

  你是否和我一樣困惑?
  信心、希望,再灑上一點神奇金粉(毅力),優呼,就能飛起來了~
  

  像動畫電影裡面,只要堅持到最後,魔王終將被打敗,正義絕對會被落實,主角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如果現在放棄,比賽就到此為止」。堅持、毅力,根本是灰姑娘的神仙教女,只要有了他的加持,人生一帆風順,平步青雲,現在想想都有點小興奮。

  好像做甚麼事情只要有恆心,只要有毅力,就能成功,但我們不是主角,從來取不到神奇金粉。
  所以....堅持、毅力到底甚麼?如何落實、取得?學校教育給了我們對於夢想、對於未來的想望,給了規劃人生的藍圖,而爬向彼岸的梯要我們自己摸索,而在不斷試誤當中,我們灰頭土臉的成長至今,現在,你可以在心理學家們的長期研究,一窺毅力背後的小秘密,學得一招兩式,必將有所裨益。


「意志力如同肌肉需要能量支撐,
因而會消耗、能鍛鍊、可儲存,
也能為成癮治療提供心方向。」鮑邁斯特說。


  意志力,就像武俠小說當中的「內功」,個人如何運用、培養、鍛鍊,將是將來進入社會能否混出名堂的關鍵點,一名內功高強的武學家,將來學習任何外家兵器,都會易如反掌,用一招一式打天下(你可以想像金庸小說中的主角,或是一拳超人裡面的琦玉)。

  然而意志力的使用、培養十分複雜,並非一朝一夕可以一蹴可幾,而對於意志力的探討,也和武林學派當中一樣五花八門,心理學當中武林正宗的說法是,意志力就是「抑制力」。意志力的總量,是固定的。意志力越高的人,會有越強的「抑制誘惑」能力。而意志力越強的兒童(著名的棉花糖實驗,米歇爾),十多年後的追蹤發現,他們越有社會成就,意志力就是延宕滿足的能力(好SM...)。

  行文到此你可能會覺得,這樣如果你就是沒有意志力的人,一生不就烏有了?
放心,能發現迷局,必有解局的方法。「意志力是可以鍛鍊的。」,距今一百年前的就有學者提出幾個鍛鍊方法,也十分簡單,像是把火柴從火柴盒當中拿出來,在一根一根的放回去火柴盒。或是從椅子上起立、坐下,重複好幾次(超有病)。


  現在,相較科學化的方法崛起,像是:

放鬆身心法

規律運動
調整呼吸
放鬆練習
正念療法

睡眠練功法

睡眠時數正確
作息規律化
睡眠品質增加

吃飽養壯法

充足的能量
低升糖的飲食

強化肌肉法

訓練肌力

其他改善法

調整注意力
調整環境
注意力事前配置
改變認知
調整反應


在此就不一一介紹,我們活在一個估狗盛行的年代,KEY上關鍵字都能列出千千萬萬條武功心法,本人在此已經為,學弟妹們指向一條道路了,去吧!所有的寶藏都放在哪邊了。






能看文章至此的,你我今日有緣,多傳你幾條心法。

1.內力存乎丹田,意志力存乎大腦。在運用意志力之前,吃點糖份有所裨益,想像是吃軍糧丸,吞一點低升糖的食物,再開始練功。

2.正念療法,正夯,心理學的主流之一

3.高雄醫學大學正向心理學中心,似乎有「意志力工作坊」,捎個信去問問






無論好不好玩,結束好玩最重要。

無論好不好玩,結束好玩最重要。

                   文/心理陳儀芸

你有過相同的經驗嗎? 開開心心的要和朋友去海邊玩,沿途看見
多美景也吃了好吃的午餐。
          就在終於到了你萬心期待的海邊時,卻被突如其來的午後雷陣雨給破壞了!雨愈下愈大,只好回家的你,先是被媽媽責罵一番,又因為淋成落湯雞而著涼感冒。於是你開始認為今天的出遊非常糟糕。
             但是這是為甚麼呢?明明在去海邊前都很開心也很順利,卻只因為目的地跟結尾時不順利,你便認為這次的出去是件令人不開心的事!


