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旁觀者效應:為什麼都沒有人理我?


/心理三 周燕倪


你相信嗎,在人多的地方發生緊急事件需要旁人救助時,很有可能比在人少或只有一位旁觀者的情況下更難獲得幫助,這是為什麼呢?1964年,美國紐約街頭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事件,一名叫凱蒂(Kitty Genovese)的女子被男子刺殺三次,這期間總共有38位目擊者聽到她的呼救聲而亮起房內的燈查看外頭發生了什麼事,但卻沒有人真正站出來制止歹徒,甚至沒有人報警,而凱蒂因此死亡。這件事情震驚了美國社會,報章媒體更是以『38人目擊謀殺發生卻沒有報警,皇后區女性被殺事件反映的冷漠無情,震驚警界!』這樣的標題來描述這起事件。

事隔多年,這起事件被揭發是假的,並沒有38位目擊者那麼多,凱蒂也只有被刺殺兩次而不是三次,期間也有人報警只是不被警方受理,凱蒂更是因為重傷送院後不治身亡的,而不是當場死亡。雖然事件並不完全是真實的,但是它的轟動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學者們開始探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也有心理學家著手研究這樣的現象。

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
當時的心理學家達利(John Darley)與拉丹(Bibb Latane)因為這起事件開始研究旁觀者效應,他們相信絕不是因為紐約人冷漠無情而發生了這樣的悲劇,這當中一定涉及了一些心理歷程,因此他們設計了一系列的研究,看一般人在什麼情境下會幫助他人,而在什麼情境下不會伸出援手。其中一項研究,他們邀請實驗志願者到長廊上的一間房間裡,被告知因為談論的內容涉及隱私及尷尬問題,所以每個人都會單獨待在一個房間裡,避免面對面交談,這其實是為了方便播放錄音內容,讓他們誤以為自己確實在跟其他真實存在另一間房間的人進行對談。接著實驗者給了他們耳機跟麥克風,但麥克風只有在輪到某個人的順序的時候才會被打開,一旦有一個麥克風被打開,其他的都會被關閉,因此他們之間無法進行溝通。實驗的安排有一對一的組合,也有六人大團體和三人小團體的組合。

輪到其中一位“參與者”發言時,他說出自己很難適應在紐約的生活,尤其是學業,他提到自己有嚴重的癲癇,在壓力很大或者考試時較常發作。在下一次輪到這位“參與者”發言時,他假裝癲癇發作,講話開始結結巴巴,對其他人求助,聽起來像是遇到了困難。這個狀況就是實驗者安排的情境,他們想知道那位志願者會不會採取行動去幫助那位他認為發生癲癇的夥伴。如果是你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做呢?一般人也許會覺得自己一定會馬上衝出房間向實驗者求助,但實驗結果發現並非完全如此。

達利跟拉丹發現,人們決定是否給予幫助最大的影響因素正是團體的大小,在場涉及的人數越多,越會引發旁觀者效應。在實驗中,認為只有自己知道癲癇狀況發生的一對一組合裡有85%的人會向實驗者求助,三人小團體中的比例稍微低了一些,但也有62%,而六人大團體中竟然只有31%的人站出來做這件事!這個結果正是符合了旁觀者效應:越多的旁觀者在場,會降低受害者被幫助的機率。

為什麼會發生旁觀者效應?
緊急事情發生時,如果只有你跟受害者,你不幫助他就會使他陷入危險,甚至有可能喪失生命,那你就會有很強的責任感。但是如果除了你還有很多其他人在現場,責任感就會被分散,在場每一個人的責任感就會變得比較弱,此時面對事件的發生就會變得退縮,認為其他人會承擔更多的責任,這種效應稱為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達利跟拉丹為此還提出了助人的五階段模式,說明人們產生助人行為的過程中會經歷怎樣的歷程:

階段一、覺察
注意到有事情發生,這是極為重要的,有些人無法注意到有事情發生是因為他們只在意自己所關心的事情。

例如在等待過馬路的時候很多人只顧著低頭滑手機而不是注意四周,或走在上學的途中一直在想著待會兒考試的內容而沒有留心路上發生的事情。
階段二、理解
這個階段你會將事件定義為緊急事件,研究者們發現,情境的模糊性會促使旁觀者效應發生。

舉例來說,你看到一對男女在爭執,男生還對女大打出手,如果你認為他們是一對情侶,那你站出來幫助那位女生的機會就會降低許多;但如果你判定他們之間是互不認識的陌生人,那你一定會馬上站指出制止男生。
階段三、責任
你自覺有責任要幫忙,但是要注意這個階段最容易出現上述的責任分散。
階段四、判斷
你覺得自己有能力且知道要如何助人,但能力不足的情況下,也可間接地請求其他有能力的人協助。

例如你以報警或尋求其他在場的人一起提供幫助。
階段五、行動
你採取行動去助人,但達利跟拉丹指出,這階段有可能會受到在場其他人的眼光而影響,因為人們會擔心自己的舉動會怎麼被其他人解讀,這稱為觀眾抑制效應(Audience inhibition

