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雄醫學大學 心理三 邱恩翎
在展開新的國中生活前,身為青梅竹馬的阿力跟小美發現他們升上國中後依然是同班同學。為了不要讓彼此對新的環境有陌生害怕的感覺,開學前一天就相約隔天一起去學校上學。一踏進教室,映入眼簾的人是班上的另一位女同學—阿貞,阿貞正在擦拭教室的黑板。阿力跟小美對阿貞微笑打招呼後,就各自到位子上進行一整天的課程跟活動。放學後,阿力:「妳不覺得阿貞感覺人很好嗎?開學第一天就為班上擦拭黑板,人又長得那麼漂亮,一定會是個溫柔大方又心地善良的人,她一定非常好相處。」小美:「最好是啦!你又不認識她,你怎麼知道她一定就是溫柔大方又心地善良,好相處的人啊?」阿力:「她一定是啦!她給我的感覺就很好啊!我的感覺不會錯的!」
這樣的對話我們應該都不陌生吧?即使我們並不認識他人,卻會因為他人給我們的初次印象很好,就把所有「好」的特質推論到他人身上。就像是故事中的阿力,因為阿貞給他的初次感覺很好,所以認為阿貞一定是一位溫柔大方又心地善良跟好相處的人。這種想法在心理學中稱之為「月暈效應」。
最初支持月暈效應的是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他請軍隊指揮官評價下屬時,發現人們在評價他人的時候,往往會將人區分成「好的」或「不好的」,一旦對他人的印象確認後,就會印象概推。印象概推即是我們所熟悉的「以偏概全」,單憑我們看到他人的一部份好的特質後,就推論他人一定還有很多很好的特質。當一個人在別人眼中的第一印象是展現出「好的」特質時候,他就會被評價的比事實還要高很多。就像是月亮的光暈一樣,在月亮的光暈下,月亮看起來就比實際上的還要大。但是,月暈效應不單只是指「好的」分類,也有「不好的」分類。當人從一開始的印象就被分到不好時,也會被月暈效應所影響。也就是從一開始就被分類為不好後,就會被評定的比實際上還還要差很多。
在愛德華之後,還有其他研究者針對月暈效應做相關研究。美國心理學家凱利以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作為參與者,分別為兩個班級的學生。開始上課前,實驗者向學生宣布,這堂課臨時請一位研究生來代課。接著告知學生有關這位研究生的一些人格特質。實驗者向其中一個班級的學生介紹這位研究生具有熱情、勤奮、務實、果斷等特質,也就是「好的」特質。再向另一個班級的學生介紹研究生的信息,除了將「熱情」換成了「冷漠」之外,其餘各項都相同。學生並不知道研究者在特質方面的介紹做了其中一詞的更改,就再與研究生的互動方式有所不同。兩種不同的差別是:被告訴完全都是「好的特質」的班級學生與研究生一見如故,親密攀談;另一個有被告訴「冷漠」特質的班級學生,則會對他敬而遠之,冷談迴避。可見,僅憑介紹研究生介紹裡的其中一個「好的」特質改為「不好的」特質,就會影響到學生對於研究生的整體印象。學生會戴著有色眼鏡去觀察研究生,而這位研究生就被罩上許多不同的暈輪。
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我們到達新的環境,或是到一個陌生的場合要與人碰面時,長輩們往往都會叫我們要有好的表現。因為最初的行為表現就會影響到之後人際交往的情況,所以我們都要注意自身的行為表現,不要輕易的讓自己被他人分類到不好的區域喔!
參考資料:
恩翎妳好:
回覆刪除我喜歡妳開頭的小故事,很平易近人也貼近生活,
感覺有很大的吸引力,讓人想繼續看下去~
實驗也解說得很詳細完整呢!
揪咪
回覆刪除