                                  
                                  
 或許心理學家丹尼爾·卡纳曼Daniel Kahneman)提出的峰终定律能替你解答。他經過深入研究,發現我們對於體驗的記憶是由兩個因素决定,一個是高峰(無論是正向還是負向),以及結束時的感覺。指說我們對於一事件的記憶會只對最高峰及最後有特別印象,其餘的部分無論好壞及時間長短對於我們的記憶都是差不多。另外,如果在高峰出現後能短時間出現結尾,那也會讓我們對這件事的印象更加深刻。 
在更加簡單地說就像是爬一座山,我們對於某次去爬山體驗的感受,會只藉由好不容易爬到山頂(最高峰),及最後離開所爬的山時(結尾)的感受來判斷。             
                                       
                
知道這個定律後,我們可以讓每次的體驗都有所好的改變喔!無論是要你辦活動或是和朋友出去玩的規劃,都可以利用這個定律,讓出遊更加美好。像是如果要和朋友出去,那就可以安排去看一場你們都很期待很喜歡的電影在此次出遊的後半段,然後開心的看完後再去吃一頓大餐作為結尾,那想必在你們回家後,都會對於這次的出遊有好的印象,也會願意下次再一起出去玩。

                         
              
                                       
                                       
                                       
                                        
                                        
                                        
                                        
                                        
                                        
                                        
                                        

                                  
                                  
                                 



被注目的不可思議:霍桑效應

      

        在一片寂靜的書房中,小明正在書堆中偷偷玩著神魔之塔。突然間一個身影突然閃過小明的眼角,透過房間的小窗戶,小明警覺到可能是媽媽在房間外偷看的他,發現事情不太對勁的小明,身體警報立刻發作讓他進入「認真好小孩模式」開始認真念書。無奈媽媽怎麼一站就是半個小時連動都不動呢,這讓苦讀了半個小時的小明真的受不了了,帶著疑惑又緊張的心情,小明決定走出房間看看到底是誰在外面偷看,結果才發現原來媽媽是在房間外打掃根本沒有在看他。而鬆了一口氣的小明卻發現另一個驚人的事情,他居然在半小時內讀完半本課本!!!
                 從小到大,你有沒有發現一件很奇妙的事呢?不管是讀書還是做正事的時候,只要你發現媽媽、老師、甚至是同學在你周遭看著你就會讓你的身體彷彿著魔似的開始表現出努力的樣子。別擔心,這是一個很正常的心理反應,如果你常常有這種經驗的話那麼代表你已經對「霍桑效應」有很多的體驗了,到底「霍桑效應」是被誰被發現的,而又是什麼樣的情況下發現的,你是不是覺得很好奇呢?

        其實,霍桑效應的發現是一個很偶然的機緣,發現這個效應的人是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埃爾頓·梅奧,而發現霍桑效應的地點則是在芝加哥西方電力公司霍桑工廠。一開始,研究者想要了解的的問題是工作條件(工廠燈光亮度)和生產效益的關係,於是研究者設計了兩個組別分別為實驗組和控制組,實驗組的工人分別會在燈光較亮和較暗的環境中工作,而控制組的工人則會在一班日常的燈光亮度下工作。研究者認為透過觀察這兩組人的生產效益的差異可以了解燈光的亮度是否會影響工人的工作效益。