助人的五階段模式說明了助人行為產生的過程,同時也讓我們了解每一個階段都有可能會產生抑制助人行為的影響因素。每一個環節都是重要的,因為只要缺了其中一個環節就不會產生最後的助人行為。

如何降低旁觀者效應
雖然這樣的現象發生並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但旁觀者效應是可以被降低的。從實驗和發生過的事件中我們學習到,在緊急事件中如果希望得到旁觀者的幫助,我們可以直接呼喚某一位旁觀者並清楚說明自己需要幫助,我們可以用手指指出的方式或者說明對方的特徵來指定其中一個人,例如:『那位穿著紫色上衣的男同學請你幫幫我』。這樣可以減少責任分散的產生,同時也可以降低情境的模糊性,如此那位穿著紫色上衣的男同學就會自覺有責任必須幫助你,也能確定你確實需要被幫助而採取行動。

反過來說,如果有一天,我們是那一位在旁邊目睹事件發生的旁觀者,那我們就應該要想到這篇文章裡提到的旁觀者效應,即使對方沒有指定誰提供幫助,我們也應積極主動採取行動,這樣才不會造成無可挽回的悲劇。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情況很危急,我們必須考量自己的安全,尋求警方協助也是助人行為的一種哦!



圖片鏈接:
https://www.citytalk.tw/bbs/data/attachment/forum/201406/04/190159ezrb444ilbl014q4.jpg
參考文獻及書目:
Darley, J. M., & Latane, B. (1968). Bystander intervention in emergencies: 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4p1), 377.
http://www.ivcc.edu/uploadedFiles/_faculty/_pommier/Example%20Article(2).pdf

12 則留言:

  1.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2. 燕倪妳好:
    看到這裡已經是第三篇的旁觀者效應了(汗
    妳把應社課程學習到的知識鉅細靡遺地寫下來,
    我覺得好完整唷!還有貼心的表格整理,幫助大家理解助人五階段:)
    但是整篇看起來有點學術,
    像是心理系在念課本一樣><
    如果是給一般大眾看的,例子在生動或是貼近生活一點,
    可能會讓孩子或是民眾更能理解唷!
    不然有時候看到開頭感覺太學術,就不太想看下去了(冏)
    要先吸引大家的目光,才能把這麼用心撰寫的文章分享出去啊啊啊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有那麼多篇嗎?為什麼我看來看去只有包括我的總共三篇呀?
      不過旁觀者效應確實是很多人都知道卻沒有真正了解的心理學知識,
      所以我們才會都想寫這個主題吧:)

      erm,關於太過學術,我有請14跟16歲的妹妹跟朋友幫我看過,
      就是實驗過程跟助人的五階段模式稍微比較難閱讀,
      實驗的部分我已經盡量去掉很多學術的字眼改用比較容易理解的語句,
      然後在五階段模式部分加上生活上常見的例子幫助理解,
      至於開頭,
      我得到不止一個回饋是被開頭的真實案例嚇到才看下去的,
      我想你會覺得很學術是因為你知道那是課本上面舉的例子吧!
      對沒讀過課本的人來說那也是故事的一種呢:)
      不過還是謝謝你的回饋。

      刪除
  3. 哇塞~連表格搬出來我還能說什麼?XD
    不過我是覺得開頭不用說得太過詳細(比如說被刺幾刀),列明過程重點就好
    因為你接下來的才是重點哈哈

    整體感覺就非常詳細啊哈哈~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哈哈,好喲~
      只是想說這樣說不定看的人會嚇到,
      報導怎麼可以出這種錯,
      比台灣媒體還扯的一種概念XD

      刪除
  4. 原來還有翻案版本!!!第一次看到,這篇給社會大眾讀其實也很可以拉XD謝謝你提供的詳細資料唷~~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對啊XD而且翻案版本是好多年以後才出來的,
      謝謝喲:D

      刪除
  5. 哈囉我覺得我們的架構頗相似
    but你這篇有貼心列出表格,然後把內容寫得更詳細
    啊 然後其實我在寫旁觀者效應的時候
    一直在想說如果這篇文的對象是設在國中生的話
    要不要把實驗和助人五步驟寫得很清楚
    想問問看你有沒有考量這個部分來寫文章的說~~~
    還有想要讓大眾了解的重點在哪這樣~~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哈,當初我在寫的時候想說助人五步驟是重點呢!
      因為是旁觀者效應最重要的延伸,
      所以這部分一定要寫清楚,
      實驗步驟嘛,本來只想要簡略帶過,
      所以只提到其中一個實驗,
      但又怕太簡略會看不明白,
      所以用了很白話的方式寫就變得那麼大篇幅了,
      真的有點難抉擇到底要省略帶過還是要用較白話可是更長一點的字句來寫文章呢XD

      刪除
  6. 燕倪~~~
    你的文章好完整,寫得很詳細。
    而且表格的部分還有舉例說明,讓人看了很容易懂:)
    很喜歡你的文章<3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