    奇妙的是,研究者發現實驗組人員不管在提高燈光亮度或者是降低燈光亮度的情境下生產效益都會提高,且控制組人員的生產效益也莫名的提高了。而這樣的結果不管研究者換了多少次工作條件(工時、工資報酬…等)都出現一樣的情形,為了瞭解這樣奇妙的情況為甚麼會發生,於是埃爾頓·梅奧教授開始著手第二階段的實驗。
        在第二階段的實驗中,研究者把重心擺在「人與人的互動」,他們認為,工人生產效益的增加可能是因為他們發現有人在關注他們所以在精神面上產生了一種激勵的效果。所以這次的實驗,研究者把實驗組的工人們帶入了一個專門的實驗室進行作業並且在外頭觀看,而控制組則還是如一般工人一樣在自己原始的工作崗位上工作。而這次實驗的效果也不負實驗者的期待,發現了有受到「關注」的那群工人有較高的生產效益。
為甚麼受到「關注」會讓生產效益增加呢?
    研究者是這樣認為的,當我們受到關注的時候其實在我們的內心裡有一種受到尊重的感覺會出現,像是前面第二輪實驗提及的實驗組,當這些工人被帶到專屬實驗室時,他們可能會產生一種榮譽感因為他們是被挑選中的人。會有這種榮譽感產生的原因也可以用馬斯洛需求金字塔中的自我實現需求來解釋:當一個人的自我實現需求有被滿足時,對自己的評價就會提高。所以,當我們受到旁人的關注的時候內心裡可能會有點小緊張,但是除了緊張之外,我們可能會有更多的榮譽感和好的自尊評價,這樣正向的能量會帶給我們好的影響,於是不管在讀書或是寫功課,我們的效率也就不知不覺的上升拉。

那麼要如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呢?

        這個效應告訴我們,當受到公眾的關注或註視時,我們學習的效率就會大大增加。 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透過這樣良性的互動,我們會在生活和學習中不斷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為,這樣不但能受到多人的關注和讚賞,也可能讓我們的學習不斷進步,充滿自信。
        下次,如果大考快到了不妨和同學組成一個「認真」讀書會,大家一起到圖書館K書,你可能會發現你認真讀書的場散發出來會讓其他人也跟著一起跟著你拚命K書,而你也會受到你同學的影響而更加努力,但是謹記,一定要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喔!!
資料來源:http://wiki.mbalib.com/zh-tw/%E9%9C%8D%E6%A1%91%E6%95%88%E5%BA%94
圖片來源: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8%AA%8D%E7%9C%9F%E8%AE%80%E6%9B%B8&espv=2&biw=1366&bih=643&source=lnms&tbm=isch&sa=X&ved=0ahUKEwiR6aST6PTJAhVjJ6YKHULMDMkQ_AUIBigB#imgrc=2uT9r-9j3BEVOM%3A

路西法效應:你是好人嗎?


文/心理三 李若芯

最卑劣的行為就像有毒的雜草一樣繁茂地生長在監獄的空氣裡”——Oscar Wilde

說到戰爭你想到什麼?死亡?槍戰?俘虜?虐待?
說到士兵呢?你會覺得他們上戰場殺敵是被迫的嗎?一切錯的源頭都是國家嗎?
那如果士兵虐待俘虜呢?甚至是平民呢

在二戰期間,日本所作出的南京大屠殺;猶太人的被迫害。你是否曾想過,也許,你也會做出相同的事情。大多數人的反應一定是堅定的說“不!”,並且堅持相信自己不會做出那種慘無人道的行為。可是美國心理學家Philip Zimbardo1971年在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所做的實驗卻得到了令人震驚的結果。

實驗開始——
實驗預計14天,研究小組先徵集了70名志願者,經過一系列心理測驗與評估,研究小組選出24名被評估為心理非常健康、正常的志願者參與實驗,並且大多數志願者來自於中產階級。這24名志願者隨後被隨機分為“囚犯”與“獄警”,各12名。
為了使實驗更具有真實性,“囚犯們”被真實的警察考上手銬、坐上警車,然後他們被採集指紋,換上囚服,名字變成了編號,蒙上眼睛被帶進研究者們在史丹佛大學地下室所建立的偽裝監獄。同時“獄警們”也換上警服,拿著警棍進入地下監獄。

實驗過程——
實驗的一開始,一切都還十分順利正常,可是到了第二天,“囚犯們”對監禁做出了反抗,他們撕掉囚服上的編號、拒絕服從命令取消看守Zimbardo要求“獄警們”控制住場面,“獄警們”採取了行動他們脫光“囚犯們”的衣服,拿走他們的飯菜、枕頭、毯子和床,把這次反抗的頭目拉去關了禁閉,強迫他們做俯臥撐,讓他們空手洗馬桶,甚至開始騷擾“囚犯”。
到後來,雙方都逐漸忘記自己原本的身份,變成了實驗要求他們所扮演的角色。“獄警們”虐待“囚犯們”的情況越來越惡劣,甚至會要求比原始規則更多的限制與各種凌虐“囚犯們”的花招,他們用連坐法來管束不服從者,一步一步剝奪“囚犯們”的尊嚴。

實驗結束——
被試者們一步一步超過了預設的界限,實驗越來越走向失控的場面。第六天,Zimbardo的同事受邀來到地下室進行觀察,對這瘋狂的實驗提出了質疑,Zimbardo提前停止了實驗。
三分之一的“獄警被評價為顯示出“眞正的虐待狂傾向”,許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創傷,有兩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實驗

“墜落的路西法”
Zimbardo教授把這種人的性格的轉變稱為“路西法效應”(The Lucifer Effect「在實驗開始的時候,兩組人之間沒有任何區別,不到兩個星期之後,他們之間已經變得沒有共同之處了。」尤其顯著的是,囚犯們懷疑分組並不是隨機的,他們認為看守的個子比他們高;其實兩組人的平均身高是一樣的。

教授認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會被社會角色的規範所束縛,努力地去扮演我們所認定的角色關係,這些角色也決定了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態度與行為。在很多情況下,個人的情感、價值觀都不再這麼重要,外在的環境會影響我們所有的決定,在這樣的狀況下,我們選擇了服從環境的要求。

Zimbardo教授試圖用“路西法效應”解釋許多社會問題,例如飛行事故(有四分之一的飛行事故的起因都是由於副機長過於服從機長錯誤的判斷);護士因過度服從醫生的安排給予病人不當處置(明知醫生開出劑量遠大於規定劑量);自殺式恐怖攻擊等

對抗心中的惡魔
津巴多雖然強調人們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而作惡,但他樂觀地指出,按照他的「十步法」,人們同樣能夠頂住壓力,英勇地違抗「路西法效應」。
那什麼是“十步法”呢?
1I made a mistake!  ——承认错误!
2I am mindful. ——保持清醒。(批判性思维)
3I am responsible. ——重视自己的责任。(远离责任扩散)
4I am Me, the best I can be. ——我就是我。(避免去个性化)
5I respect Just Authority, but Rebel against Unjust Authority. ——反抗不公正的权威。(正确对待权威)
6I want group acceptance, but value my independence. ——我需要归属,我更需要自由。(审视团体的规范影响、心怀良知)
7I will be more Frame Vigilant. ——警视“形成框架效应”。(注意决策框架的影响)
8I will balance my Time Perspective. ——获得最佳“时间观”。(time perspective 津大牛的理论,有六种时间观,存在综合的optimal time perspective
9I will not sacrifice personal or civic freedoms for the illusion of security. ——我不会为了所谓的安全而牺牲自由。(想想浮士德和国家社会主义)
10I can oppose unjust Systems.  ——我会反抗任何不公的制度。

但是,有一個問題是,Zimbardo說當好人變成了壞人時,那些「壞人」並不認為自己成了壞人,他們要麼認為受害者罪有應得,要麼認為自己只是採用了惡的手段來實現其正當的目的,用目的的合理性為自己採取的手段辯護——虐囚的士兵是為了獲取反恐所需的情報,恐怖分子是為了民族解放,在他們的同仁眼裡他們也是道德英雄。

也就是說當下的我們也許根本無法意識到自己性格的轉變。也許此時我們需要好好的靜下心,仔細的、客觀的思考,此刻的我們是“天使”亦或是“惡魔”吧。


资料来源:
1.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96%AF%E5%9D%A6%E7%A6%8F%E7%9B%91%E7%8B%B1%E5%AE%9E%E9%AA%8C
2.http://mike0123783.pixnet.net/blog/post/32209409-%5B%E9%9B%BB%E5%BD%B1%E8%A8%8E%E8%AB%96%5D--%E5%8F%9B%E7%8D%84%E9%A2%A8%E9%9B%B2-%E7%A4%BE%E6%9C%83%E5%BF%83%E7%90%86%E5%AD%B8%E7%B6%93%E5%85%B8%E5%AF%A6%E9%A9%97

图片来源:
http://jlzx.dyedu.cn/zhf/FUploadFile/2009-4/16-asetsyem.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